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项羽火烧阿房宫的真相

项羽火烧阿房宫的真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52 更新时间:2024/1/24 12:06:08

有着“天下第一宫”盛誉的阿房宫两千年来引起了人们无限丰富的联想,但这座奢华的宫殿却没有留下她的绝世容颜。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将愤慨之情投向纵火三月的项羽。然而,项羽火烧阿房宫却是个流传千古的冤案。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到中国,通过实地考察,确认秦代阿房宫遗址的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并将其誉为“天下第一宫”。

杜牧的《阿房宫赋》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用华丽无比的语言铺陈渲染了阿房宫的胜景:阿房宫从骊山的北面向西延伸至咸阳,绵延三百余里,几乎遮蔽天日。宫墙之内,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长廊迂回,屋檐飞挑。亭台楼阁蜿蜒密集,不知道有几千几万座。长桥如蛟龙卧于水面,复道似彩虹架在半空。宫殿之大,使人辨不清方向,一天之内,宫中各处的气候都不相同。六国的王族妃嫔云集于此,尽态极妍,歌舞升平。

文学描写不免有夸张之处,真实的阿房宫是否如此气势巍然呢?根据《史记》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秦代的一步大约合六尺,如此计算,阿房宫的前殿大约东西宽690米,南北长115米,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确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然而,也正因为工程过于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了前殿,秦二世即位后继续修建。据记载,建成后的阿房宫应有殿堂700多座,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如云,气势恢宏,无与伦比。

阿房宫名字的由来

秦始皇为什么将这座奢华的宫殿命名为“阿房”呢?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源于《史记》的记载,称宫殿的形状“四阿旁广”,“阿”解释为“曲”的意思,阿房宫据此得名;另一种说法载于《汉书·贾山传》,称由于宫殿建在大陵上,“阿”就是“大陵”的意思,“高若干,阿上为房”;还有一种说法源自民间传说,相传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在赵国做人质时,深爱过一个美丽的民间女子阿房,嬴政返回秦国即位后,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中,仍无法立一个民间女子为后,为了怀念阿房,他便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修建了极尽豪奢之能事的阿房宫。

不论是正史观点抑或民间戏说,都给阿房宫增添了一份迷人的色彩。然而,令人无限向往的阿房宫还未能面世就“早早夭折”了。

阿房宫的建造历史

阿房宫是秦朝耗费巨资修建的宫殿建筑。除此之外,秦长城、秦始皇陵等工程也都动用了巨大的财力、人力,而这些全都转化为百姓的赋税徭役,令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禁止百姓逃脱赋役,秦始皇还颁布了残酷的刑罚制度。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对百姓的盘剥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将农民逼到了揭竿起义的地步。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率先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率民起义。此后,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在这些起义队伍中,有一位勇猛无比的将领项羽。他率领起义军一路征战,过关斩将,威名传遍大江南北。

项羽起义火烧阿房宫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军入函谷关,冲进了咸阳城,接下来就上演了千古流传的“火烧阿房宫”一幕。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就是说,项羽进入咸阳后,四处屠杀抢掠,杀了投降的秦王子婴,卷走了秦宫里的珠宝和美女,烧毁了秦朝宫殿,大火三月不熄。

千百年来,人们对“项羽火烧阿房宫”一事深信不疑。在此基础上,民间传说、演义等不断加工,形成了火烧阿房宫的许多版本。有传说称,项羽攻入咸阳后,因自己的爱妾虞姬曾经被秦军俘虏,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将阿房宫及其附属建筑全部焚烧。也有传说称,项羽是因为痛恨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入关后才烧了阿房宫,并让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把方圆数百里都烧为灰烬,为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项羽火烧阿房宫还是引起了后人的诸多非议。他让举世无双的宫殿化为废墟,将无比珍贵的文物毁于一旦,而同时进行的抢掠、屠杀等行为更是为后人所诟病。然而,“火烧阿房宫”实在是对项羽天大的冤枉。近年来,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的探查终于为项羽平反。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将火烧阿房宫的“糊涂账”记在项羽头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对《史记·项羽本纪》的误读。原文写的是“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却并未指出烧的是哪座宫室。然而,由于阿房宫的地位与影响力,后人想当然地认为秦宫室就是指阿房宫。事实上,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记载了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从此处不难看出“其”指代咸阳,项羽烧的是咸阳宫。

第二个原因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阿房宫赋》的失实记载。作为文学作品,《阿房宫赋》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显然不适合作为判定历史真相的依据。然而,其深远的影响力却左右了人们的看法。如果说对《史记》的误读令后人初步判断火烧阿房宫是项羽所为,那么《阿房宫赋》的广泛流传则让项羽永久背负了这一罪名。

