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关羽真的是“大意”才失的荆州吗?如果张飞赵云协防结局会怎么样?

关羽真的是“大意”才失的荆州吗?如果张飞赵云协防结局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4/4/1 14:56:30

关羽真的是“大意”才失的荆州吗?如果张飞赵云协防结局会怎么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关羽失荆州丢性命,为此衍生了“大意失荆州”这个成语,甚至有阴谋论者还提出了“刘备诸葛亮联手除关羽”的论调。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关羽像诸葛亮一样谨慎,荆州也得丢。

刘备诸葛亮脑袋里要是没进一吨水,就不会付出失荆州这么大的代价除掉关羽,抛开三人的感情不说,刘备丢了一半地盘,诸葛亮丢了老家,这种蠢事不是一代枭雄和无双智者能做得出来的——只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才会认为刘备诸葛亮谋杀了关羽。

在三国正史中,“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还真没得到刘备授权,诸葛亮作为杂号无爵位的军师将军,也没有资格给关羽授权。所谓“刘备下令关羽向襄樊进军”,是演义小说的说法。同时三国正史也可以证明,发动襄樊之战,也不是关羽的自作主张,所以“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是要打一个引号的。

如果要说关羽失荆州丢性命是起源于一场阴谋,那么策划者也不是刘备诸葛亮,而极有可能是那个“老实巴交”的鲁肃鲁子敬。

既不是关羽自作主张,也没有刘备诸葛亮授权,那么究竟是谁先点燃了襄樊战火?

首先咱们来看看正史的记载吧:“(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三国志·卷一

武帝纪》”

综合其他三国史料,我们可以还原事情的经过:当时曹操对荆州(他也占据了荆州的部分郡县,南阳郡一直在曹操管辖范围之内)的搜刮,就像蜀汉对南中的搜刮一样,已经到了敲骨吸髓的程度。南阳地区官吏和百姓不堪徭役(抓壮丁)之苦,这才在宛城守将侯音、卫开的带领下,起兵抗曹,并且跟蜀汉方面的荆州守将关羽(魏蜀吴荆州都有守将,关羽只是其中之一,没有谁掌控整个荆州)取得了联系。

曹操眼看南阳郡要丢,就派遣大将曹仁前来“平叛”,并且在宛城犯下了战争罪——屠城。接下来的记载是“秋七月,(曹操)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

从这两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动战役的不是关羽而是曹操,关羽只是被动应战而已,或者可以叫自卫反击,这恰恰是“前将军、董督荆州事、假节钺”的关羽分内之事。至于主动向曹魏进攻,刘备和关羽都没那个心思,因为当时刘备集团在汉中方面一直跟曹军展开拉锯战: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派遣张飞马超吴兰三将齐聚下辩,准备向曹魏进攻,结果被曹洪一军挡住,寸步难进(演义中蜀汉打诸曹夏侯不费力,正史恰恰相反)。

建安二十三年三月,张飞马超吃了败仗,吴兰丢了性命:“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曹仁屠宛城并向关羽进攻的时候,也正是刘备带着法正黄忠斩夏侯渊、跟曹操争夺汉中的战役胶着阶段:“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

曹操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并不在乎两面作战,但是刘备不行,不管是荆州还是益州,都是新占领区,民心未附,只能求稳不能求进。刘备关羽想稳,曹操却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不停地在两线发动攻势,弄得刘备根本就抽不出兵将来驰援关羽:赵云协助诸葛亮看守益州,张飞魏延顶在汉中前线,马超不可独当一面(不是没能力,而是信不过),黄忠已经重(未必老)病将死(黄忠死于建安二十五年八月,并没有参加夷陵之战),刘备武将缺乏的短板就在这时候暴露了出来,致使关羽只能孤军作战。

曹营和东吴公认的万人敌关羽,不可能没有战略眼光,更不会贸然开打无把握之仗。但是如果关羽不做出军事反应,结果同样是灾难性的:援救侯音并不积极主动,恐怕已经伤了很多心向蜀汉的士族和百姓的心。

