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戚继光是怎么赶走倭寇的?百年之后倭寇竟然用这个方法对付人!

戚继光是怎么赶走倭寇的?百年之后倭寇竟然用这个方法对付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4/2/21 16:59:26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戚继光和倭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日本是我们的老邻居,但是这个邻居并不安分,自古以来中日之间多次爆发战争。如果你留意的话你就会发现日本的战斗力是越打越强,而中国是越打越弱。唐朝时期中国打日本并没有什么压力,元朝时期中国更是想着远征日本,但是自明朝以后日本越来越难以对付,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更是碾压国军。这到底是为什么?这其实和日本军队的编制有关。明朝时期戚继光用这一方法赶跑了日寇,但是几百年后日寇用同样的方法碾压国军。

明朝初期,中国本土的一些海盗经常与日本的失意浪人合谋走私以及抢劫商船,在当时称之为“倭寇”。倭寇在中国尝到甜头后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十六世纪中叶时江浙闽等地受害最为严重,数十万军民受到倭寇的侵袭。为了解决倭寇肆虐的问题,沿海地区开始反抗,但是因为军队战斗力弱导致节节败退。嘉靖时期,朝廷看不下去了,决定派遣戚继光抗倭。在台州之战时戚继光打了一个胜仗,但是因为军队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战果颇微。明军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并不是装备不行而导致的,而是因为士兵在短兵相接时怯弱不前,甚至有些胆小之人临阵脱逃。

历史上将军面对这种行为基本上都是建立督战队,如果前队怯弱不前,那么就后队斩前队。但是这个方法在当时并不怎么实用,因为当时士兵懦弱的非常多,如果强行采取这一方法那么很有可能导致自己人杀自己人或者军队兵变。戚继光思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好方法,最后决定建立新军。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应对方法,那么新军很有可能也怯弱不前。正当戚继光苦恼的时候,冯子明说义乌的人不怕死,建议戚继光去义乌招兵。戚继光听后就决定在义乌招兵,招一批不怕死的人然后编为新军。戚继光的方法非常奏效,这支新军成为日后战功赫赫的戚家军。不仅战绩百战百胜,更是创下了杀敌十余万的记录,被后世赞誉为“十六至十七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为什么戚继光的方法能奏效?其原因就是古代流动性很低,一个地方基本上都是由几个大家族组成的。如果你仔细留意,那么你就会发现由很多农村都是以姓氏命名的,比如张庄、冯庄等。一个庄子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个姓氏的人,往上翻几辈都有可能沾亲带故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族出了一个逃兵,那么丢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脸,更是让整个家族脸面无光。陇西李氏曾经出了一个投降匈奴的将军(李陵),导致家族几十年都抬不起头。人都是有攀比心的,当有一个人奋勇作战了,那么他身边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点攀比心理,因此人人奋战。

几百年后,日本军队编成制度和戚继光的编成制度一样,日本第一师团的编成地是东京、第二师团的编成地是仙台……第五十二师团的编程地是金沢。第一师团如果出现减员的情况,那么就会从东京征兵来补充,时刻保持第一师团的人都是或大部分是东京人。至于日本什么时候采取的这种方法已经无处可靠了,但是日本就靠这种方法碾压国军。当然火炮差距也是一个原因,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军人的思想问题。日本军队作战情绪非常高,但是国军的作战情绪并不高(整体对比,请不要用个例抬杠)。

《亮剑》中山本一木曾经对李云龙说:“自1937年起,你见过几个主动投降的日本人?”为什么?就是因为日本军人不敢投降,因为这会在同乡面前丢人。所以你会发现日本人往往在面临绝境时都会选择刨腹自尽,主动投降的日军少之又少。但是国军不一样,在开战的时候国军投降的、败退的、卖主求荣的不计其数,根据后世统计的数字,抗日时期出了两百多万伪军。当然中国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军队,比如川军、桂军。但是这些军队也都是把同一地方的人编到同一个军队内,一旦把这些人都分散开那么战斗力会锐减。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因此他最认可同乡人,所以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

