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贾元春进宫多年都默默无闻,为何在死去的前三年突然被封妃?

贾元春进宫多年都默默无闻,为何在死去的前三年突然被封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47 更新时间:2023/12/9 13:48:43

红楼梦一开始的时候,贾元春就入宫了,她在宫里生活了很多年,贾宝玉小的时候她就走了。这么多年,她在宫里一直默默无闻,无名声无事迹,冷子兴提到她的时候也只说她入宫做了女吏。

秦可卿死前托梦说,贾元春的封妃不过是瞬间的繁华,转瞬即逝,还说出这个期限:三春过后诸芳尽。贾元春被封妃时是第一个春天,第三个春天过后是她的命数也是加贾府的劫难。贾元春的判词里有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也就是说,她在宫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大半个青春都过去了,皇帝一直都没有注意到她,而在美人即将迟暮之时却给了她一次荣耀的加封,更有意思的是,在她封妃三年之后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家族也败落了。为何会这样?

贾元春封妃是在第十六回,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元春省亲时的繁华。而在贾元春晋升之前,四大家族只有一个高升的,那就是王子腾。王子腾首见于第三回,这时他还任京营节度使,后在薛家母女进京时升至九省统制,奉旨出度查边。

王子腾这个职位是个要职,最初任京营节度使的时候就已经是封疆大吏,处于京畿重地,权责重大。节度使是宋朝的官职,为二品大员,这个权力和地位与清朝九大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相当,可见这时候的王子腾已经位高权重了。他后来升任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旋升九省检点,此时的王子腾已位居一品,权倾朝野。四大家族里,也只有他一直在升,并且位居要职。

我们知道,四大家族当时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势力布满了朝野,皇帝还顾念贾家祖辈的恩德,让其世袭爵位。其他三家虽祖上不及贾家荣耀,却也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但是到了后来的时候,四大家族的势头都有些没落了,没有一个在朝廷有用的人才,皆是些酒肉之辈,且每个家族都有些外强中干。史家把针线上的人辞了,开始自己动手做针线,薛家多处买卖在薛蟠手里已经荒废了,而贾家也在四处典当东西,只有王家的王子腾有崛起之势。

贾家到贾宝玉这一代,人丁已经不旺了,宁国府甚至到了三代单传的边缘。族里男儿本就不多,却仍然没有上进的人才,都是些只知道风花雪月的纨绔子弟,更甚至都有作孽的势头。贾家几代不为朝廷贡献人才,还频频出事,四大家族也都是互相遮掩,皇帝其实早就有些厌烦他们了。秦可卿葬礼的超标,还有葬礼上北静王送的鹡鸰手串,这些其实都有犯上的意思。而此时贾琏却说:“此时告咱们谋反都不怕”,可见狂妄到来何种地步。

但是此时四大家族还根深蒂固,王子腾又身居要职,皇帝即便想动他们,也要费些心机。王子腾的职位很厉害,但是他似乎和四大家族并不在一个势力阵营。秦可卿葬礼的时候,四王八公都来吊唁,这时候也是一次大的政治势力抱团,但是这次政治抱团里,没有王子腾,也没有贾元春。

葬礼上,要么是国公和王爷亲自来,要么就是国公和王爷的后代过来,总之,和贾家亲近的这些朝中大臣一个都没落下,但是唯独没有最重要的贾元春和王子腾。这也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对家族的势力并不认同,也可以说不愿意苟同。

在秦可卿死后,贾元春就被晋升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而王子腾后来升到了一品的九省检点。贾元春判词里那句“二十年来辨是非”,这个“辨”是分辨的“辨”,而不是辩解的“辩”,也就是说贾元春很多年都在分辨这种形式,分辨到底哪一种才是她可以依傍的势力。

她最初进宫的时候,一定是依傍的自己家族,但是很显然,家族的势力并不讨喜,她沉寂了很多年。后来王家的王子腾是一股新生的力量,这股力量的上升之快元春是亲眼看见的,所以她到后来的时候,很可能是和王子腾站到了一起才使皇帝注意到了她。她这时候的加封也就不是因为她的容颜了,她此时已是美人迟暮,能让皇帝对她赞赏的也就只有她的“贤”和“德”了,也就是她顺应的大势。

但是贾元春即便再可以看清形势,她终究逃脱不了她的出身,她是贾家的女儿,她即便再不认同家里的观点,她也终究是这个家里的人。王子腾同样如此,他即便再春风得意,他依然要为家族周旋。鲍二媳妇自缢后的官司、左右都察院审理张华的案子、贾雨村私断金陵命案等等都是仗着他的势力在以权谋私,而这些事也多多少少会受点元春的干涉。所以贾元春这种瞬间的晋升极不牢靠,她摆脱不了她的出身,她的家族已经被否定了,她再优秀也不能力挽狂澜,而家族种种的不争气也最终成了她的拖累,在皇帝彻底厌弃的时候,她也成了家族的炮灰。