曹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已经起到了足够的震慑作用,长此以往,就只见降曹而不见降刘了。

曹军步步为营,关羽要是节节退让,最后就会被赶出荆州。所以关羽只好被动应战,这才有了甑口川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以下三万人:“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三国志·卷卷四十七·吴主传》”

从上面的史料来看,最先在荆州挑起战争的,是曹魏一方,而曹魏一方也属于不得不出兵,因为一个侯音不除掉,就会有十个八个侯音站起来。而造成的曹军和关羽正面硬刚的,既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恰恰是被演义小说写得老实巴交的鲁肃鲁子敬。关于这一点,咱们先来看看赤壁之战后曹刘孙怎么瓜分荆州的:

从上面标注了时间的四张曹孙刘势力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开始南郡并不在刘备手中,那是周瑜耗费一年之力从曹仁手里拿下的:“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

这个南郡是抗曹第一线,被鲁肃力劝孙权借给了刘备。孙权是理解了鲁肃的蔫萝卜辣心,只有周瑜不理解,以为那是他苦战一年才拿下的,拱手让人心有不甘。但是周瑜后来也不反对了,因为以周瑜的战略眼光,也看出了鲁肃的良苦用心:这是把刘备推到了曹操的兵锋之下,江东又可以坐山观虎斗了。

孙权一直在不折不扣地按照鲁肃的蔫坏主意来做,即使是在建安二十年跟关羽闹摩擦,刘备亲领五万大军要开打,孙权也没提要收回南郡,而是跟妹夫刘备达成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协议:“(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刘备说我拿下凉州再给你荆州)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曹操出来搅局,孙刘讲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

南郡这块烫手山芋,孙权一直没要,因为他还要关羽在前面替他抵挡曹军呢。已经半红脸的刘备孙权,名为郎舅,实为潜在对手,互相算计那是必然的。而关羽恰恰成了曹操要打、孙权要暗算、刘备又帮不上忙的苦命人。

综上所述,包括曹操刘备诸葛亮在内,都被“老实巴交”的鲁肃算计了,而孙权领会了鲁肃的意图,一直把南郡放在关羽手里。这就埋下了曹军与关羽正面硬刚的伏笔,如果鲁肃在世,肯定会劝孙权再等一等,等到关羽和驰援的徐晃张辽血战一场之后(肯定是关羽战败),那时候他再来摘取胜利果实,既得到了荆州,又不得罪刘备,那就成了曹刘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但是鲁肃英年早逝,没有人能说服猴急的孙权,陆逊吕蒙又急于建功,所以才导致了关羽失荆州,孙刘联盟破裂(后来媾和也是面和心不和),让曹魏(司马)各个击破。

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得出来了:襄樊之战的爆发,是一种必然,并不是关羽自作主张,也不是刘备诸葛亮授权,而是侯音叛曹降刘引发的蝴蝶效应。襄樊之战前期进攻方是曹操大将曹仁,关羽属于不得不战,而打这样一场战役,恰恰是他的分内之事。

细看之下,我们才发现鲁肃才是三国时期一流智者,借出半个南郡,安享多年隔岸观火的太平日子。这段时间东吴势力野蛮生长,才导致了原先畏惧刘备并“进妹固好”的孙权野心膨胀——夺取荆州是对的,但在曹魏还没有彻底击败关羽的时候就出兵偷袭,操之过急。

这时候就要请问读者诸君了:跳进了鲁肃挖好的大坑,别说单靠关羽一己之力,就是刘备诸葛亮真的派张飞马超赵云来协防荆州,能够顶得住曹仁徐晃张辽和陆逊吕蒙的两面夹击吗?

