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轰然倒塌,清朝的王公贵族都去哪里了?

清朝轰然倒塌,清朝的王公贵族都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79 更新时间:2024/2/9 10:31:23

清朝轰然倒塌,清朝的王公贵族都去哪里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1908年12月2日,清政府匆匆为溥仪举办了一场登基典礼,不过,当时只有3岁的溥仪却哭哭啼啼地吵闹:“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

摄政王载沣眼见儿子哭的厉害,只好好声好气地哄道:“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典礼一结束,所有人便忍不住对载沣所说的“快完了”这句话议论纷纷,他们也忍不住在想,清朝是不是真的快完了?

载沣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一语成谶,他费尽心机去扶救的清王朝真的快完了。

溥仪仅仅当了3年的皇帝,便在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宣告了他皇帝生涯的结束,也宣告了已经享国276载的清朝的统治的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不过,这场开创新时代的革命却始于武昌城中的一声不可控的枪声。

最终,这声爆炸声愈演愈烈,演变成了一场推翻腐朽清王朝的统治的革命。

那么,当清王朝被推翻之后,曾经效命于它的王公重臣们后来又得到了怎样的结局呢?

先说摄政王载沣,载沣实际上早在溥仪退位之前,便已经此职回家了。

1911年10月,蒋翊武和孙武等人在武昌秘密策划起义,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孙武因试验炸弹不慎被炸伤而住院,蒋翊武也因爆炸事件被迫逃离武昌,但是武昌起义却仍然在清政府的步步紧逼之下爆发了。

武昌之事一起,载沣便迅速发布了命令,让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镇压起义军。

然而,荫昌却没有足够的威望去指挥地方军作战,他虽然是北洋军中的老人,却也没有能力和威望去指挥由袁世凯一手打造出来的北洋军,所以清军在荫昌的指挥下,在和起义军的作战过程中竟然连连失利。

载沣在迫不得已之下,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让袁率领北洋军去打起义军。

此时,待在皇宫里的隆裕太后也忍不住跳了出来,她虽然没有她的姑姑慈禧的野心和权力欲,可是或多或少也总有一点想要尝一尝权力的味道的想法,所以,她便不可避免地和载沣产生了冲突。

载沣也很无奈呀,他也想让清朝能够继续撑下去,可是,局势已经到了凭他的能力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1911年12月6日,载沣向隆裕太后请求辞掉摄政王一职,隆裕想要权力,此时的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地给,这多少有点引咎辞职的意思,谁让他连一个小小的武昌也打不下呢?

隆裕一见载沣这么识相地提出辞职,她自然也乐得配合,所以想也没想地便答应了。

只是,载沣辞职后,隆裕显然更应付不了这么复杂的局面,被袁世凯一吓唬,便脸色苍白地点头答应让溥仪退位了。

载沣辞职以后回王府里老老实实地带着,闲时喝喝小茶,看看书,还给自己弄了个“书癖”的雅号,生活过得倒也自在。

他在辞职后对政治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心,即便是张勋在1917年复辟之时,他也没有参与此事,溥仪在1932年被日本人带去东北任执政之时,他也自始至终没有太多的热情,即便溥仪和日本人极力想将他留在伪满,他也想尽一切办法逃了出来。

1950年,兜里日渐拮据的载沣,以90万斤小米的价格将醇亲王府卖给了“国立高级工业学校”,这也算是一件颇有先见之明的事。

1951年2月3日,载沣在京病逝,虽然他的晚景如今看来颇为凄凉,可到底是保住了自己的气节,没有像他儿子一样背负一世骂名。

说完了载沣,再说另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袁世凯。

袁世凯发迹于总督朝鲜时期,崛起于小站练兵,巅峰时坐上了中华民国总统的位置,不论是对于清朝,或是对于中华民国,他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人物,可谓是一个承前后的人。

袁世凯从朝鲜回国后在李鸿章的举荐下去了天津小站,为清政府编练一支在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之后能够拿得出手的新军,这支新军后来虽然被编入了武卫军,不过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时袁世凯恰好率领所部去了山东,所以另外几支武卫军几乎全军覆没之后,袁世凯这支却完好无损。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袁世凯手里的北洋军几乎已经成为了清政府最后的精锐。

所以,载沣在1908年一上台便为了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将兵权收归皇室,一出手便罢免了袁世凯的官职。

只不过,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因为荫昌在前线失利,眼看着局势越来越紧张,载沣不得不选择向袁世凯低头,请他出山率军镇压起义军。

殊不知,袁世凯一出山,在拿回了北洋军的指挥权之后,又想法设防地拿到了载沣花了3年时间和无数心血训练出来的禁卫军的指挥权,如此一来,局势便几乎完全系于袁世凯一人之身了。

只要袁世凯继续效忠清政府,挥挥手便能镇压起义军;可是,如果他要倒向革命党阵营的话,清政府的国祚便也到头了。

最终,袁世凯被革命党“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的承诺所吸引,投入了革命党一方,从而北上迫使溥仪退位。

清朝倒台后,袁世凯也如愿以偿地坐到了中华民国总统这个宝座上。

袁世凯本能够凭着辛亥革命之功成为书上的英雄,却被一场失败的帝制复辟活动所累,成为了书上的“独夫民贼”,让人不胜唏嘘。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被迫取消帝制后没过多久便因病去世了。

