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战争对逃兵的处置:要处及家人妻儿

古代战争对逃兵的处置:要处及家人妻儿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51 更新时间:2024/1/25 4:05:05

从古代到现代,战争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开端。有战争就会有胜败。胜者为王败寇,今天我们来说说战争失败的一方对逃兵的处置是怎么样的,让大家开开眼界。

东汉末年的时候,战争四起,曹操逐渐的掌握了中原的权利。于是乎,曹操把他军营里所有的兵都放在士的级别里,再把这些士兵的家人们软禁在一个地方,统一呆在那里,如果发现那个士兵不听话了,做了逃兵或者是什么的,就处罚他们的家人。作为士兵家的未出嫁的女眷,不可以嫁给别人,要嫁只能嫁给同样是士兵的家属。

为此曹操还特别立了一条法则关于士兵逃跑的:但凡发现士兵逃走,就可以抓住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子女进行严刑逼供,然后说出他逃跑的位置,但之后曹操认为这样的惩罚太轻了,便改成一旦发现有人逃跑就把他的父母妻儿一起杀了。

还有一件在士兵逃亡法之后的事件记载在三国志里:有个姓白的女子嫁给了一个士兵,还没有见过面,这个士兵就失踪了,被将领判断为逃跑了,然后这个才嫁进门白姓女子就要被判处死刑。于是上报给了朝廷,一位叫做卢毓的官员为这个无辜的女子求情,说:

“自古以来,只有与丈夫洞房之后才能算作人妇,这女子从嫁进门那天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更没有人带领她认祖归宗,怎么能算是那士兵的妻子呢,既然不能算作那士兵的妻子怎么能够处死她呢,即使要处罚也的从轻发落啊,要是没有同房的就算作是夫妻要处以死刑,那同房的了怎么判处呢?”

曹操感叹这个官员说的很对,没有办法反驳,只好饶恕这个女子,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但好在这女子是保住了一条命了。

古代不像现在的现代,当兵的都有很多的好处和福利,古代征兵一般都是从农民里面选的壮丁,即使是不愿意,也不能不去,而且战场上危险重重,稍不留神就会送命,古话说得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士兵在前线拼命,为了保卫国家而受伤,非但没有得到安慰,还要时刻担惊受怕,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害死了自己的父母与妻儿,这种法律实在是没有道理,这不是个正确的法律。

最早的处理逃亡士兵的办法是发现于秦朝,当时是五个人作为一个小组进行管理,一旦这五个人里有一个人逃跑了,那么剩下的四个人就会被处罚,为了不被处罚所以这五个人相互监督。这种办法,当时是很盛行的。还有一条就是:如果这个士兵在战场上失踪了,就会被上报朝廷,说这个人死亡了,那他的家属就会受到优待,倘若一旦发现这个人还活着,那么他就是国家的奴隶。

商鞅变法之后,秦朝军队又推出了新的规则,但凡在战场上杀一个将领,那就给这个人加一层爵位,当时的爵位是可以享受土地的分配和社会的福利的,所以秦军当时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强的部队,因为这样的规定使得战场上逃兵减少而且还士气高涨。

唐朝律法相对严明,逃亡超过十五天的就判以绞刑,在打仗的时候逃跑的就砍头。如果是平时守城的时候逃跑,跑一天都加杖刑八十下,三天就翻一倍。后来唐朝末期,朱温就让人在士兵的脸上刺字,一旦看见脸上带字的逃跑就一律杀死,后来这个方法一直被延伸到南宋灭亡。

明朝就不按照逃跑的时期算了,明朝是这样的,军官军人第一次跑就打他一百军棍,在发配充军,如果第二次跑,就可以杀死了。然而各个地方守城的罪责稍稍能宽容一些。但是再一再二不再三,第一次就打八十军棍,第二次就发配,第三次就会死的。

