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逼死了卫子夫,汉武帝后悔吗?

逼死了卫子夫,汉武帝后悔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94 更新时间:2024/1/14 14:59:02

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逼死自己的太子刘据以后,不久就后悔了,并且对这件事展开了追查。对造成太子死亡的人,都给予了严厉的处罚。夷灭了江充三族,将另一个陷害太子的苏文烧死。那些曾经因为在“巫蛊之祸”中升官的人,不但被夺官,而且纷纷被族灭。

同时,汉武帝非常痛心和思念自己的儿子,专门修建了思子宫。同时,又在湖县修建了一座望思之台。古人迷信,认为这样可以把逝去的人的灵魂重新招回来。由此也可见,汉武帝对误杀儿子这件事多么后悔,心里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思念。

那么,同样在“巫蛊之祸”中自杀的皇后卫子夫,汉武帝对她有没有思念之情呢?后不后悔自己鲁莽的做法,造成卫子夫的自杀呢?

史料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记载,我们从史料中并不能查出这点。不过,就算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这件事我们依然可以做出明确的推断。

照一般的理解,汉武帝应该不会思念卫子夫,不会后悔造成卫子夫的自杀。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汉武帝虽然盛宠卫子夫前后长达15年,但是,自从汉武御遇到王夫人后,他对卫子夫的宠幸就断了。此后,汉武帝又接着宠幸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等人,再也没有宠幸过卫子夫。

之所以这样,原因很简单,因为卫子夫年老色衰了。这也是古代皇帝的真实情况,他不可能再宠幸一个年老色衰的后妃。

因为汉武帝在此后长达33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宠幸过卫子夫,按照一般的情况来判断,就算是汉武帝的问题,造成了卫子夫的自杀,他也不可能再思念卫子夫,不可能后悔。

不过,其实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汉武帝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我认为他其实是很怀念卫子夫的,心中肯定也是很后悔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卫子夫自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汉武帝并没有废后。

汉武帝是不是废了卫子夫皇后之位的问题,曾引起后世激烈争论。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汉书》中有一句“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这句话似乎意味着卫子夫当时被汉武帝废了皇后之位。

不过,也有很多学者对这件事进行了辩驳,他们认为,一是史书并没有卫子夫被废后的记载。皇后被废是大事,史书绝对不可能不记载。二是“卫思后”是后来汉宣帝给卫子夫上的谥号,从古至今,废后是没有资格上谥号的。

史书所记载的,只是因为卫子夫把自己的军队给了刘据,因此汉武帝派人收了卫子夫的“皇后玺绶”。收了卫子夫“皇后玺绶”,只是汉武帝觉得卫子夫滥用职权,并没有要废后的意思。后来卫子夫自杀后,汉武帝也没有对卫子夫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由此可见,汉武帝其实并没有太怪罪卫子夫。

事实上,汉武帝虽然不再宠幸卫子夫,但他对卫子夫却是相当尊敬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卫子夫“谨守后德”,尽管汉武帝宠幸别的妃子,但是她并没有像当年的陈皇后一样,表现出嫉妒之心。这一点,是让汉武帝非常满意的。

所以,尽管卫家因为势力庞大,专擅朝廷,汉武帝杀了不少卫家集团的人,但从来没有怪罪过卫子夫。

二、汉武帝没有再立后。

卫子夫自杀后的,汉武帝再也没有立过皇后。这种做法,与对待陈皇后是不一样的。由此可见,卫子夫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和别的嫔妃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不仅如此,后来,汉武帝在确定了刘弗陵为皇位继承人后,他竟然逼迫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赵婕妤自杀。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武帝的心是相当狠的。为了江山社稷,为了自己的儿子,完全不会顾及和自己同床共枕多年的女人的感受。

比较一下他对待卫子夫的做法,可见,他对待卫子夫是非常好的。他后悔自己造成刘据自杀,肯定也会后悔造成卫子夫自杀。

标签: 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廖化是什么身份?他见证整个三国时期的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廖化,三国,风云人物

