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康熙为什么说汉臣难治?汉臣难治在哪些地方?

康熙为什么说汉臣难治?汉臣难治在哪些地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46 更新时间:2024/2/14 12:33:20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为什么说汉臣难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清代诸帝中最推崇汉化的,他的一生几乎是在汉人堆里生活,加上他一生到处走、到处问、到处看,所以对汉军、汉官们了解非透彻。最后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汉人难治、人心不齐、各怀私意。

康熙帝研究汉文化、汉人,不是他轻视汉人,而是总结教训,以便更好地统治汉人。他的意见,是通过广泛地接触、长期的考察、不断地体验,而最终得出的。至于是否正确,姑且不讲,但有些观点还是大致不差的。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六日,他在对大学士们的谈话中,提出了这一意见,指出:“天下事未有不由小而到大的,小者犹不可忽视,大者就应该更加留心。又汉人心不齐。如满洲、蒙古,数十万人皆一心。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如故。国家承平日久,务须安不忘危。”

汉人究竟有难治?康熙皇帝例举了以下几个方面:

怀挟私意,互相陷害。康熙二十七年(1688)三月二十四日,上谕大学士说:凡为臣之人,怀挟私意,互相陷害,自古有之。不但汉官蹈此习俗,即使是满官,也都如此。你们应当处以公心,变更此习俗。康熙四十一年(1702)闰六月十八日,云南道御史山东人度昭上疏,参劾户部尚书振裕接受属员围屏请将革职,即属这一类型。

康熙认为只收一个围屏就要革职,那么那些接受万金的人,应当如何处理呢?汉人喜好结仇,王度昭此参,可能是为其同乡官员们报仇,以泄私愤。因此,康熙帝谕旨,九卿会议免议,不处分户部尚书李振裕。

官官相护,互相包庇。康熙三十六年(1697)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帝谕令大学士说:观看九卿,凡是保举人员,非系师友,即属亲戚,这都是汉人相沿已久的恶习。天下官员,朕一人何能周知,只能依靠左右大臣。好的表扬,坏的惩处,国家事,还能得不到治理吗?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九日,康熙对大学士说:李光地授巡抚以来,居官甚佳。所参的属员,每多汉军,不知人才优劣,实际上不分汉军汉人。如果认为汉军都不好,那么我们看到还有一文不取的汉官,如沈朝骋那样的人。近来看到汉军只知道维护汉军,汉人只知道维护汉人,皆非公道,深为不取。

言行相悖,不耐劳苦。康熙二十三年(1684)六月二十三日,皇帝出巡对扈从人员说:讲道理的人必在身体力行,见诸实际行动,不能只讲空话。现在汉官人员中,有很多人口不离道德,考其究竟,看他们的行动,言行都不一致。

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他对议政大臣、大学士、九卿们谈到汉官言行不一时说:汉官但能做无实际意义的官样文章,说些套话、虚言假话,至于军务大事,并不能尽职尽责,也不能吃苦耐劳。如有紧急之事,边塞地方必须兼用旗员满官,才能完成任务。

汉人认为塞外辽阔,地少水操,行走艰难,以不能骑马为由逃避差遣。如满洲蒙古,每岁塞外居住,汉人何以不能,这都是不习惯行走的缘故。像李之芳为闽浙总督时,亲自领兵打仗,但是像他那样的汉官,实在是太少了。

奢侈之风,汉人居多。康熙二十六年(1687)五月十五日,有的大臣提出要移风易俗,专心俭约。康熙说:奢侈之风汉人居多。今满官田舍俱在北京附近,人皆知之。汉人内有自称道学、粉饰名节,而本乡房舍几乎有半个城市那么大,或有人多置田产园林。

所作文章不容删改。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月二十一日,康熙把翰林院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们,召集在一起,将他做的巡幸五台山碑文,给学士们看,以便提出修改意见。他说:朕所撰碑文,一时结构未能精当,你们可与汉大学士们详细修饰,斟酌尽善。有能润色改易者,朕十分高兴,不感到厌恶。

康熙指出,汉人中有自负才高者,每写出一篇文字,不容人指指点点。如果给他改上一字一句,就会结成怨仇,这种习俗真是太卑鄙了,文章所以不到功夫,原因在此。他还对翰林院官员们说:汉人所作文字最不喜人删改,或因改其文章招来仇恨,凡事不务实际,专好虚名。

