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南北朝一太监连杀两位皇帝,最后被动五刑夷灭三族

南北朝一太监连杀两位皇帝,最后被动五刑夷灭三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3/12/4 15:53:37

宦官因为被行刑了,所以,变得不男不女,他们不仅身体上遭受了创伤,就连灵魂上也被重重地扭曲了。他们少了男女鱼水的欢乐,剩下的只有吃香喝辣的乐趣和对政权的野心了,所以他们对金钱和权势有着强烈的渴望。

其实,宦官是为皇室服务的,所以,他们想捞点油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若是牵扯到权力,左右朝野,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遭受一场大浩劫。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宦官被封为王侯的情况,分别是:唐朝的李辅国、北宋时期的童贯以及北魏的宗爱

李辅国被封为王侯,虽然,看起来是升官发财了,实质上,是对他的降职,帝王和宦官也因为这件事产生严重的裂痕,由此,掀开了唐朝宦官的灾祸,最后,导致宦官专政。童贯被封王后,六贼更加肆无忌惮地掠夺财富,争抢政权,导致金人趁机冲进都城,演变成“靖康之乱”,最后,徽、钦两位皇帝被俘虏了,北宋的政权也被颠覆了。而宗爱被封侯,虽然,没有造成北魏的灭亡,但是,却也给王朝带来了致命一击。

那个给宗爱王爵的皇帝拓跋余,更是在其上位八个月后就被他杀死了。

拓跋余是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生母是左昭仪闾氏,他在六兄弟之中排行最后。延和元年,拓跋焘下诏立拓跋晃为皇位的继承人。太平真君三年,拓跋焘把其他儿子封为藩王,而拓跋余则被封为了吴王。其实,作为皇室中人,拓跋余不仅年纪小,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是不会被封为王侯的。他之所以会被封为吴王,是因为在太平真君十一年,皇帝向南征讨刘宋、太子向北征伐柔然的时候,他留守京中,立下了一点功劳。

在这之后,要不是太子被人害死了,估计,拓跋余一生也只能坐着吴王这个位置上了。

太子的死,凶手其实就是宗爱。宗爱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常侍,并不起眼,但是,因为在拓跋焘身边服侍,又擅长拍马屁,所以,深受拓跋焘的信任。正平元年正月,拓跋焘对宗爱更加宠信,便把他册封为了秦郡公。这下子,宗爱的地位瞬间就上升了许多。可是,宗爱毕竟是一名宦官,但是,有了皇帝在背后撑腰,他自然就嚣张起来了。

人民虽然对此更是怨声载道,但却不敢大声说出来,可是,拓跋晃却对宗爱的所作所为十分厌恶。在监国视政的那段时间里,拓跋晃十分尽职。宗爱怕自己的作为,会被太子彻底清查,于是,他就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假借拓跋珪的手除掉了太子身边的几位得力助手,还把东宫一些官员拖下水斩了。同年六月,太子因为过度害怕宗爱会残杀自己,在惊恐之中吓死了。

不过,太子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拓跋濬。拓跋濬从小就聪明伶俐,十分受祖父拓跋焘的宠爱,被人们称为“世嫡皇孙”。拓跋焘对于拓跋晃的去世感到很内疚,就追谥他为景穆太子,并且,渐渐地把对拓跋晃的喜爱和关注放在了他的儿子拓跋濬的身上,还产生了立皇孙为太子的想法。虽然,这一点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但是,这是毋庸置疑的,原因有三:

第一,在太子死了以后,拓跋焘再也没有立太子了;

第二,拓跋焘原本把拓跋濬封为了藩王,但是,不久之后就撤销了,还用“世嫡皇孙”的待遇对待拓跋濬;

