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宫女:饱受压迫到白头的后宫女仆

宫女:饱受压迫到白头的后宫女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4/1/28 22:32:07

凡后宫中供帝王一人差遣役使的女子,上自后妃,下至嫔女, 都可称为宫人、宫娥或宫女。不过,狭义的宫女仅指后宫中没有 名号、爵级、秩禄的宫人,有时还包括一部分级别稍低的女官。

因 为她们极少有被皇帝宠幸的可能,主要地还是承担宫中杂役。如 西汉宮廷里的上家人子、中家人子,就是些“采择良家子以人宫, 未有职号”的宫女,而五宫、顺常、无涓、娱灵、良使、夜者等 下层女官,也在宫女之列,“五宫以下,葬司马门外”,说明她们 还没有妃嫔的资格,所以死后不能陪葬在皇陵里,而必须葬在陵 园之外汉书.外成传》)。东汉时除了没有任何名号的大批宫女外, “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賜充给而已” (《后汉书•主后纪》)。所以,东汉一代的美人、采女等,也是宫女 无疑。魏晋南北朝时期,后宮设有散职,如美人.良人、才人等, 实际上也是宫女。清代在妃嫔之下设常在、答应作为宫女的名号,但她们并无爵秩。

后宫粉黛如云,成千上万的宫女(包括部分后妃),是如何进 宫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曰籍没,指把罪犯的家属、子女没入 宫中为奴婢。如吴国孙权的皇后潘氏,就是因为父亲犯了死罪,她 被没为宫奴,在织室做苦工,后来以惊入的美貌,偶被孙权召幸, 生下太子,竟被立为皇后。又如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 西台侍郎上官仪在高宗授意下,草诏废皇后武则天,但为武氏预 知,结果上官仪父子被杀.上官仪的孙女婉儿配入掖庭。只因她 “天性韶警,善文章”,被武则天相中,让她助掌诏命,参与政事 (《旧唐书.后妃传》)此外,帝王往往把敌国或前代的宫人接收过 来,这也属于籍没的性质.如秦始皇灭六国后*把各国的妃嫔宫 女全部迁入咸阳宫中;晋武帝承接了魏、蜀的后宫美女,灭吴后 又将吴五千宫人掳来,使后宫入数达一万多人。

二曰采选,又叫选美、选秀;指帝王定期挑选和征聘臣民家 中美貌有才的女子进入后宫。其中长相、身世俱佳的,选为妃嫔, 稍次的充作宫女。采选可能始自西汉,如汉文帝窦皇后就是“以 良家子选入宫”,成一名宫女,后来成了代王刘恒的妃子。(《汉书 ·外成传》) 到了东汉,采选成为定制,“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逍中 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二以上二 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 御”(《后汉书·皇后纪》)。

此后,晋、唐、宋、元、明、清都通过 采选充实后宫》吴后主孙皓采选官家子女,每年达一千多人。晋 武帝泰始九年(公元273年)专门为采选事下诏说:“诏采公卿以 下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晋书_太帝纪》)北 齐后主以淫暴著称,在武平七年(公元576年)二月下令:“括杂 户女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者齐集省,隐匿者,家长处死刑。”(《北齐书·后主纪 》)这些做法,充分显示了历代帝王独占天下美女 的贪婪性。另唐玄宗天宝年间,皇帝还秘密派宦官去民间访察和 挑选美女,人们称这些宦官为‘‘花鸟使”。诗人元稹在《上阳白发人公》诗中专门描述这些“花乌使”在民间骄横暴虐的情景:“天宝 年间花鸟使,撩花押鸟随春意。满怀墨诏求嫔御,走匕高楼半酣 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阁不得偷回避。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 呼爷血泪垂……”

