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紫钗奇缘霍小玉的凄惨爱情

紫钗奇缘霍小玉的凄惨爱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4/2/3 4:01:54

“痴心女子负心汉”。弱女子常把爱情视为生活的全部希望,全心相待,一旦失去,不惜以性命相酬;而男子毕竟还拥有大千世界,追求功名利禄,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种点缀,此可彼亦可,负心事由是而出。唐代宗大历年间,歌妓霍小玉与诗人益的爱情悲剧,就是对“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又一个诠释。

歌妓霍小玉原来出身于贵族世家,父亲是唐玄宗时代的武将霍爷,母亲郑净持原是霍王府中的一名歌舞姬。因外貌秀美、歌舞动人而被霍王爷收为妾。不料,在郑净持身怀六甲的时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郑净持安享霍王爷恩爱的美梦。霍王爷在御敌时战死,霍王府中家人作鸟雀哄散,郑净持带着尚在襁褓中的霍小玉流落民间,开始了贫民生活。到唐代宗大历初元,霍小玉已经十六岁了,禀受母亲的资质,长得容貌秀艳,明丽可人;加上母亲的悉心教诲,她不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诗。这时,母亲郑净持落难时从府中带出的首饰细软都变卖用度殆尽,为了维持母女俩的生计,霍小玉不得不承母亲的旧技,做歌舞妓待客。

为了女儿的前途,郑氏对待客的尺度把持甚严,仅限于奉歌献舞,为客人助兴消愁,决不出卖身体。这样竭力保住女儿的贞洁,是为了有朝一日遇到有缘人,能名正言顺地为人妻,以获取终身的幸福。这样卖艺不卖身的艺妓,娼门中称为“青倌人”,必须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到。霍小玉虽为“青倌人”,但因才貌俱佳,照样能吸引一大批清雅风流之客,成为颇有声誉的红歌妓。这时,有一个青年男子以诗才名满京城,他就是李益。李益是陇西人士,大历四年赴长安参加会试,中进士及第,他在家中排行第十,故人们又称他李十郎。

后来,经过街坊邱十一娘的穿针引线,进士及第后等待委派官职的李益,来到崇德坊的霍小玉家。两人相见,都对对方十分钟情,于是落座客厅,煮酒欢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两人才情相投,意趣相合,竟有说不完的话题。这时正值暮春时节,槛外花落遗芳,帘前鸟鸣送爽,气侯乍暖还寒,令人神清心怡,谈兴更浓。直至夜阑人静,两人仍未有告别之意。霍母郑氏在一旁看着这一对情意相投的年轻人,心中漾起喜意,心想:“可怜的女儿总算找到了一个可意的归宿。霍母殷勤地点上两支红烛,重洗杯盘,再添酒菜,在烛光摇曳中,李益与霍小玉洒酒为媒,定下了终身,并一同对天起誓:“永结同心,忠贞不二,海枯石烂,相爱不移!”从此,李益留住在霍小玉家,双双对对,同吃同寝,同出同入,俨然是一对新婚伉俪。

光阴茬苒,转瞬夏去秋来,李益被朝廷授职郑县主簿,主簿是掌管全县的行政钱粮的官员,是仅次于县令的父母官。受印后,李益打算先回陇西故乡祭祖探亲,来年春天东行走马上任,在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再派人前来迎接霍小玉到郑县完婚,这一路奔波,估计约需半年时间,也就是说,这对情侣必须分别半年整。李益获得官位,霍小玉半是欣喜,半是担忧,她好怕李郎此去,远走高飞,再也不会回到她的身边。见李益把今后的打算说得头头是道,霍小玉深恐口说无凭,仍是疑虑重重;李益索性取过笔墨把婚约写在一方素绫上:“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霍小玉珍重地收藏起这一份素绫誓约,就象收藏起一份对前途的希望。在落叶送凉的秋夜里,霍家母女设宴为李益饯行,酒意微醺中,霍小玉忽然郑重地对李益说道:“人事变幻,难以把持,虽有海誓山盟永结同心,但等你官高位显时,难免不见异思迁,为妾只求我俩十年之内倾心相爱,等你三十而立之年,任凭另婚高门也不算晚,到时妾当剪发为尼,永绝红尘!”说完泪水无声地洒落衣襟,李益为之感伤不已,自然又把誓言重复了一遍。谁知随后事态的发展,竟让霍小玉的担忧成了现实,李益申言再三的誓言也被迎面的事实击得粉碎!

