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都说明朝亡于满清之手,其实跟这些人脱不了关系

都说明朝亡于满清之手,其实跟这些人脱不了关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62 更新时间:2024/1/21 12:50:11

宦官,在笔者看来,就是一批“残疾人”,不光身体“残疾”,心里更是“残疾”,所以,这样的人对权力的欲望更大,一旦得权,他们的人格则会变得更加扭曲。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宦官专权的朝代,在了明代达到了巅峰,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太监帝国”了。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现象?这其实是政权制衡带来的“病毒”。

有人整理过,东汉后期,唐朝后期,以及王振当权到明朝被清取代,这三个宦官当政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为黑暗的时代。论势力和“凶残”,明代的宦官,其实,还比不过东汉和唐朝的宦官,他们甚至能控制皇帝的上位和生死。

明朝时期,从永乐王朝开始,宦官就一步步走向前台,你方唱罢我登台,大家轮流演戏,甚至,出现了“九千九百岁”这样荒诞的现象。有这样的果,当然是有因的。明初的时候,宦官哪有什么权利?他们就是奴才呀,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大气。

朱元璋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哪能容忍其他人窥视?连那些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他都可以手下无情,更何况,这些没有背景的宦官。所以,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杜绝历史上出现的宦官干政的现象。

公元1377年,有一位老太监,大概是出于好意吧,就和皇帝朱元璋说,“老板,您看这公文,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没有什么文化的。这位宦官,就犯了两个忌讳:一是 “笑话”自己的老板没 “知识”;二就是“干政”了。

朱老板当然不会说自己没有文化,他只是用“干政”这个理由,将这位宦官赶出了皇宫,打发他回老家了。公元1384年,他特意命人铸了一块铁牌,挂在宫门上,铁牌上有一行“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字样。这不是明明写给宦官们看的吗?

有意思的是,他的后代子孙,似乎有意的将这句话给忽略了。

那个时候,是宦官们最难过的一段时期,没有权力,还不能和前朝的官员们有任何勾结,连置办产业都是被禁止的。朱棣当了皇帝,事情开始得到了逆转,他居然将这些“内臣”当成了心腹,用来制衡那些朝廷的官员们。

此时,朱老板的话“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被他的儿子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作主”。

那么,他的儿子为什么如此信任宦官?这和他夺位有关系。

当年,朱棣就是笼络了这样一批被人“看不起”的太监们,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最终,里外合应,在宫里放了一把火,让自己顺利当上了皇帝。有了这么一段历史,他当然有些后怕。万一哪一天,朱姓家族的某一位成员,也效仿他的做法,他岂不是和建文帝一样了?

所以,他宁愿违背老朱的“训诫”,也要去巴结宦官。

朱棣身边的宦官,在帮他夺位的过程中,表现相当积极,这也是他后来越发相信宦官的原因之一。以至于,从他开始,宦官开始抬头做“主人”了。

朱棣先后派了一些人出使各个地方或督军,包括郑和下西洋,他们都是宦官出身。到了1420年,他又增设了东厂,领导人是宦官,工作内容就是:看看他的臣民们有没有“异心”。这个时候,宦官基本上大权在握,就为他们进一步“专权”铺好了道路。

到了宣宗时期,他更是成立了“尚书堂”,就是个宦官学校,学生都在十岁以下,校长由司礼监秉笔担任,老师是翰林院的学士,学习的内容是《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还要考试。而且,这个“尚书堂”后期还成为了定制。

所以,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宦官,这为后来他们“欺君作奸” 奠定了扎实了知识基础。

英宗时代,宦官的手伸的更长了,开始控制军队。他继位时还是个孩子,很是钦佩和他在一起的“大太监”王振,不但会玩,花样还很多,很得他的信任。于是,这位王先生,利用皇帝对他的宠爱,假传圣旨,没人可以管的了他,分明就是一个“太上皇帝”的存在嘛。

英宗长大后,他的老师就劝他自己掌控朝政。王振知道后非常生气,结果,将这位老师就被送进了“诏狱”,这还不解恨,王振还将他的尸体肢解,扔到野外。这其中,还有一件事情,也说明王振的“无法无天”。

有一次,王振前往国子监视察,祭酒李时勉态度没有那么殷勤,王振就随便找了个借口,说他偷国家的树木,让他在国子监的门口,戴枷示众三天。他的学生到处想办法解救他,都没有效果。最后,到了太后那里,太后问皇帝这是怎么回事情?