在后来的清朝律法里,起初会延续明朝的规则,但后来的时候,就不分是打仗的时候逃跑还是守城的时候逃跑了,只要是逃跑的士兵一视同仁,都处以死刑。但是要是在打仗前自首的就给八旗子弟做奴隶,要是之后在自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看来,从古到今,对于逃兵的律法都有很大的改变了,起码越往后的朝代越不会牵扯家人了,这也是士兵逃跑概率降低的一种办法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竟有人格分裂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会提到多重人格、人格障碍、精神分裂,说这些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太快了,压力大了造成的。其实从古到今,所有的人都面临人格分裂的一个重大挑战。举一个例子,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6月初四,他搞玄武门之变。这一天早晨,他亲手杀了自己同父同母的哥哥和弟弟。现在我们看史书记载的玄武门之变,写得非常收敛

  • 济公破破烂烂的扇子有何神奇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济公的扇子乃一宝扇也,它有点石成金,指鹿为马的神奇力量。据说是天界的宝物,济公下凡来到人间便把它带了下来,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济公的扇子。鞋也破,帽子也破,扇子更破。一把破扇子并不能为我们驱热,可是济公却整天把它拿在手里当宝贝。我们看到济公佛像,这把扇子不是拿在手里,就是插在身后。肉眼凡胎当然看不出

  • 老公在古代原是太监的蔑称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时下女性朋友们常用“老公”来称呼自己的男朋友或丈夫,却不知“老公”一词在明清时是对太监的称呼。古代宦官,被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

  • 古代兄妹为什么可以成婚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故事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关系,天降洪水,兄妹俩爬进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然后兄妹结婚,繁衍了人类。在唐末李元的《独异志》中记载最详:“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

  • 历史上真的有薛丁山这个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薛丁山,薛仁贵之子,娶樊梨花为妻,曾率军平定西凉(西突厥),原型为薛仁贵之子薛讷,薛讷晚年镇守青凉直至去世。野史是被武则天所杀,原因多样。《隋唐演义》中,薛丁山是薛仁贵的儿子,妻子是大唐女将樊梨花。薛丁山曾经率军平定西凉,最后却被武则天杀害。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薛丁山这个人吗?薛仁贵为唐朝开国功程,为

  • 历史上真的有吕四娘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间传说人物,一说是吕留良之女。吕四娘未见正史,只载入逸闻和野史。吕四娘,女,清朝雍正时人,为吕留良之孙女(一说女儿),野史记载其为报雍正以文字狱杀祖吕留良之仇,以选妃之名混进皇宫,后在雍正召其侍寝时以短剑将雍正斩首而亡。另有同名连环画、中国香港电视连续剧、中国电影等。据史书记载,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

  • 德妃为什么喜欢十四阿哥不喜欢四阿哥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同是亲生子,为什么德妃不喜欢四阿哥而喜欢十四阿哥?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因为胤禛从出生起即由佟佳氏抚养(胤禛后来回忆佟佳氏时曾感念其“抚冲龄而顾复,备蒙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清世宗实录》第十一卷,第九页。)。一直到他十一岁左右佟佳氏病逝,幼年的胤禛都是在这位母亲之呵护和教导下一

  • 刘备的遗嘱如何暗藏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吴国打败,退回到鱼复,改鱼复为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次年,刘备病危,感觉时日无多,就把诸葛亮和李严找来,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以上两人。这年四月,刘备死于永安宫。临终前,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智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最终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太子刘禅值得辅佐,

  • 时迁为什么叫鼓上蚤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鼓上蚤”时迁,自幼继承家传,练就鸡鸣狗盗的好手段。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人物无所不有,鸡鸣狗盗之徒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投奔梁山泊之后,你发挥自己所长,为山寨立了不少功劳。不管怎么说,盗贼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什么光彩的角色。不过,古话说得好,盗亦有道。何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合乎道义才是道。假如为

  • 梁山母夜叉孙二娘宰你没商量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母夜叉”孙二娘,听到十字坡唱出的歌谣,令人感到恐怖,感到荒唐。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开起那样的黑店?谋财害命不说,还要把死者的肉剁成馅,做成肉包子出售。从经济上看,你这样无本取利,能获得很好的效益;从道义上看,你这生意做得太损人了,纯属十恶不赦的勾当。母夜叉,这个绰号挺配你孙二娘。现在看来,要么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