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揭秘多尔衮不称帝的原因

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揭秘多尔衮不称帝的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6 更新时间:2024/1/9 23:18:40

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称帝?有一个关键原因,却很少有人想到

多尔衮为什么不称帝?非不为也,天不假年而已。

多尔衮死后是以皇帝之礼发丧的,他有庙号,庙号是成宗义皇帝,而当时清廷没有人提出异议,甚至有清朝有十三帝的说法,这说明当时的权力核心集团默认——多尔衮就是皇帝,只是没有名分。

自古权臣篡位是有一波操作的,先封侯,在封王加九锡,再加尊号,然后允许佩剑上朝,接下来就是大臣纷纷拥立,权臣竭力推辞的把戏了。

多尔衮不屑于这套把戏,这些他都有了,他的路径是——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他能让皇帝叫他爹,这能耐比王莽桓温大得不知道有多少倍——你们再牛,能让皇上叫你们爹吗?

多尔衮是以皇父摄政王的身份摄政的,且不说在努尔哈赤刚死的时候,他和多铎掌握的两白旗,是努尔哈赤遗留下的最精锐的武装力量,如果说当时还有其他六旗的阻力,比如两皇旗在拥立最关键的时候,一口咬定要拥立豪格(皇太极的长子)为帝,遭到多尔衮反对后,又说:总之必须立皇太极两子中的一子。多尔衮说,那么就拥立福临吧。福临年幼,孤儿寡母自然更好掌控。

今非昔比,当多尔衮辅政多年后,实力更加强大,京城防卫与紫禁城防卫也尽在掌握,要称帝,阻力其实并没那么大。

我们回到多尔衮可以称帝的关键时刻——皇太极刚死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地探讨,为什么多尔衮没第一时间称帝了。

当时两黄旗聚集在豪格家里,这说明同意拥立豪格的人很多,而且都是努尔哈赤的侄子、遏必隆之兄这种位高权重的人,两黄旗的贵族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就绝不能把称帝的机会给两白旗的人。

当年皇太极以白旗旗主即位,通过“换旗”维护自己的权力,结果导致两黄旗地位下降,这才是两黄旗为什么反对多尔衮称帝最根本的原因。

豪格虽然是蓝旗,但他完全受控于两黄旗,他上位的话就代表着两黄旗的利益和权力都有保障。

阿济格和多铎倒是提议立多尔衮为帝,多尔衮心中狂喜,但也不敢答应,因为阻力太大。努尔哈赤确定的“八王议政”制度,在这个时候对他是有钳制的。起码索尼没死。

索尼鳌拜在多尔衮赶到之前就闯入殿中,要拥立豪格,这两个人在当时可都是有威望的。当时局面非常混乱,而此时多铎又提出立代善

代善不想趟这个浑水,就说:“睿亲王如果答应,自然是国家之福,如若不然,豪格是先帝长子……好了,我病太重了,我先退了。”这句话十分圆滑,谁都不得罪,又装弱屏蔽了自己,将问题反弹回去,到底谁来当这个棘手的皇帝?

豪格一看要火并了,自己不是对手啊,他也知道自己是众人的棋子,当了皇帝也是傀儡,说:“难担大任”,也要撤了。阿济格看代善跑了,他也赶紧跑了,反正没他什么事……

两黄旗站起来拿着剑说:“如果不立皇太极之子,我等愿追随先帝与地下。”

多尔衮一看,这是冲我来的啊?这打算灭我啊?算了,不玩命了。他沉吟了一下说:“要立,就立福临,我与济尔哈朗为辅政大臣。”

济尔哈朗一看,我招谁惹谁了?我怎么就称福临的人了?我是豪格的人……不要啊,我不要侍二主。

两黄旗一看,他们还是有点好处的,豪格一派一看,嗯,利益没完全丧失,我们的人有一半控制权,多尔衮势大财粗,两白旗也是精锐力量,火并对谁都没好处,于是大家互相看了看,心里说:“成交!”。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后,慢慢分化众人,打击排斥异党,拉拢可能拉拢的人,他慢慢整死豪格利益集团,分化豪格阵营的人,当初拥立豪格的八个人大都成了多尔衮的人,只有索尼、鳌拜坚持守在豪格阵营里。

