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必然还是偶然?这和李渊离不开关系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必然还是偶然?这和李渊离不开关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86 更新时间:2023/12/20 9:09:28

说到唐朝史上的明君,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李世民,然而李世民的一生却有一个污点,那就是玄武门之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必然还是偶然?这和李渊离不开关系。

李世民在我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代明君,赏罚分明,纳谏如流,贞观之治让国家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他对历史的功绩不能抹煞。

但李世民这辈子却做了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就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掉了他的同胞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并兵谏李渊,逼其退位,从父亲手中夺得指挥权,虽然继承大统后也成就了一番帝业,但他这个皇位却有点来路不正。

也许有点不太明白,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用如此手段,不惜留下千古骂名也要发起“玄武门之变”呢?他和同为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究竟有多深的仇恨而不得不对他们痛下杀手呢?

要说李世民对李建成、李元吉甚至是和他的父亲李渊之间的矛盾之争可谓由来已久,日积月累,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自从李渊称帝后,逐渐开始沉迷于酒色,有时还会无端猜忌手下的功臣,反倒把身边那些爱投其所好的马屁精视为忠臣亲信。有一个叫裴疾的,原是隋朝旧臣,在晋阳做官时就巴结上了李渊。李渊后来在山西起兵,裴寂又一次挑选了五百美女送给李渊。因此李渊就很信任裴疾,称帝后,更是给裴寂加官进爵,并授予高官厚禄。

和李世民一起起兵打天下的刘文静,大唐的开国功臣,随同李世民东征西讨,立过许多战功。看到裴疾仅凭着溜须拍马送美女,官做的比自己还大,内心甚为不满,两人也逐渐产生了矛盾。裴疾为了打击刘文静,就在李渊面前诬陷刘文静有意谋反。李渊竟轻信谗言,杀掉了刘文静。李渊的赏罚不公,加剧了大臣内部对李渊的不信任,也促使有的大臣如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死心塌地的效忠并支持李世民。

而对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李渊没有能够及时去化解,而是在后宫安于享乐,在究竟该立谁为太子这件事关重大的问题上忧郁不决,更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李渊也曾想过立李世民为太子。在刘文周大军压境威逼长安时,李渊对即将挂帅出征的李世民承诺,这次如果能打败刘文周,回来就立李世民为太子。

可当李世民大获全胜班师回朝后,李渊却食言了。李建成收买的妃嫔,在李渊那里不断吹枕头风,使得李世民觊觎已久的太子之位终未得逞,也为后来兄弟之间手足相残埋下伏笔。这件事也成了李世民拼死也要去争太子之位的导火索。从此,他和李建成两人之间便展开一系列的明争暗斗,矛盾日渐加深,最后甚至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

由于三四年未曾带兵,秦王府的力量有所削弱,世民手下只剩“素所蓄养勇士八百余人”(《资治通鉴》卷191)。而太子东宫的武士已多达数千人,双方力量高下一望即知。建成扬言,秦王兵少力孤,“留在京师,制之一匹夫耳。”(《旧唐书·列传第十四·李建成传》)」

多重危机之下,世民及其僚属都深怀忧惧。武德九年的夏天,突厥人大举入寇,这件事意外地激化了矛盾。

按照以往的惯例,如有征战,一般由世民挂帅出征。但经过二次平定刘黑闼之战,建成对军权的关注越来越高,不愿世民再染指军事。此次出征,他向高祖建议由元吉出马并获得批准。建成还打算调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秦府大将一同出军,借此彻底瓦解世民的部众,使其孤掌难鸣。而后,乘元吉出征、世民到昆明池饯别之机,令一力士当场击杀世民。

建成府中的太子率更丞王晊偷偷将此密谋透露给了世民,世民大惊,召集众将商议。大家一致认为,形势危急,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先发制人。世民遂定下政变之计。

秦王府的力量不如东宫强大,京师还有诸卫兵马,贸然举兵强攻极有可能被消灭。世民的计策是利用建成和元吉进皇宫的机会,在宫城门北玄武门预先埋伏以袭杀之。

世民遂到宫中向父亲上奏,说建成与元吉淫乱后宫,并揭发建成杀害自己的阴谋。高祖素来也知道几个儿子关系不好,但弄到这个地步是他绝没想到的。高祖决定次日召集诸子进中,当面问个明白。

建成也提前知道了父亲的动静,他与元吉商量,元吉建议称病不出,让东宫兵马做好准备,一有情况立即发作。建成却认为,目前兵备已严,没必要过于被动,不如到宫中看看再说。

这个决定,最终送掉了兄弟二人的性命。

在建成看来,在宫外,他的东宫卫士足以致世民之死命。在宫内,把守宫城要害玄武门的将军常何是自己的老部下,就算发生极端事件,自己也是有胜无败。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早在四年前,他这位老部下就被世民以金钱收买。就在高祖刚刚决定召太子、齐王进宫时,世民就已打通常何的门路,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10人,率少量伏兵埋伏于玄武门,准备动手杀人了。

既然到了生死相搏的地步了,世民为何不多带一些人呢?其实不是他不想带,而是皇宫禁卫有制度,出入宫城的人员数量、携带武器都严格受限。这是唐高祖自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即使几个儿子也不能例外。李世民虽说打通了玄武门守将的关节,但若是闹的动静太大,引起高祖的注意,反而会坏了大事。

