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玄奘取经竟然是偷渡的!

唐玄奘取经竟然是偷渡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14 更新时间:2024/1/20 0:31:05

玄奘(602~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他曾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历尽千难万险的17年,精研当时大小乘佛教的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他的事迹经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改编后,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玄奘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是,他的取经之旅竟然是没有经过唐朝官方出境同意的,通俗地讲,玄奘是“偷渡”出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玄奘自幼家贫,父母早丧。13岁时就出家。他为了学习佛法,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26岁时他来到了长安求学,玄奘在求学过程中,对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产生了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旅陈表,请允西行求法。唐朝法律规定,凡需越渡关塞要津出国者,须向官府申请并取得“过所”后方可通行。“过所”其实就是签证,玄奘西行求法的时候,正是贞观初年,唐朝国基未定,国政新开,禁止国民出境,虽然唐朝的好多高官实际上都是外邦人,但是还是禁止国民越境,所以玄奘西行求法的请求没有得到官方的许可。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于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玄奘离开西安后,辗转到了秦州,又转至兰州,并随使者西行至凉州。那时凉州都督李大亮奉命守关,他得知玄奘准备离境,又无官方证明,便追问玄奘出关缘由。玄奘坦言要西游取经,但李大亮并不放行。幸好当地有一位佛教领袖慧威法师,他很欣赏玄奘的辞理通达,更佩服他西行求法的宏愿,便派了两名心腹弟子,一个叫慧琳,一个叫道整,暗中护送玄奘偷渡出关。他们不敢公然行走,只能昼伏夜行,走了十几天,终于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

瓜州是偷越国境的关口,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于贞观三年九、十月间抵达瓜州晋昌城,在当地询问西行路程。有人告诉他:从瓜州北行十多里,有条葫芦河,下宽上狭,水湍波急,深不可渡。上面就是玉门关,是西去必经之路和咽喉要道。玉门关外向西北行,有五个烽火台,各相去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和人烟,过了这五个烽火台,就是著名的莫贺延碛戈壁。再过去就是伊吾国境。

就在玄奘为难之时,凉州的访牒又来了,说明捉拿意图西游的僧人,命令沿途各州县严密查访,务必解送京师。州史李昌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接到这件公文后,马上明白指名捉拿的人就是玄奘,立刻秘密带着公文前去拜访玄奘。

当李昌听完玄奘西行求法的宏愿以后,感到非常钦佩和同情,就当着玄奘的面将公文撕毁,并一再叮嘱他及早离开,以免节外生枝。李昌临走时,送给玄奘一匹马,又找了一位胡人石盘陀做向导,当天晚上就让他们出发了。

玄奘一行三更时到了葫芦河边,远远看见了玉门关(唐玉门关就在今安西县双塔水库中的双塔堡一带)。玉门关上游十多里的地方,葫芦河宽有丈余,旁边有梧桐树林,石盘陀砍了几棵树,搭在河上,铺草垫沙,让玄奘过了河。玄奘由此出了玉门关,但是玄奘还要面对另一个对手:关外的漫漫黄沙。

此时,玄奘所有的同伴均已离他而去,后来石盘陀也打了退堂鼓,石盘陀甚至以刃相逼胁迫玄奘返回归途,但法师矢志不移,石盘陀无奈,只得自己离去。临走时,他告诉玄奘,如果在沙漠中走了四天后,能够看到一小片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

走进戈壁深处的玄奘在喝水时,又不慎把皮囊的水全部洒掉了,没有了水的玄奘只得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行走,其后的五天四夜,玄奘滴水未进,“几将殒绝”,经历了西行途中最为险恶的考验,最终依靠着顽强的信念和“坚持”,成功地穿越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莫贺延碛戈壁,到达了其西行途中的第二个起点高昌。

在高昌国,玄奘受到了国王的极大礼遇,离开高昌后,玄奘经西突厥、阿富汗,南下佛教圣地那烂陀寺。后来,他又游学天竺各地,著述立论,宣讲大乘,经过五年学习,玄奘获得了“大乘天”的“解脱天”的极高荣誉。被公认为全印度第一流学者。玄奘的威名从西域传回了大唐后,这位当年偷渡出国游学天竺的僧人,引起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莫大兴趣。

贞观十九年春正月,玄奘给唐太宗上书,说自己取得佛经回来了。当时唐太宗正在洛阳统领兵马准备征伐高丽。得知玄奘即将携带佛经、佛像回国,唐太宗便命令留守在长安的左仆射房玄龄迎接。房玄龄派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长安令李乾佑奉迎。后来,玄奘受到了唐太宗的亲自召见。公元664年,玄奘由于积劳成疾病逝。

