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出生在贞观十三年,十八岁那年也是贞观十三年?

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出生在贞观十三年,十八岁那年也是贞观十三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3/12/24 15:42:57

为什么西游记里唐僧出生在贞观十三年,十八岁那年也是贞观十三年?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个人长大是需要时间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是谁都需要时间,长大多少岁就需要多少年。但是到了《西游记》里面,如果看过原著可能就会产生困惑,书中所写唐僧的父亲陈光蕊考取功名,迎娶妻子,唐僧出生,遭遇水贼,唐僧被和尚收养,这一切事情虽然很多,但是要在一年之内完成也不是没可能,但问题就是,后来唐僧长大到了十八岁,为父亲报仇解救母亲,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竟然也是在和之前一样的贞观十三年,这究竟是作者写错了,还是有意为之?

唐僧师徒以为走了十万八千里,经过十几个国家,其实,他们有可能只是像美剧《西部世界》一样,被引进一个专门搭建的虚拟空间里,去完成传经设计者希望他们完成的“取经”任务。

科学告诉我们,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所有物质的运动,都得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进行。既然取经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那么,时间线上有没有痕迹,来证明这是一个“太虚幻境”?

非常有。

很多读原著的朋友早就发现了,在第八回和第九回之间的“附录”,也就是讲唐僧身世的那一章里面,时间开始出现漏洞。

附录开篇,魏征奏请唐太宗开科取士,太宗准奏,这才引出了陈光蕊考状元的故事。时间设定上,明确说了:

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

然后,就在这一年里面,陈光蕊中状元、招驸马、赴任被杀、老婆被抢,然后是唐僧出世、被抛江中,再被金山寺长老收留,取名江流儿……这一组动作紧锣密鼓,理论上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唐僧出世的时间,明明白白,是贞观十三年。

然后就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金山寺长老为唐僧“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也就是这一年,唐僧明白了自己身世,为父报仇,一家团聚。

民间传统出世就算一岁,长到十八岁,就是过了十七年,只要数学不是政治老师教的,就可以算出,这一年,应该是贞观三十年。

再来看第十二回,唐僧作为高僧的第一次亮相,是在长安城化生寺讲演佛法,唐太宗带文武百官去拜佛食斋,见到唐僧,给了个完美的第一印象。按上所述,这就应该是贞观三十年以后(含三十年)的事了吧?

偏不。这一回的开头,又是明明白白写着:

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会不会是刻印排版搞错了,把“三十”排成“十三”?不可能,贞观十三年是己巳年,那么,贞观三十年就应该是丙亥年,不可能还是己巳。

更重要的证据,来自取经出发的时间点,第十三回开头: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

看到没有?还是清清楚楚的“贞观十三年”。

按这几回的记载,从陈光蕊考状元到唐僧出发去取经,最少十八年的时间历程,都在贞观十三年这一年里完成了。

我们不禁要问,时间去哪儿了?

会不会是吴承恩写着写着写糊涂了,写到后面忘了前面?毕竟他写这百回本,说好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说不好听也可算洗稿,洗稿嘛,就难免在一些数量词上忘了查找替换,留下证据。

会不会像一些专家说过的那样,

“附录”是后人加塞的。百回本最早的版本叫“金陵世德堂本”,里面并无附录。英国汉学家杜德桥就持这说法,他说附录是明朝广东作家朱鼎臣写的。

可是,细读原著便可发现,附录之后,有好几处地方,都由唐僧自己或借他人之口提到唐僧的“江流儿”身世,跟附录情节是吻合的。这充分表明,附录并不是后人加塞,它跟百回内容是浑然一体的。

再说,如果真是朱鼎臣或谁补写的附录,怎么会将“贞观十三年”这个取经出发的时间点视而不见?

要破解这个时间之谜,还是要回到原著第九回,看看贞观十三年这一年,还发生了什么事。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情节大家都很熟了,就是倒霉的泾河龙王跟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该由丞相魏征来执刑;算命先生指点泾河龙王,让他去唐太宗梦里求情——注意这细节,入梦。

唐太宗许诺救龙王。接下来第十回、第十一回,魏征跟唐太宗下棋时打了个盹,梦中(又是梦)把龙王斩了。龙王的鬼魂认为唐太宗说救不救,没有诚信,跑到阴司告唐太宗不讲诚信。于是,唐太宗被梦游地狱,遭遇种种恐吓,最后交了巨额赎金,又答应要做水陆大会超度孤魂野鬼,才被放回阳间。

这才有了选高僧主持法会引出唐僧,而前来面试选手的观音又亲自到法会上直指唐僧讲的佛法有问题: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第十二回)

