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玉璧之战告诉你什么是战场上的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玉璧之战告诉你什么是战场上的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36 更新时间:2024/1/2 4:44:38

玉璧之战告诉你什么是战场上的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公元546年中国北方并立的两个政权东魏与西魏,围绕着一座名叫「 ”玉璧”的小城,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中两方统帅东魏权臣高欢和西魏名将韦孝宽也上演了一出「 ”矛与盾”的精彩对决。 说起这场战争就不得不先说一说,东魏和西魏这两个政权的由来,其实他们都是脱胎于南北朝时期北方之前的政权「 ”北魏”。 公元534年到535年北魏发生分裂,先后成立了东西魏两个割据政权。史书记载东魏的国土「 ”西苞汾、晋,南极江、淮,东尽海隅,北斩沙漠”是一片十分广大而且富庶的地域,而且东魏也继承了原先北魏政权的绝大部分人口和军队,可以说是实力强于位于西边的西魏,以及南方的萧梁政权的。而西魏当时主要占据的则是人口相对较少经济也不是很发达的关西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宁夏以及甘肃的一部分。当时的东西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往往战争的主动权都是在相对强大的东魏一边。 东魏的权臣高欢一直都想要灭掉西魏统一北方,所以也多次兴兵征伐西魏。 西魏则是在另一位乱世豪杰宇文泰的带领下和东魏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之所以玉璧之战能够爆发,主要的一个诱因就是之前在公元543年爆发的邙山之战。 在那场战争中高欢率领东魏军队重创宇文泰,歼灭了西魏的主力军队六万人,只是因为后期东魏军队自身士气不足,高欢才无奈撤军,失去了一统北方的机会。这也在高欢心中留下了「 ”怨念”。 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 ”怨念”51岁的高欢在546年「 ”倾山东之众”进攻西魏,希望可以一战统一北方。而这次的战场就落到了一个名叫「 ”玉璧”的小城之上。 玉璧城位于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一带,虽然城池不大,但却是东西魏争夺的焦点,史书记载玉璧城「 ”城周八里,四面并临深谷”,同时又濒临汾河,地势险要可谓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坚城,加上位置前凸于河东地区直接威胁着东魏的中枢晋阳,退又可保卫长安,真可谓「 ”进可攻退可守”。 玉璧城作为西魏重要的战略支点,从公元538年建成一直到公元546年经过西魏8年的重点经营,玉璧城变成了一座城墙坚固,兵精粮足的要塞。 在高欢这次率军来到玉璧城下的时候,在城头之上等着他的不是老对手宇文泰,而是西魏的另一位名将韦孝宽。《周书韦孝宽传》中记载他「 ”孝宽沉敏和正,涉猎经史。”二十岁时就主动请缨征讨萧宝寅叛乱,后面又跟随冯翊公长孙稚西征履历军功,在玉璧之战前已经受封侯爵,在前任玉璧守将王思政的大力举荐下,当时已经37岁的韦孝宽出任并州刺史,兼摄南汾州(故治及今山西吉县)事,进授大都督,成为玉璧城内西魏军队的统帅。 高欢与韦孝宽两位深谙用兵之道的统帅,在玉璧城开始了决定两国命运的鏖战。在玉璧城下的高欢首先选择了一块地势开阔能够俯瞰整个玉璧城的地方修筑土堡,并把自己的中军大帐安置在了这里以便于亲自指挥战斗。 接下来高欢采用多种战术来攻打玉璧城,首先他用大军围城,希望可以在围困城内守军的同时伺机歼灭来援救的西魏军队,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东魏大军还切断玉璧城内与外界的联系与补给,更要命的是玉璧城的水源「 ”汾水”也被东魏切断。 在围困玉璧城的时候高欢还令东魏大军四面出击猛攻玉璧城,史书记载高欢命人在玉璧城南修筑土山,想要从上方攻破玉璧城,同时在地面又运用攻城战车冲击城门,还在城墙下挖地道。在整个玉璧之战中高欢率领的东魏军队对玉璧形成了「 ”高中低”的立体式进攻。 后期还加上了火攻,《周书韦孝宽传》记载「 ”城外又缚松麻于竿,灌油加火,规以烧布,并欲焚楼”。在军事上大举进攻的同时高欢还不忘使用「 ”攻心计”史书记载高欢多次派人劝降韦孝宽许以高官厚禄,同时还把招降文书绑在箭上射到玉璧城内上面写着「 ”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希望这样可以动摇西魏的军心。从这里可以看出高欢为了攻下这小小的玉璧城,花了无数的心思,想了无数的办法,那面对高欢的这套「 ”组合拳”西魏守城大将韦孝宽又有着怎么样的应对之策呢? 面对东魏的「 ”立体战争”,韦孝宽没有慌张,而是上演了一出「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好戏。首先玉璧城经过西魏八年的经营可谓固如金汤,内部的粮草也十分充足,面对大军围城以及水源被截的情况玉璧城却依然在西魏的掌控之中。《周书韦孝宽传》记载「 ”城池坚固,兵食有余,攻者自劳,守者自逸”。 对于高欢使出的各种进攻手段,韦孝宽一一沉着应对,对于高欢建立的高大「 ”土山”,韦孝宽命令士兵将城楼加高,并且一直高于东魏的「 ”土山”,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射杀企图通过「 ”土山”攻城之敌。 为了抵消地面战车对于城池的冲击,韦孝宽在城外放置了数量众多的路障同时挂上布幔,看似柔软的布幔竟然大大消减了战车的冲击力。 面对东魏军队掘进的地道,韦孝宽也命人挖掘了一条巨大的长沟来阻断东魏的地道,同时安排精锐部队驻守,每当有人从地道口出来就直接擒杀,同时还在东魏的地道口堆积大量的干柴,一旦地道里有敌兵时就点燃干柴,扔到地道中去再加上风力的作用,东魏的士兵在地道中全部被烧的不能前进。面对高欢的「 ”攻心计”韦孝宽则是表现出了坚决不投降的气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住了军心。 虽然在高欢的指挥下东魏军队多次险些破城,但是韦孝宽指挥得当加上全体西魏将士拼死奋战,最终玉璧城还是牢牢掌握在西魏的手中。 史书记载这场大战东魏损失巨大「 ”苦战六旬,伤及病死者十四五”,总共阵亡士兵七万多人。 高欢也因为玉璧城久攻不下,被气得「 ”智力俱困,因而发疾”。东魏在安葬了战死的七万将士后,无奈宣布东归, 高欢也在玉璧之战的第二年就郁郁而终,年仅53岁。不得不说高欢的死和玉璧之战的失败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玉璧之战后东西魏之间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元气大伤的东魏从此再也没有力量组织大规模的西征。 西魏则趁机发力,没过几年就超越了东魏成为了那个时代北方最强大的存在,可以说为日后中国的重新统一和隋唐开创盛世奠定了基础。 至于守城功臣韦孝宽也因为这场战争被封为骠骑大将军,赐爵建忠郡公,从此也拥有了更多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随后他进破山胡、平定江淮、献上《平齐三策》,最后以七十二岁高龄离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

