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晚清的“刺马案”是怎么回事?为何至今都是悬案?

晚清的“刺马案”是怎么回事?为何至今都是悬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1/3 19:54:17

“刺马案”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刺客为什么不逃走?

大清同治九年农历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江宁府(南京市)发生了一起震动天下的案件,这就是著名的“刺马案”。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案件的过程并不复杂,当时两江总督马新贻在金陵校阅场检阅清军射箭训练,阅兵完毕后,返回总督辕门,然而此时突然有人拦轿喊冤,趁着一片混乱,一个刺客靠近马新贻,并用匕首将其刺成重伤,次日马新贻死亡。

而奇怪的是,行刺成功后,刺客并未逃走,而是在原地束手就擒,并仰天大笑。

然而在监狱里,他啥都不透露,只说自己刺杀的原因是:马新贻不仁不义。此案震动朝野(两江总督管着现在江苏,安徽,江西和上海,是多大的官大家心里应该有数),江宁将军魁玉亲自审理,审理了一个月啥都没审理出来。

当年九月一日,张之洞从兄张之万赴金陵,与魁玉会审,此时马新贻部属袁保庆等人要求严刑问讯,被张之万拒绝,什么?竟然拒绝这个请求,是不是张之万心里有鬼?这么想你就错了,这恰恰证明他是老油条,通常这种大案的审理,反而是不能对犯人用刑的,为什么?因为这个案子一旦犯人死了,那根本没办法和上面交代,如果审理不出来,反而可以和上面磨洋工。

而官员通常会选择对自己风险最小的方式处理问题。

于是张之万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拒绝。最后仍无结果,张之万和魁玉编出这么一段理由糊弄上面:凶犯张汶祥曾经参加过太平天国和捻军,甚至私通过海盗,而马新贻之前当浙江巡抚的时候,打击过南田海盗,而张汶祥本人的妻子也曾经被一个叫罗氏为吴炳燮诱逃,马新贻去宁波考察的时候,他曾经拦舆呈控,但未准审理,于是出于为同伙报仇和本人泄愤,张汶祥就杀马新贻泄愤。

这么简单的仇杀?这实在是不太符合正常的政治逻辑…慈禧太后对此非常不满,再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与曾国藩亲至两江总督辕门再查此案。慈禧问曾国藩:“此案岂不甚怪?”曾国藩答:“的确怪。”慈禧促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并速至金陵查案。

然而诡异的是,曾国藩称病拖了几个月不去,一直到慈禧第二次问到这个事情,曾国藩才赴任,而曾国藩去了江宁府也不审案,却每日翻看纪晓岚写作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悠闲度日,至郑敦谨抵金陵后,曾国藩才开始调阅案卷。

影视戏剧中一些刺杀就很夸张了

审理出来了吗?他们联合审理十四日,案情一无所得,于是联合表示:张之万审理结果千真万确。清廷无奈,就按此审理,判刑不用说了,死刑,还是凌迟。然而此案后,郑敦谨感叹官场黑暗,索性辞官归乡。

这个案子从头到尾都透露出一种诡异:位高权重的封建大吏被莫名的刺客公然刺杀,刺客不逃走,官员审理不出结果,曾国藩有意拖沓,审理完毕后官员辞职…没有一件事情是正常的。

不到一年,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府辕门内,刺马案遂成悬案。

这种案子自然在民间引起一阵喧闹,说什么的都有,有一种说法是:马新贻在讨伐太平军时被包围,为诈和,与太平军首领张汶祥义结金兰,立誓以政府官员的身份,为太平军做清政府卧底,然而太平军放他回去的时候,马新贻背信弃约,反而以行走太平军营之便,做卧底诱剿太平军,终至张汶祥这支军团迅速覆亡。张汶祥认为马新贻背信忘义,便起刺杀马新贻之举。

这个说法实在是过于怪诞,有着很强的民间传奇色彩,基本不可能被取信,但是说得有模有样,被编为不少文艺作品,最著名的就是电影《投名状》。

甚至有人还说这是风流债,案发前,江苏巡抚丁日昌子丁慧衡于秦淮河畔为了争夺妓女,与马新贻幕府之官争风吃醋起冲突,后来马新贻下令逮捕丁慧衡,于是引起丁日昌的报复…

然而还有一种说法就值得深思了:这种说法是,此案就是湘军系统策划的,灭太平天国后,清廷忌惮湘军权力,打压湘军,故意把两江总督的位置不给曾国藩,甚至有人说曾国藩曾经控制了太平天国遗留的财宝没有上报,而马新贻就是慈禧派去刺探此事的,所以他必须死…

