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怎么死的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13 更新时间:2023/12/17 3:01:26

大年三十除夕夜,按照传统理应是合家欢聚共度佳节的美好时刻,长春宫却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无论乾隆怎样好言宽慰,富察皇后依然是以泪洗面、沉默不语。

乾隆的心里也很不好受,此时皇储虚位以待,只怕阿哥们人心思动,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祖辈们当年的动荡,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没有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如果皇后的身体能够慢慢复原,或许还可以从长计议。

富察氏的内心是绝望的,她出身名门,家境优渥,婚后夫妻恩爱,一路走来可以说是顺风顺水。自己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的路子一步一步地走,可是现在,身为中宫却连失二子,真是天不庇佑!

她自问平日里德行无亏,然而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她的内心每日里如同狂风呼啸,拼命想要问个答案唉!唯有无语问苍天,而天不应。

皇后精神上的苦痛无法对人诉说,还要强自挣扎着上侍皇太后,下治内宫,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

就在这个时间段,有一件事情迫在眉睫,让乾隆犹豫不决。因在前一年的六月初一日,乾隆就发谕旨要效法圣祖康熙皇帝东巡,将远赴山东曲阜拜祭孔庙。

皇帝出巡并非小事,沿途各地官员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现已准备就绪,可是皇后的身体让他实在不放心。富察氏是个识大体的女人,她想来想去唯有陪同皇帝前行方才妥当,于是告诉乾隆自己做了个梦,在梦中见到了碧霞元君,想亲自前往泰山还愿。

这碧霞元君乃是泰山的神女,宋真宗当年曾经命人在泰山顶建立昭应祠,并且将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到了明代,该祠被改为“碧霞灵应宫。”

乾隆一听,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登泰山瞻礼碧霞宫本就是东巡的日程之一,如此两全其美,便是再好不过!况且拜了神女之后,或许神女眷顾自己和皇后再生个一男半女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说起来也奇怪,临行前钦天监占星得到了异样:客星见离宫,占属中宫有眚。

虽说星象学神秘,笔者也是一知半解,但是没有疑义的是此星象和中宫皇后富察氏有关。我们来看看“眚”字的含义,按照“在线新华字典”的解释,它的本义是指“眼睛生翳长膜”;另外还有“过失,灾异”的含意。

乾隆对此也是凛然,但是他旋即想到皇七子永琮刚刚离世,皇后每日两眼含泪,岂不是正好应了此番星象?于是想当然以为灾难已解,便开始一心一意准备东巡的事宜了。

于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初四,皇帝、皇太后、皇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始了东巡之旅。此次行程穿越直隶、山东两省,长途跋涉辛苦异常。

二月二十二日,他们到达了距离曲阜尚有两日车程的河源屯,这一天正好是富察皇后的37岁生日,乾隆兴高采烈设宴庆贺。帝后接受王公贵族的行礼庆祝后,富察氏又按例引领公主、福晋、都统命妇等人到皇太后处行礼,最后又在自己住处接受这些贵妇人的庆贺,整整折腾了半个多晚上。待到完成这一系列繁文缛节之后,富察氏本就衰弱的身体越发感到疲惫。

二十四日到达曲阜后,他们开始按照圣祖康熙皇帝东巡时祭孔的程序,连续三天在孔庙举行繁复的释奠典礼,忙得是晕头转向。好不容易结束后,又车马劳顿前往泰安府,是夜在行宫歇息了一晚,第二天皇帝、皇后侍奉皇太后登泰山。此时的富察氏精神异常亢奋,两腮出现了红晕,身边人皆以为皇后身体好转,一时间轻松不少,欢声笑语不绝。

登上山顶后,太后率领着皇帝、皇后前往玉皇庙行礼完毕,又去了朝阳洞、碧霞宫、东岳宫、青帝宫、玉皇顶等处参拜。

碧霞宫是皇后为了促成皇帝东巡借口之处,此时二人拈香而拜,各怀心事。乾隆面带喜色,暗中求神女保佑皇后凤体安康,日后再得贵子;富察氏默默不语,心神疲惫至极,反而不知该求些什么。

半夜里山风呼啸,富察氏但觉身体发抖,浑身发燥得厉害。是夜辗转难眠,好容易朦朦胧胧打了个盹儿,却听得随身的宫女在御幄外低声回报:“丑时已过,请娘娘更衣。”

富察氏一个激灵,强自睁开沉重的眼皮,便想起了昨晚吩咐过的,让宫女过了丑时便唤醒自己。原是要和皇帝一起到太后下榻的凤帐伺候了,一起到泰山顶看日出。

于是繁文缛节不消多说,富察氏撑着病体服侍皇帝穿衣,一起到太后那边请了安,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日观峰去了。至此,富察氏的身体便一直不太舒服,发着低烧,但是在旁人看来,她又是极好的。好歹到了济南,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游览了大明湖、趵突泉后富察皇后终于病倒了。

乾隆强自忍着焦虑,为了不引起外界的误解,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故作悠闲,且在那大明湖泛舟而行,赏山赏水。眼见着三四日的工夫过了,这舜帝庙也拜了,兵营也巡幸了,海棠花也赏了。然而,皇后的病体还不见好转。

官员们看着皇帝依然是优哉游哉,并没有按照计划程继续巡视的打算,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没辙了,只好硬着头皮请皇帝再度游览那趵突泉。

