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花木兰从军10年为何没人发现她的女儿身

花木兰从军10年为何没人发现她的女儿身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4/2/10 23:27:21

在史料中,花木兰是位神秘的女子,对于她的姓氏、籍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有说她是商丘城县人,也有人认为她是陕西延安人,还有说她是湖北黄陂人……总之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让花木兰最早成名的是一首词诗——《木兰辞》。这首诗出自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被收录于南朝陈的史料《古今乐录》,流传到隋唐时期,又经过了隋唐人的再次润色,从此广为流传。

根据诗词民歌的描述,北魏时期,北魏的游牧民族柔然和突厥不断骚扰北魏边境,朝廷不堪其扰。朝廷为了保疆固土,上演强行征兵之举,规定每家每户都必须出男丁参兵。花木兰的父亲是一名武臣,可惜已年老力迈,再上战场肯定是有去无回。此外,花木兰没有哥哥只有一个弟弟,而且弟弟还年幼,也没法上战场。无奈之下,她做惊人之举,4个字——代父从军。

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上了战场,她的10年军旅生涯就此开始,后来她表现得比男儿更出色,她屡立战功,衣锦还乡,天下闻名。

在北魏那个时代估计还没有缠足这种容易穿帮的事儿,为什么花木兰在军中隐藏女儿身长达十年之久也没有被发现呢?

一是“门槛低”。当时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中原而紧急召兵的,只是要成年男子都行。我们在初中时期的课文里对花木兰有这样的描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所以没有人会细致审核查验花木兰的身份,再加上她穿上厚重的军备物资以后,更不会被人们发现是女生,从而混入了营中。

二是“形象差”。北魏时属于内忧外患的特殊期,要那个吃不饱闹饥荒的情况下,百姓的温饱是个问题,能活下就不错了,因此绝大多数的人长得比较的消瘦,花木兰显然也属于面黄肌瘦的模样,因此,男儿装一穿,自然也就没有人怀疑是女儿身了。

三是“职务杂”。花木兰到前线后,她的主要任务是“斥候”——负责打探和传令,这种差事级别不高但很重要,在营中是有自己的独立营帐的。这给了花木兰独处的机会,躲过了最容易被人发现的“潜伏期”。后来她因屡立战功而被经提拔调动,在不同军营工作,更难让人识破她的身份。

四是“个人装”。花木兰知道如果身份被别人识破,自己受处罚事小,连累父亲和家人就是罪过了,因此,到了军营后,她谨言慎行,和所有人保持距离,成功避免了“露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替父从军花木兰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花木兰的结局,后人有两种说法:第一结局:归隐山林。有传说,花木兰征战多年凯旋而归后,皇帝要对她封赏。此时,花木兰的身份再也无法隐瞒了,于是主动向皇帝“坦白认罪”。结果皇帝念其立下功劳,便赦免了她的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能力出众,忠厚老实,赐她高官厚禄。结果木兰再做惊人之举,她以家中父母年迈,需要人

  • 宋代禁止杀牛 梁山好汉为何每天都吃牛肉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也有违禁食品,那就是牛肉。禁止食用牛肉还被写进了法律,西周规定:诸侯无故不得杀牛。唐朝法律规定:“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故杀者徒一年半。”在唐朝无故杀牛,判处徒刑一年半。宋代的法律也是一样,无故杀牛,判处一年半的徒刑。梁山好汉大块吃牛肉,实际上是作者故意这么写的,牛

  • 故宫里的井水为何无人敢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规模宏大,足足有一百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建有房屋千间。所以故宫里究竟有多少口井,恐怕谁也说不出个具体的数字来。如果你认为,这些井和普通人家的水井一样,都是供人饮水用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水井修建的初衷,肯定是用来做生活用水的,但没过两年,就没人敢喝这井里的水了。一直到清朝

  • 柳永与虫娘的爱情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柳永的词中常常会出现很多歌女的名字,比如心娘、佳娘、酥娘、秀香、英英等等,在柳永的笔下,心娘有着婀娜婉转的舞姿,佳娘则歌喉清亮,酥娘娇小可人,但是最让柳永动情的却是虫娘,她也是柳永着墨最多的一个女子。虫娘也叫虫虫,原名张泥泥,是苏州人,她能歌善舞,祖上是唐代名将,因为是名将之后,又天生丽质,技艺出

  • 古代当小妾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一夫多妻制是非常正常的事,正妻为大,小妾为次,但是在夫妻同房的时候,妻子和小妾却没有等级之分,甚至夫妻同房,小妾必须在旁边观看一次。小妾在家中似乎是只有生孩子的功能,对于家主和正妻来说小妾跟下人没区别,只是相比下人地位高一点。正妻生的子女才算真正的子女,俗称“嫡子”,而小妾生的子女只能俗称“庶子

  • 男人为什么有喉结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男人喉咙里有个疙瘩,女人却没有,那为啥?这事还得从盘古开天辟地时说起。开头,有了天和地,天上光光的,盘古越看越难过,他就哭,一哭两哭,眼泪不断线地洒,洒到天上,就成了数不清的星星。一哭两哭,嘴里的气飘到天空,就有了风,就有了云。天上不再光光的了,他就看地下,地下可还是光光的,他就又哭,一哭两哭、哭得

  • 七星灯续命原理是什么七星灯是否真的能续命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相信不少人看过了,看过人都知道,诸葛亮讨伐魏国的时候身体就已经不行了,于是便点了七星灯为自己续命。在这一过程中,他指派了十个人守卫着七星灯,只要这七天内,七星灯不灭,那么诸葛亮就能增加自己的寿命。但是魏延却误认为魏军来到了,于是匆忙进账报信的时候将灯给扑灭了,于是诸葛亮续命失败,死在了帐

  • 太平天国有哪些荒唐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平军用天气来卜测吉凶:晴天是天公高兴;下雨是天公发怒;陰天是天公忧怒;刮风打雷则是天公大怒,必有灾祸发生。并以初一那天的晴陰来确定上半月的吉凶兆头,十五的天气好坏则决定后半月的吉凶兆头。每月的最后一天,太平军还要烧香上供,感谢上天,意思是承蒙上天保佑,这一月能够平安度过。太平天国有一个神圣家族谱系

  • 六合帽是不是瓜皮帽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时候,戴冠是上层男子的特权,下层男子只能戴巾、帻(zé)或帽。到了明代,巾帽式样繁多,而民间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网巾、平定四方巾和六合帽。六合帽,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创自洪武年间(1368~1398),世人皆可戴之。六合帽,又称六合一统帽,也称六合巾、小帽、圆帽等,是以罗缎、马尾或人发所做,裁为六瓣,缝

  • 鬼月是指的什么时候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年的农历七月份就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了。据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鬼门大开,会放出很多鬼怪,七月三十日才会关上鬼门。为了能让阴阳两界的人鬼都得到平安,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就在七月有着醮普渡的习俗。在民间七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以及随后一天都要进行祭拜。鬼月的禁忌也很多,不穿带自己名的衣服、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