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太监吕芳多次惹恼嘉靖帝,最后还能活命?

太监吕芳多次惹恼嘉靖帝,最后还能活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2/14 1:45:53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吕芳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海瑞进了京,随后跑到六必居题字,又赶上清流派对抄家严党的银两处置不当,惹恼嘉靖帝。

陈洪跑到裕王府宣旨后被打,回来禀报,嘉靖帝震怒:

“真是十步以内必有芳草呀!”

那边陈洪跑到镇抚司“除草”,这边嘉靖帝送给吕芳一道符:

“跟了朕大半辈子,带着这个,可保你下半辈子的平安。”

就这样,吕芳拿着符救出了杨金水,俩人一路向南,装了几年疯的杨金水终于哭了起来:

“哭吧,哭吧,把憋在心里那点委屈都哭出来,往后咱们就不用哭了,让他们哭去吧!”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57期:大明王朝:多次惹恼嘉靖帝的掌印太监吕芳,为什么还能全身而退?

一、

吕芳作为司礼监五大太监之首,权力那是相当的大,作为掌印太监的他掌控大明朝最终政策执行权——披红。

司礼监掌管内廷二十四衙门,外加锦衣卫和东厂,是以嘉靖帝为中心发号施令的中转站。也是用来平衡和制衡内阁,以及六部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吏,并全天下百姓。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在剧情开始之前,也就是嘉靖帝四十年之前,朝廷至少稳定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正好是严嵩和吕芳当政,两者配合相当的默契,真正平衡被打破源自于开场的御前财政会议。

之所以这场会议清流派会向严世蕃开火,原因就在于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改变就是裕王有后了……

因为周云逸的死,让整场会议充满着火药味,吕芳还在尽力维护平衡,会议前就定了调子:

“诸位大臣,腊月二十九周云逸的事,大家都知道……亏空上的事,能过去,我们就尽量过去,天大的事,咱们得同舟共济。”

但会议还是吵起来了,面对激烈冲突,严嵩先出击,打破了平衡:

“有些人就借着这个诽谤朝廷……这场雪是皇上敬下来的……”

这中间吕芳一直在调停,让大家就事论事,拨正讨论的方向,最终会议也得到圆满结束,并定下了“改稻为桑”国策。

从这一刻起,吕芳就感觉到了,一场大的变局就要出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利用给裕王贺喜的机会向嘉靖帝请求派太监和宫女去裕王府,同时巧妙地把冯保派去,做到了未雨绸缪。

二、

他对冯保说了那一番理论堪称全剧经典之一,那就是“思危”、“思退”、“思变”,并明确告知他:

“如果真有裕王入主大内的那一天,干爹这条老命还要靠你!”

吕芳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其实就是仁慈,所谓和气生财,能不结仇绝不结仇,能救一命绝不袖手旁观,对冯保如此,对杨金水对其他人也是如此。

剧中嘉靖帝好几次提到对吕芳“老祖宗”的称呼感到厌烦,并说只有死人才称祖宗,为什么吕芳还是不改?

其实这个称呼何尝不是底下人心甘情愿叫的,发自内心的话,改不了,由此也能看出吕芳会做人。但吕芳又太过仁慈了,太仁慈就会出问题,最后吕芳的被撤,也是因此,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一会儿会讲到。

吕芳的第一次危机发生在“毁堤淹田”之后,发生在他最爱的干儿子杨金水身上。杨金水这个人用吕芳的话讲,就是坏的时候比谁都坏,但是好起来又比谁都好。

如果没有后面的事发生,可以想象得出,杨金水江南织造局任期满了后,必然回京。他的政治觉悟和手段,绝不在陈洪之下,尤其他那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的至理名言,贯穿全剧。

这次危机在杨金水的忠心下得以化解,他当机立断放弃李玄,在嘉靖帝面前供出严世蕃,袒护了胡宗宪,深得朕意,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表扬。

三、

吕芳的第一次危机就这样被杨金水解了围,而第二次危机,仍然是杨金水破了局。

朝局的变化远远超过了吕芳的想象,毁堤淹田、通倭大案、打着织造局招牌买田、浙江贪案一并爆发。面对海瑞的咄咄逼人,杨金水也傻了眼,感受到自己没有完成老祖宗,皇上交代的重任:

“我就是皇上,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来的一条狗,我得看住这个家!”

