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胡服骑射”是赵国之绝唱!“胡服骑射”为什么只发生在赵国?

“胡服骑射”是赵国之绝唱!“胡服骑射”为什么只发生在赵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2 更新时间:2024/1/26 13:59:06

你们知道胡服骑射为何只发生在赵国?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战国七雄时代,秦赵韩魏燕楚齐,每个较强的诸侯国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不同程度的改革,而到了战国末期,争雄的焦点逐渐集中到了秦赵两国。尤其是赵国,在经过赵武的“胡服骑射”改革之后,一跃而成为山东诸国的最强者,甚至一度还死死压制住了谁都不敢惹的“赳赳老秦”。

那么,胡服骑射为什么会发生在赵国,而且没有在其他诸侯国中扩展开来呢?当时又没有版权保护,赵国也没地方申请国家专利,更不可能进行所谓的技术封锁,为什么那些同样有图强之心的诸侯国没能学到这种成功经验,而只能坐等衰亡呢?

图 《大秦帝国》中的赵武灵王

因为“胡服骑射”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换装易服”那么简单。

首先,胡服骑射是一场基于赵国历史的军事改革。在三家分晋以前,赵氏就已经是晋国公卿中的一支强大实力,其先祖简襄之烈时期,就屡屡主导晋国的外交内政,灭邯郸氏、智氏之后,更是成为晋三卿中的头牌。

早在赵简子时期,赵国就已经颁布过了临时的军功受赏制度。而到了赵武灵王时期,赵国趁着大好的国际形势灭掉了“腹心之患”中山国。这才终于迎来了军事实力的全面爆发。可以说,这就是一场赵国历史积淀下来的量变而形成的质变。

深入赵国腹地的中山国,是赵国的心腹之患

其次,赵武灵王有难得一遇的外部环境机遇。当时的战国形势,秦国先受制于义渠,后又有武王举鼎骨折而死那样的闹剧,致使秦国短暂内乱,根本无暇顾及赵国,甚至还被赵国势力侵入,连秦昭襄王都是在赵武灵王的意志主导下才登位的。

其他诸国,燕国有子之之乱,燕昭王也是在赵武灵王扶持下所立的。齐国则卷入到了燕国内乱和楚越之争的乱局中无暇他顾。韩国、宋国则是赵国的同盟国,可用于牵制魏国。如此大好形势,让赵武灵王能够拔出足够的精力和注意力去解决国内问题,推动改革的进程。

第三,赵国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拥有充足的战略资源。赵国在三家分晋中得到的版图是最靠近北面的,不仅接近漠南草原,并且拥有直达的孔道。这样就使得赵国保证了“胡服骑射”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战马的供应。

与赵国有相似地理条件的,只有秦国和燕国。然而燕北苦寒之地,又被燕山阻隔,要搞这一套其实很难。秦国有条件,但他们搞了一套更为彻底的制度:军公爵制。而且,人家其实很早就开始搞“与戎狄同俗”了。

图 漠南草原

最后,假设各诸侯国都有效法赵国“胡服骑射”的主观意愿,以及有赵武灵王那样强烈的变法图强的渴望以及能力,然而时异势易,他们也再没有那个机会了。

在赵武灵王死后(前295年)短短不到十年间,先是伊阙之战爆发(前293年),韩魏两国联军24万被秦国全歼,元气大损。接着燕国乐毅伐齐(前294年),连下齐国72城,差点打废齐国。至于楚国,由于其地理(最南面且交通不畅)和体制(国内“小诸侯”林立)的特殊性,可能根本就不愿意搞赵国这样的改革。就算楚王愿意,要推动改革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楚王的君主权力在诸侯国中是最弱的)。

因此,“胡服骑射”就成了赵国之绝唱。

至于秦国,则以一套更加全面彻底更具耐力的制度,最终击败赵国,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业。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明朝最冤状元郎,当了20天状元就被车裂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安,明朝,野史秘闻

    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朝起,至清朝光绪年间被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这是古代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成为会元,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那时的考试不会给偏远地区的人加分,考试也还算公平。所以,能考取状元的人是十分了不起的人,前途也是十分光明。然而,在明朝年间,有

  • 汉朝时期的乌孙国在哪里?猎骄靡又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猎骄靡,汉朝,野史秘闻