经采选人宫的女子,必须过体检这一关,全身任何细微隐秘的部位,都不能忽略。清人纪昀有《明懿安皇后外传》,对明熹宗天元年(公元1620年)的采选作了详细的叙述,可以帮助人解古代帝王的“选美”活动。据该书记载,进行初选时,全国 奉诏命来到京城的少女有五干人,每百人为一队,依年齿站立,太 监在旁察看,“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之”,这 样淘汰了一千人。次日,少女们又站队静立,太监“谛视耳、目、 鼻、发、肤、颈、肩、背,有一不合法去之”。接下来询及姓 氏、籍贯等让她们回话,“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去 之”。这两轮下来,又去掉了二千人。第三天,太监用尺量少女的 手足,并让她们走路,“以观其风度,去其腕稍短、距稍巨者,举 止稍轻躁者”又淘汰了一千人。剩下来的一千人,被召入后宫, 有资格“备宫人之选”,即至少可以作宫女了。然后派老年宫女把 她们带进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选出其中优秀者 三百人作女官。这些女官在宫中生活一月,由旁人“熟察其性情 言论,而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从中挑出五十人,封为妃嫔。

从这神繁琐的叙述可以看出当时挑选妃嫔、宫女的细致、严格! 这些一朝入宫的青春少女,能获帝王宠幸的为数极少,能从 宫女升为妃嫔以至皇后的,更是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宫女被锁于深宫内院,空度青春年华,遭受身心两个方面的压抑与摧残。思 乡和怀春是她们普遍的心理。各朝各代的深宫怨女,不知有多少! 宫女们的命运,大多很是悲惨,有的老死深宫,连尸骨都无处安 葬。据《明宫史》记载,北京西直门外有一处“净乐堂”,凡宫女、 宦官死后,于此焚化,净乐堂边有两塔,塔下有枯井,就是贮放 宫女们骨灰的地方。

有的宫女不堪体力的折磨和心理的摧残,愤 而自杀,用死来求得解脱。但到后.来,宫女自杀也被禁止。如清 朝《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规定,宫女自伤、自缢都是违帝王家 法的行为,自杀未遂的宫女要处以斩、绞诸刑,自杀巳死的抛尸 荒野,而且她们的亲人要受牵连,发配新疆等地给兵丁为奴。宫 女们还有两种不幸的结局,一是殉葬,如秦始皇、汉武帝、明太 袓、明成祖等死后,除有妃嫔珣葬外,还有大批无辜宫女被活埋。 二是被妒心重的后妃们残害^如汉成帝宫女曹氏蒙幸生下一名皇 子,昭仪赵合德得知,立即将曹氏母子杀死。在后宫争宠战中因 直接卷入或受间接牵连而身死非命的宫女,历朝难以计数!

不过,宫女走运,也有被释放出宫的。汉以来逐渐有放宫女 出嫁或返乡的举动,其中有的是帝王为*·汰其老病者”,以便选妙 龄少女来替换这些黄睑白发的老宫女,这是放宫女的主要目的。也 有的帝王标榜节俭、寡欲,如汉文帝、唐太宗曾下令释放前朝宫 女。有的是因后宫人满为患,开支不继,如东汉殇帝时因为“宫 人岁增,房御弥广”,后宫用度过大,下令释放宫人。1923年,溥 仪小朝廷也因经费拮据,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遣散宫女和部 分宦官。还有的是因为天灾,放宫女出嫁以“调和阴阳”,如宋太 祖因久雨不晴,释放宫人。只有明清对宫女服役年龄作了明确规 定,明代规定宫女年满三十岁,女官满五十岁,可出宫嫁人;清 朝规定秀女满二十五岁后可以回家,因此明清时释放宫女基本上成为定制。


上一节:宦官:皇权的变异与专权的黑暗

下一节:外戚:靠裙带上位专权跋扈的帝王姻亲

返回上一级>>>古代帝王后宫生活的常客与过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丽姬传解说之张良博浪沙刺杀嬴政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秦始皇当征服六国时,每灭一国,必囚杀君主,毁除宗庙社稷。又搜括妃嫔子女,宝器珍玩,一齐运入秦宫受用。当时六国人民见此情状,思念旧君,往往泣下。尽有忠臣志士,愤心切齿,痛恨始皇,欲报国仇,未得机会。中有韩国人姓张名良,字子房,其祖开地,父平,相继为韩国宰相,历事五君。张良生长宰相之家,资财甚富,单