关于这四回的情节,本专栏开篇做了一个梦之后,这位国家领导人彻底信了佛教已有深扒,没看过的朋友可参考一下。一句话:唐太宗的这一连串“奇遇”,都是被设定好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他派人去西天取经。而唐太宗也终于深信了,只有西天的佛法,才能给他足够的理论zì信。

那么,唐僧取经花了多少年,回来是哪一年?这一点,书中明确给出不矛盾的答案:取经用了十四年,最后一回,唐僧取经回来递交通关文牒时:

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这句话,又出了一个大Bug,历史上,“贞观”这个年号只存在二十三年。在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死了——这次真的死了,他儿子李治上位,成为唐高宗,改元永徽。

也许又有人会跳起来说,杠精!讲神话扯历史干嘛?书里不是写了吗,魏征在阴司里有关系,让唐太宗多加了二十年阳寿,本来应该是贞观十三年死的,修改后变成贞观三十三年,所以取经回来是贞观二十七年,有问题?

这话对,也不对。纯架空的神话,当然没必要扯历史,但是,涉及著名历史人物时,基础设定,特别是生卒年,就不能脱离历史真实。秦始皇徐福去找仙药,哪怕你写徐福到了日本不回来,成了日本天皇,现在日本人都是徐福的后代,怎么YY都无所谓,但你要是写秦始皇吃了仙药,长生不老,秦朝江山一直传到现在,还是秦始皇当皇帝……能别这样吓人吗?

同样道理,既然是神话,你写唐太宗死后成佛成仙成阎王,这都没问题,但历史上的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死,你再怎么神话,都不能有“贞观二十七年”这样的时间出现。

不信你现在写神话小说用个“宣统四十一年”试试?分分钟把你给历史虚无了。

那么是吴承恩不懂这些,所以才会这样错乱?

吴承恩是明朝文人,他怎么可能不懂这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你以为他是现在的初中生咩。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你想说什么?

我也不绕圈子了,直说吧,吴承恩正是通过这些错乱的时间线,告诉我们取经的真相:取经既是在虚拟空间里进行的,也是在虚拟时间里进行的。

什么叫虚拟时间?

一句话:我们现在感知的时间都是相对的。还记得书中“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设定吧,听起来是神话,其实很科学。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宇宙中巨型黑洞产生的的超大引力,会扭曲附近的时空,让时间变慢——对,我想起《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台词:这里一个小时七年,分秒必争啊

既然从陈光蕊出发去考状元到唐僧出发去取经,这十八年时间都可以在同一年里面进行,为什么取经的十四年不可以是在同一年甚至同一个月、同一天、同一个时辰里完成?

具体怎么完成?很简单,从第九回开始就有提示了:做梦。

泾河龙王进入唐太宗梦中向他求情;魏征梦中把龙王斩了;龙王又进入太宗梦中讨命;然后唐太宗被梦游地府……既然这一切都在梦中进行,为什么梦中就不能把经给取了?

因为取经时间太长?听过“黄粱美梦”或“一枕黄粱”吧: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等店家开饭时打了个盹,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后发现,店家的小米(黄粱)饭还没有熟,因而顿悟。

《盗梦空间》的陀螺。到底什么才是真实?

《盗梦空间》还记得吧?你入我的梦,我入你的梦,梦中梦,梦外梦,在梦中杀人、救人、窃取商业机密,甚至窃取别人思想……而梦中梦的时间,跟“现实”中的时间比,可以是几何级别的速度差。

再看《西部世界》,以女主为例,她觉醒前所感知的时间,其实就是在有限的几天里面不断地循环,而她漫长的记忆(前传),只是被植入的虚拟时间。

科技能到达的地方,神通早在那里等着。

种种证据表明,取经,就是李世民被做了一场大唐梦。这场梦,从泾河龙王喊冤就开始了,下了地府之后,一直到全书结束,李世民根本就没醒过来,梦中的他才会有“贞观二十七年”这样的时间错觉。

而同一时间,在洪福寺内修行的陈玄奘,在五行山下坐牢的齐天大圣,在高老庄当上门女婿的前天蓬元帅,在流沙河卖人肉叉烧包的前卷帘大将,包括在鹰愁涧潜水的小白龙……纷纷被植入李世民梦中,组队捉妖。

只有这样,才能完美解释,西行路上,所有的山川、城郭、风土人情,全是大唐的复制;也只有这样,才能完美解释,全书中多处出现的时间错乱。

百回本面世后,对西游的续作、番外有不少,公认最好的,是明末浙江作家董说写的《西游补》,开篇即注明“入三调芭蕉扇后”,全书十六回,就写了孙悟空做的一个梦,在梦中,他撞入鲭鱼精幻造的“青青世界”,穿越到过去未来,化身为不同历史人物,乱入各种历史情节,最后是一位坐在莲台上的尊者唤醒了他:

尊者道:我是虚空主人,见你住在假天地久了,特来唤你。

悟空醒来后,跟唐僧说起他的奇遇,师徒有一番满满都是玄机的问答:

唐僧便问:“悟空,你在青青世界过了几日,吾这里如何只有一个时辰?”行者道:“心迷时不迷。”唐僧道:“不知道心长还是时长?”行者道:“心短是佛,时短是魔。”

空,你悟了吗?