第三,拓跋焘把其他儿子的王爵全部降为二字王,包括拓跋余也被降为南安王,从而,提高拓跋濬在太子之位的竞争力。

宗爱看到了拓跋焘想传位给拓跋濬的心思以后,很害怕拓跋濬继承皇位以后,会对杀死他父亲的自己复仇,于是,宗爱便慢慢起了杀心。不过,他想杀的不是拓跋濬,而是拓跋焘,宗爱大概是想着拓跋焘死了,就不能传位给拓跋濬了吧。于是,就在正平二年的时候,宗爱趁着拓跋焘熟睡之时将他勒死了,然后,假传谕旨,拥立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拓跋余为皇帝。

不久,他便把跟自己政见不同的人一一除掉了。拓跋余登上皇位以后,立刻大赦天下,改元为永平。就这样,他从一个不起眼的王爷摇身一变变成了北魏第四任皇帝。可以说,拓跋余的人生这才刚刚起步,但是,噩梦已经悄无声息地降临了。鲜卑拓跋氏一族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从道光帝汉化以来,汉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就深入人心。

可是,在众多皇子之中,拓跋余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长子,身上还没有一些突出的特长,再加上拓跋濬的存在,使得拓跋余就算当上了皇帝也不是很自信,时刻都在担心自己会被人赶下台去。于是,为了能够安享皇位,拓跋余不仅用厚礼赏赐群臣,把家底都败光了,还夜夜笙歌,就连外族入侵了,他也照样在歌舞中谈笑风生,造成民心尽失的局面。

除此之外,拓跋余为了报答宗爱帮助自己登基,就封了许多称号给宗爱,给了宗爱无限的权力。然而,当年拓跋焘封宗爱为郡公就已经是个错误了,如今,拓跋余对宗爱封王,更是大错特错。宗爱把军政大权掌握在手后,更加目中无人,肆意妄为,就像是一个没有加冕的皇帝一样,搞得朝廷上下,人人都十分忌惮他。

大臣们认为,宗爱就像赵高阎乐一样,会对拓跋余不利。而拓跋余在耳闻目睹之中,也渐渐对宗爱产生了怀疑,并着手夺回给宗爱的权力。但是,他行事却十分不小心,竟然走漏了风声,被宗爱知道了。于是,宗爱趁着拓跋余祭奠祖庙的机会,安排了几个小黄门杀死拓跋余。短短数月,宗爱连杀两位皇帝,引起朝野震动。

不久之后,羽林郎中刘尼、太子少傅游雅等人密谋,由太子少傅游雅、源贺、长孙渴侯率禁军守卫宫廷。陆丽与刘尼一起迎皇孙拓跋濬入宫即位。拓跋濬一登上皇位,就把宗爱及其他的同党诛杀了,并且,动用五刑夷灭其三族,还将自己的父亲拓跋晃追谥为景穆皇帝,但是,却拒绝承认拓跋余曾经当过皇帝的事实,只是用普通王爷的礼法,把拓跋余给安葬了。

标签: 宗爱南北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周天子有多胆小?居然被日全食吓到迁都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野史秘闻

    自古以来,迁都对于国家统治都有着重大意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摆脱拓跋氏军事贵族的牵制;九世之乱中商王频繁迁都也大都由于水患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然而在西周时期,却有一位君王因日全食而终日惶惶不安,最后还大兴土木迁都槐里。没想到迁都之后仍然灾祸不断,这位君王整日生活在忧惧之中,他就是西周第七代天子周

  • 安禄山墓中为何有英文磁带?安禄山和杨贵妃到底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禄山,安史之乱,野史秘闻

    磁带是一种用于记录声音、图像、数字的记录材料,还是英文磁带,这显然是近代才有的,那么他为何会出现在安禄山的墓中?难道真的有人带着磁带穿越?其实真实情况是安禄山的墓地至今都未曾确定, 有人说是在陕西咸阳武功县贞元乡北可村,但是真实情况不可考,而现如今人们最多的猜测便是田庄古墓,他们通过种种迹象表明,这

  • 永宁公主:生于贵胄之家,命运却悲惨无比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宁公主,明朝,野史秘闻

