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罗锅智告贪官

刘罗锅智告贪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4/1/19 6:31:14

一天傍晚,乾隆皇帝来到午门散步。抬头一望,只见午门至正阳门那段御道由于年久失修,不少地方已磨损得坑坑洼洼,觉得有失皇家体面,非整修一下不可。于是他便令和珅(shēn)承办此事,让他造出预算,限两月之内竣工。和珅深得皇上宠信,但贪婪成性,是个雁过拔的角色。他奉旨之后非常高兴,觉得又得了个发财的良机。

三天后早朝时,和珅就带本奏道:“皇上,这段御道确实有碍观瞻,必须全部换新。由于所需石料要从数百里外的房山采办,石匠精雕细刻,故而工程浩大,即使从紧开支,至少也需白银十万两。”乾隆皇帝二话没说,立即照准。

此后,御道旁立即搭起了不少工棚,并将御道两旁用草苫(shēn)遮住,数百匠人叮叮当当地日夜干了起来。结果,不足一月,御道就提前竣工了。

乾隆皇帝在和珅陪同下一看,果然见御道平坦,焕然一新,不由龙心大悦,连声赞好。

次日早朝时,乾隆皇帝就当众宣旨:“和爱卿这次主修御道,夜以继日,既快又好,提前一月完工,劳苦功高,朕赏你白银一万两,再升官一等。”

和珅得意洋洋,名利双收,连忙谢恩。

谁知过了没几天,此事的底细被刘墉无意中发现了:原来和珅根本没有去房山采办石料,只是将原来的石块撬起来,令石匠在反面雕刻了一下,把下面的路基平整后,一铺上便跟新的一样。因此,工期缩短,成本又省,总共只花了一万两银子。

刘墉便决心将它揭露出来,让和珅当众出丑。

第二天上早朝时,刘墉待大家进太和殿后,飞快地将身上的朝服脱下,反过来套上,然后悄悄跟了进去。

乾隆皇帝端坐在九龙椅上,居高临下,抬头一看,忽见群臣后面站着个衣着与众不同的人,觉得奇怪,再细一看,却是协办大学士刘墉。心想:他向来十分注重仪表,办事小心谨慎,今天怎么昏头昏脑地将朝服也穿反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细节很快被向来看着皇上眼色行事的和珅发现了。因当时明规定:上朝时如果朝服不正,要判罪的。他心想:刘罗锅,这下你有好果子吃了。便故意幸灾乐祸地说:“刘大人,你今天怎么啦?”和珅这么一咋呼,群臣见了都为刘墉捏一把冷汗。

奇怪的是,那刘墉却低着头置若罔(wǎng)闻。

要是换个别的大臣,乾隆皇帝早就发火降罪了,但念及刘墉一向忠心耿耿,便改用责备的语气问:“刘爱卿,你怎么将朝服穿反了?快出去穿好了再来见朕。”刘墉这才恍然大悟地出去,穿好了又进来,跪地奏道:“奏皇上,微臣今日将朝服穿反了,确实不该,请皇上恕罪。不过,朝服穿反显而易见,可如今有人将御道仅仅翻了个面,再略加修饰,就侵吞公款,大肆渔利,虽发生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恐怕就不易察觉了吧?”

刘墉话音一落,刚才正趾高气扬的和珅,顿时像矮了一截,脸色大变。

“什么?你说这御道是翻个面铺的。”乾隆皇帝一听,连忙追问,“刘爱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快细细奏来。”

刘墉大步向前,伏地奏道:“万岁,此事为臣偶然听说,并已去现场查勘。不过,还是请皇上先问和大人为妙。”

乾隆皇帝暗吃一惊,便问和珅:“你还不实说?”

和珅见东窗事发,再也无法隐瞒,忙跪倒在地,说:“为臣该死,确实未去房山采石,只是将原有的石块翻转过来雕刻了一下,重新铺上。”

乾隆皇帝顿时怒形于色:“你好大的胆,那么你总共花了多少银子?”

“一万两。”

“那其余的九万两呢?”

“这——”和珅光是拼命叩头,再也答不出话来。

刘墉奏道:“皇上,这还用问,其余的早落入了和大人的腰包。嘿,想不到这么一项小工程,和大人竟能变出大戏法。望皇上明断。”

直到这时,群臣才知道刘墉反穿朝服的用意。乾隆皇帝早已怒气满胸,可和珅与自己情投意合,凡事又离不开他,只得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大胆和珅,竟敢欺君罔上。朕命你速将贪污和赏赐给你的银两退回国库,并免去你的官职一级。而这段御道须按你原来方案重新建造,所需银两责罚你出。下不为例,否则严惩不贷。”

和珅只得自认倒霉,表示认罚,并连连谢罪。纪晓岚(lán)奏道:“皇上,刘大人参奏有功,理该有赏。”

乾隆皇帝朝刘墉笑道:“好,朕赏刘爱卿朝服三件。不过,下次你切勿将它再穿反了。”

刘墉忙道:“谢主隆恩。如今御道之案已正,为臣岂会再将朝服反穿!”