这个案子的审理过程显然是不正常的,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疑云,谁也不能确定。

此案至今仍然是悬案,而且因为此案过于诡异,它也成为晚清四大奇案中至今未破的怪案,不过,事实上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自此后,东南已非清廷中央政府所及,实为湘军系统把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认孙子做儿子是什么神操作?唐朝皇帝为什么都喜欢这样做?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认孙为子的现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风气开化,那可不仅是说说,现在大家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唐朝都会发生,比如:认孙子做儿子。唐朝皇帝认孙为子最特别的一位是唐肃宗李亨。唐肃宗作为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第一位皇帝,压力肯定是很大的,那么是否由于压力太大,所以错乱

  • 蜀汉亡在谁手里?这些人没本事还喜欢瞎折腾!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最后的接班人,是姜维。不过跟蒋琬、费祎这两位根正苗红的蜀汉人相比,姜维的出身比较特殊,他是一名魏国降将。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战争时,姜维本是凉州天水冀县的一个中郎官,正跟随太守在外视察工作,不料突然碰到蜀汉大军袭来。可能被吓懵了,这太守无缘无故觉得姜维等人有异心,就抛弃姜维自己跑去了上

  • 乌雅氏身为雍正生母为何不喜雍正登基?为了阻止册封乌雅氏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妙奇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皇位一直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所在,众多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了了一幕幕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的惨剧,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无情最是帝王家”的残酷。而继承皇位,不仅仅是每一位皇子们的理想与奋斗

  • 朱常洵从小娇生惯养,长到360多斤最后被烹煮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朱常洵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奇妙奇闻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朱常洵是明神宗的第三个儿子,俗称老福王,因母亲郑贵妃深受父皇宠爱,因而从小娇生惯养的朱常洵终日闭阁酌饮醇酒,所爱唯有妇人,歌舞,对外界的乱象漠不关心。到了崇祯年间,各地的起义接连不断,河南还遭受干旱、蝗灾的侵蚀,于是世间都流传说,先帝耗天

  • 揭秘:朱元璋驾崩前到底说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朱元璋的事迹你知道多少?下面跟奇妙奇闻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史载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是太子朱标,遗憾的是,太子朱标在37岁的时候便去世了,悲痛不已的朱元璋就把治国的希望寄托在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身上,这一决定引起了朱元璋其他儿子的不满,毕竟大哥不在了还有那么多弟弟,怎么继承人却成了皇

  • 馆陶公主扶持女儿当了皇后 ,最后结局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馆陶公主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事实上栗姬这个人虽然很受景帝宠爱,却深恐自己位置不保。而刘嫖作为公主,却为了能够讨得景帝的欢心,一直在往他的后宫送大量的美女。栗姬就此认为,馆陶公主的手也伸得太长了,为了自己女儿将来能当皇后

  • 平原公主新婚第三天就死了,背后真相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平原公主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据历史记载,这位平原公主不仅美貌出众,琴棋书画也是杨洋精通的,还是以为才女。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无可挑剔的公主,等待她的命运却是如此凄凉。她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的女儿慕容氏,史称平原公主。慕容德

  • 历史上三大“假太监”,个个都是传奇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个就是嫪毐,他是因为吕不韦为了打发秦始皇的生母赵姬而安排进去的一个假太监,他出色的完成了吕不韦交给他的任务。不过这个嫪毐也太大胆,他和赵姬私通的事儿,前期还遮遮掩掩,到后来,干脆就搬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光明正大的过起了二人世界,连秦始皇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男人都是有野心的,很快他和太后赵姬有了孩

  • 古代毫无人性的酷刑“点天灯”,到底有多残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酷刑,顾名思义就是非常残酷的刑罚。比如剥皮、腰斩、凌迟、车裂等,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是非常不人道的。有一个比较冷门的酷刑叫做“点天灯”,由于太残忍了所以并没有多少人受过这个刑罚。“点天灯”到底是一种怎样可怕的酷刑呢?历史上第一个受刑的又是谁?在古代酷刑总是层出不穷,想出这些酷刑的人可能都没有几个正

  • 清朝名臣李卫,真的是靠买官入仕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李卫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在古代,卖官鬻爵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特别是在清朝,这已经成了朝廷的一种“创收”办法。当然了,一般的“捐官儿”,其实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花钱卖权力然后更好的鱼肉乡里。皇帝也没那么傻。其实这就是花钱买头衔,没有什么实质权力。在清朝的时候,大多数有钱人,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