    南京城作为历史上多个朝代都城,历史气息相当浓厚,而且,因为历朝历代在此建都,王公大臣们死后也多埋在这周围,所以,南京城下有很多古墓,几乎遍地是宝。在当初南京城一座烧砖厂,就出土一处古墓,经考证竟然是朱元璋一个女儿的坟。朱元璋儿子很出名,孙子很出名,但是,他的女儿却鲜为人知。烧砖厂里这位公主号“宝庆”

  • 她是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去世后还创了个纪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孝惠章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在大多数皇帝的眼里,任何一个女人,都不会独特到无可取代,哪怕是尊贵如皇后,她也未必是皇帝放在心尖尖上的女人,只要帝王愿意,皇后随时就可以换个人来当,历史上,顺治皇帝的孝惠章皇后就差点经历了这样的事情。顺治帝的原配嫡后叫做孟古青,和孝惠章皇后出自同一个家族博尔济吉特氏,与孝庄太后也是一家人,但是在顺治

  • 宋之问:想爬上龙床的诗人,还给武则天写情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之问,唐朝,野史秘闻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的诗人,他的家庭并不是显赫的门第,从小,宋之问在父亲的影响下,写的文词在当时成为佳话美谈。长大后的宋之问一表人才,在现代也应该算是帅哥行列了吧。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宋之问考中进士,这是他正春风得意的时候,正好当时也是武则天的天下。宋之问虽然有才,却是一位趋炎附势,想要一步登

  • 皇后极力劝阻皇帝废黜太子妃,太子妃掌权后却把皇后活活饿死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芷,西晋,野史秘闻

    晋武帝司马炎一生一共有两任皇后,一个名叫杨艳,一个名叫杨芷。这两人是堂姐妹,杨芷之所以会入宫为后,完全是因为姐姐杨艳临死前的力荐。杨艳是司马炎的发妻,出身高贵。她从小就美名远播,最重要的是术士曾为她相面,断言她有母仪天下、富贵无极的命格。因此杨艳长大之后,就被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定下,娶进门做了自家的

  • 王娡进宫前已成亲,竟然还和农夫育有一女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娡,汉朝,野史秘闻

    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女人就是男人的一个附属品,根本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并且因此有钱人家一般都是三妻四妾的,皇家更是如此,甚至后宫中有几百位妃嫔,其中一大半的人或许一辈子都见不得皇上的面,只可在深宫中孤独终老。虽然皇上不一定每一位妃子都宠幸,但是在选嫔妃的时候要求还是很高的,在德容

  • 揭秘:多尔衮为什么将侄子的福晋纳为王妃?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多尔衮,清朝,野史秘闻

    大家都知道,多尔衮是清朝屈指可数的枭雄式人物,当年他率领大清八旗铁骑入关,一举击溃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定鼎北京,从而为大清在全国的统治奠定了强有力的根基。乾隆曾对多尔衮作出评价:“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这个评价,应该是比较中肯的。说起这多尔衮一生,也是树敌颇多,比如说清太宗皇

  • 宋仁宗遇刺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真的是一场“宫心计”的计谋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宋仁宗,野史秘闻

    宋仁宗遇刺的真相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以北宋仁宗年间为历史背景的评书小说中,经常出现侠客或盗贼出入皇宫的情节。如《三侠五义》中锦毛鼠白玉堂进皇宫杀死太监郭安,并且留下诗句;《白眉大侠》中小北斗金奎亮进皇宫盗取国宝,惊吓皇帝。那么,在宋

  • 刘备给四个儿子取的名字,背后有何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刘备,野史秘闻

    我们都知道刘备的一生是有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刘封是养子。当初刘备没有儿子的时候担心自己的事业没人继承,于是便收养了刘封。而这个刘封原本是按照继承人来培养的,奈何之后刘禅其他儿子出生,于是刘封的培养方向便成为了大将。后来因为刘封没有去救援关羽,在诸葛亮的几句话下,刘备就把刘封给杀了。而刘备的二儿子是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