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贺兰敏之:长安城有名的花花公子,最终死于非命

贺兰敏之:长安城有名的花花公子,最终死于非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17 更新时间:2023/12/5 8:13:22

公元7世纪,正是唐高宗李治年间,这时的大唐朝堂之上一位政坛新星冉冉升起。如果说别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那他就是含着金锅出生,他拿到了一个人可以拿到的最好的牌。首先他颜值爆表,是一位公认的大帅哥,墓志铭上说他是“至矣周公,克明克聪,风情外朗,神采内融。”史书上说他“年少色美”。第二点是他背景深厚,他的外公叫武士彟,武士彟有一个女儿叫武则天,是这个人的二姨。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是长安城里有名的花花公子,他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姐姐武顺。武顺早年间嫁给了贺兰越石,生下一子一女,即为贺兰敏之和他的妹妹贺兰敏月。后来贺兰越石早早去世,而武顺因为武则天的关系经常出入后宫,一来二去就被唐高宗李治看上了,甚至传闻武则天的儿子李贤的真实生母就是武顺。更令人意外的是武顺的女儿贺兰敏月也和高宗有染,一家人中有三个被皇帝看中,可见家族中就有貌美的基因,贺兰敏之长得好看也就很正常。

贺兰敏之不仅颜值高,运气也很好。人在家中坐,馅饼天上来。他外公武士彟死后,武则天选中他继承武士彟周国公的爵位,按理说武士彟的爵位应该武家的人来继承,可是武则天偏偏选中了这个外甥。一方面是武则天非常憎恨自己的哥哥们;另一方面就是向贺兰敏之发出信号,我要重点培养你,你要是能帮助我登上皇位,传位给你也不是不可能。可是偏偏这个贺兰敏之不争气,才当了五年的周国公,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丢掉了性命。

罪状第一条就是烝于荣国夫人,即与荣国夫人发生不正当关系,要知道荣国夫人就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贺兰敏之的外婆,按史料记载两人相差63岁,一个耄耋之年的老太太,一个英俊少年,要么是贺兰敏之太重口,要么是老太太喜欢小鲜肉,总之令人匪夷所思。还有一条就是外祖母杨姥姥去世后,丧期还没有过,贺兰敏之就换下丧服,招妓奏乐享乐。要说这两条纯属个人作风问题,还不至于要了贺兰敏之的命,但是另外两条就让他非死不可了。

其一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被选为太子李弘之妃,能被选为太子妃的女人,相貌气质肯定一流。眼看着婚期将至,贺兰敏之竟然诱奸了这位准太子妃,太子没办法,总不能还没结婚就戴绿帽子吧,只能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其二是强奸太平公主的随从侍女(一说是太平公主本人)。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在世的女儿,武则天非常宠爱,视为掌上明珠,就算是打狗也得看主人,这个贺兰敏之就是有十个脑袋也掉光了。

其他的罪状还有很多,一共有十条,之后贺兰敏之被流放岭南,并在途中被人刺杀。这些看上去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不争气的故事。但是仔细分析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是上述种种罪状并不是在处罚贺兰敏之的时候公布的,是在他死后很多年才公布的。二是其中很多条并不符合常理,比如说通奸荣国夫人这一条。别说当时的荣国夫人已经是80多岁的老太婆了,其实就算是年轻的时候,也不是那种欲望强烈的人,要不然就不会四十岁的时候才出嫁,还是被李渊逼婚的,可见对异性并没有强烈需求。所谓事出反常必为妖,这件事肯定另有隐情。

开始的时候,我们说过高宗皇帝曾经宠幸过贺兰敏之的妹妹。而武则天对这位甥女也很顾忌,便寻机毒杀了她。贺兰敏之因为妹妹的丧事入宫吊唁,高宗一见到他,悲恸哭道“我一早上朝前看她还好好的,没想到退朝后她竟然就身亡了,怎么会这样突然?”敏之听完,只是号哭而没有响应。武后得知后,心想:这孩子在怀疑我!从此对她开始心生厌恶。

而且贺兰一门血统高贵,可敏之的母亲,妹妹,甚至贺兰敏之自己,都沦为武氏李氏的玩物,很有可能这些造成了贺兰敏之扭曲的心理,通过以上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虽然我干不过你,但我就要恶心你。于是种种匪夷所思的闹剧上演。而且贺兰敏之被流放后,在朝中曾与他友好的人,后来大都被流放到岭南。如果只是以上作风问题,跟他的同僚朋友有什么关系,很明显是要把他的势力都打掉。

更为惊奇的是,四十年后贺兰敏之被平反了,连尸体都被挖了出来,重新入殓,追赠秦州都督太子少傅,铭文中有记载“非辜获罪,命矣长嗟,哀哀令子,复此光华。” 作为拨乱反正的举措之一,唐中宗在恢复大唐国号之后,曾经的政治犯全部都恢复名誉,如果贺兰敏之真的是因为人品作风问题被杀,那断不会有平反一说,可见贺兰敏之的案件是被归入政治案件一类了。说到底还是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贺兰敏之的被害,那些种种不堪入目的行为,很有可能就是武则天扣在他头上的屎盆子。

纵观贺兰敏之一生,出身豪门,英俊潇洒,而且才名远扬,曾经编纂《三十国春秋》一百卷,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前途的高富帅,可是年纪轻轻没有经过挫折就身居高位,遇到挫折后,以不合常理的行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最终走向深渊,只能说偏偏少年才气高,何苦生在帝王家?