笔者的观点是不能,因为在当时,就是最强的曹操也打不过刘备孙权联手。即使刘备和诸葛亮都在荆州,也扛不住曹操孙权的两面夹攻。其结果还得是刘备做出让步,以实现孙刘联合抗曹……

标签: 历史三国关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四位鬼才,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刘伯温?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周朝,姜子牙

    中国历史上四位鬼才,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刘伯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中国历史上出过的能人异士可谓数不胜数,他们的传奇故事活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可惜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人最终结局没有被史书记载,他们也因此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中国古代的四位奇人,诸葛

  • 皇帝把50多岁的乳母赏给一宰相,目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窦怀贞,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窦怀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宰相,像秦朝的李斯、汉朝的萧何、唐朝的房玄龄,这些宰相为了国家的利益无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忠于的国家。但历史上的宰相也并不都是贤能之辈,有些宰相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并不一定

  • 揭秘:为什么后世帝王都把王莽头颅当宝贝收藏?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王莽,西汉

    王莽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他修养极深,平日里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被称作是“周公再世”。因汉哀帝喜好男风,专宠董贤,荒淫无度,26岁就交代升天了。继任者平帝和孺子婴年幼,致使皇权旁落。公元8年12月1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从此西汉被他拦腰斩断,开始了他长达15年的皇

  • 由1只鸡引发的叛乱!1只鸡为何能影响大明王朝的命数?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明朝

    由1只鸡引发的叛乱!1只鸡为何能影响大明王朝的命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元璋出身贫寒,父亲朱五四子嗣众多,元朝末年,天灾人祸,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少年的他便在地主家谋了个放牛的差事。所幸,能够填饱肚子。而放牛之时,他常常和小伙伴们捡起一块块的破木板,扮做皇帝与大臣。一次,朱元璋与徐达、汤和

  • 张巡杀妻食子吃城中妇孺,为什么还被后人大加称赞?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张巡,唐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概从人类脱离野兽般生活方式的时候,便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道德体系观。不吃自己的同类更是成为了基本伦理要求。但是在古代大饥荒的年代,易子而食也是常见现象;甚至在非洲和美洲一些部落生活的聚集区,也总是有一些与吃人(不论是活人还是死人)有关的习俗。在我们如

  • 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大的败笔,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或能拿下曹魏!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三国,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刘备最大的败笔,刘备不发动夷陵之战或能拿下曹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的起因是东吴破坏蜀吴两国的联盟,与魏国勾结一起出兵攻打荆州。当时,关羽正在征战樊城,形势一片大好,擒于禁,斩庞德,一时威镇华夏。若能一举攻下樊城,将为蜀国开拓大量的疆土,还可以给魏国以震慑。

  • 皇帝刚死,太子就送同心结给宠妃!是不是太着急了?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隋朝,杨广

    皇帝刚死,太子就送同心结给宠妃!是不是太着急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都是他跟独孤皇后所生。但能争夺太子之位的,就只有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虽一直以来,长子杨勇都是太子,可隋文帝却对他不满意。原因其实就两条。其一、独孤皇后不喜欢杨勇。皆知隋文帝惧内,因为他的

  • 关羽不愿跟随曹操是因为曹操手下猛将多,自己轮不上号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关羽不愿跟随曹操是因为曹操手下猛将多,自己轮不上号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凡是喜欢中国历史的朋友,对三国时期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一定不会陌生。毕竟,在中国古代将近2400年之久的封建社会时期,每每在朝代更替之时总会涌现出一大批的能人异士。但不可否认的是唯有三国时期涌现出的人物最为杰出,

  • 汉武帝打匈奴的开支都是怎么来的?想不到“卖官鬻爵”竟是他首创?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打匈奴的开支都是怎么来的?想不到“卖官鬻爵”竟是他首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千古一帝”有很多,但真正能够算得上这一名号的,其实只有寥寥数人,而汉武帝刘彻却是这数人中的顶尖存在。刘彻做的事可太多了,加强中央集团、货币改革、确立儒家正统思想、开丝绸之路等,

  • 清朝嫔妃脖子上的白布条到底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清朝,古代

    中国地域广阔,同时也有着很多民族,除了人数最多的汉族,别的民族也是不可小觑的,而且每个名族有每个族的文化,也有着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习俗。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个民族,甚至到了清朝,治理国家的人由汉族变成了满族。满族统治天下之后,汉族的一些习惯也因此被同化,在清朝的时候,变化最大的就是服饰了。我们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