    猎骄靡在新疆的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主张与汉朝结盟共同抗击匈奴,不断取得了胜利,所以才赢得了历史上的赞誉。01乌孙的历史背景两汉时期,乌孙是一个活动在祖国西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新疆西北部的伊犁河流域及热海一带,对伊犁河流域及附近地区的开发建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也对新疆广大地区在

  • 张飞嗓门很大吗?为何能震死夏侯杰?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飞,三国,野史秘闻

    古代作战,两军对垒,一般由嗓门高的,武力强的猛将跳出来挑衅叫阵。所谓叫阵,其实和骂街差不多,缩头乌龟啦,瘪犊子啦等等,这算文明的,还有的直接招呼对方祖先的,招呼对方父母的等等不堪入耳的黄暴语言。比如《三国演义》里面,吕布与张飞对阵。张飞大骂:三姓家奴,还不快来受死,俺阉人张翼德在此!吕布骂道:环眼贼

  • 叱奴氏:帮儿子诛杀权臣,助子完成霸业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叱奴氏,北周,野史秘闻

    众所周知,母亲的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历史上就有很多关于母亲的千古佳话,孟母,岳母的形象无论到了哪个时代,都是时代的楷模。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北周的文宣太后叱奴氏,她是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的妾氏,嫁给宇文泰之后,也比并没有得到多少恩宠,因为宇文泰的夫人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妇人,她见不得其她女人和她争

  • 为何司马曜孝武帝先后娶了两个皇后都是“醉鬼”?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武帝,晋朝,野史秘闻

    会稽王司马曜十一岁时继承皇位,成为东晋第九任皇帝孝武帝,得到大司马桓温、从嫂崇德太后的辅佐,后来又在太傅谢安地辅佐下,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使东晋王朝得以延续。司马曜少年英武,利用士族门阀人才的断层期,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了司马氏皇权,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然而,这样一

  • 曹野那姬:唐玄宗后宫的“洋人贵妃”,她是怎么进宫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野那姬,唐朝,野史秘闻

    一首《长恨歌》,让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成为千古绝唱,但杨贵妃绝非风流天子的唐玄宗一生中唯一深爱的女人。三千后宫佳丽中,得到唐玄宗宠爱的嫔妃不计其数,比如武惠妃,就曾让唐玄宗长期拜倒在石榴裙下,为了讨她欢心,玄宗甚至不惜杀死3位皇子。除了杨贵妃和武惠妃外,玄宗的后宫佳丽中,其实还有一位“洋人贵妃”,她

  • 谢安为孝武帝选的皇后怎么样?如果再选一次谢安还会这么做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朝,谢安,野史秘闻

    谢安是东晋末年的名人,也是晋孝武帝的媒人。当时晋孝武帝到了要选后的年龄,就在朝堂之上询问公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盘。唯有谢安一心为皇家着想,希望为晋孝武帝选得贤后。偶然的机会,谢安见到了晋陵太守王蕴的儿子王恭,这个王恭在谢安看来非常知书守礼,而且还非常的出色,很得谢安器重。谢安认为王

  • 盘点:武则天做过最狠的三件事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唐朝,野史秘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后世对于她的评价往往呈现两个极端。有人认为她知人善任,勤于治国,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也有人认为她重用酷吏,违反传统礼教,是一个阴险残暴、毫无廉耻的可鄙女人。不过无论人们对武则天给予何种评价,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那就是武则天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心狠手

  • 宋江为何把扈三娘嫁给王矮虎?背后有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扈三娘,宋朝,野史秘闻

    大家都知道梁山好汉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一百零八将中一共也就三员女将——一彪二骚三美,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一丈青扈三娘一个,可以说是和尚庙里一朵花,绝对让大部分男人都暗中流口水。当时打祝家庄活捉了扈三娘以后,宋江也找了一顶小轿子把她先送回山上自己老爹那里了,众头领也都以为宋江自己要娶她做压寨夫人,连婚礼送

  • 她是康熙最讨厌的儿媳,最后被雍正挫骨扬灰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络罗氏,清朝,野史秘闻

    康熙儿子众多且优秀,这是众所周知的,如若不然,则不会出现惨烈的九子夺嫡事件。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中,有一位非常优秀,却令康熙比较反感,他就是八阿哥胤禩。而且,康熙对胤禩之妻嫡福晋郭络罗氏也很厌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关于八阿哥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的父系,由于史料缺失没有查到具体直系,她的父亲明尚娶的是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