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有马王爷这个人吗?他为何三只眼?

历史上有马王爷这个人吗?他为何三只眼?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3/12/15 16:26:37

我国古代流行一句话:“马王爷头上长着三只眼。”形容这个人神通广大,手眼通天,一切尽在掌握。

那么,“马王爷”究竟是谁?为什么会长着三只眼呢?

马王爷就是马神,顾名思义,马王爷是马的保护神。因此,马王爷又叫做“水草马明王”。明王在藏传佛教里是佛的化身,他佛法无边济世度人,不但能降魔驱邪,还能消灾解难。有了这样的明王保护水草,所有的马儿就能无忧无虑地享用了。

人们为了纪念马王爷,修建了很多马神庙,常年不断地供奉香火,顶礼膜拜。因为传说马王爷是道教神明,祭祀时“马王在教,不享黑牲肉”,只能用一整只羊。

在安阳殷墟遗址,就曾发现一座早期的马王庙,经多次毁坏重建,现在已经看不出当初的任何痕迹了。殿内的马王爷塑像高大威武,形象逼真。

关于马王爷究竟是谁,民间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马王爷是殷纣王太子殷郊

相传在商朝末年,商纣王东征,打败东夷回朝哥后,就大兴土木,召集天下的能工巧匠,建造了气势恢宏的鹿台、摘星楼等。并在宫殿里修建了酒池肉林,和倾国倾城的妲己一起夜夜笙歌,骄奢淫逸,把朝政大事和百姓疾苦抛诸脑后。同时,他还在妲己的撺掇下,荒淫暴虐,陷害忠良。

纣王的太子殷郊胸怀大志,明辨是非。他实在看不惯父王和妲己的胡作非为,于是冒着获罪的危险直言进谏。但鬼迷心窍的纣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认为殷郊忤逆反叛,将他逐出王宫,贬为养马官。

蒙冤遭难的殷郊并未沉沦,反而和周围的庶民同甘共苦,百姓都亲切地叫他“马王爷”。后来,殷郊不慎坠崖身亡,百姓为纪念他,就修建了“马王庙”永世祭奠。

其二,马王爷是天上的天驷星,又叫马灵官。

马灵官本名华光,是道教里的四大护法元帅之一。在明代小说《南游记》中,主角就是这位马灵官。据说马灵官本是佛殿灯芯,长期在佛祖座下听经,修炼成火之精、火之灵、火之阴、火之魂。后因烧死了前来雷音寺挑衅的独龙大王,被如来惩罚前后三次投胎,先入马耳山,刚生下来就“三眼挪门,可见三界”。再入炎玄天王家,还是改不了火爆脾气,不得已三投火德星君家。最终,玉皇大帝念期确实很有才干,才将他封为真武大帝。

其三,马王爷是汉武帝时期的金日磾

众所周知,金日磾是匈奴休屠部的王子,在霍去病大破匈奴时被擒获。但此人极为聪明,在汉武帝面前低眉顺眼,被汉武帝赏识。汉武帝发挥他善于养马的特长,封为马监。其后的金日磾飞黄腾达,甚至被汉武帝选为托孤重臣,和霍光一起辅佐昭帝刘弗陵。他死后,百姓尊其为“马王爷”。

那么,马王爷为何会是三只眼呢?也有两个传说。

第一种说法,玉皇大帝奖赏的。

玉皇大帝特别关心民间疾苦,派遣星日马(马王爷)、娄金狗、奎木狼和虚日鼠下凡,考察凡间情况并如实汇报。娄金狗、奎木狼和虚日鼠在人间游历了一番后,回报玉帝一切安好,世间只有真善美,绝无假丑恶,一派歌舞升平。

但星日马却据实上奏,人间也有黑恶势力,百姓生活困苦。玉帝又派太白金星复查,果如星日马所言,于是奖给他第三只眼,好让他更能分辨人间善恶。从此,马王爷就有了第三只眼。

第二种说法,马王爷捡到的。

传说鲁班和妹妹鲁姜比试造桥,鲁班在一夜之间就造好了赵州桥,并夸下海口:“尽管我造的桥用时很短,但坚固牢实,任凭多重的货物都不能压垮它。”

正在恒山修炼的张果老想凑个热闹,邀约柴王爷一道,来检验鲁班修建的赵州桥,是不是“豆腐渣工程”。

只见张果老倒骑着他的小毛驴,把太阳和月亮分别装在搭裢的两边,缓步来到桥边,试探鲁班:“我可否上桥?”鲁班大笑道:“大小车辆畅行无阻,还怕你这头廋毛驴?”待张果老来到桥中央,桥身便嘎嘎作响,但还能勉强承受,张果老有惊无险地通过了,鲁班也吓出了一身泠汗。

柴王爷推着他的独轮车,载着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四座名山,随后跟了上来。刚一上桥,整座石桥剧烈晃动,眼见就要坍塌。鲁班急中生智,跳进河中双手托住桥身,才勉强保住桥体没有垮掉。

两人过去,桥就这么晃动,鲁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怎么可能呢?张果老临走时扔下一句话:“桥修得确实不错,只是眼力劲儿差了点。”也难怪,看惯了墨斗的鲁班真是有眼不识神仙。

一气之下,鲁班将自己的左眼抠出来扔在了桥上,其后的木匠活,他也只用一只眼吊线。直到现在,木匠们在用墨盒吊线时,还是睁一只眼闭上了一只眼,习惯了用一只眼瞄准。

后来,马王爷偶然路过赵州桥,把鲁班的左眼拾起,安在了自己的额头上。于是,马王爷就成了“三只眼”。

不过,这些都是神话传说,和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不足为信。但是这些神话传说因为充满生趣,因而在历史上一代代传递,直到今天。

