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自成攻打明军那么容易 李自成为什么换个对手就不行了

李自成攻打明军那么容易 李自成为什么换个对手就不行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80 更新时间:2024/2/12 0:14:21

李自成和清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自成打明代势如破竹,为什么打清代却节节败退?

清军入关前,可动员的兵力约15万。

其中,八旗满洲约6万人;蒙古、察哈尔八旗2万人左右;汉军八旗近3万人。

外藩蒙古(如科尔沁部)3万余人;

另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四部人马,合计1万人。

一眼看去,清军的兵力并不多。

然而实际上,这个兵力相较于南明和李自成的大军,却是有优势的。

因为清军的15万人,都是精锐。而南明和李自成的大军,虽然名义上的规模都很大。但精锐之师并不多。

比如江北四镇,号称几十万大军。可实际的可战之兵还不足10万。

高杰部的实际兵力约3万,其中有9000骑兵。

刘泽清和黄得功两部人马合计4万。

刘良佐部实际人马仅1万出头。

这8万多人,才是江北四镇的实际兵力。

李自成的情况也一样。大顺军人员,大体分为三个来源:

一是李自成从商洛山带出来的精兵。这些人的军事素质过硬,战斗力极强,有较好的组织纪律性。且与李自成同甘共苦,对李自成绝对忠诚,都是死忠之士。

不过这些人的数量不多,还不到一万。

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在汉中战败,逃入商洛山区活动时,他的剩余兵力肯定不止所谓的十八骑。按围剿过李自成的洪承畴、杨嗣昌等人的说法,闯军这一时期的兵力,应在两千精兵左右。

除了同生共死的老哥们外,顺军第二大来源是李自成杀出商洛山后,在各地征召的贫苦老百姓。这些兵,大多是穷苦出身,数量也较为庞大,是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的根基。

但是,由于李自成一直都是流动作战,对部队缺乏系统的整训。因此,这些农民兵的军事素质和忠诚度,参差不齐。有对李自成忠心耿耿的精锐,也有见风使舵的乌合之众。

第三个来源是李自成攻入西安后,陆陆续续招降的以陕甘边军为主的明代降兵。这些明军的数量也不少,军事素质也不差,毕竟原本就是驻扎在边防的精锐。

但是,由于李自成招降他们的时间很短,未对他们进行整编,几乎都是由原来的总兵继续统领。

因此,这些人对李自成的忠诚度很差。只能打顺风仗。一旦李自成战败,或者不能给他们发军饷了。他们就会跑路,甚至是反叛。

总体而言。李自成的几十万大顺军,大体上分为三部分。

一是老哥们,忠诚度极高,战斗力很强。但数量比较少。

二是招募的农民,数量多,但忠诚度和战斗力参差不齐。

三是招降不久的明军,军事素质比较好,但忠诚度极差。

山海关大战时,李自成的兵力在25万左右。

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他东征过程中,陆陆续续招降的明军。而他在山海关的实际可用之兵还不到6万人。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如果李自成能招降或灭了吴三桂,控制住山海关,在京城站稳脚跟。同时,把那帮墙头草明军和士绅阶级笼络住。他肯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称帝仅一年,就惨死于九宫山。

但由于种种原因。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未能稳住局势,且得罪了士绅阶级,未能笼络士大夫人心。于是,一切也就朝着不利于他的局面发展了。

1644年5月,针对李自成犯的错误——弑君灭国,刑辱权贵,劫掠百姓。

范文程为多尔衮制定了三条针对性政策。

一,打出旗号,杀李自成,为崇祯报仇。

这一招,很妙,搞得南明那帮人都误以为满清是朋友。

二,笼络明代军阀和士绅。有本事的人,均可封王封侯,子子孙孙,永世茅土。

在此重赏激励下,大批明代将领纷纷降清。

三,严整军纪,禁止清军劫掠老百姓。

我们了解,打下江南后的清军很残暴。但在李自成死前,清军的军纪还不错,迷惑了不少老百姓。

1644年下半年,在清代的这套组合拳下,李自成的个人威望大跌,大量原本投降李自成的明代官员和明军,纷纷反水。

这些人,前脚还溜须拍马,极力迎奉李自成派到基层的官员和将领。但当听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后脚就翻脸不认人,挥起屠刀大肆屠杀。

比如李自成进北京前,曾在宣化、怀来留守了六千精锐。这六千精锐大顺军还没等到和清军交手,就被反复无常的原明代宣府巡抚李鉴指挥明军干掉了。

还比如在大同,李自成也留了一万兵力。听说李自成兵败后,原明代大同总兵姜瓖立马指挥所部干掉了这一万大顺军。

其他地区大顺军的详细情况,可参考顾诚先生所著的《明末农民战争史》。

一言以概之,李自成的很多精兵,还没碰到清军,就被复叛的明军歼灭了。

而这些顺军被歼灭后,对于兵败山海关后的李自成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

截止至1644年底,清军陆陆续续招降了近10万明军后。与李自成的军力对比,差距又进一步拉大。

插一句,清军入关初期招降的明军,后来大部分又背叛了清代。

如多尔衮推行“剃发令”时,山西的5万多明军宣布反正,与清军大战一年。

康熙削藩时,吴三桂造反,引发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

当然,这都是后话。

1644年底,面对差距越拉越大的现实。此时的李自成,并非不能翻盘,如果他能守住陕甘地区,重新发育,仍有反击之力。

但是,由于大顺军发起怀庆战役,引起了清廷对他的注意。多尔衮立即调集10万精锐,兵分两路攻打西安。而在潼关城下,李自成又未能击败多铎率领的清军。

于是,李自成也就只好放弃西安,与侄子李过分别率10万人(其中有大量老百姓),往襄阳方向转移。

等李自成走后,早先归顺于他的,镇守在延绥、宁夏、甘肃、固原等地的6万明军,也陆续降清。

吸纳这些明军后,清军力量再次增强。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自成,仍然还有一线翻盘的希望。