标签: 历史韦孝宽玉璧之战宇文泰

更多文章

  • 玉璧之战,攻城手段多到眼花缭乱,连攻两月,伤亡7万人也未攻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韦孝宽,宇文泰,邙山之战

    导读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动员的战争,旨在攻取计谋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攻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戍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吃力战之后,东魏军退却。玉璧之战,攻城手段

  • 出关14万战马,回来不到3万,漠北之战中,汉军到底伤亡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霍去病,汉朝,汉武帝

    匈奴从西汉立国初年便已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汉武帝前后总共组织了多达16次的对匈奴战争,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夺取了河套平原,使长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胁,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汉朝则以倾国之力出击,直插匈奴心脏,封狼居胥,饮马瀚海,从此「 ”匈奴远遁,

  • 美军的 ”踹门之战”,让9万日寇玉碎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役,破门之战,冲绳岛战役

    冲绳岛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中的规模最大的两栖行动,美军动用兵力大约24万人,日军兵力10万人,最终美军成功占领冲绳岛,日军伤亡约9万人,被俘约7300人,美军伤亡约7万人。1945年初,美军占领吕宋岛及硫黄岛后,为掌握整个琉球群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建立进攻日

  • 争议极大的1943年塔拉瓦之战,美军7倍兵力围攻日军却伤亡惨重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美军,战役,日军

    在夏威夷岛珍珠港西南方约2400英里的地方,有一处环礁叫「 ”塔拉瓦环礁”,这个地方属于吉尔伯特群岛的一部分,1943年末,美军已经取得了所罗门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太平洋战局得到极大好转,美军急需建立一个横越中太平洋的前哨空军基地,以便继续进军菲律宾,甚至打击日军本土。

  • 萨沃岛海战,美军死亡人数是日军的20倍,为何山本五十六却大怒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日军,中途岛之战,美军,萨沃岛海战

    1942年6月,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战役中惨败,太平洋战争中美日双方攻守之势逆转,之前日军意图继续进攻南太平洋地区的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的「 ”FS作战”计划自然被迫搁置。 而由于中途岛之战中日军损失了4艘大型航母,为了防御特鲁克群岛,同时也

  • 比珍珠港还惨痛的海战——萨沃岛海战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役,瓜岛战役,美军

    大家可能一直都觉得只有珍珠港被偷袭这次,是美军败的最惨的一次,其实还真不是。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说说美国海军最惨的一次失败:萨沃岛海战。1942年8月6日夜,所罗门群岛海域雨雾迷蒙。在夜色与雾气的掩护下,美军特混舰队抵达战位,静待黎明。舰队的目标是所罗门群岛东部的图拉吉与

  • 北洋海军失败因为腐朽? 黄海海战疑问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丁汝昌,北洋,刘步蟾

    甲午战后,人们从不同角度分析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有“清政府腐败无能说”、“李鸿章避战求和说”、“战略战术落后说”、“日本间谍猖獗说”等。其中流传很广的是北洋海军腐朽不堪,军纪败坏,训练废弛,不堪一击,是导致甲午海战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这种广为流传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它

  • 澎湖海战清朝胜利的原因 明郑为什么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刘国轩,施琅,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在台湾岛上建立第一个汉人政权,与清王朝对峙。双方于1683年爆发澎湖海战,最终清朝取得了胜利,完成国家统一。那么在这场战役中,清朝为什么能胜利?而明郑又为何失败?澎湖海战清朝胜利的原因在澎湖海战中,清军之所以取胜,除战船装备精良,将士作战勇敢之外,

  • 日德兰海战参战力量 日德兰海战伤亡情况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英国,战役,海战

    日德兰海战虽然很快结束了,但它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它对一战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英国也继续掌握着北海等海域的制海权。日德兰海战参战力量英军:151艘战斗舰船德军:99艘战斗舰船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军参战舰艇足足有150多只,因为当时的英国在工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然

  • 日德兰海战的简介日德兰海战的起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役,海战,德国

    【日德兰海战的简介】日德兰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日德兰海战造成的影响 日德兰海战发生在1916年5月31日,直到1916年的6月1日才结束。这场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这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大海战,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