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乾隆真的从明十三陵中盗取金丝楠木了吗?他用来做什么了?

乾隆真的从明十三陵中盗取金丝楠木了吗?他用来做什么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40 更新时间:2023/12/26 5:01:2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章,希望你们喜欢。

自清朝以来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乾隆爷,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乾隆在修缮明十三陵的时候,确实采取了拆大改小的做法,从明陵中运走了不少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拟运回京城,以备各工取用。”

至于这些材料的用处,现在已经很难说得清了,不过有“乾隆盗木”的传言在民间流传,说是乾隆借这次修缮明陵的机会盗取了明成祖朱棣陵墓中的金丝楠木来制作自己的棺材。

金丝楠木是木中精品,楠木本身就是古代四大名木之首,而金丝楠木又是楠木中最好的,历来是皇家才能用的木材,有国木之称,主要用作建筑材料,比如宫殿、庙坛、陵墓等等。

谢在杭在《五杂俎》中有记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之,色不变也。”

这里就涉及到了金丝楠木的特质,它色黄而灿如金丝,精美异常;木质坚硬,“水不能浸,蚁不能穴”;有淡淡的清香,能够防虫;耐腐,埋在地下可数千年不腐烂;触感冬暖夏凉;不易变形,很难开裂。

总之,这是一种堪称完美的木材,当然,如此完美的木材也有自己的小脾气,那就是生长极慢,从一棵小苗长成可用之材需要至少两百年的时间,也因此,金丝楠木异常珍贵,就产地来说,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贵州等地,数量有限,但用的极多。

毕竟古代皇家向来喜欢大兴土木,其木材的首选又是金丝楠木,这就造成了金丝楠木的短缺,毕竟它的生长周期极长,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很多人认为乾隆时期,金丝楠木就成了稀有品,以至于乾隆的金丝楠木棺材需要将朱棣的棺材盗出来用。

这样的想法有两个大前提,其一就是明朝时期,金丝楠木使用的极多,造成了金丝楠木的短缺,其二就是乾隆曾有修缮明十三陵行为,这里就来具体的说一下。

明朝时期建有两座宫城,其一为南京的宫城,现在被称为南京紫禁城,是朱元璋兴建的,而后来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然后命人在北京营建宫城,也就是现在的紫禁城,其形制就按照南京宫城营建的,其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而所用材料之多也是花费了相当数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永乐四年,朱棣“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这四川采的正是金丝楠木,紫禁城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金丝楠木,不仅紫禁城需要用到金丝楠木,还有明十三陵,也是大规模用金丝楠木,也就是说光明朝时期,金丝楠木的使用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而金丝楠木本身又是生长极慢,即便是及时地种植,也会出现一个短缺期。在这样的一个短缺期内,金丝楠木自然就成了紧俏的木材,或许还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用别的木材取而代之,而清朝时期很可能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金丝楠木短缺期。

那么乾隆皇帝是不是真的因为金丝楠木的紧缺而做出盗木的举动呢?乾隆皇帝修缮明十三陵是在1785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巡察明陵,看到明陵地面上的建筑多有损毁,心有不忍,这种不忍一来是做给世人看的,二来也是一种感同身受。

他自己也是皇帝,看到前朝皇帝的陵墓有所损毁,自然也就想到了自己死后的陵墓,所以他下令对明十三陵进行修缮,当然这种修缮不可能大规模的、花费巨大的来修缮,毕竟只是前朝的帝陵,他实在没有必要为此太多费神费银子。

而到了具体的修缮中,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乾隆要求采取“拆大改小”的方式,这样一来,虽然花去了部分银两,但同时也多出了不少的材料,金丝楠木自然也在其中。

据不完全统计,从这次修缮中运出的大小楠木有238件,还有不少小的楠木部件,当然还有不少的石头、砖块等,这些多出来的材料就被运回了京城,很多人据此猜测,在这次的“拆大改小”中,乾隆将朱棣木中的很多楠木用来打造自己的棺材。

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说得过去,乾隆这样做可谓好处多多,对明陵进行修缮,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又运出了不少的金丝楠木来用作自己陵墓的材料等等。

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乾隆的陵墓即清裕陵是早就建好了的。裕陵始建于1743年,又于1752年竣工,前后历时九年,耗费的银两以百万计,裕陵的材料在《建筑工程·朱谕》又很详细的记载,其中关于楠木的记载是这样的:“凡楠木系广东、四川、湖广、福建四省进。”

即便金丝楠木很珍贵很紧缺,但应当也伐取了不少,这些楠木都用在了裕陵的建造上,既然如此,乾隆难道会不为自己打造一个金丝楠木的棺材或者留下部分金丝楠木准备为自己打造棺材吗?毕竟棺材对一个帝来说太重要了,他不可能不早作打算,即便别的地方不用金丝楠木,棺材也要用到金丝楠木。

况且从裕陵建成到修缮明陵,中间经过了33年,如此长的一个时间段,即便当初建裕陵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金丝楠木用来打造棺材,那这个时间段也足够乾隆为自己寻找金丝楠木棺材的材料了。

再说,虽然皇帝盗木来用作自己的陵墓建造上并非没有前例,但乾隆是一个自称十全老人的骄傲皇帝,又是太平盛世的天子,有如此的前提,他断不会盗取别人陵墓中的木材来为自己打造棺材。他最不缺的就是人力物力财力,怎么就从四川的深山里找不到为自己打造棺材的金丝楠木?

