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朋党之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朝“朋党之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04 更新时间:2023/12/20 13:42:44

同窗时间短,同学情意长。相较于毕业时分同学之间的难舍难分,同学会仿佛成 了一份救赎,一个恒久的期待。

其实,在古代也有同学会、同学情,同学之间的那种纯洁的感情更没丝毫的掺假做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变得庸俗了许多,变得复杂了许多,变得让人捉摸不透。而今,世人讲的最多的同学情就是金钱、地位、权势,除了这些同学之间好像也没有什么了。

那么,在古代,同学之间都是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的呢?他们之间的同学会又是什么样的呢?古代的同学会大概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在科举制度下催生的同学会,又叫“同年会”。

参加这类同学会的人,都是同年参与科举考试的考生,类似于现在同时上一年级的同学。因此,在古代这类同年会上的同学,都可以成为自己将来的人脉、社会关系的资源,开同年会也成为了一种维持同年关系的一种手段。

尤其是在明朝,乡试或廷试之后,参与科举的人,都喜欢开会庆祝,其中,第一次的同年会最为热闹。开同年会的时候,都会按照来参加的同年人的年龄编写一部小录,俗称“同年录”,以便之后联络感情。即使同年会上的人都是异姓朋友,大家为体现感情编纂小录也是必要的。

不过,同年录分了“乡试同年录”与“进士同年录”两种。这是依据空间和层次来划分的,因为,有同年乡试的,也有同年进士的。

一般来说,参加乡试同年的人,感情会比进士同年的人更加深厚,特别是那些考不上进士的举人。而那些有把握考上进士的举人,他们会为了能够跻身于更上层的圈子,则会主动放弃与周围举人的联系,进入到进士同年的圈子里进行交往。

因为,乡试和会试之间时隔半年,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点好关系。进士圈也确实比举人圈更有价值,考中进士之后,就能够入仕为官,进士圈积攒下的人缘,也可以在官场中得以运用。而同年录中都有记录,同年的子弟也会格外受到照顾。

第二类、就是士大夫之间的会。

随着社会的安定,在明朝中期,京城就出现了以士大夫为主举办的文会。文会的类型繁多,其中,包括解元文会、丽泽会等。解元文会一般是由各科乡试的解元举办,在文会上面以诗会友,堪称君子之交。在文会结束之后,会由专人将这次文会上的诗文编纂成册。

丽泽会有点像现在的文学社团,一般由国子监的在职人员组织,还会到各个地方讲学,互相勉励进修。他们文会的目的,主要是为考取进士做准备。到了明朝末年,江南依旧有这类文会的存在,如:复社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类、就是同乡、朋友之间的聚会,一般在官舍当中举行。

一些在京城做官的人,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就可以在京城购买房产,这样的官员住宅,当然,是同乡或者朋友最佳的聚会场所。比如:官至礼部侍郎的守陈,就在北京的官邸内举行聚会,因为,举行聚会的巷子地势高,又敞亮,就被命名为:高坡巷。

到了天顺二年,杨守陈又回到了北京,选择了一处人比较少的地方置办房室。四年以后,他又购置了旁边的房屋,做成了一个后花园。到了成化十一年,杨守陈建成了风咏亭。在这三十年中,高坡巷内因为风气好,中进士的人是特别多,所以,又被称作:联芳巷。

第四类、就是为同乡官员或者乡绅服务的会馆,在这里落榻的人都是同籍人。

这类会馆建设的最初目的,就是为在京城的官员聚会所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永乐年间的芜湖会馆。到了明朝中期之后,北京的会馆就越来越多,因为,当时的政府并没有为入京做官的官员提供居住的房舍,所以,这些人只能在京城购买房舍居住。

除此之外,在明朝入京为官的人,大多不能带上家眷,所以,也方便在家里举行聚会。这些官员购置的房舍,就有了临时会馆的作用,在他们退休的时候,会馆就会交给在朝为官的同乡使用和打理。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京城三年举行一次会试,春闱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举人都会汇聚在这里,当然,也需要居住地,而会馆就是他们优先选择的地方。特别是囊中羞涩的举人,不得不依附会馆而居。因为是同乡,会馆主人也愿意提供便利,说不定,这一批举人当中,还会有一位会成为自己的同僚。

平时,同乡的单身官员也会在会馆聚集,闲谈会友。

第五类、就是官场上相同地域朋友的同年会。

京城的官员来自于全国各地,在他乡要是能够见到一个同乡,自然是倍感慰藉。起初,这些同年会都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传播一些正能量,体现朋友道义。到后来,就是为了笼络人脉,获取利益,甚至,出现了南人和北人之争,最后,演变成为了“党羽之争”。