标签: 贺兰敏之唐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光绪父亲墓前种了两颗白果树,背后有什么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清朝,野史秘闻

    1875年1月12日,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不幸病死,享年19岁。其后,慈禧将自己亲妹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抱入宫中,开启了光绪皇帝的时代。从宗法上来说,光绪被定为咸丰皇帝的嗣子,但是他的生父爱新觉罗·奕譞却仍活着。由于奕譞特殊的身份,因而成为慈禧攫取政权最好的棋子。在辛酉政变中,慈禧、奕叔嫂一

  • 杨贵妃吃的荔枝新鲜吗?古代人是怎么保鲜食物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杨玉环,野史秘闻

    一骑红尘妃子笑,虽然是忧国忧民,快马都用来给杨贵妃送荔枝了,没人知道这马竟然是为了送荔枝,国家的风气也都变得萎靡,谁还有心思去管理边疆呢?不过说到这个问题,现代人食材保鲜可以靠冰箱冷藏,但是古代又没有冰箱,或者说没有现代人保鲜的手段,那他们是怎么进行食材的保存的呢?对于保存食物,古人还是有不少办法的

  • 仇士良:唐朝最嚣张的太监,手握三军大权官至大将军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仇士良,唐朝,野史秘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变最多的王朝,天子九迁、国都六陷,放到别的王朝身上去,恐怕早就人心思变、反贼叛逆改朝换代了。盛唐之盛,让天下臣民倾心不已,即使是经历了如此“惨事”,依旧不能让人忘怀,生出叛逆之心。唐朝还是宦官干政最为严重的朝代,自安史之乱以来,太监就作为皇权的延展物,代替皇帝去做许多皇帝所不能做的

  • 和珅真正的靠山不是乾隆,如果他不死和坤还能活下来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珅,乾隆,清朝,乾隆,和珅,野史秘闻

    要说起历史的贪官,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和珅。他是乾隆和嘉庆时期的大官,他的财富真的是富可敌国,乾隆对他的事情真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后来乾隆去世之后,嘉庆继位,他就弄死了和珅,很多人都说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乾隆是他的靠山,不过事实并不是这样,待敌是如何呢?其实大家对和珅的了解,多半都是来源于电

  • 21岁成皇后,30岁成皇太后,李祖娥有什么本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祖娥,南北朝,野史秘闻

    也许说,长相不出众的人,那她们真的就是不幸福的吗!在古代的时候美丽也许就是一种错误。这个女人的人生轨迹很简单,跟很多的女人一样,出身于名门之家,长相出众,饱读诗书。她的父亲以前是丞相,是当朝有名的一位大臣,有着强大的身世背景,她长大成年之后成功嫁入了皇族,成为颖王赵顼的结发妻子。在后来颖王成为皇帝时

  • 大脚马皇后被朱元璋调侃,皇后十一个字说得朱元璋无地自容!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马皇后,朱元璋,野史秘闻

    大脚马皇后被朱元璋调侃,皇后十一个字说得朱元璋无地自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马皇后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贤后,《明史》评价她,“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由于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夫妻,与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峥嵘岁月里患难与共,朱元璋对其异常敬重,两人的

  • 揭秘: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棣,明朝,野史秘闻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他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十七日(5月2日)降生在应天府(今南京)。据说他出生之时天象异常,颇有能人之相。虽然这有悖科学,但他后来的经历确实富有传奇色彩。他从小天资聪颖,十岁便受封为王。明朝初建,屡立军功。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在位期间,迁国都、设内阁、征蒙古、护边疆

  • 揭秘:为什么在古代太监也能娶妻子?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太监是让人觉得十分有趣的一个群体职业,但是大多数的太监都是因为从小家境贫苦,所以只能选择这一条路,那么可能就有人要问了,古代的太监到底可以不可以娶老婆呢?他们娶老婆能干什么呢?其实有些事大家还不清楚,这些太监娶老婆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但是他们娶完老婆之后肯定会做这几件事,正常人会觉

  • 她本是太后的宫女,阴差阳错嫁错人却当上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窦漪房,西汉,野史秘闻

    很多人说刘邦当上皇帝是实现了阶层巨大跳跃,连带着他的妻子吕后也从农妇变成了皇后。其实,吕后的起点低,汉文帝的窦皇后起点更低。吕后家族在沛县当地,好歹是响当当的大户人家,连县令都希望能和她家联姻。其实,汉文帝的窦皇后出身,才真的是一无所有。在《史记》中,司马迁并没有记载窦皇后的名字,后来电视剧中大红大

  • 揭秘:吊死崇祯的大槐树为何被铁链绑了200年?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皇帝,明朝,野史秘闻

    1644年3月18日,崇祯皇帝在煤山留下最后一道圣旨,然后把头伸进歪脖老槐树上挂着的白绫里,结束了他的一生。崇祯的圣旨说: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说诸臣误我,好像很委屈。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