他退到襄阳后,如果能以一部分兵力,在襄阳顶住清军的追击。再以一部分兵力,拿下江南或云贵湘桂等地作为根据地。

等到多尔衮发布“剃发令”,引发各地明军纷纷反正,天下大乱之际,他尚有再次趁乱翻盘的可能性。

但在关键时刻,李自成直接放弃了已经经营了两年之久的襄阳,带着近20万人(一大半是老百姓)流动作战。

关于为什么要放弃襄阳,原因可能是李过的人马未到,李自成的军力不足以打下江南,需要把原本镇守襄阳的七万顺军带走。

他这么操作,本来也不无道理。

但问题在于,清军比起以前的明军,追击效率很高。

李自成刚放弃襄阳,清军就杀到了襄阳。

李自成刚拿下武昌,清军就追到了武昌。

清军在追击过程中,穷追猛打,一点喘息之际也不留给李自成。

而在应付清军的追杀过程中,顺军在既无立足之地,也缺乏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多次被清军重创。损失惨重。就连刘宗敏也被清军俘虏后斩杀。

一时之间,李自成陷入了绝境。

1645年4月,李过的人马仍未赶到湖北。而李自成已经坚持不住了。

为了摆脱清军的追击,李自成率仅存的8万多人钻进山区,想经九宫山进入江西。

但在进入九宫山后,李自成阴沟里翻船,被一伙地主武装打死。

李自成死后不久,李过的人马终于赶到,在与李自成的旧部会和后,有近20万之众。

之后,李过率顺军余部,先后与南明和大西军合作,成功在川东打出一片根据地。

但是,顺军的主心骨是李自成。

没有李自成,顺军成不了大气候。

1664年,在清军的重兵围堵下,在川东坚守了近20年的大顺军,全军覆没。

标签: 明朝李自成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藩王制度 对明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和藩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恢复藩王制度,到底对明代影响如何?关于明代的灭亡,很多人将原因之一归结于明代宗室制度:那就是朱元璋坐了天下以后,玩了命给朱家子弟封王,而且和以往的朝代不同。在以往的那些朝代虽然也册封藩王。但是藩王是处于不断降爵的状态

  • 朱元璋当初为什么要消灭日本 刘伯温为什么阻止朱元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刘伯温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日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初期,朱元璋为何要灭日本?刘伯温又为何誓死阻拦?都说中国人如果遇到日本人不管是大型赛事或者思想辩论,总会产生抗日情怀,这可能是自清末以来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段时间产生的仇恨心理所造成的,毕竟当年的日本帝国主

  • 拓跋焘是什么样的皇帝?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拓跋焘,南北朝

    拓跋焘,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曾经有一位帝王,一年之间便将北方强大的游牧部众清扫殆尽,又用一年时间殄灭一个雄踞关中长安的天下强国,并生擒其不可一世的君王,置于身侧作为奴仆。而后又用四年时间远征一个横跨

  • 明朝的大草包怎么成了靖难功臣?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的大草包怎么成了靖难功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的一大草包就是李景隆了,他虽然名声在外,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一无是处。结果在靖难之役中,一败再败,结果导致朝廷大好的局面就这样失去了。可他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朱棣这边的第一功臣,这主要是他在关键时刻,打开了南京城的大门

  • 拓跋弥:明元帝拓跋嗣第三子,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拓跋弥,北魏

    拓跋弥(?~424年),又称拓跋狝,北魏帝国宗室大臣,明元帝拓跋嗣第三子、太武帝拓跋焘之弟。生母不详。北魏安定王,卫大将军,谥号为殇。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北魏泰常七年(公元422年),夏四月甲戌,封皇子焘为泰平王,焘,字佛厘,拜相国,加大将军;

  • 崇祯皇帝哀求大臣和亲戚捐钱 崇祯为什么不抄家来着直接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大臣

    对崇祯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明末凄风苦雨的岁月里,崇祯皇帝最后时刻的求募捐,堪称是叫多少“明史爱好者”们虐心的一幕:在大明代的最后几年“国库空空”的年月里,心急如焚的崇祯皇帝放下身段,多次向王公

  • 清朝太监净身到底是什么样的 太监会割不干净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监,清朝

    还不了解:太监净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代的太监,真的有净身不干净的吗,一名宫女说出实情。在众多野史中有很多关于太监和妃嫔或者宫女私通的描述。比如慈禧太后在咸丰皇帝在位时,身边就一直有个长相俊俏的男子,和慈禧寸步不离,深受慈禧的喜欢。据传他们二人之间的关

  • 三国时期潘璋的实力怎么样?他为何会被关兴杀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潘璋,三国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潘璋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在江东猛将中,是排得上名号的,在关羽败走麦城时,潘璋伏击关羽,被关羽三合杀败。刘备伐吴时,黄忠和潘璋交手,潘璋不敌黄忠败走,虽然潘璋打不过关羽和黄忠,但是,都全身而退了。能在

  • 钟会与邓艾灭国有功 两人最后是因为什么而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钟会,邓艾

    对钟会与邓艾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钟会与邓艾到底因何而死,实际上都是自己找死。钟会与邓艾有灭国之功,但最后两个人却死于非命,虽然二人被杀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只能说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有道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现在就娓娓道来。这里有一点首先确认,钟会

  • 钟会灭蜀后起兵造反 最后为何不到三天就被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钟会,蜀汉

    还不知道:钟会造反被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钟会起兵造反,为何不到3天就被杀了?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这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一年后,也即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