皇帝也很吃惊,但是,他知道是谁做的,就下令放了,也没有责罚王振。后来,蒙古瓦剌向中国北部边疆发动攻,这位王先生居然鼓动皇帝御驾亲征,皇帝还真答应了这个方法。他俩把战争当成儿戏,由于准备不足,路上就有军士饿死。

经过几次迂回,他们走到距居庸关三十公里的土木堡时,被敌军追上了。结果就是:明军全军覆没,皇帝也被抓了,这更成了明朝由胜转败的一个转折点。

到了宪宗时代,是宦官权力全面扩展时期。他给了自己信任的宦官汪直,军政大权。而那些朝廷官员们,更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纷纷去巴结汪直。就这样,不但抬高了汪直的地位,而且,更膨胀了他的权力野心。

有一次,皇上让汪直到北方巡边,能够担任巡边的人,都是皇帝的心腹。所以,所巡之地的官员都是小心翼翼的接待,更何况,汪直那可是真正皇帝身边的红人,不但会出境两三百里地迎接他,而且还是跪迎。私底下,纷纷送给汪直好处,就是想让他替自己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

这种方法当然有效啦,巴结他的都升官了,相反不巴结的那些人,不是被贬就是被罢官。这期间,还发生了一起

“假冒汪直”案。崇王府仆人杨福,长得太像汪直了,于是,到处招摇撞骗,最后,被福建镇守太监识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位汪大太监的权力有多大了。

武宗朱厚照也和英宗朱祁镇差不多,对从小跟他一起玩的宦官刘瑾信任无比。再说,他本身对政权就没有什么兴趣。刘瑾也是一样,利用皇帝的信任,同样也利用了皇帝的昏庸,将大权紧紧抓握在自己手中,形成了一个集团,被称为

“八虎”。

刘瑾使用奸计,将那些忠心耿耿的朝臣,如:谢迁刘健都踢出了政局。至此,还有谁不敢听他的话?就连揭发刘瑾罪行的匿名信,皇帝都会将其交给刘瑾自己处理。他看到信后,为了找到是谁写的这封信,就让300多高级官员到奉先门外跪着晒太阳,不少人就这么被晒死了。

天黑了以后,那些没有死的人,又被关在了锦衣卫诏狱。后来,刘瑾才发现,这是一位宦官写的信,和这些大臣们无关,他们才被释放出来。可以说,他的“地位”,和皇帝还有什么区分吗?这期间,对国家的统治的一些号令,都是从他的私宅里发出的。

甚至,各地的官员进京朝拜述职之时,刘瑾那里是一定会去的,当然不会空手,最少的也要上千两的“拜见礼”。这些官员如果升了官,必须重金“谢谢”这位刘大宦官。如果他觉得送少了,对不起,你就没有官了。如果你反应快,赶紧再送些“银子”过去,这个官又是你的了。

官职在这位宦官手中,成了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那么,他究竟有多少财产呢?有史学家考证,折合下来大概是三十三万公斤黄金、八百零五万公斤白银。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二十万公斤黄金,而他积累这些财富,仅仅只用了五年时间。

后来,右都御史杨一清利用这“八虎”之间的内斗,扳倒了他们。抄家时,其家产的“庞大”,连当时的武宗都瞠目结舌。虽然他倒台了,但是,整个明朝的政府机构,也基本垮了。直到后来的魏忠贤,他也只不过将宦官当权的历史又重演了一遍。

“万岁爷”是封建社会皇帝的专有称谓,王公贵族有时被称为千岁。作为一个太监,能被称为仅次于皇帝的九千岁,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有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一人曾经做得到。从整个明代宦官的权力历史来看,这也算是一场莫大的讽刺了。