建成和元吉两人受召入宫朝见高祖,走到临湖殿,感觉有点不对劲,于是迅速拨马返回。世民迅速驰马突出追赶,大呼建成勿走。

元吉回头引弓射世民,不料连射三箭都未能射中。世民接着引弓,一箭击毙建成。正追射元吉,座下马突然受惊窜入林中。世民跌落下马,又被树枝牵碍一时无法起身。元吉纵马赶到,要勒死世民。正在危急时刻,尉迟敬德率70余骑杀来,将元吉当场击毙。

东宫留守人员听说有变,立即联合齐王府发兵进攻玄武门。由于世民之前部署得力,玄武门部分守将倒向秦王,坚决地守住宫门。东宫和齐王府兵猛攻不克,只好调头去攻秦王府。

尉迟敬德亲自拿着建成和元吉的人头赶回秦王府,晓谕众军不要继续执迷不返。东宫和齐府兵眼见主人已死,再打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哄然溃散。

稍后,尉迟敬德又奉命进宫向高祖秉报情况。高祖闻讯大恸,然而木已成舟,悔之晚矣。在萧瑀、陈叔达等人的劝说下,高祖下令所有军队一律听秦王调遣,同时又派黄门侍郎裴矩到东宫晓谕建成的部众,一场血腥的事变最终平息下来。

玄武门之变奠定了世民的太子地位,高祖李渊痛心于儿子们互相残杀,两个月后让位于世民,心灰意冷地当了太上皇。

唐太宗登基之后推行新政,改革机构,减少官员,而李渊的势力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极大损失。贞观三年(629年),李渊最信任和重用的宰相裴寂因获罪而免官。李渊也就此完全失去了对朝廷的影响,此后基本不再出大安宫一步了。

因为皇宫建筑群的地势低洼以致闷热潮湿,所以隋唐两代的皇帝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到九成宫(隋称仁寿宫)去避暑。但由于仁寿宫也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反目的地点,因此李世民每次去九成宫避暑的时候,李渊都拒绝同往。

最能表现贞观时期李渊和李世民关系究竟如何的是下面这件事: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之后,唐太宗按照礼法规定为父亲举办葬礼并戴丧服孝,整个过程让人挑不出一点错来。但是在整个葬礼和戴丧服孝期间,生性爱哭的李世民却没有为他的父亲哭过一次……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统治长达多少年,最后因为什么原因走向了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许多的封建王朝,然而说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清朝,那么它统治中国长达多少年,最后因为什么原因走向了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末期时清军的皇太极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从而建立起了大清王朝,清朝是我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朝,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一共经历了2

  • 杨广是什么帝,他的这个名号是怎么来的,其中包含什么深意?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说到杨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史料在记载中有许多关于他的暴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杨广是什么帝,他的这个名号是怎么来的,其中包含什么深意?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小名阿麽,又名杨英。开皇元年(585年)只有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并做了并州的总管,拱卫京城。(山西太原市)杨坚

  • 为何说多尔衮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多尔衮离皇位仅一步之遥 为何他最终依然没有夺得皇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多尔衮是清开国时期的一个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入关前他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建立许多战功,成为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他继承了太祖、太宗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遗愿,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建立清王朝,是清开国的第一大功臣。多尔衮离皇位已经无限接近了,为何他最终依然没有夺得皇位?爱新觉罗·多尔衮是

  • “强大”的清朝,为何一步步走向落寞,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它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诸多人的印象中对于晚清时期的清政府都是懦弱腐败无能的,然而在清朝初期的强盛还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强大”的清朝,为何一步步走向落寞,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它灭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时期,它可谓是吸取了很多朝代灭亡的教训,比如对宦官的权利进行了消

  • 清朝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让人难以想象,20两就能干件大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然而说到清朝时期的货币,大家都会想到银两,那么清朝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让人难以想象,20两就能干件大事。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

  • 这是真的吗?竹林七贤中有一对同性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竹林七贤

    七个大男人在一起玩,玩出了“竹林七贤”这个名号。这个时候你会想,竹林七贤会这个名号估计就是当时他们为了躲太阳跑到竹林里去玩耍纵横历史,谈论古今,诗书琴棋......而产生的吧。嵇康在竹林七贤中算是一名“社长”性质的人物,据《世说新语》中的描述,他的行为

  •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得以流传下来,还得感谢大贪官和珅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在真实历史中,和珅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大贪官。嘉庆帝在扳倒和珅时,公布了和珅20条罪状,其中就有“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等描述,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贪污罪证,任谁都推翻不了的。不过,按照辩证法的观点,

  • 中国古代武将排名,吕布第四,第一被追谥为武悼天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中国古代武将排名第一名:冉闵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员绝世猛将,勇武可居中国历史最巅峰之列。关于他的《杀胡令》,使得北方汉人避免陷入了灭绝的困境。每一次的大战,冉闵都是率军以少胜多,尤其生前的最后三战,每次都是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对抗敌军十万大军。352年

  • 李文安娶了妹妹被骂有违人伦,李文安的儿子李鸿章却是留名青史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李鸿章,李文安

    晚清能够苟延残喘多年,其离不开清之栋梁李鸿章的努力,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正因为其一生对清廷尽忠且才干惊人,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是晚清唯一可以与列强周旋一二之人,执掌大权的慈禧对其也是信任及赞赏不绝。李鸿章之一生志在振兴中华,抵御列强入侵,然而却被很

  • 从盛世走向灭亡金朝只用了二十年,金朝衰落为何如此之快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金朝,宋朝

    金朝社会的繁荣局面并没有得以持续太长的时间,在章宗统治后期,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尤其在泰和年间以后,更表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就女真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而言,这时表现出一种与建国初期相反的精神状态,而且,这一背景下,在女真民族政权所特有的矛盾不断激化的同时,已由奴隶制转型成为封建制的金朝又面临着历代封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