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包拯真有传奇的经历吗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包拯真有传奇的经历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22 更新时间:2024/4/2 10:14:26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包青天》使脸庞黝黑、额上长着小月牙的包公形象家喻户晓。然而,真正的包青天却是个眉清目秀的书生。黑脸的形象缘而来?这位青天大老爷在真实的历史中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铁面“阎罗”包拯

名传千古的包青天,无论是出现于戏曲舞台,抑或影视作品中,都是黑脸扮相。但据记载,包拯的面色虽然算不上白皙,却也只是微黑。在包公祠二殿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画像,上面的包公是白脸形象,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高约一米六左右。

戏曲舞台和屏幕上之所以选择脸黑如炭、头顶月牙的形象来演绎包公,其一是为了把包公的形象与戏曲舞台上代表奸臣的白脸鲜明区分开来;其二则是为了凸显他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传达一种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正气。

包公本名包拯,北咸平二年(999)诞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的一个官僚家庭。少年时代的包拯深受父母的宠爱,一直闭门刻苦读书,修身养性,29岁时考中进士。《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中说,包拯自幼被父母遗弃,由嫂子抚养成人,这纯属“戏说”。

包拯的为官经历中,最为后人传颂的一段是他权知(宋太祖罢节度使后设立的官名,即暂代某官职而非正官)开封府的日子。宋嘉 元年(1056),包拯上任开封知府时,已经是58岁高龄。他打击权贵,秉公执法,赢得了百姓的拥戴。据《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在民间,百姓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爷”,还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民谣。这句话的意思是,打官司如果没有钱来疏通,包公自会为民做主,而用钱来打通关节的事情,包公是绝不容忍的。

按照当时的宋朝法律,老百姓到衙门里告状,不能直接到知府面前递交状子,而必须要通过“门牌司”来转达。“门牌司”常为此刁难勒索百姓,使很多有冤情的百姓不敢报官,难以伸张正义。包拯上任后,立即撤掉了“门牌司”,把开封府的大门打开,让百姓直接到大堂之上递状陈冤。这一举措让包拯深得民心,连市井的妇女、孩子都知道包拯的名字。

开封城里有一条惠民河。然而,这条惠民河却不“惠民”,经常泛滥成灾,使周边百姓无家可归。包拯不禁产生了疑问:“是什么原因使河水泛滥成灾呢?”他经过调查,发现两岸的达官贵族私自在河上建筑堤坝,种花养鱼,并与自己的宅院连通起来,形成“水上花园”的奇观。而这就使惠民河被堵塞,造成河水泛滥成灾的局面。包拯当即下令挖掉堤坝,疏通河道,冲走水上花园。如此一来,包拯就犯了官僚贵族的众怒。有的皇亲国戚自恃位高权重,把他告到了皇帝那里。包拯毫不畏惧,拿出事先画好的地图,证明建造水上花园不仅违制,而且危害百姓。最终,皇帝也只好答应拆毁堤坝。

尽管包拯在开封府只做了一年多的知府,却将开封治理得井井有条,为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包拯为官四方,每到一处都是不辞辛劳,恭俭为民。

端州(今广东肇庆)盛产砚台,每年都要朝廷进贡。历任端州知县不仅向百姓收取端砚贡品,还要肆意加上几十倍的数目,盘剥百姓,搜刮民财。包拯出任端州知县后,明令官吏只许按规定数量收取贡品,绝不能欺压百姓。而包拯自己始终没有收受一方端砚。离任时,当地百姓特意制作了一方端砚送给他,也被他婉言谢绝了。这就是“不持一砚而归”的典故。

包拯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江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旱灾,民不聊生。包拯意欲开仓放粮,救民于水火。然而,依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必须奏请皇帝,待批准后才能实行。包拯心想,等待皇帝批准前后要几个月的时间,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于是,他果断地宣布放粮,同时派人急奏朝廷,使很多百姓免于饥荒。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房玄龄:醋坛子里走出来的模范宰相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房玄龄,生于公元579年,卒于公元648年。名乔,字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祖籍清河郡,生于济南章丘,成长于齐州临淄,陪葬于昭陵。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才。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秘书省。房玄龄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被视为古代

  • 古代最窝囊王爷封号:猪王、驴王、贼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帝王分封诸侯王大都是按照所分封的地域来定封号,就如刘邦分封的诸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齐王刘肥、吴王刘濞等。而在史上却有猪王、驴王、贼王这样荒诞窝囊的封号,无上尊贵的皇室宗亲却与猪狗等畜生冠于一起。刘子业剧照这种荒唐事就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第六位皇帝刘子业统治期间。刘子业在位时,凶残暴虐,滥杀

  • 历史上的令妃的背景故事 令妃与乾隆真实的感情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说历史上的令妃不受宠所以就搬运了一下历史上的乾隆和令妃,历史上的乾隆和令妃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宫廷故事呢?乾隆和令妃之间在历史上真实故事是怎么样的?历史上令妃生育数量最多,是清朝第一 按照历史记载,令妃一共生过六个孩子,怀孕过七次(其中有一次为流产),在清朝最为繁盛的时期,乾隆后宫并不缺乏女人,满汉

  • 嫔妃来例假皇帝要求侍寝怎么办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想要宠幸妃嫔,却恰好遇到每月的那几天,该怎么办呢?直接换一个?那可不行,在古代这种情况,被视为不详预兆。因此,各朝妃嫔想出几分方法应对,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奇葩。嫔妃来月事,皇上要求侍寝咋办?除了让宫女代替,还有这三种办法:一、找宫女替代,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清朝之前,因为那个时候皇宫中还没有制定完备

  • 崇祯皇帝在哪里上吊自杀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上吊自杀3月18日夜,农民军攻破外城,崇祯带十几名太监逃离皇宫,到齐化门,守军不认识他,以为有诈,将其射回,转安定门,没想到门闩沉重,太监们无法抬起,正是这根沉重的门闩,彻底改变了明朝历史。19日,农民军入城,遍搜皇宫无果,直到22日才在煤山(即景山)发现一具尸体,左手写&ldquo

  • 宋仁宗是不是个好皇帝:乾隆敬佩辽国惋惜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后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

  • 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都有谁你知道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溥仪的老师中有名有姓的一共有四个人,分别是陈宝琛、袁励准,陆润痒和洋人老师庄士敦。溥仪的洋老师庄士敦庄士敦以学者和官员的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四年,在1919年的时候来到京城,做起了皇帝的老师,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第一次有“帝师”称号的外国人。庄士敦有非常深厚的汉学功底,也是一个非常有

  • 绿帽子的起源?绿帽子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绿帽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有关绿帽子的层出不穷。但是,绿帽子要说了,它心里才苦啊为什么一遇到这些出轨的事都扯上它呢我只是一顶帽子啊,对呀,为什么呢?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绿帽子的故事。”绿帽子“是地道的国货,外国可没有这样的禁忌。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绿帽&ldqu

  • 朱元璋面对腐败想出了这样的办法:四菜一汤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灾荒,百姓生活很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挥霍浪费的吃喝风,只是一时又难于找到合适的时机,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了。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首先端上来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

  • 瑾妃简介瑾妃入宫的时间瑾妃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瑾妃简介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是光绪帝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分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