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皇帝有多累 每天阅读回复数万字奏折

清朝皇帝有多累 每天阅读回复数万字奏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4/1/19 21:59:54

康熙二十年(1681年)前后,极少数亲信官员开始按康熙的意图他递交奏折,这种方式从此成了清朝上下沟通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奏折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充斥大量废话,让皇帝不胜其烦。可清朝重视祖宗家法,既然规矩定下来了,就只能互玩字游戏。

不过,康熙一朝只有137名官员有权写奏折,所以康熙的烦恼还算少的。雍正登基后将此制度全面放开,每天都要亲自阅读数万字的奏折,还要进行大量回复,将意见落实下去,工作量之大难以想象。

那么,一个官员一年究竟给皇帝奏报几次合适呢?雍正在给宁官员的朱批中给出明确答案:遇到应该呈报的事,一个月内上奏几次都行;如果没啥可呈报的,几年不上奏也没啥。

皇帝虽这么说,可大臣不会这么做,时不时还得在皇帝面前刷下存在感。于是,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云南总兵在奏报里说:“之前陛下恩准我每年密奏两次,现派人送奏折一次。”雍正颇不耐烦地说:“并没限定你必须如此,有事多奏,无事少奏!”

雍正这么回复还算好的,许多时候,他因过于忙碌而心情不爽,拍马屁者就会拍到马蹄子上。雍正三年二月,见到广东巡抚年希的三份奏折,雍正发现所奏之事已上报各部,非生气地说:“这么远的路,专门派人送没用的奏折,不知你用心在?”

尽管雍正不断申饬,还是挡不住“垃圾奏折”的涌入,这项工作成了臣子们的套路,没事就递奏折,说废话、献殷勤、扯闲篇。雍正一见这类奏折,气就不打一处来。

直隶总督汇报下雨,雍正批示:“下点雨,絮絮叨叨。”福建布政使总强调自己“一得之愚”,雍正看出他的虚伪,说:“你写自己愚蠢的字太多了,我岂能把一个愚蠢的人安排到藩司岗位?”言外之意,再这样下去,你这官也做到头了!不知该官员看到朱批会不会心惊胆战。

此后依旧有臣子有事没事就撩他,赶上气不顺,雍正就破口大骂,轻则斥其糊涂、无知、可厌,重则骂其是死人、狗,平素修炼的风度荡然无存。“你是神仙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

一次,热河总管奏报发放官兵钱粮,雍正怪他们不体谅自己日理万机,批道:“尔等空闲,无聊一奏……一群不如畜生之辈。”

陕西旱情严重,按传统地方官员一律斋戒祈雨,西安将军常色礼却在斋戒之日吃食祭肉,被大家当作笑话传到雍正这里,他破口大骂:“尔想尔是什么东西……原系巧诈巨奸不体面之奴才也。”觉得没骂过瘾,又在常色礼的奏折上朱批:“竟不知自己行为之非是也,可惜朕教诲之心。不如畜生!现在世上未有!”

在左都御史尹泰的几份奏折上,雍正骂人到了难堪、低俗的地步,“尹泰,尔以前干什么来着,该死的老畜生!”“放老狗屁!”

类似的批示还有很多,可见当时官场人浮于事的现象有多严重。也正因有这么多无用的奏折,雍正终其一生都在劳累中度过,成为清朝独一无二的勤奋皇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和诸葛亮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直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一统之后,有一次,他路过孔明庙,驻足观望一阵后,命随从进庙歇脚。面对孔明神位,他不禁喃喃自语:孔明先生一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穷其一生也只能三分天下,而我刘伯温却能够帮助主公一取天下。看来,还是我刘伯温比你厉害!

  • 轩辕剑的来历和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轩辕剑的来历和传说中文名:轩辕剑外文名:Xuanyuan sword 又名:轩辕夏禹剑铸造者:黄帝拥有者:黄帝、夏禹轩辕剑是传说中中国皇帝轩辕氏的配剑,起先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神兵,但是在皇帝与蚩尤的旷世持久的大战中逐渐磨砺成了一柄无坚不摧的神兵,成了神州中最强的宝剑,并且饱饮了蚩尤的血液,使它更加的

  • 程咬金三板斧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程咬金真名叫程知节,是唐朝开国名将,封卢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太宗贞观年间,官拜左金吾大将军。历代小说演义等多有描写(小说中惯称“程咬金”),主要描写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

  • 曹叡在世时 自己给自己定了庙号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老皇帝死后,新皇帝会在太庙为先皇立室奉祀,同时取一个特殊的名号,比如太祖、太宗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庙号”。按理说,庙号都是先皇驾崩后,由新皇帝取的,可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非常特殊,他就是魏明帝曹叡!曹叡在世时,居然自己给自己确定了庙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烈祖曹魏景初元年(237年

  • 刑天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刑天,即形天;在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写作“形”天,盖中国古文“形”与“刑”通。刑天这个人物在《山海经》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书中描述,刑天是一个身体巨大的人,本无名无姓,因为被黄帝砍去头颅所以书中称之为刑天,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 刑天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人物吗?因

  • 赵高为什么要毁掉秦国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37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天下的路上病倒了。在他弥留之际,他召集来自己平时非常信任的赵高,决定把自己的遗嘱托付给他。他对赵高说,公子扶苏,为人非常刚毅正直,有追求知上进,让他回来主持政的丧事吧,赵高表现的非常悲伤,并且郑重的应下了这件事情。秦始皇万万没想到赵高会给他玩假公济私这

  • 为什么魏忠贤被称为九千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忠贤能叫九千岁是因为天启年间,他掌握的权利很大,仅次于天启皇帝,而皇帝一般被称为万岁,所以魏忠贤就被称为九千岁。这个称号也充分说明了当时魏忠贤的权利过大,已经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局面,一个阉党能有此称号,证明魏忠贤的宫中的权利已经是一手遮天,而太监进宫必须要净身,净身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没有厚点,

  • 刑天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炎帝还是统治全宇宙的天帝的时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爱音乐,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总名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可见,刑天不仅是一位勇士也是一位非常热爱自己民族部落的臣子。那么刑天后来是怎么死的呢? 据山海经记载,刑天是炎帝的大臣,见黄帝打败了蚩尤

  • 古代赈灾为什么要出动军队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古代赈灾出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纵观古代历史,引起国家及社会动荡的,无非天灾人祸。百姓吃不饱饭,活不下去,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多因此而起,各朝各代对此更是头疼不已。不过每当古代赈灾时,我们都会发现,历朝历代赈灾的主力都是军队。如北宋年间,泗水及

  • 赵匡胤去寺庙却不拜佛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晋时有个叫袁宏的人,在朝中做吏部郎,官儿不大,但名声在外,因为这个人做脑筋急转弯儿很神。宰相谢安也特别欣赏他这一点,于是在袁宏出京做东阳郡太守的那天,特意为他饯行,也想趁机考一考他,算是一次特殊的“面试”。两人执手相别时,谢安送给袁宏一把扇子,作为临别的赠物。对这个看似无心的细节,袁宏马上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