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什么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真相是什么?

《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什么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3/12/15 14:29:46

雍正朝》中邬思道的戏份随着胤禛登上皇位,就渐渐开始退出。至于邬先生从镜处巧设计脱身离开时,对如月所说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是非常有深意的。

深谙官场之道的邬思道实现了为天下苍生谋福而辅佐四爷登上皇位的伟大目标之后,真想彻底的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他腿脚不方便,殚精竭虑数十年,也该歇歇了。但是,邬先生比谁都明白,要想告老还乡,谈何容易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明白要想达到告老还乡的终极目标,必须走了一个“曲线救自己”的路线,先“半隐”,然后“全隐”。

邬先生声情并茂,娓娓道来,不温不火地向胤禛表达了自己半隐的想法,特别是最后两个字“四爷”,带着哭腔,拖着长音,似恳求,似告白。胤禛也是有血有肉的男儿,看着邬先生眼角流出的几滴清泪,艰难地叹口气说,那就随先生吧。

想想胤禛参与九子夺嫡中胜出后,他在对那些为自己办秘密差事的人,手下不留情,大多没有好下场的情况下,为何独独放过邬先生呢?

一是胤禛对邬先生的敬重与感激,如果没有他,胤禛可能不会胜出。如果对邬先生都赶尽杀绝,估计胤禛晚上会睡不着觉,会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就如邬思道所说,相处十余年,他们相互会想念的。

二是邬先生自保有术,懂得急流勇退,懂得与帝王同享乐难,共患难易。

但是,胤禛对邬先生暂时的放过,不代表没有芥蒂之心,不代表以后会永远的对邬先生放心。所以邬先生要借力,一步步的走,让雍正彻底放心。邬先生先后去了两个地方,这两个人都是胤禛的最放心的人,也是对雍正最忠心的人。

邬先生先去了曾经与自己一起在四爷府上供职的李卫那里,李卫人忠心,但是没文化。在李卫成长的过程中,邬先生没少调教他。邬先生与李卫的感情是深厚的,李卫对邬先生也是有感激之情的。所以,第一站,邬先生选择了李卫。在李卫那里,邬先生继续当师爷,再次施展自己的才能,对李卫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李卫愿意,雍正放心。

那么,李卫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之时,被封为封疆大吏了,邬先生为何却要走呢?

邬先生明面上说自己是想换个地方,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他怕自己再次被雍正猜忌。李卫已经很厉害了,邬先生怕树大招风,再不离开,万一惹麻烦怎么办?

二是李卫已经成长了起来,自己的用处也不是很大了。

邬先生于是去了田文镜那里,这也是个跳板,不是长久呆的地方。邬先生之所以选择田文镜,是因为他是雍正的心腹大臣。而且,虽然田文镜是河南巡抚,田文镜不了解邬思道的过往,这样就少了很多的忌讳。正因为邬先生与田文镜之前没有什么交集,搞不出什么鬼名堂,所以雍正放心。而且,田文镜此时正好遇到了麻烦,而雍正推行新政也是焦头烂额,邬思道想再为雍正出一把子力气,再报一次当年的知遇之恩。

我们知道, 雍正的新政,分三步走,一是摊丁入亩,李卫负责搞。二是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田文镜负责搞。三是火耗归公,孙嘉诚负责搞。

邬思道一到田文镜那里,就立了大功,在田文镜顺利查处山西巡抚诺敏的案子上帮助很大。借此,邬思道向田文镜狮子大开口,要了“八千两幕酬”,一年八千两的酬金,确实高得离谱。田文镜一看邬思道有道道,高点就高点吧。他的思想里觉得邬思道是贪财。而邬思道那里,却是为之后的自己铺平道路的一个手段罢了。

在田文镜那里,邬思道故意不敬业,只是对自己的工资感兴趣,以激起田文镜对自己的反感。但在该出手的时候,邬先生还是果断出手。主动要求帮田文镜押运粮草去西北年羹的大营。此时,通过对雍正财政的困难和年羹尧的骄横跋扈,邬先生就料到年羹尧以后不会有好果子吃。当然,对自己的押运粮草,邬先生是很有信心的。因为他与年羹尧之前有过交集,他有办法治得了年羹尧,而年羹尧不敢对他怎么着。

在邬思道一通话里话外的“点拨下”,年羹尧积极作战,西北大捷,让雍正长出了一口气。雍正也知道,邬思道又立了大功,希望邬思道能继续大展身手,为自己效力。当时,孙嘉诚那里也遇到了困难, 火耗归公搞得非常艰难。雍正在盘算:如果邬思道去了那里,会怎样呢?

邬思道一听说雍正要来河南巡查了,就赶紧要走,先向田文镜要他欠自己的五千两银子。邬先生也知道田文镜早就负担不起自己的工资了,目的就是让他赶自己走。果然,田文镜不胜其烦,给了他钱,就赶他走。注意,这里不是邬思道自己辞职,而是田文镜赶他走的。这样雍正到了之后,就不是邬先生自己躲着雍正,而是田文镜逼着邬先生走的。邬先生技高一筹,顺利达到目的。收拾好行李,邬先生对如月说赶紧走,要不来不及了。当然,邬先生此时不是怕田文镜后悔要回那五千两银子去,而是另有原因的。

那么,邬思道为何非要走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怕见雍正,怕雍正不让自己离开官场,让自己继续为朝廷效力,比如去孙嘉诚那里。去了孙嘉诚那里,势必要和年羹尧要有进一步的交集,而火耗归功,真的又不好完成。特别是邬先生又不看好年羹尧,他预测到年羹尧不会善终,会闯祸,这趟浑水,邬先生不想蹚。而且,邬先生归隐之心早就定了,他真的想安享晚年了。

