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在五子良将当中,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

在五子良将当中,曹操最信任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51 更新时间:2024/1/17 1:18:30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众所周知,曹操识人用人的本领,是非常高明的。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也让曹魏集团中,出现了人才济济的局面。放眼武将方面,更是有着数位当世一流名将。史学家陈寿在为这些武将做传之时,将其中的五位佼佼者并列做传。据《三国志·十七张乐于张徐传》记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按照这个说法,后世读者便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颌、徐晃五人合称为曹魏集团中的“五子良将”。而这五位上将,都是曹魏集团中的外姓将领。或许有读者会提出一个疑惑:按照曹操生性多疑的惯例,他必定不会对这些外姓将领完全放心。那么在五子良将中,谁又最受曹操的信赖呢?在这里,笔者先给出一个答案: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将领,不是元老人物徐晃,也不是屡战屡胜的乐进,更不是世人眼中备受曹操重视的张辽;而是最不起眼的于禁。那么这个结论的依据,又在哪呢?

在本文中,由于张郃、徐晃、乐进等人的官职,与张辽于禁两人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徐晃打的败仗比较多,乐进又只知道冲锋陷阵,张郃的胜绩有些水分在内。正因如此,笔者便首先排除了这三人,重点对比张辽和于禁两人在曹魏集团中的处境,以此来比较出,曹操最信任的人到底是谁?

首先注意的一点是,张辽和于禁在曹魏集团中的职位。据《三国志·张辽传》记载:“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在张辽威震逍遥津以后,曹操对他的封赏是征东将军。在此之前,张辽还获得了曹操授予他的假节一职。再来看看于禁的职位。据《三国志·于禁传》记载:“(于禁)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从将军封号来看,于禁的职位是四方将军中的左将军。或许很多读者不是很了解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但是拿蜀汉集团为例,被封为左将军的,乃是马超。按照前左右后的顺序,马超凭借其个人威望和显赫家世,可以在蜀汉集团中排到第二位。后来在百官劝刘备称帝的劝进表中,马超的名字也是居于首位。可见单论官职而言,左将军马超在蜀汉将领中,排到第二位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么说来,于禁的左将军一职,在整个曹魏集团中,是仅次于曹操表弟夏侯惇的。这份荣誉,不可谓不高。

而反观张辽,虽然他的征东将军也是很高,但论地位和威望而言,他还是要略逊色于于禁半分。不仅如此,于禁的“假节钺”和张辽的“假节”,也是有着一番讲究的。所谓“假节”,便是指拥有该荣誉的臣子,在特定情况发生之时,能暂时借皇帝的印信,对突发状况享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不少人在研究假节之时,通常会笼统的认为,在晋朝之前的“假节”和“假节钺”的地位,是平等的。

其实不然,早在曹魏集团形成之后,“假节钺”的地位,便隐隐高过了“假节”一职。而晋朝之后,“假节钺”的地位高过“假节”,便有一部分原因,是传自于曹魏集团的传统。持有“假节钺”的臣子,在某些条件下,有权力对持有“假节”的臣子形成制约作用。如此看来,于禁在曹操心中的地位,确实要超出了张辽一些。或许是因为于禁属于元老人物,而张辽是降将出身的原因吧。

另外,从曹操的一些安排上,也能体现出于禁的受信任程度,要超过张辽。据《三国志·李典传》记载:“(典)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曹操对于张辽的安排,可谓是颇有心机。一方面,面对江、淮一带的咽喉重镇合肥,曹操实际上只派了七千兵马给张辽、李典停用。而其他曹氏宗亲,手下的兵马,也多为数万军队。另一方面,曹操明知张辽和李典、乐进素有嫌隙,可他偏偏将这三人放到一起共事。从这两点考虑,曹操对于张辽,明显存在着一分戒心。

不过曹操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在合肥面对孙权十万大军之时,张辽李典放下了个人私怨,最终齐心打败了东吴十万精锐。正因如此,曹操这才将张辽加封为征东将军。据《三国志·张辽传》记载:“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可即便如此,曹操还是不能对张辽完全放下心来,他还另外派了军中地位最高的夏侯惇,令其“监视”张辽。据《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可以看到,尽管曹操已经很信任张辽了,但曹操对于张辽,仍然是留了一手。

但是反观于禁,曹操似乎对他,是百分百的信任。就拿兵权一事来说,曹操创业之初最为倚重的青州军,后来便是交由于禁来统领的。在《三国志·于禁传》中,曹操曾这么评价过于禁:“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不仅如此,曹操后方的两大阵地,便是由夏侯惇(守邺城)和于禁(守许都)镇守的。

后来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为了解救被困在樊城的曹仁,曹操二话不说,便让于禁领军出征了。要知道,关羽后来水淹的七军,其实足足有着三万兵马。而曹操让于禁来单独统领这么一支精锐部队,可见其对于禁,是有多么的信任了。不过后来于禁投降了关羽,曹操对他的表现还是很失望的:“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