玄奘回国后,在19年之中翻译出了经论75部,总计1335卷,他还口述《大唐西域记》。该书是玄奘西行求法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经过100多个国家所写的游记。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内许多国家的山川地形、城邑关防、交通道路、风土习俗、物产气候、语言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并有不少佛教传说。全书共12卷,约11万字,记述的国家达138个以上,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极为重要的地理著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折算成人民币,梁山好汉都是百万富翁啊!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安称分金银。虽然到后来宋江修改了兄弟们的游戏规则,改为替天行道,但梁山好汉的基因里都有着豪爽的情节,所以整个水浒看下来,就是送、吃、喝。正如现代人的交往方式一样,梁山好汉们在吃喝交友上从来不吝啬金钱,那么,和现代人相比,梁山好汉到底有多豪爽呢?但

  • 古代皇帝为何在沐浴中被美女迷惑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时,古人称沐浴温水为“汤”,常用兰草为玉汤,也就是洗澡水。所谓兰汤,就是在加热洗澡水的时候,把天然兰草和香料投放到水中。经过一番烧煮,兰草中的香气都释放到水里,沐浴后通体生香。据史料记载,古人早在先秦时期,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在战国时期,《楚辞》中便有了“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灵

  • 司马懿怎么夺权建立西晋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简介三国魏国时期军事重臣,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出身士族家庭,政治家、军事家。生平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以其功著,封舞阳侯;其子司马昭称王后,追尊为晋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司马懿靠什么夺了魏国的政权司马懿本

  • 虎啸龙吟司马懿家族是怎么发家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虎啸龙吟》是从魏国司马懿为主线路去讲述不一样的三国历史,摒弃了以往以刘备、诸葛亮等为主视角的三国叙述方式,转而以曹魏阵营司马懿为主视角。剧集除了时间线有些问题,基本上还原了三国时期发生在司马懿身边的一切事件,而且造型考究,道具真实,人物语言基本符合历史情景,算得上一部不错的历史剧。有很多人都说这部

  • 最奢华的洗澡:慈禧太后宫廷沐浴程序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难想像,在没有自来水的古代城市,人们该如何洗澡。一百多年前,某些先人们使用的依然是井水,那井都是露天打造的,常常可以从中发现死猫和死老鼠。古时候,人们不仅用水困难,也缺少清洁观念。人每天要洗一洗,这件事开始得不算很久。即便是地位显赫的皇帝也断没有这种意识,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白居易曾经写道:“今朝

  • 皇太后的外遇对象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子·备内篇》有句云:“惟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不 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而擅万乘不疑一语道出了历史上的皇太后在夫君死后,既能听政擅权,又能享男女之乐。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欲立少子为嗣,借故处死宠妃钩弋夫人1也 即看到历史上“主少母壮”时,往往出现“女主独居骄蹇,淫乱

  • 古代皇帝的女人地位如此低下:清朝后妃地位最低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女子进入宫廷,成为皇帝的女人,这件事情,除了新郎官也就是皇帝之外,两种人会非常关注。一是后妃们的父母,也就是外戚。他们当然抱有很大的希望,甚至准备大沾其光。二是后妃本人,作为当事人,在身份和地位发生变化的同时,心情也是复杂多变的,有期待、有幻想,神秘的宫廷生活会吸引和感染着她们,初期的心理反应是冲动

  • 古代帝王的荒淫纵欲与乱伦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沉溺于情爱的帝王毕竟未丧失人性,有些帝王却倚仗至高无上的皇权肆意妄为,发泄兽欲。他们任意摧残女性,破坏他人家庭,亵渎天理人伦。虽然这些帝王取得一时的快乐,但其后果不是亡身,就是灭国,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舂秋左氏传》记载齐襄公诸儿为太子时就荒淫好色,与自己 的同父异母妹妹文姜勾搭成奸。后来,他们

  • 揭秘:慈禧太后的独特癖好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掌控着整个大清朝近一甲子的时光,她有着极强的野心和欲望,堪比当年的武则天。也因此很多人多慈禧个人很好奇,尤其是她的私生活。关于慈禧太后有很多花边新闻,还有一些特殊的癖好,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介绍慈禧太后一个独特的癖好,这种可是害惨了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和嫔妃们。慈禧太后的这一癖好就是滑冰,每每到

  • 古代皇帝有男宠,是真是假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代帝王除和后宮妻妾纵欲宣淫外,有的还恩宠男嬖,与之同床共卧,热衷于同性恋。《尚书》卷八《商书.伊训》提到“三风十愆”,指出“三风”中的“乱风”之一为“比顽童 清代著名学者纪昀在《阅微 草堂笔记》卷二十中释“顽童”为“娈童 果真如此,这无疑是 警告帝王不得乱搞同性恋的最早记载。但这种警告并未挡住其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