诚如黄宗羲所言:“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汉、唐、宋之奄宦,乘人主昏而后可以得志。有明则格局已定、牵挽相维。”当年,老朱那么怕宦官夺了他的江山,但他的子孙们却是拱手将权力交到了这些人的手中,演绎了一出太监帝国。

标签: 历史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受尽宠爱,为什么却没有生孩子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赵飞燕,汉朝

    古代是男权社会,男人天下,男人主宰,所以女人常常会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美艳,保持自己持续的新鲜,以此捆绑男人的情欲,达到持续受宠的目标。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让汉成帝欲死欲仙,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汉朝伶元所著《飞燕外传》,对成帝迷恋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一事记载颇详,其中之一就是说赵氏姐妹纳“息肌丸”,以增女

  • 他是朱元璋义子,最后被杀还牵扯1.5万人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所以又有“乞丐皇帝”之称,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自此开始发迹。建立明朝后,由于他生性多疑,害怕别人夺他皇位,篡他大明江山,为了给后世子孙铺路,诛杀了许多开国功臣

  • 揭秘:汉武帝为何临死都不放过钩弋夫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钩弋夫人,汉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钩弋夫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汉武帝的名号,想必此人在我国历史上是无人不知无人晓,汉武帝在 我国历史上的功绩很多,在文化上,汉武帝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此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正统文化。在政治上,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此举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而加

  •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只因崇祯付不出这100万两银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明朝,崇祯帝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只因崇祯付不出这100万两银子?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如果问明朝哪位皇帝最有理想、抱负,那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之外,就要属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了。崇祯皇帝继位之时,整个大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内部官员腐败,争权夺利;外部各路起义军、侵略军虎视眈眈,所有敌对势力都想瓜分大

  • 她生下3个皇子,为何晚年要被送出宫?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乾隆,清朝

    清朝的政权都是被满族人掌握在手中的,从他们的政权刚开始建立一直到后来进入到中原地区,作为统治阶级的皇室贵族们向来都是特别瞧不起汉族的子民的,不仅仅是朝廷的官员们没有什么汉人的存在,在为皇帝选妃子的时候也是会自动就把汉族的女子排除在外的。但是,两个民族的人们每天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时间久了以后,也会

  • 揭秘:李世民后宫最神秘的女人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李世民,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世人只道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他为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又为国家奠定基业,开创盛世,无论是政治、民生、经济还是军事,他都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以他做帝王的成就,说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有了这样伟大的功绩,纵使他的皇位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也是坐

  • 迷死了皇帝的宠妃赵合德,却被人问罪自我了断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赵飞燕,汉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飞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说到女子的美丽,往往用“迷死人”来形容。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迷死人的女子,而且她迷死的,还是皇帝。这个美丽的女子,就是汉成帝刘骜的宠妃赵合德。汉成帝死在她的宫中,让她为千夫所指,被迫自尽,即便这样,也没有什么人同情她。鸿嘉三年,汉成帝在阳阿公

  • 相士算到自己进京会没命为什么还要进京?朱元璋为什么杀他?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相士算到自己进京会没命为什么还要进京?朱元璋为什么杀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士刘日新是朱元璋的恩人,但朱元璋没有像对待恩人那样回报刘日新。刘日新者,浙江金华人,精通相术,颇有名气。朱元璋还是义军将领时,便闻知刘日新的大名,于是请他给自己相面。刘日新告诉朱元璋,他将来贵不可言(将军

  • 小男孩为救父亲告御状被朱元璋叛死刑,行刑前一个神秘的微笑转危为安!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小男孩为救父亲告御状被朱元璋叛死刑,行刑前一个神秘的微笑转危为安!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一直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关于他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也许正是因为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才有了这么多让后世流传的故事吧。朱元璋一生的身份变化差距非常大,出生在一个没有任何背景,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家

  • 杨玉环在夏天酷热难耐,唐玄宗是怎么帮她降温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杨玉环,唐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玉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觉得十分难受。所幸我们现在有雪糕、风扇、空调等东西可以帮助降温,但是在古代人们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人们如何度过炎热的夏日呢?尤其是美人杨玉环,她身体偏胖,夏天的时候更是觉得酷热难耐,唐玄宗该如何帮她降温?在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