明朝末年,朝堂之上的朋党之争尤为严重,出现了:浙党、楚党、齐党、宣党、昆党之类。这些按照地域来划分的朋党,暗中结党营私,不仅祸乱国政,也殃及了许多无辜的老百姓。幸好,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之下,这样的党争只是短期现象。

回首往昔,同学之间的那种真挚情谊,已不复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利益的充斥,阔别已久的同学会,同学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形,现今,已经变得物是人非了。

标签: 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太监也能娶老婆吗?清朝一位太监亲述自身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后宫的嫔妃,我国古代的皇帝就此发明了“阉割”之法,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进宫伺候自己女人的太监染指她们。众所周知,在古代一般能够接近皇室家属的男性有这三类,第一种就是皇室自家人,第二种就是对国家有很大贡献的文武官员,而第三种就是被进行阉割的阉人了。相比前面两种,成为阉人进入皇宫可谓是最

  • 叛军兵临城下,皇帝为何还把钱粮给他们?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隆基,唐朝,野史秘闻

    我国历史上有着很多个朝代,但是要问哪个最为强大,还真不好说,就综合国力而言,那么就非唐朝莫属了。它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唐朝的文明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很多个国家,是当时公认的世界强国。唐朝出现了不少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 宋仁宗的历史趣闻!宋仁宗按身高发军饷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宋仁宗,野史秘闻

    说到宋仁宗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说到有意思的就不得不说这个人做的一些事情,话说啊,这个宋仁宗在当时的军营发军饷这件事情还是挺有趣的,为什么说有趣呢?因为宋仁宗发军饷的多少是按照当时士兵的身高低矮发的,这个就显得十分的有意思了,哈哈,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是不是真的哦?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

  • 揭秘:古人对内衣的叫法为什么那么多?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内衣也称小衣、亵衣、汗衣、鄙袒、羞袒、心衣、抱腹、帕腹、圆腰、宝袜、诃子、小衫、抹腹、袜肚、袜裙、腰巾、齐裆、肚兜,它是人体上身最为贴身的衣服。从史书记载来看,较早的内衣称为亵衣。“亵”意为“轻薄、不庄重”,可见古人对内衣的心态是回避和隐讳的。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史籍已有这方面记载。周

  • 落选秀女连生5子,死后光绪为何辍朝11日?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在清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女子,进宫选秀之时落了选,生下一个儿子,后来却成了大清皇帝。这位女子便是叶赫那拉·婉贞,也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两个人的容貌很是相似。慈禧太后起初也是一个心思单纯的后宫女子,刚进宫之时,咸丰帝对她的态度很是冷漠,由此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妃嫔当中,慈禧太后的容貌并不出众。而婉贞落选

  • 成吉思汗做了一个梦,第二天就说自己寿命不久了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吉思汗,宋朝,野史秘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外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作为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在我国古代史中存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这时间从忽必烈定元朝的国号开始算起,存在了98年的时间,将近一百年。对于后人来说,忽必烈不是大家熟悉的。在元朝时期,出现了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他就是成吉思汗。元朝虽然不是皇帝,但是他们的汗位

  • 荆轲是英雄吗?被司马迁骗了几千年!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荆轲,野史秘闻

    荆轲是侠义英雄吗?搞清楚这个问题你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容易被人忽悠的人。王立群先生在《秦始皇•上》写道:“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中国历史上对荆轲的赞扬是出于对一种对抗暴政的侠义精神的赞扬。侠为名节,为尊严,为知己而死。‘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一诺千金,不负知己。自古艰难唯一死,而荆轲却从容赴死

  • 惇妃:17岁入宫,25岁时非常受老年乾隆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惇妃,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惇妃是乾隆晚年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她17岁就进宫了,但是入宫之后便没有马上得到皇上的宠爱,而是在她25岁的时候,乾隆才想起她,之后第一次宠幸了她。惇妃到了29岁的时候才生下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一位公主。对于后宫的主子而言,她们都是希望自己可以生一个儿子的,不仅自己可以母凭子贵,而且儿子还有可能成为帝王

  • 诸葛亮死后葬在哪里了?为什么千年来从没有被盗过?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三国,野史秘闻

    提起三国的诸葛亮,世人都把他当成智慧的象征。清朝的一代雄主康熙帝更是称赞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的确,诸葛亮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而下山后,尽心尽力,用自己超强的军事才能帮助刘备在蜀川打下了一片天地,开启了天足鼎立之旅。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却改变了一切。刘备为了

  • 春宫图还能当嫁妆?古代人都拿春宫图来干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说起春宫图,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赤身裸体、男女交合的不洁画儿。关于春宫图的最早起源,一般认为是汉景帝的曾孙、汉武帝时期的广川王刘去,画男女交接状于屋。春宫,意思就是指太子的宫殿。隋炀帝甚至专门建造了一个“镜殿”,在挂满镜子的宫殿,存放欣赏自己私藏的那些“小黄图”。然而,这些小黄图的用处,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