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女为妻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女为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02 更新时间:2023/12/23 1:59:01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形细而粗,犹如松柏”。好一个“容貌甚伟”的少年,更兼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在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诸葛亮。庞统》一书中,沙宗复先生注释道:“八尺:汉代一尺当今市尺六寸九分。合一八四公尺”。可见,诸葛亮有1.84米的高大身材。在当时,就有“时人异焉”之说,可谓称绝一时,因此向他求婚者甚多。

可奇怪的是,这位颇有名气的美男子却谢绝了好多说媒者,而偏偏选中了当地沔南名士黄承彦那位“瘦黑矮小,一头黄发”的丑女儿阿丑为妻,诸葛亮弃众娇而独娶阿丑,在当时就落下了“莫学孔明择妇,只得阿承丑女”的笑柄,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诸葛亮为何会娶丑女为妻?时人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诸葛亮重才不重貌,是注重人的内在美。因为阿丑虽然长得丑陋,却出身名门,自幼才识过人,颇有心计。诸葛亮在和她成婚前,是早有所闻的。

事实上,两人结合后,阿丑曾积极为夫出谋划策,这对诸葛亮来说是极有发和帮助的。诸葛亮想成就大业,自然会娶阿丑这样的贤女为妻的,所以也就不会考虑其长相如何了。

近年来,谷亮、陈青等人认为:这种传统的说法未免失之偏颇,诸葛亮娶阿丑,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的一件大事,他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可以说,想在地主集团的上层站稳脚跟,以便今后一展鸿图,是对诸葛亮起了更大的作用的。

诸葛亮家境清寒,没有显赫的门第,自幼丧父,少年时代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吃够军阀混战的苦头,深受强宗豪族的压制。父亲去世后,诸葛亮便跟着在南昌做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生活。14岁时,叔父因官被夺,遂投靠了刘表;没几年叔父死了,他从此没了依靠,时年17岁,就在襄陽城西20里的隆中定居。

他虽然住在乡下,却并非碌碌无为之少年,他不想无声无息地隐居一辈子,却时刻关心着国家的盛衰,有着出将入相的抱负,怀着取威定霸的雄心,他立志要登上政治舞台而建功立业。为了达到这一政治目的,诸葛亮突破重重困难,积极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诸葛亮主要做了两件大事。首先,他除了“躬耕陇田”借以维持生活外,还博览群书,广泛结交朋友,选择荆州为晋身之地,插入荆州地主集团中去。当时中原战乱,江东纷争,而荆州却可趋身避乱,所以中原许多人到此,有利于年轻的诸葛亮广交朋友,砥砺志气。

诸葛亮隐居的南陽郡是当年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发祥地,在这里居住就有居帝乡思帝业之感。另外,荆州上通已蜀,下达江东,政治地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由此看来,诸葛亮隐卧荆州是有一番考虑的。其次是对人的选择。诸葛亮从小受食君禄,报效皇恩的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隆中时又系统地学习了经史子集,逐渐形成了他一整套忠君报国的政治主张。他视“曹操是国贼,孙权为窃命”,不愿出山事之,却尽全力来发展同荆州地主集团的关系,以等待时机。由于诸葛亮态度恭敬,才识过人,便很得荆州地主集团头面人物庞德公、黄承彦等人的赏识。

这种政治上的考虑无疑会影响到诸葛亮的婚姻大事,甚至还牵涉到了家人的婚事。为此,他在家庭婚姻方面,做了三件事:第一,他把姐姐嫁给了荆州地主集团中在襄旧地区颇有名望的首领人物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对其赏识备至,称他为“卧龙”,从此,就在荆州站稳了脚跟,第二,诸葛亮为弟弟均礼聘荆州地主集团中在南陽地区数得着的人物林氏之女为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自己择妇结亲,当然要服从既留荆州、又能结交望族这一政治目的,这也就是诸葛亮在荆州而不到其他地方去的原因。所以,诸葛亮娶了那个丑女黄氏。要知道,黄氏之父黄承彦是“沔南名士”,又是荆州地主集团中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而诸葛亮之所以选中丑女为妻,主要是出自这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黄承彦这位岳父大人在当地有相当声望,这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二是黄妻蔡氏和刘表的后妻是姐妹关系,做了黄家的女婿,就攀上了刘表这门皇亲。这二层关系对于想建功立业的诸葛亮是不会不着重考虑的;三是诸葛亮心有大志,没有过多心思用在儿女情长上面,对妻子的外貌是不会加以计较的,加上两个姐姐从中撮合,更促成了这一决定。

