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71 更新时间:2023/12/25 10:51:25

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王立群先生在《秦始皇•上》第7页写道:“第一,秦舞阳因为形迹可疑不能上殿,这使得千斤重担只能由荆轲一人承担了。如果两人能一块行动,成功的几率肯定远远高于一人行动的几率。第二,从整个行动来看,秦舞阳负责持凶劫持秦王,荆轲的任务只是忽悠秦王。现在秦舞阳根本上不了殿,忽悠秦王与劫持秦王的双重任务必须由荆轲一人来完成,这叫双肩挑,两人分工协作,尚无把握一定成功,何况现在是由荆轲一人来完成?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王先生这样感慨道:“如果秦舞阳能够上来帮助荆轲会怎么样呢?如果陪同荆轲前来的不是秦舞阳而是荆轲最知己的那位朋友又会怎么样呢?”

王先生在这段文字中有很多想象。读了王先生这段充满想象的文字,让我感觉到,刺杀秦始皇的行动所以失败,责任不在荆轲,而在助手掉链子,或者说在燕太子丹挑选助手不当。真的是这样吗?有位朋友在我的博客中精辟地说道:“想象是可以的,关键是要合理。”说的太好了。王先生的想象合理吗?不合理。不仅不合理,还很幼稚。

秦始皇会允许秦舞阳和荆轲一同上殿吗?显然是不会允许的。通常的情况下,连荆轲都不会被允许上殿走到秦始皇跟前呈现地图。地图会有专人接过去,再转呈上去。荆轲只能站在台阶下回答问题。不论是出于礼节还是安全,都不可能有王先生想象的那样,荆轲和秦舞阳一左一右夹在秦始皇两边,而秦国的卫士却远远站在殿下不能靠近。所以,王先生“秦舞阳负责持凶劫持秦王,荆轲的任务只是忽悠秦王”文字纯属脱离实际想当然。不管秦舞阳是否吓得掉链子,刺杀行动都只能由一个人来完成,不是荆轲就是秦舞阳。

秦始皇允许荆轲上殿走到自己跟前,已经是太开恩了,太大意了,已经是给了荆轲绝好的机会了。诸多证据表明,刺杀行动失败,完全是因为荆轲太笨,两年多的时间只是吃喝玩乐没有做任何准备所导致。

我在《真秦始皇•智取六国》中已经论证过了,从燕太子丹和荆轲谈好条件刺杀秦始皇,到行动实施,至少经过了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里,荆轲至少应该做如下准备:

第一,练练飞刀。两年的时间怎么也能练出点准头了。如果不能上殿靠近秦始皇,飞刀可以制敌。刀比皮鞋速度快,准确性也高。可是荆轲没练。

第二,练练身手,折返跑,三级跳什么的。如果不能上殿,几个箭步能够冲上去。鲁国的将军曹沫就是这样从殿下冲上去,拿刀劫持了齐桓公。荆轲又没练。结果天赐的良机秦始皇放松警惕,荆轲上殿了近在咫尺,一刺不中,两人在大殿上追逐,荆轲竟然没有追上养尊处优的秦始皇。

第三,练练擒拿格斗。万一装有匕首的地图没有被允许随荆轲上殿,或者秦始皇收下地图转交专人收藏了怎么办?会几手擒拿,不用凶器照样可以致人性命。齐襄公手下的彭生,就是徒手杀死了鲁国的国君鲁桓公。擒拿格斗不难学,有几招就够用。搭着点胳膊手的就能把人掀翻在地,一掰下巴脖子就断了,致人性命很容易。荆轲也没练。

第四,练练短刀对长剑。这样即使一刺不中,腿脚不利索又没有追上秦始皇,秦始皇拔出了长剑,两人在殿上厮杀,秦始皇不是剑术高手,短刀未必处在下风,反败为胜未必不可能。荆轲还是没练。

第五,最最不济,你也得把地图展练几遍吧,至少你得知道地图展开到什么位置,匕首就会露出来了。你得在匕首漏出来之前采取行动。打个岔引开秦始皇的目光,一抖地图让匕首从一端滑落到自己手中,然后连人带刀扑过去,和秦始皇在地上滚作一团,这时候,秦始皇还能逃脱吗(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演示一下。为了增加难度,中间还可以隔张桌子)?可惜,荆轲连这最简单的准备也没做。

什么准备都没做,怎么可能成功呢?秦始皇已经大意让你上殿了,近在咫尺本来不用匕首也能制敌,可是荆轲不会擒拿格斗;秦始皇没有收走地图让你掌握在手里,可是荆轲还展过了头让匕首露出来了;匕首在两人中间结果你抢先拿在了手里,本来连人带刀扑过去,秦始皇一定在劫难逃,可是荆轲却去扯人家衣袖;两人在殿堂上追逐秦国的武士却不敢上殿帮忙,秦始皇一边跑一边拔剑,荆轲撒鸭子追,结果却没追上;秦始皇拔出长剑荆轲也有短刀在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结果荆轲却没能斗过秦始皇。行动失败荆轲被杀你说怨谁?能怨秦舞阳吗?我看不能。荆轲真有那个神奇的朋友就能取得成功?我看也不能。荆轲行刺失败,责任全在他自己。两年的时间只知道玩女人胡吃海塞,不仅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还荒废了大好时光。这样的人别说是行刺一国元首了,做什么事情都注定会失败。老天是公平的。