这两个老顽固在多尔衮时代混得很惨,鳌拜有功不赏,无事有罚,索尼直接被革职抄家,发配到盛京守皇陵去了,等顺治亲征,多尔衮死了才回来。

有人说多尔衮不称帝是因为没儿子,没儿子有养子,没儿子不算什么,从子侄中择贤而立,也是经常有的事情,再说只要他活得足够长,不怕没有儿子。

在他当上皇父摄政王的那刻起,他离皇位就只有咫尺之遥了,他的失败并非在于他的性格,而是天意,天不假年,多尔衮38岁就死了,扑街太早,还好死后有庙号,按皇帝之礼下葬,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告慰了。

总之,多尔衮一生没能称帝,并非因为深爱孝庄,这都是历史的杜撰和人们的想象罢了。

多尔衮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登徒子是怎么来的:美男子宋玉东墙登徒子好色赋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同时宋玉也是很有名的才子。宋玉东墙的典故是讲什么的?《登徒子好色赋》又是讲了什么内容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宋玉简介: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崇尚老庄,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

  • 历史上最搞笑的造反:唐朝苏玄明张韶谋反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824年,长安城,残阳如血,长街清冷。昏睡了一下午的苏玄明打了一个呵欠。抬眼看了看那道写着神算子的招牌,神色不禁黯淡下来。心里泛起一阵苦笑:再这么下去,连生计都成问题了,还算个毛线的神算子?早些年凭着巧言令色的本事,他在这长安城外还颇有些名声,生活倒也过得去。如今赶上这民不聊生的年月,连明天能不

  • 唐朝第一美女安乐公主的下场有多惨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安乐公主被传很是风流,奢靡无度。作为唐朝第一美女的安乐公主下场究竟有多惨呢?一起来看看吧!李裹儿简介:李裹儿(685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

  • 古代第一桌游六博戏究竟有多火?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古第一桌游六博戏,无数次以各种形式出土。六博戏这种东西,是一种很古老的“博戏”,先秦时就流行,也不知道具体是哪朝哪代的发明。但大汉人民对它爱得深沉,爱得刻骨铭心。汉墓里出土过陶的木的六博俑、六博画像砖石、六博博具、六博铜镜——没有六博的汉墓主人几乎是不完整的。传世文献中关于六博戏的记载也很多,但尽

  • 《考城隍》秀才带病考试,最后考出一个城隍爷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姐夫的祖父宋先生,名焘,原是本城的一位秀才。有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到一名衙门的公差,手里拿着一张通知单,牵着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走来。对他说:“请你去参加考试!”宋先生说:“主考的学台老爷没有到,怎么能突然进行考试呢?”差人也不回答,只是不断地催促他。宋先生只好勉强骑上马,跟随他去。走的路

  • 关羽张飞简介关羽张飞武艺为什么能如此高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张飞简介:关羽张飞武艺为什么能如此高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关羽简介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

  • 宋太宗赵光义为什么火烧太原城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确切说他火烧的是晋阳城,而非太原城——因为太原城是他折腾之后才有的名字。晋阳始建于春秋末晋国“四卿”之一赵家的董安于,时为公元前497年,董不惜以自己生命为代价,修建了逾制的“城高四丈,周回四里”晋阳城,魏晋时成为并州州治,是所谓“晋阳西城”,东魏孝静帝武定三年(公元545年)高欢在此基础上建晋阳宫

  •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传说故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传说故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确实需要勇气。但谁是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自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简称《洞

  • 中国古代游泳健将:周邯处士与水精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中期的德宗年间,蜀中四川有一个叫周邯的处士,非常喜好文学,还是位豪杰之士。有一次,他到蜀中彝族人聚居的地方去游玩,看到一个彝族的首领在贩卖 一个少年奴隶。这个奴隶看上去倒是挺聪明伶俐的,而且很老实忠诚,蛮讨人喜欢的。这个首领也热情地向人介绍,说这奴隶最大的本事是善于潜水,在水下潜行一整天也不会被闷

  • 寿星简介寿星的由来寿星究竟是哪位神仙?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寿星简介:寿星的由来是什么?寿星究竟是哪位神仙?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寿星简介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星名,古代神话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为恒星名,为福、禄、寿三星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后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明朝小说《西游记》写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