最后,项羽的刚愎自用、意气用事是他被误解的情感基础。在率军征战的过程中,项羽屠城、活埋、烧杀的事例屡见不鲜,进入咸阳后仍延续这一行事风格。火烧阿房宫恰恰符合项羽的性格特征,无怪乎人们冤枉了项羽两千多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鬼到底是什么?纪晓岚是这么认为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纪晓岚,在协助皇帝之余,喜欢与鬼有关的传说,并爱拿出来和别人讨论鬼的来龙去脉。话说乾隆年间某地有位屠夫叫许方,某次收工后天已大黑,只得挑着两坛酒赶夜路,实在累得不行了,便在路边一颗大树下休息。突然这时月光一下子就明亮许多,像大白天一样,并从远方传来“呜呜”叫的声音,接着便有个人

  • 吕不韦、春申君黄歇:历史上的“隔壁老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隔壁老王”这词由来已久,隔壁老王真名不详,知名度不比小明低但身份比小明更为神秘。它泛指哪些睡了别人老婆,或者让被人老婆怀上自己孩子的人。“众位老王们”虽然是一个神秘群体,可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有名有姓的老王,小编就列举两位给大家看看。1:被儿子逼死的“老王”——商人丞相吕不韦吕不韦这个人以

  • 民国四公子的七个不同版本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四公子共有七种版本:关于民国四大公子的说法,台湾大陆都不太一样。大致有七种说法:民国四公子一、陈锦堂、袁克让、张伯驹、宋传兴民国四公子二、袁克文、溥侗、张伯驹、张学良民国四公子三、袁克文、卢小嘉、张伯驹、张学良民国四公子四、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棋瑞之子段宏业、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民

  • 万历皇帝天资聪慧却不上朝竟是身体透支过度!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天资聪颖,他十岁登基,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前十年,因为年幼,由他的母亲李太后和张居正主政,推行一条鞭法等变革,卓有成效。他主政初期也非常勤政,曾经步行二十公里为百姓求雨。但这样一位年青有为的皇帝,为何突然有一天就不想上班了呢?1958年,万历皇帝下葬的陵墓定陵开始挖掘,打

  • 古埃及的诅咒真的存在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埃及的诅咒是不存在的。古埃及的诅咒的来源:考古学家在图坦卡蒙墓中发现了几处图坦卡蒙的诅咒铭文,有一处写道:“谁扰乱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将张开翅膀降临他的头上。”还有一处写着:“任何怀有不纯之心进这坟墓的,我要像扼一只鸟儿一样扼住他的脖子。” 这个最年轻

  • 乾隆皇帝居然有36颗牙齿!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殿英在1928年盗掘乾隆陵墓,40天后,住在天津张园溥仪带着清朝遗老遗少重新敛葬起来。这些遗老遗少们来到遵化被炸开的皇陵,他们将为乾隆皇帝收拾尸骨的惨状,记录在《东陵盗案汇编》上,关于重新敛葬情况,有这样记载:捡得肋骨一条,脚骨二块,膝骨一块……但令人惊诧的是乾隆皇帝以

  • 妃嫔的苦闷:一朝红颜老,不做帝王妃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这首《如意娘》诗,据说是武则天入宫之初未获宠幸时所作, 它真实地反映了后宫妃子在花开花落的岁月流转中,因渴望帝王 的宠幸与纯真的爱情而神思僬悴、泪湿裙衩的情景。事实上,历 代后宫中,确有无数春情如潮的妃嫔,在未获御幸之前,日思夜 梦

  • 古代土豪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的人喜欢怀旧,哪怕怀的是与自己无关的别人的旧,所以当年的日子,就算最简单的吃喝玩乐,有了几个世纪的时间隔绝,也酿成了故事,让今天的人有了热闹可看。总在一些电影情节里,窗棂雕着精美的梅花,公子在读书,府上的戏恨不得天天上演,唱的都是百听不厌的游园惊梦这样的日子,我们不曾经历,却开始怀念。歌舞助兴在

  • 赵飞燕竟应是中国古代十大美女之首?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美女,包括除了所有妇孺皆知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沉鱼、貂蝉闭月、(王)昭君落雁、(杨)贵妃羞花外。另外六位分别是三千宠爱于一身冯小怜、一代妖姬苏妲己、环肥燕瘦能做掌上舞却命运凄惨的赵飞燕、与西施隔岸比美的郑旦、峰火戏诸候千金难买一笑褒姒、因《洛神赋》被传为“洛神

  • 司马懿为什么能活到72岁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连年战乱的年代,以至于三国的人物寿命都比较短,只有26岁左右。曹操的几个儿子,如曹丕、曹植、曹昂、曹彰等人,都只活了三四十岁。诸葛亮鞠躬尽瘁,只活了53岁,曹操、刘备等人算是比较长寿了,也只活了60来岁。但是司马懿却活到了72岁,差不多是当时人均寿命的3倍。热播电视剧《虎啸龙吟》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