这一方法自古至今都不过时,项羽把同乡子弟编到一个部队、戚继光把义乌人编到一个部队、曾国藩把湖南人编到一个部队,李鸿章把江淮一带的人编到一个部队、抗日时期的川军、桂军、湘军,这些都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如果民国时期部队都能像川军、湘军、桂军一样,那么抗日战争也不会打得那么惨。但是国军统帅部担心把同一个地方的人编到一个军会导致军阀的出现,所以这种方法就逐渐弃用了。但是这种方法被日军采用,这就导致在正面战场上国军被日军碾压,反而是那些地方军战绩辉煌。

标签: 历史明朝戚继光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郭崇韬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郭崇韬,五代十国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宰相。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或许很多人会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来狠狠抨击封建帝王的冷血无情和忘恩负义。其实很多时候也并非那些雄豪霸主们,真的如此凉薄残忍,就如汉之韩信,其部下陈豨造反,汉高祖皇后吕雉却偏要

  • 爱新觉罗·胤祉:未参与九子夺嫡,为何被雍正囚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胤祉,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胤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胤祉与其他阿哥不同的是,不仅擅长文学创作,骑马射箭也相当了不起,是能文能武的人才,康熙曾经有一次出塞打猎时带着他,父子二人一起比试涉猎,结果不相上下,之后每次出塞时都会带着他,康熙十分欣赏他的文学和涉猎,在众皇子对储位纷纷激烈争夺中,他表现得

  • 赵普有哪些成就与影响?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赵普,北宋

    赵普(922年-992年8月18日),字则平,五代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曾三度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普早年曾被后周永兴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后成为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的幕僚。显德七年(960年),策划发动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

  • 纵观赵普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赵普,北宋

    赵普(922年-992年8月18日),字则平,五代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曾三度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普早年曾被后周永兴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后成为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的幕僚。显德七年(960年),策划发动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

  • 历史上高季昌为何要改名?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高季昌,五代十国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华夏历史上,无论是战争还是权谋,能以弱胜强,以小搏大,以寡击众者,可谓凤毛麟角,为数不多。然而在千年以前,却有这样一位“枭雄霸主”,像“唐伯虎”装扮的豪门书童“华安”一样,出身卑贱却智谋超群。居然在短短数年间,

  • "浣衣皇后"王满堂:选秀落榜,二进宫成皇帝宠妃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王满堂,明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满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华北平原北部,有一座八百平方公里的小城——霸州。它东邻天津,西邻雄安新区,南北则与廊坊下属县接壤,隶属首都经济圈,此外这里还是民国军阀韩复榘的出生地。然而,这都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满堂,虽然听起来这是一个

  • 古代传说中的四大怪虫,分别叫什么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古

    传说这个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听说过没见过,甚至大部分可能都是虚构的。当然,虚构或者没见过,并不能说就没有意义,你看传这个字的人字旁,传播的主体就是人,没有人就没有传说,这就是传说对人的意义。人,喜欢传说。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自古流传神秘、神奇的传说多不胜数,其中有很多传说也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影响,今天就

  • "秦始皇陵"被盗是真的假的?那么现在的“秦始皇陵"是重修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宋朝

    "秦始皇陵"被盗是真的假的?那么现在的“秦始皇陵"是重修的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古代的盗墓是比较猖獗的,很多墓葬其实都被盗过,更是有以盗墓为职业的盗墓贼,而关于陵墓是否被盗的问题,恐怕秦始皇陵受关注的程度是最高的了。秦始皇陵作为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至今一直没有被发掘,原因也有很多,而有人根据一些

  • 历史上的石重贵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石重贵,五代

    石重贵,后晋皇帝,石敬瑭养子,942年-946年在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帝王,文化程度不高,武艺却还不差,从小被自己做皇帝的二叔过继为子,说也奇怪,这位二叔居然比大唐秦王李世民还要大度,自己有多个儿子不给继位,却最终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大侄子。大侄子作为

  • 历史上李昪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李昪,五代十国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元末明初的说书人罗贯中先生把三国故事,以一部《三国演义》唱红了大江南北,千百年之后更是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三国当中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无非是,蜀汉开国先主昭烈皇帝刘备辛苦半生,开创三分天下基业的传奇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