李益回乡后,因为功成名就,好生风光了一番,喜不胜收的李家父母忙不迭地替他说下了一门婚事,女方是当地官宦世家卢家的女儿。李益闻说此事,有些为难,硬着头皮父母禀明了长安霍小玉的情况,李家父母听了大摇其头,反对说:“堂堂进士及第、朝廷命官,怎可以娼门女子为妻,真是岂有此理!”既然父母坚决反对,加之卢家姑娘秀美知书,一派大家闺秀风范,尤其是卢家在朝中有一定势力,对李益的仕途进展大有稗益。如此种种理由,使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李益把长安的婚约抛到了脑后,顺理成章地与卢氏结为夫妻,双双前往郑县赴任,夫唱好随,一派和谐美满之象,渐渐把长安绮梦和多情的霍小玉淡忘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舞姬莺儿:让曹操流泪的绝色佳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曹操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提起来莺儿不知道是毫不奇怪的。从戏剧到小说《三国演义》都把曹操描绘成一个白脸奸臣,阴险多疑、手段毒辣。历史上的曹操却确确实实是个文武全才。在汉献帝无依无靠,到处流浪的时候,是他独具慧眼将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认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在汉末乱离

  • 名妓杜秋娘与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金缕衣”的诗,词句直白,富含人生哲理,因此久传不衰,至今还常为人吟诵和援用。可谁知道这首小诗竟改变了作者杜秋娘一生的命运,使她获取了一段绚烂多姿的“折花”岁月。杜秋娘原是间州人,也就

  • 李师师并不爱燕青而寄情宋徽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抚养成人。据说她生下来不曾哭过,一直到三岁的时候,按照当时的习俗,他父亲把她寄名到佛寺,佛寺老僧为她摩顶时,才突然放声大哭,声音高吭嘹亮,声震屋瓦,那老憎合什赞道:“这小小女孩真是个佛门弟子!”当时一般人都把

  • 中国第三大美女貂蝉的下落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中外古今,大凡与绝色的美貌佳人搅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败名裂,但尽管如此,男人仍对美人趋之若骛,就如饮鸩止渴般,貂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说明。说来,貂蝉也是可怜,她也只不过是连环计中的工具。自黄巾农民起义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

  • 名妓王朝云:苏东坡的红颜知己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岭南惠州有一方清丽秀美的湖泊,风景极似杭州西湖,当地人也把它叫做西湖。一座小山依傍湖边,也叫孤山。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可见一片苍翠的松树林,林中寂立着一座小亭六如亭。亭柱上镌有一副楹联,出自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之手,联是这样的: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不是副普通的亭联,

  • 巾帼英雄梁红玉击鼓退金兵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灭亡后,金军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于是改汴京为开封,以宗泽为开封留守。梁红玉原籍池州,也就是现在安徽省贵池县,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官

  • 名妓张怡云:沦为乐姬的宋朝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灭宋之后,将所有宋室王亲国戚打入底层。男人被罚去劳役,女人则全部发往教坊,充当乐妓。这乐妓之中就有一位宋室的公主,叫王莲,丈夫是宋朝的一名武将,在南来临安沦陷时,自刎身亡。留下妻子玉莲公主和幼女张怡云。这位王莲公主,自幼精于音律,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入了娼门之后,人称张四妈她的幼女,名叫怡云,在

  •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青楼佳话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年少争夸风月,场中波浪偏多。有钱无貌意难和,有貌无钱不可。就是有钱有貌,还须着意揣摩。知情识趣俏哥哥,此道谁人赛我?这首词《西江月》,是风月场中的最要之论。常言道:“妓爱俏,妈爱钞。”所以嫖妓的男子,有了潘安那样的美貌,有了邓通那样多的钱,自然上下和睦,做得烟花寨内的大王,鸳

  • 唐朝歌姬红红:迷惑三代君王却唱歌至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和年间,京城长安已经逐渐摆脱了“安史之乱”的创痛,开始复归繁华升平。市内灯红酒绿的茶楼酒肆中,多了一位引人注目的卖唱姑娘,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是因为她的歌艺和容貌,二是因为她与众不同的行踪。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这位卖唱姑娘姓甚名谁,从何而来,只看到每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侯,

  • 秦淮八艳李香君的桃花扇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浓艳的桃花图,故称之为“桃花扇”。此扇之图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为何李香君视为至宝呢?原来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