所以,邬先生的“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是有深意的,他就怕自己如果走晚了一步,被雍正留下,被迫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官场上。那么,最终结果如何?应该不会有好果子吃,得罪了雍正就被砍头,得罪了年羹尧等人,就会被连累。

权衡利弊,邬先生才决定金蝉脱壳,走为上。

标签: 清朝雍正邬思道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先皇驾崩之后太后怀孕怎么处理?历史上这样的太后有几个?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赵姬,野史秘闻

    实际上,对于古代妃子,他们对后宫中的后宫视而不见。没有人能真正吓到他们并恐惧他们。因为此时,他们没有争取青睐的对象。由于丈夫是皇帝,他们根本不可能再婚,从那以后只能过着孤独的生活。大概这种折磨对所有妇女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大家知道,皇帝去世时,其中许多人还处在开花的年代,以这种方式掩埋最好的日子实在

  • 慕容冲:翩翩如玉的贵公子,从男宠到皇帝的传奇人生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慕容冲,十六国,野史秘闻

    明朝朱元璋住过寺庙当过乞丐,推翻元朝开创洪武之治;李自成当过农民推翻明朝,享受龙椅宝座不过40多天就命丧湖北,可是西燕第二位皇上可谓是历经千难万险的戏剧化人物,做过奴隶当过男宠,最终亲自率兵推翻前秦当上西燕皇上,这个人就是慕容冲。慕容冲出身鲜卑族皇室,文才武略的燕景昭帝慕容儁就是他的父亲,慕容冲遗传

  • 皇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背后有啥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亚夫,西汉,野史秘闻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朱元璋去世前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成功上位,就直接将那些跟随他很长时间的开国功臣找借口杀了,所以我们的生活都会变得非常不好。周亚夫是一个将军,他对行军打仗非常在行,在治军方面他能够做出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在刘恒统治时期,他曾经成功的抵御了匈奴的入侵,这件事让刘恒非常高兴,去军营

  • 蔡姬戏水亡国的故事是怎样的?齐桓公是否只是小题大做?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蔡姬,春秋,野史秘闻

    在春秋时代的历史上有一次莫名其妙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蔡姬戏水亡蔡国”事件。虽然说蔡姬成为了战争的引线,但齐桓公的处理到底是名正言顺,还是小题大做呢?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蔡姬戏水”这件事的起因。历史上蔡姬应该是比齐桓公小不少,在齐桓公执政二十多年之后,整个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治理下蒸蒸日上,齐桓公

  • 一只鹌鹑引发的命案,王安石是如何判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安石,北宋,野史秘闻

    提起宋朝名相王安石,人们总会想起他的一些奇闻轶事,并对他偷吃鱼饵、不穿新衣服也不洗澡表示难以理解,甚至还有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拗相公”:“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虽然被《续资治通鉴》下了执拗二字评语,但是王安石做事也不是完全不按章法,特别是他断案的时候,看似出语惊人,但实

  • 杨贵妃2次被赶出宫,第1次竟然是情敌所害吗?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贵妃,唐朝,野史秘闻

    关于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我们听得最多的,大概要数她的美貌,以及受宠的事了,但其实,历史上的杨贵妃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迹,比如,在她的贵妃生涯中,曾发生过两次被赶出宫的事。作为被唐玄宗深深迷恋的杨贵妃,还会被赶出宫?不止如此!在这两次被赶的经历中,其中第一次,竟然还与她的情敌有关,而这个情敌,千百年

  • 清朝最牛的家族,前后诞生了六个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那些王公权贵家里的女儿,进宫的概率,就比其它家族要大得多。但想要保住长久的富贵,却不太可能。因为其它王公权贵的家里,也会送女儿进宫。其实后宫与前朝,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很少有前朝的官员已经倒了,后宫的嫔妃还能够尊贵的道理。不过在清朝,却有一个家族,源源不断向后宫输送嫔妃,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

  • 王娡二婚入宫,册封皇后还生下千古一帝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娡,汉朝,野史秘闻

    皇后身为一国之母,是皇帝的正妻,与皇帝并称为“帝后”,也可以理解为是“皇帝后面的女人”,那么能够成为皇后的女人,成为一个国家的象征,身份自然也不会普通,大多数的皇后都是从世家贵族中挑选出来的名门女子,比如清朝统治者,极其讲究妃嫔的身份,是满蒙人还是汉人,是贵族之女还是官家之女,她们都经受过良好的教育

  • 她是李渊的第一位贵妃,后来却神秘消失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万贵妃,唐朝,野史秘闻

    唐朝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时代。政治中最有名的是贞观之治,以及肥美的作为流行。唐代有许多传奇故事。有熟悉的隋唐演义,有李白赋诗三百篇、有长恨歌所叙述的皇帝之爱,而但今天我们所说的不是这些由录下来的,而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女人。窦氏是唐高祖李渊的原始妻子,他们的感情非常好。窦氏出身高贵。她的舅舅还是一位皇上。

  • 妻子孛儿帖受辱,成吉思汗制定了一条狠毒规矩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宋朝,野史秘闻

    公元1180年,19岁的铁木真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他迎娶了自幼定下娃娃亲的孛儿帖,终于成了一个大人。然而小俩口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场灾难却向他们袭来。蔑儿乞人,蒙古人的仇敌。这个部落名声极坏,草原诸部族均认为他们非常残忍,甚至是吃人肉的民族。当年,蔑儿乞首领曾准备迎娶美丽的诃额伦,却被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