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揭秘: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41 更新时间:2024/1/19 7:54:42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皇帝朱由检心中的惶恐和绝望无法用文字描述。

李自成的大顺军已将北京团团围住,崇祯帝没兵没钱,急得团团转但计无所出。

三月十九日子时,在位17年的朱由检登上煤山,以发覆面,上吊自杀,时年34岁。国君死社稷,令人唏嘘。

影视剧里的崇祯帝。

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是怎么度过的呢?相关记述颇为丰富,我们不妨爬梳史料,替他写下这一天的日记。

375年之后,我们能否感受他那份江山载不动的悲哀?

一、最后的挣扎

三月十八日,阴风呼啸,黄沙漫飞,继而雷、雨、冰雹交作。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大顺军向北京城发起总攻。

守城的明军只有一万余人(太监参杂其中),人数既少,装备又差,且个个挨饿。他们没有战斗力,更没有战斗意志。

紫禁城内的崇祯帝已经无能为力。前一天他与大臣们在朝堂上相对而泣,彼此都明白回天乏术了。

到今天,大臣们不知所往,只有内阁首辅魏藻德尚在身边。

当此之时,李自成不知出于何意,派出叛降太监杜勋进城议和。

崇祯帝和魏藻德接见了杜勋。杜勋带来李自成的条件:“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军银百万,退守河南。”

“分国而王”,李自成意在与崇祯帝平起平坐。如果接受,或许能为大明迎来苟延残喘的一线生机。从垂死挣扎的角度考虑,不妨试试,成功与否事后再论。

李自成画像。

关键时刻,崇祯帝失去了一言九鼎的能力。他把皮球踢出去了,他对魏藻德说:“此议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

魏藻德是个老滑头,这么大的事他当然不会做出决断,更不愿意将来背黑锅。他“默然不答,鞠躬俯首而已”。

崇祯帝坐立不安,再三再四催促魏藻德定议,魏终究一言不发。皇帝气急败坏,一脚踹翻了龙椅,甩手离去。

杜勋无功而返。

既然谈判不成,将领又不足侍,崇祯帝还有最后一条路可选:御驾亲征。除了顽抗,别无他法。

他御笔写下一道“亲征诏”:

“朕今亲率六师以往,国家重务悉委太子,告尔臣民,有能奋发忠勇,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俱诣军前听用,以歼丑逆,分茅胙土之赏,决不食言。”

“六师”在哪里呢?他召大臣的家丁,新乐侯刘文炳、驸马巩永固说:“法令素严,臣等何敢私蓄家丁?”

他问大营兵安在、京营总督李国桢安在,得到的回答是均已作鸟兽散。

他召太监,但除了几个惊慌失措的心腹还在身边,其他的早逃命去了。

午后,大顺军猛攻彰仪门,三时许,监军太监曹化淳开门投降。由此,北京城被突破,内城危若累卵。

崇祯帝手迹。

崇祯帝紧急召见几位内阁大臣,问他们是否知道外城已陷,都说不知道。皇上问:“事急矣,今出何策?”大臣们回答:“皇上之福,自当无虑,如其不利,臣等巷战,誓不负国。”

如此说辞,皆为空话套话假话,“巷战”云云,花言巧语而已。崇祯帝没有得到可行性的建议,只得令阁臣退下。

二、后宫的哭声

日落时分,崇祯帝带着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四望,但见烽火狼烟,但闻哭号震天。内城失陷,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是时候做最后的安排了。

崇祯帝从煤山回到乾清宫,叫来“主儿”,即他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

他命令三人立即出宫逃命,亲自为他们换上旧衣服,叮嘱道:

“尔等今日是太子、王,城破,即小民也,各自逃生去罢!不必恋我,朕必死社稷,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尔等切要谨慎小心,若逢做官的人,老者当呼为老爷,幼者呼为老兄,或称为长兄,呼文人为先生,呼军士为户长,或称曰长官。”

这一番教诲,是父亲的临终嘱托,他希望儿子们活下来,并光复大明江山。崇祯帝泪如雨下,恨恨地说:“尔三人何不幸而生我家也?”接着便泣不成声。

送别了儿子,他又叫来后妃,令她们自尽,“莫坏皇祖爷国体”。

此举实属狠心,但是,历来亡国之君的女眷,有几个能善终的?

为了免遭大顺军的侮辱、保存皇家的体面,一死了之也许是最佳的选择。

他惨然告诉皇后周氏:“大事去矣!尔宜死!”周皇后深明大义,勤于治家,有贤惠之誉,与皇帝的关系也很和睦。

她哭着说:“妾事陛下十八年,卒不听一语,今日同死社稷,亦复何恨!”虽有埋怨之意,但大义凛然并不畏死,返回坤宁宫自缢。

崇祯帝画像。

贵妃袁氏似乎不愿死,崇祯帝拔剑追上她,说:“尔也宜死!”袁妃被连刺两下,血流满地,晕死过去(未死)。

他又砍死了其他几位嫔妃。

晚上九点左右,崇祯帝来到寿宁宫,见15岁的长公主徽媞,对她怒目而视,说:“胡为生我家?”

他左手掩面,右手持剑砍去。公主以手挡剑,左臂被砍断。崇祯帝欲将其毙命,但因双手战栗不止而不能举剑。徽媞当场不省人事,后来苏醒。

之后,崇祯帝又到昭仁殿杀了坤仪公主。

杀了女儿,崇祯帝提剑至坤宁宫,见周皇后已气绝,连说:“死的好!”