标签: 秦朝荆轲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清朝富家小姐的私人用品,你知道是什么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清朝,野史秘闻

    古时候的人生活极为乏味无聊,并没有现代人这么多的娱乐方式。男人做了上位者之后会沉浸在妻妾们的温柔乡里,收藏各类珍奇异宝等。而女人们有了权势之后,可不能像男人们那样坐拥整个后宫,毕竟在那时候女人们的地位不是很高。那么她们私底下在做什么呢?难不成整天只能绣手帕、写诗吗?其实她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无聊,尤其

  • 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卞玉京,明朝,野史秘闻

    卞玉京名赛,又被称之为赛赛。后来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号叫做玉京道人,和她熟悉的人都直接称她为玉京,卞玉京是一个官宦之家的女子,和她同辈只有姐妹二人,父亲很早就病过了。家道中落之后,两人沦落为歌妓。歌妓,还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职业,也就是我们俗说的只卖艺的那种。卞玉京诗画非常好,尤其擅长毛笔字,写小楷

  • 雍正有多喜欢眼镜?雍正的眼镜是怎么打造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雍正,野史秘闻

    古时候眼镜名“叆叇”(ài dài),是明朝时期西域胡商来中国上贡给皇帝用的老花镜,说“老人目昏,不辨细书,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由于是统治阶层的贵重物品,所以一直到清朝乾隆前眼镜都是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希罕东西,价格也是非常高昂。雍正皇帝生活虽然简朴,但是他的品位却特别高雅,凡是他用的物品,大

  • 侯景霸占了梁朝公主萧妙淽,他被杀后公主做了一件痛快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萧妙淽,南北朝,野史秘闻

    这件事被记在《南史》中,说的是梁朝公主萧妙淽吃丈夫身上的肉的事情,那么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让一位金枝玉叶的公主做出这样的事来了呢?萧妙淽出身极为高贵,她的祖父是梁武帝萧衍,父亲是简文帝萧纲。由于她通音律,爱诗词,长得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因此深得萧衍的疼爱。可以说是捧在手中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 端妃:奴才出身,95岁封皇贵妃,成人生赢家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端妃,清朝,皇贵妃,野史秘闻

    有些人看起来那么的与世无争,骨子里却藏着莫大的力量,每一次都能给别人最致命的一击,我们看《甄嬛传》中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各有各的手腕,然而却有一个人,她看起来似乎是无公害的人物,但是每一次关键的人物跨台都有她的份,她在《甄嬛传》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甄嬛传中真正的人生赢家,她就是由李宜娟扮演

  • 三国武将最想要的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刘备,曹操,野史秘闻

    在《三国演义》中说起武将,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第一猛将的存在,如果说在小说中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的存在,那么在明间信仰中关羽可算是三国武将知名度最高的,与文圣人孔子齐名被称为武圣。如果说关羽与吕布是猛将以后还是那些相同的,那就是胯下坐骑,作为一个武将,最不能少的就是胯下坐骑,一

  • 皇帝嘲讽爱妃,妃子生气当晚就闷死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曜,东晋,野史秘闻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多么出色的政绩,但是他的死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马曜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无数皇帝之中,死法最窝囊的一个了,他是被自己的爱妃给活活捂死的。司马曜是个耙耳朵,他的原配妻子王氏就是个非常善妒的女人。因为王氏的原因,即便司马曜君临天下,但

  • 武松在杀害嫂嫂之前,为什么要撕她“肚兜”?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松,宋朝,野史秘闻

    想必你们都知道这么问一句话:大朗,该喝药了。这句话的始作俑者就是潘金莲,甚至都被后人当做是调侃的话语。说白了也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后来的武松杀嫂,西门庆命丧狮子楼的情节。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这么一件事,武松在知道自己大哥武大郎命丧潘金莲和西门庆之手以后,怒气冲冲要找嫂子潘金莲偿命。之后在杀害嫂嫂之前却

  • 陈阿娇被废以后,卫子夫想过要杀她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卫子夫,汉朝,野史秘闻

    外婆窦太后看到阿娇和刘彻疯得高兴,就对满头大汗的猪儿说,小猎儿,你想不想讨个媳妇儿呀?刘彻立马回答说,想!祖母就指着阿娇说,你阿娇姐姐给你当媳妇儿好不好?刘彻说,要是姐姐给我当媳妇儿,我一定要用黄金造一座宫殿,让姐姐住。几个女人一听大笑不止。这就是有名的金屋藏娇的由来。如此看来,汉武帝与阿娇的故事,

  • 西楚霸王项羽真的只有虞姬一个女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虞姬,秦朝,野史秘闻

    说起楚霸王项羽,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的,他是一个英雄,而他和虞姬的爱情更是令人向往,但小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项羽真的只有虞姬一个女人吗?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历史,都是通过古代的书籍或者是一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来了解的。在汉朝时期,司马迁对项羽是又推崇又惋惜,就单独写了本《项羽本纪》,司马迁为了塑造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