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姚玉京是谁?重情重义为夫殉节的一代名妓

姚玉京是谁?重情重义为夫殉节的一代名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12 更新时间:2023/12/20 7:42:38

张可久是元曲中的大家,他曾经写一篇《塞鸿秋 春情》:“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燕足留红线:曲出《丽情集·燕女坟》对“宋末妓女姚玉京”的叙述。不过,这儿的宋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岳飞秦桧那个时期的宋朝,而是指南北朝时期刘裕建立的宋,准确应该写作刘宋,它是取代了晋而立国。后来被萧道成的南齐取代。

这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当然,其中有很大的想象成分。作为妓女,正史是不屑于记载的,一般都散见于各类笔记小说或诗歌,倘若没有后世戏剧的演绎,一般都不为人知。

据南宋洪迈《义倡传》记载,姚玉京是襄州名妓,襄州也就是现在大致襄阳和南阳这一带吧。她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姚远任河南宜阳县知府,当时叫寿安,因逢战乱而死。其母带其逃命至襄州。不料姚夫人病亡,姚玉京遂卖身葬母,入怡琴馆为妓。

卖身葬母或卖身葬父,这在古典戏剧中是常见的类别,主人翁的身世都是十分的悲惨,这姚玉京一官家大小姐,竟沦落到这样的地步,着实让感叹世事无常和世态炎凉,想来这妓院的老鸨也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从此姚玉京就在这勾栏中开始了卖笑生涯。

常言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妓女被人贱称为婊子,骂女人狠的时候也常用这词。我是此生不会骂人的,所以,这词就不曾在我口语词典中出现过;相反,我对她们还充满着同情,对那些有才情,明大义的妓女还相当地尊重,更欣赏那些为真爱而义无反顾,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风尘女子。而姚玉京正是这样一位值得你尊重和欣赏的女子。

姚玉京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李公佐《燕女坟记》。南宋祝穆《事文类聚》中也有《燕女坟》。大致说得都差不多,现集辑如下。

姚玉京自入怡琴馆后,美艳绝伦,丰姿绰约,艳压群芳,声名远播,并擅长诗歌和酬唱。当时襄州有位小吏叫卫敬瑜,仰慕其美艳高雅,每月倾其所有一睹其笑。姚玉京见卫敬瑜年轻英俊,对她有真情实意,遂自掏银两赎身,与卫敬瑜成婚。

婚后夫妻恩爱,相洽甚欢。可惜好景不长,婚后的次年夏天,卫敬瑜不幸溺襄水而死。姚玉京万分悲痛,决意为亡夫守节。公婆与其父母均不忍其年方十六就守寡,让其择人再嫁。许多名流商贾,风流少年,也纷纷慕名而来。姚玉京却立志不嫁,家人再三规劝,姚玉京竟将自己的一只耳朵截下来放在盘子里,以表决心。从此家人再不敢提改嫁之事。

为表达思念之情,玉京亲手在亡夫墓前种树数百株。一日,玉京忽然发现墓前的两株柏树变成了树枝连理的状态。一年多后,树枝重新分开,这恰恰与卫敬瑜、姚玉京结婚一年多便分离相合,玉京感慨万端,作诗曰:“墓前一枝柏,根连复并枝。妾心能感木,秀城何足奇。”

当时卫家住宅在襄州郊外,玉京发现宽敞的瓦房内有一对燕子筑巢而居,那种比翼双飞的情景让她触景生情,愈发伤悲。一日双燕外出觅食,一只为鸷鸟所捕杀,另一只带伤逃回,直到秋天都在门前孤零地徘徊悲鸣。从此,姚玉京与这只孤燕成了同病相怜的患难知己。

冬天来临之前,燕子飞到姚玉京的臂上,似欲告别南飞。玉京以红线系在燕腿上,说:“新春复来,为吾侣也。”次年春天,燕子果然早早飞回。玉京深受感动,作《咏燕》诗一首:“昔时无偶去,今年还独归。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七年间,孤燕一直秋归春来。第八年春天来临之际,相思的寂苦终于将姚玉京摧垮,一病不起,香消玉殒。

初春,孤燕归来不见玉京,便在窗前低迴盘旋,悲鸣呼唤。家人告诉燕子:“玉京死矣,坟在南郭。”小姑将燕子引至玉京坟前,燕子守在姚玉京的墓前惨然哀鸣,不肯离去,直到饿死在坟头之上。卫家人感慨燕子贞烈,在玉京墓旁筑坟立碑,题名“燕冢”,以志纪念。后来雍州刺史侯藻嘉其美节,为其竖贞洁牌坊,题曰“贞义卫妇之闾”。

姚玉京:重情重义为夫殉节的一代名妓

由此看来,这姚玉京的文才还是很不错的,后人将她与差不多同时代的苏小小并列,但从名声来看,两者相差甚远,苏小小的名气显然不是姚玉京能比的,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埋的地方不对,苏小小葬在西子湖畔,有那白居易李贺一些大诗人题诗,名气想不大都不行。

这个故事是凄美的,凄美之处我觉得并不在于姚玉京,而在于燕子,作为候鸟,这燕子有不弃旧主的特性,其实准确说应该是不弃旧巢,但人们往往将它说成是不弃旧主,可能这样更人性化一些吧。所谓“冬去春来,唯恋旧主”说的就是这一特性,韦庄就曾有诗云:“花间对语应相问,不是村里旧主人”,把这燕子春来回归的情景,描述得是盎然有趣。

孔庆东先生是不太同意这故事用凄美二字来形容的,他在《青楼追忆》一文中说:“不管人们如何传颂,这故事从头到尾不都是悲苦二字吗?人们追忆中的姚玉京与度日如年的历史上的姚玉京分明是应当看作两个人的。”