和珅是清朝有名的贪官,为了填自己的腰包,连皇上也敢欺骗。被刘墉揭穿后,不但交还了贪污的银子还得自己掏钱修御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爱贪小便宜的人往往容易吃大亏,文章中的和珅正印证了这句话。别人交给的任务就要认认真真地去做,不能偷工减料,否则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学习上也一样,哪怕是一份很容易完成的作业都应该认真做完,马马虎虎、胡乱应付只会招来更大的麻烦,也会养成粗心大意的习惯,影响自己的学业。

刘墉冒着犯上的危险向皇上禀告了一切,他这种大胆直言、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经常出现违反道德、破坏纪律的事情,我们是否能像刘墉一样大胆指出对方的错误呢?这篇小故事启发我们,人应当有正义感。也只有敢于讲实话、脚踏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办事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落凤山的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沂河的岸边,王庄村的东头有半间草屋,里边住着忠厚老实的王小。他自幼父母双亡,孤身一人,靠打柴为生。这天在山上打柴,见从东南方飞来一只大鸟,落在半山腰里,身上发出万道金光。站一会儿,翅膀一抖就飞走了。王小跑过去,见地下有一枚制钱,便拾了起来放兜里,打完柴,在回家的路上,觉得身热口渴,就放下挑子,爬

  • 春生桥和望夫山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前,在南方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村庄的周围长满了青竹,因此这个小村庄的名字就叫做青竹村,环抱村庄的群山里面,有一座特别高大的山,村民们管这座山叫做青竹山,有条溪水从青竹峰上流下来,流经青竹村,村民们叫这条溪水叫青竹溪,村民们日常的生活用水和灌溉全靠这条青竹溪里的水。村子不大,这里的村民世代生活在

  • 维吾尔族的民间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家庭,这个家有吃不完的米和粮,用不完的美丽布匹,日子过得十分幸福。周围的邻居们都很羡慕,大家都说一定是幸福鸟住进了这个家,一直都没有离开。幸福鸟真的住在这个家里。可是时间太长了,幸福鸟会觉得单调和厌烦,它想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可同时也很舍不得这和和美美的一家人。于是,有一天,幸福鸟

  • 晋景公:历史上跌入茅厕致死的国君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一位国君的死法却最为离奇,那么到底有多离奇呢?说了你也许不敢相信,这位国君不慎被跌入茅厕致死,那么这位国君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诸侯之一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听后你也许会觉得哗然大笑,但历史上确有这么一回事,史书《左传·成公十年》对此有详细的记载。晋景公,是晋成公的儿子,名叫獳,昏

  • 历史上四大荒唐好色的君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蜂起的时代,也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更是一个好色成风的时代,就连堂堂一国之君的齐宣王就毫无隐讳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则成为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在当时争先恐后声色犬马、穷奢极欲的春秋战国的国君中,有四大荒唐绝伦的好色国君脱颖而出成为最杰出的

  • 楚灵王:历史上“好细腰”的风流君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灵王不仅喜好美女,而且喜好细腰的美女,因此楚国后宫三千美人争先恐后地减少饮食,加强运动,只希望自己的腰身一夜之间瘦成苇子杆,好让大王喜欢,以便捞个妃嫔的名号。佳丽如云,王恩有限,僧多粥少自然要努力竞争。如此几日过去,果有几位美人腰细了下去,其中一位成绩特别突出的美人,盈盈一握杨柳腰,到楚王面前一晃

  • 历史上首个兄妹恋竟然是齐襄公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一带霸主的齐桓公可谓是风光无限,然而,他的哥哥小名叫做诸儿的齐襄公,不仅是个“杀诛数不当,婬与妇人,数欺大臣”,骄奢纵欲的暴君,还是一个乱伦的禽兽,竟和自己的妹妹私通玩起了“兄妹恋”。齐襄公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宣姜与文姜,宣姜早早就嫁到了卫国,还被卫国卫宣公玩了一招狸猫换太子,儿子换成老子,嫁

  • 皇室生下双胞胎后会如何处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记载历史上的皇室后宫,好像出生的都是单胞胎,几乎没有双胞胎或者三胞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虽然怀上双胞胎的概率远低于单胞胎,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流过千年的岁月,从概率上来说总不可能一次都没出现过吧,难道是这些史书漏记了吗?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而皇家之人,

  • 历史上因名字而被免状元的倒霉鬼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有因为学识渊博而被封为状元的,有通过走后门成为状元的,但却很少有因为名字不吉利而被皇帝免去状元的。明朝的吴情同学,就是一位这样倒霉的人。吴情(1504-1582),字以中,号泽峰,无锡人。话说吴情原本并不叫这个吴情,而是叫做吴汝威。之所以改名叫吴情,乃是因为他在27岁考中举人后,接下来

  • 唐代女人们的贞操观念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唐朝是一个妇德严重失范、女性不守贞节的自由时代,皇室乱伦、公主再嫁、庶民离婚、情人私奔的故事不胜枚举,“脏唐”的评价更是有力佐证,说唐代的女人也守贞操、讲妇德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到了泱泱大唐,封建礼教的枷锁已在中国人的脖子上套了几千年,贞操妇德已渗透了每个女性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