    见证整个三国时期的廖化。“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办事没有能力出众的人做的时候,就让能力一般的人来负责。这句话极具讽刺意味,而这当中的廖化,又被后世之人认为是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廖化在世的话,相信他一定会气得吐血。廖化这一生,虽然干过的大事没有多少,但是我们却不能随意诽谤他的能力

  • 荆州在刘备霸业中有重要地位,关羽失荆州是必然还是意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荆州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向北可提荆襄之兵以向宛洛,向西可逆流而上攻取蜀中,荆州在江东上游,向东可顺江而下直取江东。对东吴而言,荆州相当于自己的国门,不在自己手中始终是不安全的,占有荆州还可以成为伐魏灭蜀的跳板,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何况只是盟友,所以孙权才会一次次的找刘备要荆州甚至不惜

  • 扬州之战的背景是什么?怎么评价在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扬州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清军击败大顺军,占领陕西以后,摄政王多尔衮不失时机地着手部署主力南下。他任命了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等西北地方军政官员从事善后事宜,把主要兵力集中于收取江南,统一全国的大业。为了摧毁南明弘光朝廷,清军三路齐头并进:多铎部由陕西出潼关,经洛阳东进至商丘,然后向南直趋泗州、扬州,进攻南京,得手后分兵攻取太平

  • 清朝文状元和武状元能当什么官呢 谁的级别更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状元,历史解密

    清朝文状元和武状元能当什么官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会试每三年在京都举行一次,会试中举的贡生(地方儒学生员(秀才)升入京师国子监就读的称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取得第一名次的考生,由皇帝钦定即“状元”,二、三名

  • 李孝恭玄武门之变时装疯自保,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孝恭,唐朝,野史秘闻

    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兄长,但他不是李世民的亲哥,二者的父亲是堂兄弟。按照现在的话讲,他俩应当属于表兄弟。史书上记载,李孝恭的力气非常大,领兵作战也非常勇猛,是一名非常杰出的军事统帅。李渊当上了皇帝之后,李孝恭就听命带着部队南下打仗去了。不得不说,李渊非常有看人的眼光,李孝恭带着精锐部队向南扩张领地,只过

  • 项羽实力远比刘邦还要强 项羽最后为什么会输给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对项羽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要比刘邦厉害,为何最后却败给了刘邦?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若是在一座山中有两只老虎,毕将有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那么在这里说的就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事情了,那么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当初项羽和刘邦之间楚汉争霸的事情。而在这件事情中,

  • 吴三桂在占据半壁江山之后,为何不趁势北上拿下全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话说,在明朝末年,满清兵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入主中原,这与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的指引与协助是分不开的。天下平定之后,清廷为了嘉奖吴三桂等三人,特意下旨将他们分封到云南、广东、福建三地做藩王。而其中,尤以平西王吴三桂的势力最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三桂在明朝灭亡之前,曾是

  • 秦国为什么要发动长平之战?他们有什么目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平之战,战史风云

    你真的了解长平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长平之战,堪称战国末期死伤最严重的战争。秦军与赵军,围剿与反围剿,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的腐烂味道。赵军的尸体染红了原本清澈的河流,以至于后人称其为丹河。埋葬着四十万尸体的大地,诉说着先人的故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一颗颗人头堆起的“白起台”,成就一代名将的

  • 关羽败走的时候,为何糜芳没有前去支援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人才最灿烂辉煌的时代之一,尤其是诸葛亮和关羽已经被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塑造成了半神半人的形象。关羽是刘备五虎上将之首,是刘备建立三国鼎力霸业的股肱之臣,在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关羽变成了忠义的化身,变成了“武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关羽(?—220年)

  • 唐玄宗娶杨玉环破坏礼制,为什么大臣不反对?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杨玉环,野史秘闻

    唐玄宗娶杨玉环破坏礼制,为什么大臣不反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是一个礼治社会,对礼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人伦关系”又是礼治社会的核心内容。既然如此,为什么唐玄宗还能占有自己的儿媳妇呢?这个显然是违背人伦关系的呀。还有,我们知道,皇帝在礼仪上要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大臣们必定会喋喋不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