其实我觉得这凄美一词应该分开来看,凄可读作凄惨,之所以凄惨就是缘自这守节,年方十六就守寡守节的,这在现代人看来真叫匪夷所思,即使在当时,理学还没对妇女形成绝对桎梏时,也是不太合时宜的。它应该有个渐进的过程。白居易无意中逼死关盼盼,不就说的是殉夫守节之事吗,到这竖贞洁牌坊,应该就到了妇女凄惨的极致之时了。

至于这美,就主要指燕子了,人们将这凄惨之事,用燕子来进行演绎,其用意并不是对姚玉京守节的赞美,而是对其真情的颂扬,用燕子这一美好的意象来诠释人间的真情,尤其是作为一个曾经的妓女,对爱情的忠贞。君不见,现在每到春意融融,风清月明之时,襄阳人还总能见到,姚玉京与孤燕同游汉水之滨的场景,难道这还不美吗?

标签: 姚玉京晋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明朝50万大军,却土木堡被蒙古骑兵一击而败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部南侵,在怀来以西的土木堡与明英宗所率领的明朝军队相遇,明军大败,英宗被俘,使明朝陷入了严重的统治危机,史称土木堡之变。此次变乱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外部环境原因,也有内部多重原因叠加所致,今古下面就为大家好好分析土木堡之变发生的原因。也先领导瓦剌

  • 刘八女为何要让老四等人下马?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雍正王朝电视剧至今已有20年之久,可谓是经久不衰好评如潮,甚至前段时间还在央视重播,那么这部电视剧为什么会这么成功呢?如果以每个电视剧就是一个小世界的角度来看,其实雍正王朝电视剧是相当完善,在这里有着康熙和雍正两位个性鲜明的帝王,有着职场达人张廷玉和图里琛,有着谋求家族利益的老狐狸佟国维,有着呆蠢的

  • 是被上了诅咒?明神宗棺木一碰七人死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禁忌明神宗棺木一碰七人死?真有此事?听起来是很吓人了,似乎是这棺木被上了诅咒。这样得的禁忌真是越讲越恐怖,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禁忌在坊间流传,变得仿佛愈加不可触碰。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任贤有道,亲政无方”的明神宗,是明朝在位时间最

  • 靖康之耻107年后,南宋武将将皇帝分尸两半一雪前耻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野史秘闻

    公元1127年发生的“靖康之耻”是大宋王朝最300多年历史中最大耻辱,无数宋人武将立志要一雪前耻,那么最终谁做到了呢?他叫孟珙,南宋晚年最优秀的将领。1195年出生于湖北枣阳一个武将世家,曾祖父、祖父都是岳飞部将,父亲孟宗政京西兵马钤辖,负责镇守襄阳。孟珙自幼跟随父亲在军营长大,行军布阵样样精通,且

  • 刘备与孙尚香结发三年,为什么没有生下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尚香,三国,刘备,野史秘闻

    孙小妹与刘备成婚三年,居然没生孩子?是刘备老迈身体有问题则是其他原因?史学家们有三种推断。刘备与孙小妹成婚生不生子,此事由不得孙小妹决定,还要管家刘备说的算。接着大伙能预想:刘备与孙小妹成婚不生孩子,谛见刘备的深思熟虑,他宛如一个象棋高手,对方刚刚出当头炮,他就一经猜度马卧槽--视为一个儿时就妄想当

  • 朱元璋废黜儿子朱樉,为何儿媳1个处死1个殉葬?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们以及宗亲,可谓是关怀备至。摸爬滚打几十载,从乞丐到皇帝的职业跨度,他更是深知处于社会底层的困难疾苦,于是便有了中国古代史上堪称最强大的分封阵容,所有儿子捎带一个侄孙共25人,统统都是亲王,永续香火……然后再来个“治天下之道,比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理由,岂不是美哉美哉?洪

  • 刘邦和吕后那么恩爱,后来为什么疏远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吕后,野史秘闻

    从司马迁的公开记载中来看,吕后刚刚嫁给刘邦的那几年,刘、吕二人还是恩爱有加的,在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吕后就很少有机会能跟刘邦单独相处了,刘邦也对吕后日益疏远起来。刘邦和吕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原本恩爱有加的两个人到最后竟然日益疏远起来?仅仅因为刘邦是个大渣男,吕后色衰,刘邦就爱弛?或许不是。司马

  • 揭秘:慈禧到底有没有必要毒杀慈安?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清朝,野史秘闻

    慈禧与慈安,两人同为后宫之主,但慈安无不是从权势,还是从地位上,都高过慈禧一头,慈安死的很是突然,突然到没有任何人意识到的时候,慈安就死了。有人说,慈安死于慈禧之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慈禧还是一个贪恋权势,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安危的人,为了掌控国家大权做出这种事情也是很可能的。对于慈安太后的突然去

  • 鸠摩罗什:7岁出家,12岁成国师,却被囚禁17年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鸠摩罗什,东晋,野史秘闻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它出自《心经》,然而《心经》最初是一本梵文经书,将它翻译并准确解释出来的人是鸠摩罗什。公元344年,正值东晋建元二年,在最东边的琅邪临沂,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了他的第七个儿子,日后与他并称“二王”的王献之。在最东边的龟兹国,国王的妹妹生下了一个小王子。他的父亲是

  • 嬴政的后宫没有妃子吗?他为什么不立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秦朝,野史秘闻

    对于秦始皇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谁吧,这个人可是千古一帝,但是虽然秦始皇的本事十分的厉害,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男人,所以秦始皇后宫的女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秦始皇的后宫明明有六国佳丽,但为何他偏偏不立皇后呢?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是因为秦始皇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