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打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不敢入侵?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打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不敢入侵?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4/4/13 22:43:45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打成一锅粥,为什么外族不敢入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古代,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即华夏民族周围,生活着一群以游猎畜牧为生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文明起步较晚,生活环境也差,因此被称之为蛮夷或者外族。

蛮夷人性格凶猛,战斗力强悍,为了掠夺物资,获得生存,对中原地区屡屡发动进攻,有时候被打回老家,比如汉武帝时期,匈奴被打得元气大伤,汉和帝时期,北匈奴被打得向西逃窜;有时则打进中原内部,取得统治控制权,比如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先后在中原建立了15个政权,南宋末年,蒙古攻进中原建立元朝,明朝末年,关外铁骑入关在中原建立清王朝。

所以,在历史上,游牧民族就一直不停的侵扰中原,而且好几次都打败了统一强大的中原王朝。但是在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个特殊阶段,即便是群雄割据,各地混战,打成一锅粥,却没有外族入侵,十分神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特殊阶段便是汉末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真正的乱世,但也是一个群雄辈出的时代,各方霸主雄才大略,手底下奇人谋士、骁勇武将众多,虽然各方势力之间打得火热,寸土必争,分毫不让,但是在对外御敌上,却总是能出奇一致的统一战线。

当时曹魏要面对北方强悍的南匈奴、乌恒、鲜卑等,蜀国要面对南蛮,东吴要面对百越,此外还有黄巾余党、各种山贼等,虽然这三方势力在中原地区拼得你死我活,但他们每一方都不是省油的灯,在面对外族的时候,有着一致的态度,集结兵力,一顿痛打。

南蛮王孟获多次起兵作乱,威胁到蜀国的后方,于是诸葛亮亲自领兵平叛,七擒七纵,最终征服孟获,平定南疆。

对于百越,东吴则完全没把他们看在眼中,反而是将他们看作兵源跟财源,每当军队里面缺粮食了,士兵不够用了,就对百越一顿征讨,满载而归。

至于强悍的南匈奴、鲜卑、乌恒等外族,他们面对的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曹操,曹操是一代枭雄,怎能容许异族侵扰。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曹操声威震天,南匈奴惧怕曹操,干脆俯首称臣,至于乌恒,蹋顿单于被张辽斩杀,二十万被俘,元气大伤,鲜卑被吓得立马归降,从此北方安宁。

所以三国时期不是没有外族入侵,只是这些外族都被强悍的各方霸主打跑了,那能够灭掉统一王朝的外族,为什么在三国时期就攻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原地区呢?

首先,三国时期保持了汉代尚武的传统,再加上各个势力间相互征伐,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战斗力,所以在对待外族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不过这还只是外在的、表层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在的原因,是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很有杀伤力,非常关键。

还是汉元帝时期,名将陈汤在击退北匈奴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就是:要把砍下的头颅挂在蛮夷居住的槀街,让他们知道,胆敢侵犯我大汉帝国的人,就算离得再远,我们也一定会诛杀到底!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振聋发聩的汉家宣言,源于儒家民族思想的民族意识,突出了中原在物质方面与文化方面的强大优势,是一种深远的政治襟怀跟战略思想,贯穿了整个汉朝,即便是到了皇权没落、诸侯纷争的汉末也不例外。

所以三国时期虽然各个势力之间打得热火朝天,但面对外族时,一线作战,共同对抗,外族根本占不到半点便宜,更不用说入侵了!

标签: 历史三国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有一个习惯,后宫妃子都叫苦不迭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以前我们国家的封建时期里,朱元璋这位草根皇帝可是非常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时期,由于国家太过腐朽了,所以就引得百姓有很多的怨言。朱元璋这个皇帝原先的出生并不好,他原本家庭十分贫困,有段时间他甚至穷到了要去做和尚讨饭的地步,尽管生活万分

  • 明神宗朱翊钧38年不上朝,背后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朱翊钧,明朝

    众所周知,明朝是汉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明太祖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经历,给后人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然而,有句话叫“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此语前句形容朱元璋,后句形容他的后裔恰如其分。原本是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却毁在他众多的子孙后代手里。其中,促使明朝开始走向衰

  • 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一个弱女子?慈禧靠什么笑到最后?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清朝,慈禧

    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一个弱女子?慈禧靠什么笑到最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一个弱女子?他们犯了国人常犯的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带着两宫皇后及亲信逃往热河避难。次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为了稳定朝局,咸丰帝在临终前,对后事做出了详

  • 王爷冬天为了御寒用的什么方法?其实非常变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要说古代对美女的态度,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唐朝是以胖为美的了,唐朝不想我们现在都喜欢身材苗条的美女,那时的审美是越丰满的女人越受大家喜爱。不得不说单凭这一点就让很多胖女孩羡慕唐朝那个时代了,甚至想要是自己生在那个朝代一定是一个大美人。可是在唐朝胖美人真的这么受欢迎嘛?作为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的兄弟,都是

  • 公主10岁远嫁和亲,结果不到三月病死床榻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春秋

    自从父系氏族社会开始后,古代女性的地位就每况愈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婚前出轨。女人一旦和男人关系过近,就会遭遇沉塘的处罚,很多女性都是丧生在了自己亲人的手中。如果是平民女子还好,婚假自由,但是贵族女子,特别是皇室女子的话,基本都沦为了政治工具,她们唯一比别人好的,也就是吃喝不愁罢了。在春秋时期,诸侯

  • 山西省有个城市被称为"皇后之乡",为什么古代皇帝都喜欢这个城市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明朝

    山西省有个城市被称为"皇后之乡",为什么古代皇帝都喜欢这个城市的女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对大同这座城市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它有着"皇后之乡"的美称。那么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大同这片神奇的土地,自北魏以来,出了25位皇后与9位皇妃。虽然

  • 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到底是不是张献忠屠川所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张献忠,明朝

    明朝中后期,四川人口数量在310万左右;明朝万历年间,四川人口接近750万。顺治十八年,四川人口锐减至8万人(存疑)。在近几年有关研究“湖广填充四川人口”的相关报告中,也能证实当前的四川人口几乎全部从外地迁入,四川在明末清初时期接近灭绝的人口大锐减确实存在。四川人口在清初出现大锐减的情况,按照清史和

  • 朱棣答应立朱高熙为太子是真心的吗?为什么后来变卦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明朝,朱高熙

    朱棣答应立朱高熙为太子是真心的吗?为什么后来变卦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高煦系朱棣的次子,英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征战南北,屡立战功。白沟河之战,高煦帅精骑数千,斩南军都督瞿能父子,使得燕军反败为胜。东昌之役,“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赖高煦所率援军,击败南军,保护了朱棣。朱

  • 貂蝉原型真的只是董卓婢女吗?因吕布才名扬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貂蝉,三国

    貂蝉是东汉末年人氏,与春秋时代的西施、西汉的王昭君、唐朝的杨玉怀并称古代“四大美女”。但是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貂蝉是唯一一个正史没有记载,事迹难考的人,连他是哪里人至今都没有定论,因此很多人认为貂蝉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事实上,就算是虚构,也必定有原型,否则不会如此广泛的流传。貂蝉这个名

  • 真是够乱的!郑庄公的四个儿子轮流当了六任国君是什么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春秋,郑庄公

    真是够乱的!郑庄公的四个儿子轮流当了六任国君是什么情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春秋时期,兄弟相继为君的并不少见,比如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就分别当上了国君。可是,你下台之后我上,我下台之后你再上,这样的事情还是很罕见的,郑庄公的儿子们就让我们开了眼了,他的四个儿子居然做了六任国君。据《史记郑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