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钟离鼓楼写匾的故事

汉钟离鼓楼写匾的故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86 更新时间:2024/2/14 23:36:15

八仙的传说源源不断,这汉钟离写匾,也是其中一则。

雄伟、庄严的西安鼓楼,是古代三秦有名的建筑之一。飞檐翘角,构造精巧,十分壮观。鼓楼匾额“武盛地”四字,更是堪称一绝,笔力雄健遒劲,飞蛟走龙,撇捺勾点,不同凡响,常召来四方游客瞻仰、赞叹。

相传古长安东城门口,住着一对老年夫妇,坐北南开了一家客店。老夫妇手脚勤快,店内收拾得窗明几净,被褥清洁卫生,客店虽小,但每日接纳南来北往的游客从不间断,生意倒也兴隆。

有一天,一个衣衫槛褛,满面污垢的中年人站在店门口。老两口看他形容憔悴,面黄饥瘦,神倦精疲,似为饥饿所迫,便走到门口,问他家住哪儿?来长安做什么?那中年人精神呆滞,瞅一眼老夫妇,摇摇头,一句话也不说。

老夫妇心里嘀咕,莫非是个哑巴?!再把那个中年人上下打量一遍:只见他赤脚,衣衫破烂不堪,难以蔽体;头发蓬乱,披在肩上,似数月未曾梳理。老夫妇端出饭菜让那个中年人吃。他并不推让,只是感激地把老夫妇看一眼,就接过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会儿就吃得一干二净。从此老夫妇就将那中年人留在客店里住宿。

过不几天,中秋佳节到来。知府在新建的鼓楼上宴会宾客,一边吃酒,一边赏月。赴宴会的多是三秦风流雅士,个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就筹交错,即兴赋诗,欢乐无穷。知府吴大人也是颇通文墨的人物,宴会间,提请赴会的人为鼓楼匾额挥毫。当下,就有十多个墨场老将,雅兴勃勃,抨袖提笔,逞兴一挥,真是:春风戏柳,龙蛇竞笔端。从诸墨迹中,众人又推选出一幅。

吴知府看罢,也微微领首,鼓掌称妙。当晚就命镂刻工人复制,明日一早挂出。第二天早饭后,吴知府就昨晚赴会的文人学士站在楼下观看。谁知当那匾额一挂上拔地而起的鼓楼,就犹如稚子涂鸦,十分难看。

周围围观的群众也窃窃议论,那位墨场老将看罢,连连摇头,口内喃喃地说:“惭愧,惭愧!”钻出人群,溜走了。吴知府只好命人将匾额取下来,快快不乐地回到府里,命书办写一告示,遍贴长安城内外,征求为鼓楼写匾的人。告示上写:当选者,赏白银50两。

这天晚上,那中年人从外边回来,突然对老夫妇说话了,要借老夫妇四张芦席用。老夫妇又惊又喜。所喜,那人并非哑巴;所惊,他要四张芦席做什么?那人似乎看出了老夫妇的心思,说:“蒙二老怜爱,我穷愁潦倒,无以报答。吴知府贴出告示,为鼓楼征集匾额文墨,我今写四字,或可得到吴知府的50两赏银,倘能这样,就算作我给二老的饭钱和店钱了。”

老夫妇听罢,心里直嘀咕,一个讨饭人能有啥本事?竟敢斗胆去为鼓楼匾额题字?!又想,有没有那个本事且不去管他,可是千万别怜了他的一片心意。老夫妇就从店后边取来四张上等芦席,又抬来一桶墨水,又在对门文具店买来一支特大狠毫,放在墨桶旁边。

谁知,那中年人并不用笔,而是顺手从_门背后抓起一把扫地的扫帚,伸进墨桶,蘸饱墨,三下五除二,就在四张芦席上写成“文武盛地”四字。老夫妇看了,虽不懂笔墨,却也夸奖了那中年人几句。

第二天,老夫妇将写着“文武盛地”四字的四张芦席送到了吴知府那里,吴知府看罢,频频点头,眉宇间堆满了笑纹。午后,吴知府又请了十多个墨友观看,个个都称道写得不凡,大有神仙手笔。可是,吴知府和请来观看的墨友看罢,人人惋惜。原来“文武盛地”四字虽写得好,“武”字上却漏写了一点。吴知府即令数人添补,都与原字神韵、风格不相匹配。吴知府无奈,只好作罢。连夜令镂刻工人复制出来,明日一早挂上鼓楼。

知府有令,镂刻工人哪敢怠慢,便连夜刻制完工。第二天一早,吴知府就命人挂上去。这一天,看热闹的人把街道围得水泄不通。吴知府和请来的墨友在下边观看,那镂刻着“文武盛地”四字的匾额刚挂上去,出乎吴知府预料,那字愈悬得高愈美观、漂亮。字体浑厚苍劲,确实笔力不凡。叫好声此起彼伏。众人都为那一个“武”字少了头一点,感到实在是一个遗憾!