是狗就得护主,一旦毁堤淹田这件事被掀出来,嘉靖帝就不得不查,一查就会查到织造局头上。到时候杨金水、吕芳都会受牵连,连嘉靖帝的圣明都保不住,更不用说还在打仗的胡宗宪。

可是杨金水又不能死,他一旦死了,就会给司礼监敌对势力,也就是陈洪一个把柄,对吕芳极其不利。他清醒地活着也不行,人清醒就得回答问题,不管他怎么回答,都会牵扯吕芳,都会玷污圣上。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疯,嘉靖帝也知道他是装疯,但是还是想知道这件事跟吕芳有没有关系,杨金水回答:

“吕芳是谁?有他……有他……他在一百年前死的……”

又说杨金水也死了,意思就是说线索到这里就断了,杨金水承担了所有责任,绝不会玷污圣上。

第二次危机以杨金水被关朝天观结束,但是吕芳也失去了缓冲人,也就是杨金水,下一次危机到来,就只能自己上了。

四、

其实杨金水变疯的消息刚传到京城,吕芳就慌了,慌乱之余,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瞒着嘉靖帝去见了严嵩和徐阶,最后被发配吉壤。

其实吕芳绝对是好心,这个节骨眼上,一旦清流派跟严党掐起来,必然影响到东南抗倭大局。他其实很清楚,杨金水变疯,自己有罪,逃不掉,他不想让嘉靖帝为难,这个为难还是想替嘉靖帝抗。

吕芳最后定性:

“我们还是同喝皇上这杯酒吧!”

后来嘉靖帝确信吕芳没有牵扯到浙江贪案之后,也明白了他的苦心,同时为他不能饱读诗书而善意提醒,你可知道太祖劝大臣酒时说过啥?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吕芳去劝酒,饱读诗书的严嵩和徐阶,必然会理解成这是嘉靖帝的意思,怎么可能不想法对付我们?

但吕芳是好心办了坏事,对嘉靖帝仍然是忠诚,所以这次也是化险为夷。

吕芳最后一次被贬,就是开头提到的剧情了,因为吕芳总在向着裕王说话,引起了嘉靖帝不满:

“是他在替朕说话,还是你在替他说话,或者替朕的儿子说话?”

也就是说,嘉靖帝发现吕芳竟然也向裕王靠拢,作为太监,只能有一个主子,那就是皇上。朕还没死呢,你就往未来的皇帝身边靠,什么意思?

五、

实际上,严党倒台之后,就已经预示着吕芳同样要倒台。

表面上看,吕芳是偏向了清流派,偏向了裕王,好像是他开始把宝往裕王身上压。毕竟在这次党争之中,以裕王为首的清流派获得了成功,而且吕芳以及他所代表的司礼监也在往裕王身上靠。

先是半路杀出个海瑞,非要替嘉靖帝正人心,靖浮言:

“只是无人把为什么要这样改说清楚,因此浮言四起……我替你把这个必字做个注脚,正人心而靖浮言!”

海瑞又是裕王举荐的人,嘉靖帝必然会多想,老子还没死呢,你们就要来逼宫了?

这还不算,连向来只服从皇上的锦衣卫也有两个跑来求情,关键是吕芳还答应了。吕芳这类人有个什么特点呢,用黄锦的话讲:

“我们这些人,原本都不是人,有了皇上我们才是半个人,有了老祖宗的多年呵护我们才有半个人样。”

要想做个人的前提是什么,就是皇上,没有皇上,你们什么都不是,吕芳就是犯了这个忌讳。

其实并不完全如此,而且平衡被打破,以吕芳的人设,很难再寻求一个平衡。如果权力不能互相制衡,那么必然会失控,这才是嘉靖帝最担心的事情,事实上吕芳走了,陈洪上台,争斗并没有停止。

严党当政的时候,有什么越中四谏、戊午三子,还有周云逸在骂;严党倒台后,徐阶上台,一样的有一群人骂,剧中没提,但历史上就是如此,比如国子监翰林院李清源他们;徐阶下台,到后来的张居正上台,同样也有一群人在骂,所谓的清流派,就是谁当政,我就骂谁!