标签: 曹雪芹清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三奇之命”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奇之命”生来与众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现代,野史秘闻

    最近小编在网上遨游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都对这个算命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也比较的简单,年纪大了知天命了,所以有的时候觉得命运不过如此,也有的还是想改改命的,所以也想算算自己的命,最近一直有人说算命的说他是三奇之命,那么这个三奇之命是什么哦,为何说这个三奇之命生来就与众不同呢

  • 李藐大骂诸葛亮,被刘禅直接砍头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李藐,三国,野史秘闻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不得不提,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对上承接了东汉,对下还开启西晋,这个时期就是很多人都不陌生的三国时期。三国人才辈出,他们的诸多事迹也成为了后世的佳话。还有有不少人是通过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认识的三国,大家对《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很

  • 清朝历史上最孤独的皇后,20岁成太后,独自活到70岁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对于皇室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要保住江山,还有一个大事就是一定要有香火延续。否则后继无人,江山最终也不能是自己家的,所以为了能够让皇帝有足够后代,皇帝的女人就是多的数不胜数了。每一个皇帝都会有三宫六院,所以很多嫁给皇帝的女人,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皇帝的面,不过也有一些是非常幸运的,虽然是因为政治原因而

  • 曹操提出的“薄葬”是什么意思?又为何要给自己建72座陵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

  • 刘邦是怎么封女列侯的?这个人伤了刘邦的心刘邦却不敢得罪!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刘邦,刘邦,野史秘闻

    西汉开国以后,刘邦一共加封三个女性当了列侯,这三个,一个是功臣之母,一个本身就是功臣,唯独她,这个伤透了刘邦的心,让刘邦一辈子都不敢得罪的女人,也不用人家要求,刘邦就乖乖地把列侯之位送过去,没有办法,两个人的关系太特殊了,可以说,刘邦成长过程中,可以离得开吕雉,却唯独离不开她,这个女人就能有这么重要

  • 慈禧太后不喝水,她平时都喝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慈禧,清朝,野史秘闻

    慈禧出生在清朝的八大姓之一的叶赫那拉氏,一出生就是众人围着转的存在,在十七岁的时候进入皇宫,一步一步的从贵人到嫔妃到皇后、太后。在封建时代作为皇帝的女人,出生的家庭也是贵族,慈禧一生自然没有吃过太多的苦,在衣食住行上都是非常挑剔的,其中在吃上面在历史上尤为著名。慈禧有一个奇怪的癖好,她从来不喝水,就

  • 宋福金只是一个陪嫁丫鬟,她是怎么当上皇后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宋福金,五代十国,野史秘闻

    在封建王朝,能成为统摄后宫的皇后,往往得具备高贵的出身、丰富的学识,贤良的品德……总之,就算有了这些,在后宫争斗中,也往往由于心计不够,败下阵来。但宋福金却是个例外,她本是个地位低贱的陪嫁丫鬟,后来却登上了皇后的宝座。那么,她是怎么做到的呢?据史书记载,宋福金出身书香门第家庭。但由于生逢乱世,在兵荒

  • 八王之乱期间,八千妇女被沉入江底喂鱼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八王之乱,晋朝,野史秘闻

    公元304年(晋永安元年)七月,一支由鲜卑、乌桓两万人组成的大军,从蓟城(今北京)出发,他们一路向南,前去攻打邺城(今河北临漳)。这是不是游牧民族来内地抢东西来了?因为按照过去的习惯,每年一到秋季,游牧民族都会大肆入寇中原,跑到内地汉人这里劫掠一番。但是,这次还不是他们主动来抢劫的,而是幽州都督王浚

  • 清朝宫廷里的御厨太医为何不需要净身 ?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乾清门里面的区域才是正式的内廷,要到后宫必须经过乾清门,过了乾清门,各宫、各殿、各院还要被一道道红墙分割成一块块。就连“内务府”这么高级别的单位,也只能在乾清门外边,更别说“御膳房”还属于内务府的下属单位。清朝内务府要出了乾清门,右拐隆宗门,往南走一大截路才到内务府的小偏门。“御膳房”在哪儿呢?“御

  • 雍正出生后,为何连哭三天不肯吃奶?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话说雍正出生后,连日啼哭,不吃不喝,众御医束手无策,康熙皇帝更是龙颜大怒,直斥御医都是饭桶。后来太医当中有一位机灵人,出了一个主意,说是只能寻找一位手托玉印、足踏青龙的妇女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这种奇谈臆说,康熙当然不信,但迫于形势只能照做。就像我们通常说的病急乱投医。于是,派人到民间去寻找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