吴知府当下就赏给了老夫妇50两银子,又问老夫妇“文武盛地”四字是人所写?老夫妇见知府询问,就如实告诉吴知府。吴知府命老夫妇立即回店请来相见。老夫妇不敢怠慢,气喘吁吁跑回店,推开房门一看,那中年人早已不知去向了。老夫妇没办法,只好又如实告诉吴知府,那中年人已不知何时离店去了。吴知府听罢,直跺脚,惋惜自已无福见到这笔力不凡、羞煞三秦墨士的中年汉子。

正当吴知府抚胸叹息不已的时候,从正南方向走来一个人,手里提着一条还滴着墨点的扫帚向鼓楼走来。老夫妇揉一揉昏花的双眼,仔细一瞅,指着提墨扫帚的人告诉吴知府:“就是他!”吴知府抖抖粘上了灰尘的袍襟,迎了上去。

这人并不搭话,走到鼓楼下。只见他手一扬,那根墨扫帚飞了上去,不偏不斜,正打在“文武盛地”的“武”字顶。那一点虽顿得稍稍远了一丁点,但与四字风韵、笔力相配。众人齐声叫好。待吴知府和众人回头寻找那写字的人,他却不见了。

有人议论说,提墨扫帚写字的中年人和八仙里的汉钟离相像。从那以后,人们便流传开了,说鼓楼匾额上”文武盛地“四字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写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铁拐李与磊石仑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桃花江附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与浮丘山相望,叫磊石仑。这山上有两块巨石上下相叠,然而中间悬空,在当地被称为奇景。来这里游览的人们都十分好奇,这一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上面那块巨石又是怎么着根的呢?关于这,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好多好多年以前,有一天深夜,一个上山打猎的后生走得累了,就躺在浮丘山的山顶

  • 张果老携酒赴瑶池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传说有一年,天宫瑶池王母娘娘要开蟠桃大会,邀请各路神仙于古历七月七日到天宫瑶池赴宴。各路大仙在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后,纷纷准备人间珍馐礼物,好到时向王母娘娘进贡。身在河池县灵官峡修炼成仙的张果老,也在被请之列,他在接到请柬后,骑上毛驴到处采寻礼品。他东到陈仓,南下广元,北上陇西,均未采到如意礼品,急得

  • 真武大帝是怎么修炼成仙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真武神原是自然星神,又具体改造为龟蛇复合像,龟蛇原是原始图腾,后来上升为人格神。关于真武修仙,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大海的西边有一个净乐国,国王清廉,善胜皇后善良,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太太平平。那一天,善胜皇后正在御花园里观景,忽见青天闪开一道口子。众位仙人捧出红红的太阳朝下一扔,一道金光飞到面前,变成

  • 狄仁杰智断除夕疑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故事发生在兰坊。狄公在那里当了四年县令,仍无升迁。除夕之夜,正伏在公案上批阅着公文。不觉打了个寒噤。他站起来将身上厚厚的皮袍裹裹紧,将槛窗推开。窗外大雪初霁,苍穹仍显阴沉沉的,一阵凛冽的北风吹来,几欲熄灭书案上那支蜡烛。狄公朝靠墙的那架大床看了一眼,床上茵褥枕衾铺得整齐。床下的火盆内火苗微弱。明天

  • 狄仁杰智断跛腿乞丐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宵佳节,浦阳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团聚欢宴,偏巧这时,街上死了个跛腿乞丐。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佳节,浦阳满城百姓喜气洋洋。大街小巷都挂起了彩灯,官府还扎起了鳌山,花灯十里,欢声飞扬。通衢市里更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路上行人,比肩摩踵,个个穿扮光鲜,喜笑颜开。下午,来衙舍拜贺的客人一批接一批,狄公苦于

  • 狄仁杰智断红丝黑箭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狄公在登州蓬莱县任县令时,理政事,导风化,听狱讼,察冤滞,及督课钱谷兵赋、民田收授等公务,与驻守蓬莱炮台的镇军互不干预。蓬莱为唐帝国屏东海疆,镇军在海滨深峻险要处筑有炮台,设立军寨。本故事就发生在离蓬莱县城九里的炮台军寨里。狄公在内衙书斋翻阅公文,渐渐心觉烦躁,两道浓眉紧蹙蹩,不住地捋着颌下那又黑又

  • 狄仁杰智断五朵祥云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大唐高宗皇帝乾封年问,狄仁杰——狄公外放登州蓬莱县县令。这蓬莱县为古齐地,滨临大海。除盐铁之利外,官府监督的船舶营造业也甚是兴隆。狄公上任甫及七日便邀来地方船舶营造业巨商叶守本、夏明及专理刑名契约的县司法佐郎贺春帆来衙厅,商议由官府资助兴办大型船坞的事宜。看看已是申牌时分,狄公笑道:“今日下官十

  • 狄仁杰智断盗树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是狄仁杰被贬彭泽县以来所断的第一个案子。唐武后天授元年,天热得格外惨烈。虽然立秋多日,依然不见转凉。一天,狄仁杰正在县衙小歇,忽听衙役来报,有人递来诉状,是盗树案。又是盗树案。狄仁杰不免想起高宗朝武卫将军善才的事。因为他的部下盗伐了昭陵一株柏,高宗要对他处以极刑。为昭陵一棵树就要杀一位将军,这是狄

  • 狄仁杰智夺集翠裘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周武皇神功二年,南海有人来到京城,向女皇武则天进献了一件百鸟羽皮缝制的皮衣,名叫“集翠裘”。珍贵奇丽,世所罕见。女皇赏赐了进献皮衣的那人百两黄金,然后回到后宫。“宠妃”张昌宗赶紧迎了出来。这个二十几岁的男人,一见女皇的面,就像个娘儿们一样,一下扑上来伏在女皇的肩膀上,撒起娇来:“万岁,这一上午没见

  • 狄仁杰智断索命荔枝案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神功元年,离都城长安不远的渭水县成了私盐贩子的天下。曾经有五任渭水县知县到任,结果有三任在官衙被杀,还有两任和私盐贩子同流合污,落了个斩首的下场。怎么办?当朝宰相狄仁杰不由想起门下弟子陈礼来了。陈礼跟随狄仁杰有十多年了。论才干足能胜任,更兼武功出众,私盐贩子想杀他也不容易。狄仁杰请来吏部尚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