据《诸葛亮新传》载:当黄承彦当面问及诸葛亮时,他当即“拜谢泰山”,一锤定音,把从未见过面的阿丑娶了过来,从而为诸葛亮进入地主集团开了“绿灯”,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这个“进身之阶”的。这正应验了恩格斯在评论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婚姻问题时曾说过的一段名言:“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动,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这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诸葛亮婚姻的政治本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名将为何都偏爱身穿白袍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语有云: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其实此话最早是出自《梁书·陈庆之列传》,是形容陈庆之的,陈庆之身着白色战袍,所向披靡,克敌制胜,令敌人闻风丧胆。而在历史上出名的白袍将军却不仅仅只有陈庆之一位,比较为大众知悉的还有薛仁贵、赵云等,其中还有一位王爷也酷爱白色盔甲,他就是清朝时期权倾一时的摄政王

  • 金庸笔下的主角为什么没有少林弟子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少林绝对是最有分量的一个门派。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几乎所有门派的武学基础都来自少林武功,所以少林寺也一度成为江湖上的领军门派。少林毕竟属于佛教,几乎从不会主动挑起江湖纷争也不怎么参与,可能也只是在《倚天屠龙记》当中打破了这个规则,好像成了邪教一般。不过总体来说,少林寺的确是

  • 埃及亚曼拉公主的诅咒:从发掘开始为祸人间 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切与古埃及有关的东西,似乎多多少少都会有“诅咒”,亚曼拉公主同样也有诅咒。亚曼拉公主是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而在她死后被制作成了木乃伊,但是亚曼拉公主的诅咒又是怎么回事,被做成木乃伊的她为何会重现人间,这整件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亚曼拉(Amen-RA)公主是历史人物,其遗体按照古埃及习俗被制成

  • 杨宗保到底是男还是女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明清两代,编选的传世杨家将演义小说和杨家将戏曲剧目名目繁多,始终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和观众群。而杨宗保则是杨家将中的佼佼者,民谚中历来有“少年要比杨宗保”的说法。可是历史上是否实有杨宗保其人?到目前为止,关于杨宗保的传说有三种。一是否定有杨宗保其

  • 武则天选男宠有哪些特殊要求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男宠,又叫面首,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也就是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在历史上,女强人秘招男宠之事屡见不鲜,如,西晋贾南风除“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还派人四处搜罗“端丽美容止”的地方“小吏”(《晋书》);北魏冯太后先是“内宠李弈”,又见“王叡出入卧内”,后来“李冲……亦由见宠帷幄”(《魏书》

  • 中国史上十大著名“绿帽子”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经学、晋清淡、唐乌龟、宋鼻涕、元糊涂、清邋遢,(另一说为臭汉、脏唐、宋不清、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这些称号多赋予各个时代的文人士子,其他朝代不好说,但唐乌龟这一称号确实是恰如其分,上至君王下至朝野,当乌龟成了时尚,甚至丧失人伦的君主也屡见不鲜,大概是因为隋唐的皇帝身上都留着异族的血,认为妻父兄之

  • 古籍中的昆仑山到底在哪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籍中的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脉吗?昆仑山只有一处还是有几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昆仑这个区域实在是太神秘了,以至它的确切位置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为此,歧说纷出,聚讼不断。在《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昆仑山是黄河的源头,盛产玉石。因此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联系黄河源头来确定昆仑山的位置,并以出产玉石作为旁证。

  • 私学到底是谁首创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私学的产生,对于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把知识带到民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这种私人授徒讲学的风气,究竟起于何时,始于何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孔子首先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是私人讲学的创始人。从目前接触到的材料来看,持这一见解比较早的恐怕要算章太炎。他在1906

  • 宋江一生为何不娶妻妾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熟读《水浒传》,对于宋江这个核心人物,从做押司到怒杀阎婆惜到最终被逼上梁山,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在晁盖死后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后因为把梁山影响日益扩大,最终遂了心愿被朝廷招安,然后率领一班兄弟,打辽国、平田虎、征王庆、剿方腊,虽然染尽兄弟血,但还是让宋江带来了一时的荣耀,光宗耀祖。故事发展到这里,我

  • 抗金名将岳飞 不为人知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文人笔下关于岳飞的记载很多,其真实性虽然有待考证,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一代抗金名将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力。缘于认知水平和时代局限,有些记载虽然荒诞不经,但亦无损岳武穆英名,管中窥豹,走下神坛的岳飞也有平常人的一面,其血肉丰满的形象呼之欲出,这才是英雄和普罗大众零距离的接触,或许这样的岳飞才更加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