说完了载沣和袁世凯,再说说善耆和绍英这两个人。

善耆是十二个铁帽子王之一,若说善耆名声不显的话,那么,他的女儿——日本间谍川岛芳子绝对是近代史上一个尽人皆知、也尽人唾弃的历史人物。

精卫之所以在策划刺杀载沣不成反被逮捕之后,不被砍头,还能够活着等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这里面便少不了善耆的“功劳”,当时愤怒的载沣曾想砍了他的头,但是被善耆给劝住了。

清朝灭亡之后,不甘心的善耆一直试图借助日本人的势力复国,最后于1922年抑郁而终。

绍英此人虽屡任要职,不过能力一般,被溥仪评为“出名的胆小怕事的人”。

1924年冯玉祥派鹿钟麟到紫禁城驱逐溥仪时,便是绍英代表溥仪去和鹿钟麟交涉,从而为溥仪离开皇宫多争取了几个小时。

溥仪被驱逐之后没过多久,绍英便在1925年一命呜呼了,也算是陪清朝走完了最后一程。

标签: 历史清朝

更多文章

  • 此人割肉喂太子!太子登基为什么放火烧他?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春秋,重耳

    此人割肉喂太子!太子登基为什么放火烧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说起春秋时期,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年代,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人物,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都说乱世出英雄,今天的主角就是历经了重重磨难,才坐上春秋霸主之一的位置。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英雄的历史故事。今天的主角可能大家很熟悉,他

  • 郦食其靠一张嘴拿下七十座城池,最后却被烹煮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郦食其,春秋

    历史上有两个励志的皇帝,一个是西汉刘邦,一个是明朝朱元璋。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刘邦的统一天下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郦食其这个人,他是楚汉时期的一位儒生,很有才干。也正是因为很有才干,郦食其对于任何人都看不上,在他的眼中,只有刘邦这个人才能入眼了。因此在刘邦遇到困难的时候,郦食其就站

  • 姐姐将貌美的亲妹妹献给皇上,姐姐成皇后,妹妹惨死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赵飞燕,汉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飞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各种制度还不是非常完善,各阶级的界限也不严格,于是在汉朝就有这样的现象,平民也可以有幸跃入上层阶级。比如卫青,曾经是养马的奴隶,最终成为诸侯,卫子夫原来只是公主府上的侍女,最终却成为了皇后。等到了后来的朝代,等级和礼法制度更为

  • 皇太极为何突然猝死?真的与女人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皇太极,清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九日,当太阳的余晖缓缓落下,而皇太极这位大清王朝的主人,在面见了土默特部的甲喇章京等人,召见了自己远嫁察哈尔的固伦公主后,却溘然长逝。只留在了史书里一句“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太宗端坐而崩。年52岁。”皇太极,1592年

  • 机会摆在面前刘备却不知珍惜,频出昏招葬送荆州!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机会摆在面前刘备却不知珍惜,频出昏招葬送荆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历史上,关羽丢荆州影响深远,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这件事,一般人都把原因归结于关羽的傲慢的大意,给了东吴偷袭的机会。不过,小编要说的是,这件事还真不是完全关羽的责任。曾经有个机会摆在刘备面前,可惜刘备决

  • 吕布被曹操捉住本有机会逃走,只因听了她的话错失良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三国,吕布

    吕布被曹操捉住本有机会逃走,只因听了她的话错失良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我国历史上,武将是每个朝代都必不可少的,因为武将是能够攻城拔寨的,抵御外敌的。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数以万计的武将,要说那些比较勇猛的武将,估计很多人就会马上想到三国时期的吕布了。胯下赤兔马,手握方天画戟,虎牢关力战三英。

  • 揭秘:蒙古族的八大禁忌分别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清朝,古代

    禁忌是一个民族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蒙古族作为马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和游牧生活,是他们的显著特征。在长期的放牧和捕猎生活中,这个民族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禁忌。那么,蒙古族究竟有哪些禁忌呢?一般认为,蒙古族的禁忌主要有八个方面,包括火忌、水忌、病忌、死忌、忌蹬门槛、忌摸头、忌打狗和做

  • 历史上真的有“巫蛊之术”吗?历代都严厉禁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大家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在后宫的争斗中,一些妃子嫉妒其他妃子,便用“扎小人”的方法来诅咒那个自己讨厌的妃子,而这种事情一旦东窗事发,皇上一定会震怒,而那个“扎小人”的罪魁祸首也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这里提到的“扎小人”,实际上就是古代“巫蛊之术”的其中一种。那么,这“巫蛊之术”究

  •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后代?朱厚照无嗣是内因还是外因?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明朝,朱厚照

    朱厚照为什么没有后代?朱厚照无嗣是内因还是外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在正史上的评价两级分化,一则认为其人能力超凡,能够能雷霆手段平息宦官刘谨之乱,平灭安化王、宁王之内乱,击败异族蒙古小王子。一则认为其人昏庸无道,建豹房以玩乐,甚至光天化日之下干

  • 曹昂之死对曹操有什么影响?曹操至死都为此愧疚不已!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昂之死对曹操有什么影响?曹操至死都为此愧疚不已!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昂是曹操长子,曹昂从小由丁夫人养大,不过他的生母并不是丁夫人而是刘夫人。曹昂20岁是被举孝廉,此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操也十分器重曹昂。不过此后张绣复叛,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最后曹昂还有典韦为救曹操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