以上五点,即是汉人难治的具体表现。康熙指出这些病,是希望改变不良之习,并不表现他有民族偏见。对于满洲恶习,康熙帝同样也是深恶痛绝,亦同样指责,并令改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古代,女子如果未婚先孕会是什么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男女之间的界线非常明确,丝毫不乱逾越,尤其是对未婚的女子而言,一旦名节坏了,就算长得美如天仙也很可能会剩在家中,至于什么未婚先孕,这更是不能想象。那么万一发生女子未婚先孕怎么办呢?第一找接盘侠,其实古代寡妇或者女子意外怀孕,通常性况下是肯定只有自己的父母知道,或者小范围人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能

  • 揭秘:汉武帝为什么没和卫子夫合葬?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武帝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武帝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皇帝之一,在历史上,汉武帝将匈奴打败,虽然没有彻底的打败匈奴,但是汉武帝的出现,让匈奴遭受到了重创。从此之后,匈奴开始走向分裂,由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是越来越少。汉武帝的一生中,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将匈奴打败。汉武帝

  • 男扮女装招来的祸事!两个秀才穿女装死于非命!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男扮女装招来的祸事!下面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代古典文言案狱著作《案狱典注》中,曾记载许多清代发生的离奇怪案,其中多以康、雍、乾三朝最为多,这套书作者是谁无从可靠,其中记载案件真伪也无从可靠,此作品文学价值不高,加之满纸古典文言隐晦难懂,因此少有人收藏。笔者(大狮)有幸收藏三册,据

  • 武则天为什么会害死亲姐姐?背后有何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妙奇闻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最开始是以李世民妃嫔的身份入宫的,但是当时的她并不得宠,当皇帝去世后,她就被送到寺庙中强制出家当尼姑。所幸,她和太子李治之间早就有了感情,所以当李治登基后就重新带她回宫。从那时起,她就费尽心机逐渐当上皇后,后来还接连怀上身孕。

  • 刘伯温的神奇“预言”,《烧饼歌》中记载了哪些历史大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烧饼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从古到今,人们总是对于自己未知的事情抱有极强的好奇心。也因此,预测学应运而生。中国古代传统的预测学,则是集阴阳、五行、周易、四柱、八卦、奇门遁甲等为一体的以推测已知或未知的事件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无知者则认为其带有迷信色彩,其实,万事万

  • 失去皇位、兄弟的多尔衮,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多尔衮,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和孝庄太后的情史纠葛,特别是马景涛饰演的多尔衮和宁静饰演的孝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多年后再回想起整部《孝庄秘史》,失去皇位、失去兄弟、失去爱人、失去生命,可以说一生空空如也的多尔衮,最是让人心疼......可现实中的多尔衮,却是一个

  • 水浒传中有四位好汉,连首领宋江都要让其三分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水浒传的相关内容。水浒传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部古典巨著,黑三郎及时雨宋河在水浒传中是108位头头,作为领头大哥他在梁山上最怕的人是谁呢?其实宋江最怕的人有三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第三位,秦明:外号称霹雳火。

  • 活了118岁!被称为“陈抟老祖”的陈抟到底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抟“老祖”真的赌赢华山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奇妙奇闻小编一起往下看。陈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玄幻色彩的人物,被人称为“陈抟老祖”。民间说陈抟,很少说他道家学者的事,说的大多是他能掐会算、看相算命的事,陈抟俨然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活神仙”。宋代道家学者陈抟不过,陈抟再有本事,也是人不是神。他出生在唐

  • 除了赵云之外,还有哪些人也曾单骑救主?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中这几个将领曾经单骑救主,他们都有谁?第七名:祖茂虎牢关前孙坚兵败,华雄紧追不舍,危急时刻,祖茂挺身而出,头戴孙坚的赤帻引开华雄的追兵,孙坚才得以逃脱。祖茂把赤帻挂在树上,华雄来取时,他从树后杀出,本想乘其不备斩了华雄,怎奈二人武功相差太远,反被华雄一刀砍于马下。祖茂没有多大的名气,也没有什么辉

  • 演义中魏延最后谋反被杀,历史上果真如此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并不是杨仪招人喜欢,也不是魏延更让人讨厌,而是蒋琬、董允更加担忧魏延作乱的后果,忌讳魏延背后的兵权。魏延这个人,是非常典型的居功自傲,从刘备的部曲一路升到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镇一方的封疆的大吏,魏延靠的是自已的才能,在得到蜀汉一把手刘备的赏识后,魏延更是牛气冲天。蜀汉自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