不说外界困惑,躺在病榻之上的皇后也感觉百般不是滋味,于是顾不上凤体有恙,只管殷殷恳求皇帝陪着皇太后先行回銮。

乾隆想来想去也只好如此,于是奉皇太后的懿旨,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到了德州。可怜一路车马劳顿,富察氏已是病体难捱,不过对于她这种意志比较坚强的人,但凡有一丝丝的可能都要保持着尊严与体面。

还好到了德州就可以改水路回京,登上这艘名为“青雀舫”的御舟,乾隆的心情瞬间大好,大概从此就可以一路通达直抵京师了,待得回宫之日就可细心调养。

然而他没有料到,一夕之间人生剧变。黄昏,富察氏病势忽然加重,闻讯赶来的文武臣工跪在舫外遥遥祈福,御舟里面的随行御医汗滴如豆,惘然无效矣!就在这天夜里,一缕香魂随风而散,富察皇后仙逝,年仅37岁。

这一天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十一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御前侍卫是什么官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正在热播的宫斗大剧《如懿传》又火爆荧屏。在如懿传中有一个官职叫“御前侍卫”。那么大家要问了这个御前侍卫到底是什么官职?历史上有过哪些“御前侍卫”呢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侍卫一词的起源侍卫一词起源自秦。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君的御前护卫是很松弛的。大

  • 历史上著名的轮回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国因三家分晋而亡,晋朝则三分归一统,结束三国乱世。从三家分晋国到晋朝统一魏蜀吴三国,会发现分晋的三家里有魏,被晋朝吞掉的也有魏。这冥冥之中就形成了一个历史轮回。下面历史君盘点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几次轮回事件。轮回事件-宋朝皇帝轮流做历史上北宋与南宋的皇帝都是一个家的人在坐,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宋高

  • 朱由校评价-一生的三个黑点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跟大家聊一聊明朝被黑得最惨的皇帝,这个皇帝名声不好,宠爱大龄宫女,重用太监,这位就是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关于这位皇帝有三个黑点是大家熟知的。一是跟自己的奶妈客氏有说不清的关系。这个人十八岁进宫当奶妈,奶的就是当时的朱由校。朱由校十五岁当皇帝,可能断奶比较晚,对这个客氏的感情很深。把这位奶妈

  • 历史上的三大骗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骗子设局,不仅哄骗寻常百姓,就连不少功成名就的大人物也难逃骗子的“魔掌”。由于他们掌握权力,一旦受骗轻者劳民伤财,重者国破家亡,以鲜血书写教训,警示后人。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历史上的三大骗局分别是什么。骗局一、徐福与卢生:徐福相关文章推荐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 雍正选择乾隆继位的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为什么选择乾隆继位主要因为乾隆确实是当时最合适做皇帝的人选。雍正总共生了十个儿子,大多数在年幼的时候就夭折了,真正活到成年的少之又少。在雍正驾崩前夕,存活下来的仅有弘历、弘昼、弘曕三个儿子。从年龄上来说,弘历虽然与弘昼同岁,但弘历月份大些。而此时弘曕还比较年幼。所以,理应由弘历继位。此外,弘历由

  • 古代著名的叛徒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叛徒是一个人见人恨的词,比如汉朝时期的叛徒中行说(zhong hang yue),投降匈奴后,将汉朝的边防情况透露给匈奴,屡次怂恿匈奴入侵,让汉朝边境饱受战火摧残。明末的吴三桂为了一个红颜,投降清军,残酷镇压南明政权,双手沾满了中原百姓的鲜血。然而历史上还有一些特别的“叛徒”

  • 三国人物死因详细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是群雄纷争的时代,每个人物都活在刀光剑影中,那么三国中的那些名人都是怎么死的呢?看完下文的三国名人死因详细介绍或许就明白了。一.被其他武将斩掉:夏侯渊、魏延、典韦夏侯渊(第七十一回):定军山之战。蜀魏对阵汉中,定军山夏侯渊来迎黄忠。黄忠从定军山对山飞马而下斩却夏侯渊。三国中两将交锋斩将下马无数,

  • 如懿那拉氏为什么会死在冷宫里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外边的风雨如何,被幽囚在翊坤宫的皇后已经感受不到了,脚下成卷成团的青丝缠绕着、蜷曲着,如同一丛丛没有生命的水藻,陪着她在幽暗的水底浮沉。今夕何夕,她不知道。当时间停止,时间在哪里?当意念停止,心又在哪里?然而,她的一颗心已经死了。那拉只记得,当她手握剪刀一缕一缕剪断青丝的时候,他的脸是煞白的,恨恨地

  • 盐铁会议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大将军霍光以昭帝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60余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政策讨论会。这次会议,是要“总论政治得失”,对汉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专卖政策进行了全

  • 如懿那拉氏怎么册立为皇后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那拉氏晋封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后,母族亦跟着一荣俱荣,由原来的满洲镶蓝旗抬到了正黄旗。也有那眼光伶俐之人上了奏折,赞美着娴皇贵妃种种的母仪天下之风范,希望皇帝能够早日册立中宫,乃是国家社稷之福。乾隆看了竟也不恼,隔了一段日子,题写了一副匾联吩咐人挂在了娴皇贵妃所居翊坤宫的后殿。横批:懋端壸教。上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