综上所述,张辽和于禁虽然都是曹操最信任的两位外姓将领。可曹操对张辽,始终存有一丝戒心;而反观不起眼的于禁,他才应该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将。

标签: 历史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关于刘邦的两个谣言!一个是赤帝斩白蛇,还有一个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关于刘邦的两个谣言!一个是赤帝斩白蛇,还有一个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人说啊,说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你可以给它戴朵花,让它美丽动人;明天你就可以给它泼盆水,让它狼狈不堪。所以,历史上有些神奇的故事,大家可别当真,因为那些故事很可能就是古人为自己戴的一朵花,让我

  • 乾隆最爱的三个女人分别是谁?其中没有令妃!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清朝,乾隆

    乾隆最爱的三个女人分别是谁?其中没有令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乾隆皇帝一生励精图治,以他的祖父康熙为榜样,虽然后期有些过于贪图享乐,但总的来说,也是一位明君。在“十全老人”辉煌的八十八年生命中,出现过不少女人,被他看重、欣赏、宠爱、尊敬的人很多。光说乾隆最爱的是富察皇后,我认为有些片面了,

  • “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的三千死士怎么来的?最后又去哪里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三国,司马懿

    “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的三千死士怎么来的?最后又去哪里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老谋子司马懿之所以能篡夺曹魏的江山,其法宝就是2个字:隐忍。比如说装病,一次装病骗了曹操,一次装病骗了曹操的孙子。“高平陵政变”是司马懿隐忍多年发动的最后一击,他从大将军曹爽手中夺回大权,从此曹魏江山尽在

  • 曹丕为何赐死甄宓?曹丕对甄宓的怨恨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三国,甄宓

    曹丕为何赐死甄宓?曹丕对甄宓的怨恨是怎么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一女乱三曹其实,曹丕被《三国演义》“黑”了不少。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最主要的对手,是大才子曹植。而曹植,又历来被文人墨客推崇,故而罗贯中,也不能免俗。如在《三国演义》中,便虚构出了:曹丕利用曹植的善良,灌醉了曹植,使

  • 农民挖出一铜片,经专家研究揭示千年前武则天的真实想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唐朝,武则天

    农民挖出一铜片,经专家研究揭示千年前武则天的真实想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登基、临朝听政的女皇帝。但是她留下的文物却非常的稀少。这是因为武则天的处境太过尴尬,后来李唐卷土重来,自然想要抹去她曾经的痕迹。再加上因为技术限制,武则天的陵墓始终仍未进行正式

  • 清宫妃子身强体壮,为何需要被别人扶着走?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清朝

    清宫妃子身强体壮,为何需要被别人扶着走?背后的原因令人唏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要问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最羡慕哪个人的生活,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皇帝,他们不仅是主要的朝廷之上的政权人物,还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更不允许任何人谋逆。要说到诸多男性比较羡慕的,可能就属他拥有

  • 宋朝奇案:好色富商买小妾,谁知买来的竟是一堆祸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宋朝

    宋朝奇案:好色富商买小妾,谁知买来的竟是一堆祸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好色富商买一丧夫小妾回家,万没料到,三年内竟因她而害得自己老婆、女儿、仆人都死在狱中,富商万念俱灰也跳水自杀……此案发生在北宋时期。乔俊,淳化元年(990年)生于钱塘,从小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流浪到杭州讨饭,在贫困潦倒中度

  • 唐朝公主容貌堪比杨玉环,却和母亲“共侍一夫”?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唐朝,李裹儿

    唐朝公主容貌堪比杨玉环,却和母亲“共侍一夫”?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古代历史上最漂亮的四位美女,每个人的容貌都是特别吸引人。但是这几个人也只是因为自己的事迹加上别的才被别人称作四大美女的,历史上也有一些比较漂亮的女人的容貌其实并不逊色于她们。在古代男权社会中,一个女人能够

  • 另类的“名垂青史”?“痴呆”皇帝的逸闻趣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晋朝,司马衷

    另类的“名垂青史”?“痴呆”皇帝的逸闻趣事!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因功称帝,汉武帝以战成名,而他却凭借痴呆得以名垂青史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时期帝王是当之无愧的天下之主,伴随着历史的兴衰,王朝的更迭,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帝王如今也都成为了冢中枯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如

  • 清朝妃子侍寝为什么要裹在被子里?被抬进去再抬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清朝

    清朝妃子侍寝为什么要裹在被子里?被抬进去再抬出来?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妃子侍寝的时候不是自己走到皇帝那里的,而是裹在被子中由人抱到皇帝那里去,结束之后又有人抱回妃子的住处,这是为什么呢?明朝出现了很多荒唐的皇帝,嘉靖帝就是其中非常荒唐的一个,想要长生不老,“吸风饮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