所以,乾隆对明陵拆大改小运出金丝楠木等材料是事实,但他将那些金丝楠木用来打造自己的棺材则多半是后人的附会,当不得真。

标签: 历史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孝庄太后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吗?这个传闻从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孝庄太后,清朝

    你知道孝庄太后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公元164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挥师入关,女真人由此开始逐鹿中原,定鼎山河。在此次占领中原的过程中,有一位将领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便是多尔衮,他为清朝的开国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从此地位显赫,礼绝百僚,常人更是难以达到,但这样以为具有汗马功劳的摄政

  • 秦宣太后有很多情夫,她死后这些人是怎么处置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秦朝,秦宣太后

    历史上有权势的女人养情夫小白脸的故事后世记载的也有很多,只不过这些事情都说的比较隐晦,秦国的宣太后竟然在弥留之际想要自己的小情夫给自己殉葬。秦宣太后给我们最后的印象,是《战国策》里对她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她给世人留下的最后的印象。当“四贵”倒下后,秦宣太后也退出了政治舞台,秦昭襄王和范雎是怎么成功夺权

  • 民间有什么关于洪承畴的传闻?为何会有这样的传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洪承畴,明末

    大家好,说起洪承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洪承畴是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洪承畴天资聪颖,他二十三岁时考中举人,二十四考中进士,38岁时就任延绥巡抚,已经是一方封疆大吏,可以说洪承畴是一个人才,而且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1642年洪承畴在松锦之战失败后投降了清朝。

  • 野史中记载司马昭是被司马炎毒死的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司马昭,晋朝

    对司马昭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司马昭的心思,众人皆知,其野心蓬勃,不用猜想就能看得出来。那么司马昭之死,大家知道吗?据正史记载,司马昭篡位之前不幸因中风而死。但是在一些野史之中,却记载着司马昭是因中毒而死,下毒之人正是他的亲生儿子司马炎。野史中的说法是胡编乱造,还

  • 清朝的公主们是如何挑选驸马的?如何保证血统的正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清朝

    说到清朝的驸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辽史·百官志》记述:“驸马都尉府掌公主帐宅之事。”不过,明清以前,驸马的官阶并不高,金时驸马都尉仅为正四品。到了清朝,驸马称为“额驸”,地位才显赫起来。清咸丰年间,咸丰帝指派驸马为自己死后“赞襄政务”的顾命八大臣之一。清朝作

  • 乾隆是汉族后裔吗?他的父亲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乾隆,清朝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而且满汉之间地位通婚很少,一般满清皇帝的血统多是满族,满蒙居多,满汉血统更是凤毛麟角。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原因,流传于街头巷尾,菜市大妈之间的闲聊八卦却堂而皇之的登上了网络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里来了

  •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同治皇帝,清朝

    同治皇帝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同治皇帝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他十八岁亲政,只一年便病逝,期间在政治也没有什么建树,而这一切都跟他的强势母后慈禧太后有关。要知道咸丰皇帝死后,六岁的同治皇帝便继位当了皇帝,但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联合奕欣发动宫廷政变,将咸丰帝临终所钦

  • 王建也是地痞流氓出身,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王建,前蜀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语有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你越想干好某件事,结果却偏偏不如意;反而是那些不经意而为之的事,却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这不,唐朝有一无赖,给他爹下葬时,随便找了个地儿,结果竟然挑到了龙穴,从此以后,这无赖的人生仿佛“开了挂”,

  • 汉族几近亡种灭族,"五胡乱华"时期到底有多黑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晋朝,霍去病

    晋朝八王之乱后,司马家族自己把自己打残了,国库空了,百姓穷了,军力乏了。这时候,以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游牧部落为主力的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导致中原大乱,百余年间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政权,有胡人的也有汉族的,史称"五胡乱华"。这一时期的历史,可能因为牵扯民族关系问题,各种书上写的都不

  • 古代有算卦占卜之人,除了刘伯温还有哪几个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明朝,刘伯温

    俗话说得好,天机不可泄漏,这是道家的学术思想,某些天注定的事情,是不可以提前透露出来的。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的能人志士,他们通过书籍获得了常人所不知的事理,也因此泄露了一些不可告人的天机,那么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其中第一位是一个女子,名叫许负,是西汉初年的一位举世少有的女子奇才,小时候就表现出惊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