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澄海区历史文化与民俗简介 汕头澄海文化特色

澄海区历史文化与民俗简介 汕头澄海文化特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71 更新时间:2023/12/7 6:38:48

1、澄海区是广东省汕头市下辖区,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出海口,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西北界潮州市,西南毗邻汕头市龙湖区,东南与南澳县隔海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1′—116°54′,北纬23°23′—23°38′,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27.85公里,总面积378.35平方公里。

2、截至2011年底,澄海区辖8个镇、3个街道,户籍人口751149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共43个,以壮族、苗族、布依族为多。历来是粤东、闽西南和赣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粤东门户”之称。

3、夏、商、周时,澄海地域属百越之地。秦汉时属南海郡的揭阳县。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澄海属东官郡(后改义安郡)的海阳县。隋、唐时属海阳地域。清康熙五年(1666年),澄海因朝廷靖边海禁迁界而裁撤,这是澄海历史上第一次撤县。至康熙八年3月,澄海才恢复建制。复县后,疆界一直不变。清咸丰八年(1858年),辟鮀浦司之“沙汕头”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澄海县成立澄海县政府,隶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三年,澄海县隶属潮遁道。民国九年,隶属潮海善后处。民国十年,汕头成为独立城市,遂与澄海分治。1949年10月25日,成立澄海县人民政府,隶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1952年,澄海县隶属广东省粤东行政专员公署。1955年3月14日,澄海人民政府改为澄海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澄海县隶属汕头专员公署。1958年9月12日,成立澄海县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59年1月24日,澄海县建制撤销,县地并入汕头市郊。同年11月13日,澄海县恢复建制,复称澄海县人民委员会。“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3月25日,成立澄海县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4月5日,成立澄海县革命委员会,先后隶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1日起,属汕头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同年12月21日,撤销澄海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澄海县人民政府。1983年12月起实行市管县,澄海县归汕头市管辖。1994年4月18日,撤销澄海县建制,设立澄海市(县级),由汕头市委托代管;澄海县人民政府改称澄海市人民政府。2003年1月29日,撤销县级澄海市,设立汕头市澄海区,归属汕头市管辖,原行政区域划出新溪、外砂两个镇归汕头市龙湖区;澄海市人民政府改称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政府。

4、截至2011年底,澄海区辖8个镇(东里镇、盐鸿镇、莲华镇、溪南镇、隆都镇、莲上镇、莲下镇、上华镇)、3个街道(凤翔街道、澄华街道、广益街道),共137个村、45个社区。

5、澄海区的历史文化有:蜈蚣舞,澄海灯谜等。

6、名胜古迹有:莲华乡村旅游区(国家AAAA旅游景区);莱芜旅游度假区(国家AAA旅游景区);陈慈黉故居旅游区;樟林古港遗址等。

7、澄海区著名人物有:张震、唐伯元、陈良弼、卢侗、君实、张夔、郑信、蚁美厚、勋、高绳芝、许士杰、蚁光炎、广泉、吴贯因、蔡仰高、黄际遇、杜国庠、秦牧、谢国民、李新魁、林伦伦、陈雨露、王浩真、谢易初、廖公圃等。

8、澄海区特产有:老山合猪头棕、公固鹅肉、樟林林檎、白沙狮头鹅、莱芜紫菜、牛肉丸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仲淹结局(范仲淹的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范仲淹的结局:历史上范仲淹是病死的。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政治家、文学家。2、范仲淹在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赵惠文王简介 赵惠文王简介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赵惠文王赵何(约公元前309年─公元前266年),亦称赵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主,赵武灵王次子。2、赵何的母亲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退位之后自称“主父”。 但后来在赵惠文王朝会群臣时,赵

  • 小五帝是哪五帝 小五帝是哪五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在神话传说中,五帝分别是黄帝、炎帝、尧、舜、禹。2、在道教中,分别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而小五帝通常是指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小五帝钱正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清朝五位帝王在位期间所铸造的五枚古钱。

  •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2、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

  • 四月说说 黑暗的四月说说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从我们头顶掠过,一只大蜜峰正落在一朵金黄的迎春花上,好看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春天到了,它们忙碌着,不辜负这大好时机。三月再见,四月你好。2、花开如雪,蜂蝶翩翩起舞,这是盛世的美景;花香醉人,鸟儿鸣唱枝头,这是生命的歌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纵然花落有期,还有迟来的美

  • 铁道游击队又被称为什么 铁道游击队又被称为什么放下你的武器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铁道游击队又称飞虎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鲁南地区的一支抗日武装。2、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铁道游击队队长,王怀文为铁道游击队指导员,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3、铁道游

  •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伯邑考叫姬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伯邑考姓姬,名考。伯邑考只是他的别名,“伯”是其排行,“邑”一说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说是担任“邑”这个官职,因此,故称伯邑考。2、伯邑考,生卒年不详,是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3、周文王十三岁,长子伯邑考出生。十五岁时,次子周武王出生。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

  • 契丹人来自哪里 契丹人是什么人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现在的达斡尔族是契丹族后裔,另外居住在云南的“本人”也有契丹人的血统。契丹族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流域。2、契丹族(英语:Khitay)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

  • 刘伯温十句名言(刘伯温的名言名句)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出自明代刘伯温《百战奇略·赏战》。给以丰厚的奖赏,就一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说明给士兵以重赏,士兵就会斗志倍增、奋勇杀敌。2、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明·刘伯温《卖柑者言》。外面就像金玉一般光彩照人,里面却像破败的棉絮一样令人不忍目睹。此以金玉与败絮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

  • 庙会的来历 庙会的来历简短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2、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