从坤宁宫出来,他让宫女逼迫懿安皇太妃李氏、懿安皇太后张氏自尽。

张太后得令后比较犹豫,直到十九日凌晨才决心悬梁自尽,但被宫女救下。过了几个小时,她再次悬梁,又被大顺军先头部队救下。当天晚上,她第三次自缢,终至殉国。

三、皇帝的末路

处理完后宫之事,已是十八日深夜。

崇祯帝回到乾清宫,写下一道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总督内外诸军务,以辅东宫,并放诸狱囚。”

太子去向不明(很快被大顺军抓获)、军队溃散,还有什么军务可以安排呢?自欺欺人罢了。

当然,这份谕旨能不能执行,他似乎不怎么关注。他与王承恩喝起了闷酒,连喝好几杯,无奈地哀叹:“苦我满城百姓。”

对酌的当口,二人一定在谋划着什么。晚上11点,崇祯帝又行动起来,他走到王承恩家中,脱下黄巾,换上王承恩的大帽衣靴,装扮成平民。

他想活着,他想出城。

崇祯帝手持三眼枪,带着数十名骑马持斧的太监,想从齐化门、崇文门出去,二门皆已封死,欲出不能。

他们又前往正阳门,打算夺门而出。还没走到城门下,城头的明军以为这些人是奸细,急用弓箭射击;守门太监也开炮轰击,所幸炮弹无铅子,不伤人。

崇祯帝仓惶折返,断绝了出城的念想。回到宫中,他敲钟召集百官,但无人响应。大臣们已经将他抛弃了。

走投无路,唯有一死而已。他彻底明白了。

他换了一套衣服,继而与王承恩再上煤山,群臣无一相从。他找了一棵大树,悬绫自尽。

王承恩随驾自缢。

崇祯帝在煤山殉难处。

死时,崇祯帝身穿蓝袖道袍、红裤,头发散乱,一只脚穿靴、一只脚光着。

很多文献都说崇祯帝衣带中夹有御笔血诏,内容记述各不相同。兹从《国榷》录如下:

“朕自登极十有七年,东人三侵内地,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披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

他至死都在责备他的大臣。

三月十九日黎明,大顺军占领内城,李自成昂然走进紫禁城,接受大臣、太监和宫眷的投降。

其时,里里外外都不知道崇祯帝的下落,很多人以为他逃走了。直到三月二十二日,人们才发现崇祯帝和王承恩的尸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民间传说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刘协 这种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民间传说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刘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其实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刘协。种种迹象表明,诸葛亮就是汉献帝本人。听到这个说法,想必各位小伙伴都惊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怎么会是傀儡皇帝刘协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聊聊

  • 汉献帝已没有实权,曹操为什么还要把三个女儿嫁他?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虽然没有曹魏,但是汉献帝却早已被架空。令人意外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竟然选择把三个女儿同时嫁给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曹操是为了自保。有句话说得好,叫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句话用

  • 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操为什么还厚待他?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张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和张绣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张绣设伏杀死了曹操的爱将典韦还有他最喜欢的儿子曹昂,就连曹操本人都差点被杀死。张绣走投无路的时候投奔曹操,很多人都以为曹操会直接将张绣杀死。令人意外的是,曹操不但没有杀死张绣,反倒是对他非常好。这

  • 赵范嫂子倾国倾城,赵云为什么不接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范嫂子倾国倾城,赵云为什么不接受?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因为赵云聪明,有政治头脑,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够不上层次。这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赵云攻取桂阳城之时。桂阳太守赵范得知赵云来攻,派上出身猎户的“巡海夜叉”陈应和“打虎将”鲍隆去迎战赵云,但很不理想,这两位猎户打野猪可以,打赵云

  • 古代没有冰淇淋,古人夏天都喝什么解暑?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能否接受,一个没有空调房,没有冰可乐,没有电冰箱,更没有冰淇淋的夏天?至少在年轻一代里,很少有人能接受这样的"人间炼狱"。然而在还没有空调冰箱的时代,我们的祖先们,还是凭借他们的智慧,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炎热的夏天。今天,我们打开冰箱就可以得到冰块和其他冷藏、冷冻的食物。不过"冰镇"并不是现代才有的

  • 历史上真实的冯太后:临朝听政25年,私生活极其不检点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冯太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封建王朝时期,一直有“后宫不能干政”的不成文规定。但成文的规定都能被推翻,更不用说这种不成文的规定。像秦国的芈月,西汉初期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慈禧,都是打着临朝听政的旗号,控制着整个帝国的权力。相比之下,北魏的冯太后

  • 韩信选择忠于刘邦,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英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灭,项羽在秦故都咸阳主持了分封。项羽遥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并在灭秦有功的一些军事首领中选出十八个人封王,第一个打进秦始皇老巢的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帐下勇冠三军的得力干将英布被封为九江王,项羽则自号为西楚霸王。四年以后,曾被封

  • 揭秘:隋文帝被皇后限制临幸宫女为何不废后?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隋文帝被皇后限制临幸宫女为何不废后?下面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自黄巾起义以来,中原虽有西晋短暂统一,却仅仅十年之后便爆发了八王之乱,接踵而来的便是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并立混乱动荡局面。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之后,凭借继承自北周的雄厚底蕴

  • 溥仪出狱后看到太监为什么心惊?太监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溥仪出狱后看到太监为什么心惊?太监做了什么?奇妙奇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历史上全部的皇帝当中,溥仪是极为特殊的一位,他一脚陷在旧时代的泥淖当中,一脚却已经跨入新时代的大门。溥仪的一生是极为复杂的,清朝皇帝、伪满洲国皇帝、汉奸、新中国公民,这一个个身份转变的背后,代表着的,是不同时代下

  • 秦始皇陵的风水怎么样?大秦灭亡跟皇陵是否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陵的风水怎么样?大秦灭亡跟皇陵是否有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