所以,回到开头,不要再问时间去哪儿了,正如我一位好朋友爱因斯坦说的:“时间,只不过是人类的错觉。”

标签: 历史西游记

更多文章

  • 汉朝两个舞姬出身的皇后,两个人的结局截然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赵飞燕,汉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飞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两个女人的故事,一个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一个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一般皇后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除了身份上有要求的话,还要知书达理,因为以后是要统领后宫的人。但是这两个人出生都非常的卑微,两个人都是舞姬出身的,她们的经历也非常的相

  • 铁裙之刑是什么刑法?朱元璋为什么以此对待朱棣生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铁裙之刑是什么刑法?朱元璋为什么以此对待朱棣生母?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从最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位的,从幼年的环境中锻炼了他的心智,为人杀伐果断,但对代平民百姓却是非常好,在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后,社会生产力逐渐恢复,发展势头良好,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慈禧睡觉都要捧着的宝贝是什么?慈禧为什么爱不释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清朝,慈禧

    慈禧睡觉都要捧着的宝贝是什么?慈禧为什么爱不释手?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清朝时期的时候慈禧的腐败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提起她就让人恨的咬牙切齿,因为她的存在导致被迫签订了各种的不平等条约,还有不断的割地赔款。但她的生活却依旧奢侈无比。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慈禧搜罗了许多奇珍异宝,并且将单独喜欢的宝物

  •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曹操却看不上他?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曹操却看不上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谈论到那个谋士,最令人难以忘怀的,那么非诸葛亮莫属了,他帮助刘备从一无所有到创下了蜀汉的一份基业,可谓是料事如神,如此厉害那么为何“唯才是举”的曹操,却看不上他呢?曹魏的实力在魏蜀吴三国中无疑是最强的。当初曹操发布了《求

  • 陈平的离间计为什么能成功?其实陈平看透的是这一点!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汉朝,陈平

    陈平的离间计为什么能成功?其实陈平看透的是这一点!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平是一个有大谋略的人。他一生为刘邦献上六大奇计,为刘邦获取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在这六大奇计中,陈平离间范增、项羽的计策,确实显得太小儿科了,稍微有一点头脑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出反间计。为什么偏偏项羽看不出来呢?难

  • 疯子发疯要当皇帝,乾隆为什么连个疯子都不放过?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清朝,乾隆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乾隆皇帝统治的时期,是一个盛世王朝。中国的人口达到了惊人的增长,但是于此同时乾隆也担心起了,粮食的问题,为此下令一旦闹事就一律杀头的铁血政策。这也就是为何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制造了大量文字狱的缘故。他的目的就是在震慑当时天下的老百姓,让他们安分守已,不要妄议朝政。正是在这个

  • 汉献帝刘协一生最痛恨的是曹操吗?其实不是!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汉朝,刘协

    汉献帝刘协一生最痛恨的是曹操吗?其实不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的皇帝都十分悲惨,大多都是政治傀儡,而汉献帝就是其中的代表,几乎一生都在被人挟持,从董卓到曹丕也是从年幼到迟暮,那么刘协一生最痛恨谁呢?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王朝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

  • 大战在即,慈禧穿寿袍问李鸿章好不好看?李鸿章三个字巧妙脱身!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清朝,慈禧

    大战在即,慈禧穿寿袍问李鸿章好不好看?李鸿章三个字巧妙脱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是历史上一个十分强盛的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末期,大权基本都落在慈禧太后手上,而慈禧又是一个鼠目寸光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久而久之,大清王朝也在内忧外患中灭亡。说到慈禧太后,恭亲王载涛是这样评

  • 李世民死前跟武则天说了什么?武则天巧妙获得生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死前跟武则天说了什么?武则天巧妙获得生机!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整个历史中皇帝有着几百人,但能被谁人所熟知的并不是很多,一些明君肯定是会记忆犹新,比如大唐时期的李世民,虽说他上位的手段令人不齿,但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都能算得上是一位明君。李世民,598年生于陕西武功县,年少习文,过目成诵,

  • 三国最丑的人都有哪些?庞统竟然只能排第九?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三国,庞统

    三国最丑的人都有哪些?庞统竟然只能排第九?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庞统长得不好看,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是很儒雅帅气的,但是庞统却又矮又丑,甚至还曾经因为太丑而被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才能,遭到了冷落。不得不说,人真的不管在任何时代都是看脸的生物。但是,如果要说庞统是三国时期最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