如果没有强大的司礼监予以协调,皇权也就没有地位了,后来魏忠贤倒台后,东林党一党独大,崇祯帝都被耗死了,原因就在于此。

吕芳,后期总在出错,他回答嘉靖帝是,自己也老了,以此换取了嘉靖帝的同情心。嘉靖帝不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对于这样的忠诚老臣,他也会照顾。吕芳当政四十年,早已经跟嘉靖帝融为一体,反吕芳就等于反自己,嘉靖帝不傻。

可以理解成吕芳的“三思”救了自己,也可以理解成他的“忠诚”救了自己,亦可以理解成嘉靖帝念旧救了自己……

但不管怎么说,他是全剧最大的赢家,他带着杨金水:

“往后咱们就不用哭了,让他们哭去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有几个儿子?刘备儿子们的姓名有何寓意?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几个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时期那时候的天下群雄逐鹿形势早已形成了,然而有些势力也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刘备,因为刘备是皇室后代,所以这也就成为了他当年用来拉拢人心的一种手段,不过那时候的刘备有四个儿子,然而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读,就能知道当年的刘

  • 刘邦嫂子用了一计,让刘邦改掉一恶习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刘邦原名叫刘季。说刘季无赖,确实有些冤枉他,他除了不干活,不工作,好吃懒做,喝酒吹牛等具有无赖身上的典型特征外和评价标准外,他还有一样无赖身上没有的特征。是他经常犯法,无赖一般是不怎么敢犯法的。

  • 揭秘:古代为什么将男女私通称作“偷香”?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偷香”代指男女私通的由来,贾充女儿与人私定终生贾充乃是西晋开国功臣,当朝权臣,其女儿之一便是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的贾南风,即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而“偷香”这个典故则出自于他的另一个女儿贾午。根据《晋书·贾充列传·(孙)贾谧》的记载,贾午乃是贾充的小女儿。韩寿则是魏国时司徒韩暨的曾孙,相貌举止极为出众

  • 司马睿的三位妃子,个个都是奇女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司马睿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原配夫人为虞孟母,在他受封琅琊王的时候,虞孟母被册立为琅琊王妃。在司马睿称帝之前,虞孟母就去世了,司马睿称帝后,追封原配为元敬皇后,此后不再设立皇后。晋元帝司马睿的继室夫人为鲜卑人荀氏。最初是琅琊王府的宫女,被称作“燕代人”,是个金发碧眼的白种人,所生

  • 云惠:被雍正宠幸的官女子,被禁止葬入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云惠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马佳氏是满洲一个古老的姓氏,起源地为嘉里库马佳,《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马佳,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绥芬、马佳及各地方。”清朝入关后,马佳氏族人大多选择了经商,少数人入朝为仕,清朝

  • 揭秘历史上命运最惨的四位和亲公主,她们分别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周、隋朝、大唐曾有过四位命运极为悲惨的和亲公主,她们分别是北周千金公主(隋大义公主)、隋朝义城公主、唐朝的静乐公主和宜芳公主,这四位公主的命运相同之处是最终全部被杀,不同的是被杀的原因和方式各不相同。分别来介绍一下:北周千金公主:历经国破家亡,最终被丈夫一剑赐死千金公主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

  • 崇祯时期出现一只40斤的鸡是真的吗?这只鸡象征着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时期一只40斤的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崇祯其实大家也知道还是挺给力的,但是他也是一位悲情皇帝,最后是吊死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其实在崇祯时期,在京城的时候出现过一只40斤的鸡,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件事情到底真还是假,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可言呢?

  • 曾国藩是个好色之徒?曾国藩是怎么戒色等坏毛病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曾国藩是怎么戒色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不过不得不说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好色的人,而且这件事情还被记录在了他的家书当中。还在曾国藩30多岁的时候,正式一个男人的春风得意之时。他不但靠上了进士,而且还在北京当上了官。这个年龄

  • 玄武门之变后,李元吉那些美丽的妃子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元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还坏人做到底,斩草又除根,把自己兄弟的10个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子全部杀掉,可谓心狠手辣。但是对哥弟的老婆,李世民就大度多了。太子妃郑观音美,齐王妃也不逊色,史料记载杨氏“玉貌雪肤,

  • 成吉思汗屠城为什么留女不留男?这些女人最后的命运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成吉思汗屠城为什么留女不留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古代的成吉思汗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带着散乱的蒙古族从草原上崛起,成为强大的蒙古帝国,以强硬凶猛的姿态攻城略地,战无不胜,连带着他的子孙后代也尽是如此,生生地将蒙古国的版图扩张到了海外。他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