  • 古代帝王的立子杀母与妃嫔殉葬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后宮妻妾都是帝王性爱的牺牲品,她们在阴森森的宫廷中栖牲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小心翼翼地度过寂寞的一生,随时都有受处罚、被抛弃、遭杀戮的危险6甚至天下其他女性亦有 被帝王抢占、蹂躏的可能,也必须为帝王一时的性冲动付出巨大 牺牲。但这里所指帝王性爱的牺牲品*不是由帝王临时的雷霆之 怒所致,也非后宫

  • 丽姬传解说之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始皇自博浪沙受惊回京,一连三年都未远出。但始皇生性好动,不肯安居宫中,便时常微服出游。又因前回博浪沙中之事,常恐遭人暗算,遂挑选精壮武士四人,怀着兵器,随侍左右保护。一日,始皇正行之间,忽闻路人口唱谣歌道: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此谣

  • 外戚:靠裙带上位专权跋扈的帝王姻亲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外戚,是对帝王的母族和妻族的总称,又叫国姻、外氏、 戚里、椒兰班,诸如帝王的舅亲(母舅、舅表兄侄)、姨亲(姨父、 姨表兄侄)、妻亲(岳父母、内兄侄、堂兄侄等),都可归于外戚 之列。如汉武帝时丞相窦婴,是武帝祖母窦太后的内侄;田盼为 武帝母王太后的同母弟;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武帝皇后卫子夫 的同母

  • 古代帝王后宫丑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不论是市井传说,还是稗官野史,无不津津乐道 后宮的“秘事”,尤其热衷于流传有关宫闱淫乱的所谓“宫中丑 闻。著者如《汉武故半》、《飞燕外传》、《武则天》、《杨贵妃传》、 《慈禧轶事》等古代帝王的后官,确有许多丑闻秘事,诸如帝王荒淫乱伦,太后纵欲觅欢,妃后偷

  • 佞幸:揣度君心曲意媚上的帝王宠臣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王在日常生活中,除有后妃、宫女、宦官陪侍外,身边还 有--种地位持殊的男子,他们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甚至日夜伴随 帝王的起居。他们或者承恩受宠,或者以媚蒙嬖,或者因佞得幸, 因此被人称为恩倖或佞幸。从先秦的诸侯国君,到明清的皇帝天 子,不论他们是荒淫乱国的昏君,或是明道有为的圣主,身边总 有三五成群

  • 丽姬传解说之秦始皇筑阿房藏美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始皇三十四年,天下无事。一日,始皇在咸阳宫中排下筵宴,大会群臣。博士七十人,亦在其列,随例向前举杯献酒。始皇正在开怀畅饮,旁有仆射周青臣上前奏道:“往时各国并立,秦地不过千里。托赖陛下神圣,统一天下,设立郡县,驱逐蛮夷,人民得以安生乐业,永无战斗之患。国祚久远,传于万世,陛下功德巍巍

  • 皇后偷情皇帝竟然冷眼旁观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六宮之主,不仅地位崇高,而且在性爱上享有绝对的优先权,理应谨守妇道,带头纯洁后宫,与皇帝丈 夫你恩我爱.可是事实却不然,由于皇帝妃嫔众多,后宫美女如云,人老珠黄的皇后自然常被冷落,历史上就常有皇帝不爱皇后 而专宠妃子的事。有时,年轻的皇后与老态龙钟的皇帝,在夫妻 生活上多不和谐,还

  • 丽姬传解说之始皇死而地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徐福奉始皇之命,往祖洲寻不死之草,带领一班童男女等乘船向东海进发。行经多日,但见一片汪洋,海水作深碧色,四顾无岸。一日,远远望见一个海岛,徐福催船前进,到得岸边,将船一齐下碇泊住。徐福登岸瞭望一回,见平原广大,可容多人。山水清秀,气候温和。但是榛莽荒芜,毫无人迹。若慢慢开辟起来,可成乐土,徐福暗

  • 丽姬传解说之徐福入东海寻仙药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始皇虽信卢生之言,日在宫内微行。然仍照常阅看文书,判决政务,并不因求仙之故稍有荒废。群臣每日都到咸阳宫,等候批示下来,各依职守办事。始皇心中终因久未外出,时恐受人蒙蔽。身子虽然闲旷,心中却更焦劳。诸位莫看得专制皇帝是容易做的。一日,始皇驾到梁山宫。偶然登山游玩,忽见一队车马由山下经过,前呼后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