标签: 古代三国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此人为了当皇帝把名字改成“刘秀”,最后下场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秀,汉朝,刘秀,野史秘闻

    预言在中国古代叫谶言,意思就是事后应验的话,一般带有神秘色彩,很吸引人,往往能预测王朝的兴衰成败,很受当权者看重。在秦汉时期,谶言大盛,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投入到谶言的研究中去,历史上最牛的谶言应运而生。事情还得从王莽篡汉说起。王莽篡位前,一直是以外戚身份掌管大权,对外说自己要做汉朝的周公,其实是自己想

  • 她是清朝最特殊贵妃,儿子却被两代皇帝厌恶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温僖贵妃,清朝,野史秘闻

    要说清朝多情的皇帝莫非就是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皇帝后宫的妃子非常多,要说最多的就是康熙,在康熙众位妃子的尊重谁能是众妃之首,她生前也是做不到的,她死后成为清朝最特殊贵妃,位众妃之首,儿子还被两代皇帝厌恶。她就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跟孝昭仁皇后是姐妹,康熙的口味还算是蛮重的,康熙并没有亏待这两位姐妹,姐姐

  • 她原本是大清公主的伴读,被乾隆看上纳入后宫,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孝和睿皇后,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关于孝和睿皇后的出身,很有必要说一下了,首先孝和睿来自清朝历史上著名的铁血世家钮祜禄氏家族,她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祖先,即清朝开国五大臣中的弘毅公额亦都,而孝和睿皇后即出自额亦都第六子达隆霭一支。虽然孝和睿皇后来自八旗世家中的顶级豪门,但钮祜禄氏最显赫的却是果毅公遏必隆(额亦都第十六子)一支,而且,孝和

  • 受尽皇帝恩宠的长公主,最后为何惨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汉朝,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是十分森严的,皇帝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威,除此之外皇帝的子女也是受尽宠爱之人。甚至在古代,皇帝的女儿要比皇帝的儿子更加受宠,因为在皇帝看来女儿是无法继承自己的皇位的,宠一点也是没有关系的,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而汉武帝刘彻便是其中一位典型的代表,他对自己的女儿十分的宠爱。卫子夫为

  • 唐玄宗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第一件事,为什么是除掉姑姑太平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隆基,唐朝,野史秘闻

    古代皇家那点事,无非就是权力之争,皇位、后位、太子位,个个都是烫手的香饽饽。而周围聚集的一群饿狼,也个个都是双眼冒着绿光,紧盯不放。李隆基继位后就干掉了姑姑太平公主,可以说是继承了李唐皇室的优良传统。从唐朝建立,皇位的更迭就不是那么平静,我们从头说起。大唐建立之后,高祖李渊还未死,李世民就在玄武门之

  • 女儿是太后,外孙是皇帝,他篡位后女儿外孙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坚,隋朝,野史秘闻

    历史上能成为千古一帝,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文治武功必须厉害,关键得让后人认可。历史有一个王朝虽然国祚只有38年,但却出了一个千古一帝,此人就是杨坚。之所以称杨坚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杨坚结束了千百年来中国分裂状态,并建立了一套科学选拔人才制度。因此他成为西方人眼中的“千古一帝”。杨坚能成为“千古一

  • 古代的小妾除了传宗接代,还能干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说起古代的婚姻,我们都知道男子可以做到是三妻四妾的。女人在古代的地位比较低,很多时候都时附属于男人的。如果一个女人是正妻的话,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至少丈夫去世后,她就成为了家里的女主人。如果是小妾的话下场可以说非常惨。在古代,很多达官贵人家里都有小妾,有的甚至有很多的小妾。不过关于小妾的作用你知道吗?

  • 武则天出家时说了八个字,救注定她这一生不平凡!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武则天,野史秘闻

    说起武则天,我们都有了解过她的波澜壮阔的一生。这个女人出家最后又回到了皇宫,走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其实武则天在到感业寺出家的时候,在剃度前说了八个字,表现出自己的欲望。在古代女子都是出于弱势的地位,依附于男人生活。在以前就有皇帝死后,没有生育的妃嫔殉葬一说。到了唐太宗时期,没有安排这些女子殉葬,

  • 西晋皇后羊献容:唯一当了6次皇后的女人,出嫁时礼服为何着火?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羊献容,晋朝,野史秘闻

    今天,我们来说一位在漫漫史海中曾经被有意湮没的奇女子,她的遭遇“忧逼折辱,终古未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女子中命运最为坎坷的代表之一。然而,在命运的作弄下,这个女人又凭借着一股韧劲,笑到了最后。她,就是西晋皇后羊献容。羊献容出生在魏晋时期的泰山望族,祖父和父亲在朝中为官。所以,羊献容在年幼时,对自己的

  • 揭秘:王莽头颅为什么被收藏了272年?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西汉,野史秘闻

    公元295年,在洛阳,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西晋王朝用于储存武器的仓库起火了。武库火灾,损失严重。208万件器械,统统化成灰烬废铁。累代异宝,一时荡尽。《晋书》并没对异宝加以详细阐述,记载的仅仅只有这三件无价的历史“文物”。第一件,孔子屐;第二件,汉高祖刘邦断白蛇剑;第三件,王莽的头。三件异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