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僧为什么最喜欢八戒,而忽视沙僧还专门打压悟空呢

唐僧为什么最喜欢八戒,而忽视沙僧还专门打压悟空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96 更新时间:2024/1/5 5:14:24

恶念一起,疾病浸身;恶念一生,相貌可憎。

人有三种恶念,嗔心,贪心,痴心。唐僧的三个弟子,分别是三种恶念的代表。悟空代表了嗔念,八戒代表了贪念,沙僧代表了痴念。

八戒贪心有目共睹,悟空的嗔念是怎么知道的?原来,浮屠山乌巢禅师早就说过“千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呀。至于沙僧的痴念,咱们慢慢说。

1.

风林秀曾经反复说过,四大名著各自侧重一个人生律条。《三国演义》揭示的是“天命”,《水浒传》揭示的是“使命”,《红楼梦》揭示的是“宿命”,而《西游记》揭示的是“因命”。

“因命”是什么呢?其实也是“物命”。乃是真正的宇宙源流,万法宗妙。

唐僧曾经对悟空说:如何不爱物命?

悟空泪流满面地说道:爱你我是沉香亭上的纤腰。

曾经有人问风林秀,玉皇大帝乃是道教仙尊,为什么却让凤仙郡守念佛经呀?此事我们可以要放大一下格局。

当年,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曾经说过,‘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

菩提祖师此处说的“道”,并非狭隘地指道教之道。而是万法源流的“大道”。之后,菩提祖师又说了三百六十旁门中的四大主流门派,分别是“流字门”、“动字门”、“术字门”和“静字门”。

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这些,统统归于“流字门”。

而菩提祖师给大家讲的课,其实都是大道。书中这样写到,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所以说,谁要去追根菩提祖师到底属于道教、还是属于佛教,就真是着了相了。

既然有大道,三教合为一家不就得了,为什么又分成了儒释道呢?其实呀,这就要说到沙僧的痴念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从一出生,就要为一口“饵水之食”奔忙。《西游记》中,千里眼和顺风耳对玉帝说,那石猴服食了饵水之食,不久其金光也就潜熄了。

孙悟空一出生,眼中曾经有两道金光,直冲斗府,这才惊动了玉皇大帝。事实上,刚出生的孩子眼中也有这两道金光,而且一直要到一两岁。所以平时婴儿眼中看到的世界跟大人们是不一样的。这点相信许多人都深有体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饵水之食服食增多,眼中的金光也就彻底灭了。然后人的痴念就越来越重,越来越重,最后呢,老年痴呆了。

可以这样说,如来佛祖的佛教法门,主要是针对痴念深重的这群人开设的课堂。下面咱们就先看看,沙僧的痴念到底有什么表现。

在金兜山,悟空出去化缘,然后化了一个圈圈,让唐僧、八戒、沙僧站在圈子中别乱动。悟空一走,八戒马上就动员大家从圈子里走出来了。然后一直往前走,就走进了兕大王的金兜洞。

当然,金兜洞已经变化过了,专门等着唐僧师徒上钩呢。

八戒看见案己上有几件背心。非要穿上不行。因为八戒贪心嘛,贪心的人就是喜欢占小便宜,有便宜不占他心中就痒痒。

咱们看沙僧是怎么表现的。开始八戒跟师父争论的时候,沙僧并不搭腔。直到一看八戒准备穿背心的时候,沙僧马上说,我也来一件儿。

看到了吧,这就是痴念。痴念就是一种毫无主见的从众愚念。他觉得,二师兄既然穿了,那我肯定也要穿。要不自己不就吃亏了吗?但如果上当了呢?反正也是二师兄先上当的。这就是为什么权健能让那么多人上当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弄清楚沙僧的痴念,咱们就可以把悟空、八戒都结合起来讲讲了。

悟空的智慧明显高于众人,甚至高于唐僧。所以他看不得八戒之贪。在取经队伍中,悟空与八戒的矛盾最为明显。因为,八戒的贪是真贪,悟空的嗔更是真嗔。

八戒贪财、贪色、偷懒、抢功,总之就是见便宜、见荣誉、见利益就上,见困难、见危险就躲就让。

那么问题来了,唐僧为什么偏偏最喜欢八戒,而忽视沙僧,还专门打压悟空呢?

其实,不但唐僧喜欢八戒,现实中,不是也有许多人更喜欢八戒吗?原因就是,八戒身上的一个特点,暗合了大众的心理。

2.

现实中喜欢八戒的人,通常会给八戒身上贴一个标签——可爱。

八戒到底哪里可爱呢?就是他的率真。他的确很贪,但贪得率真,丝毫不藏不掖。这才是唐僧喜欢他的原因。还说前面穿背心那件事,沙僧明明也想穿,可他并不说。等八戒穿了,他也跟着去穿了。从结果看,他跟八戒的行为是一样的。可八戒就清晰地表达了,而沙僧却没有。所以说,任何一个领导,都喜欢八戒这样的人,人性的缺点暴露无疑,这样的人好把控啊。而沙僧就不好把握。当然了,至于悟空,就更无法控制了。

沙僧的不好把握是“不说”,悟空的不好把控是“不服”。

控制不了悟空怎么办?那就必须找八戒来制衡他。所以,八戒的谗言就成了唐僧制衡悟空最有力的武器。本来,唐僧就想念紧箍咒咒悟空,可自己要主动念吧,显得突兀和小气。但是,有八戒一撺掇,自己的压力瞬间就小多了。

这就是“术字门”的“术”啊。

六耳猕猴出现之前,悟空倍受紧箍咒的煎熬。我们知道,每一次悟空都是冤枉的。问题是,唐僧知道不?

唐僧当然知道。否则怎么能够当师父呢。问题是,唐僧念咒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悟空冤杀了那些人,而是要惩罚悟空始终不听话。

大家还记得荆棘岭吗?当时有几个树精跟唐僧一起吟诗作赋,大家玩耍得非常开心。后来,悟空等几个徒弟找来,树精们就全自动躲起来了。结果呢,八戒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

这时候,唐僧倒是也拦了一下。他近前扯住道:“悟能,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伤我,我等找路去罢。”

结果,八戒也并没有听话。而是索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皆筑倒。

对于唐僧来说,人命是命,物命也是命。八戒无故伤了这么多物命,唐僧最后也并没有责怪与唠叨呀。

唐僧并非是故意对八戒宽容,对悟空严厉。实则是,控制得了的,就可以宽容;控制不了的,才严厉。

唐僧这也是一种执念。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在女儿国,女儿国国王曾经给唐僧讲过一段如来佛祖与一个老妇人的故事。

佛祖说,三界众生,皆有佛性。明心见性,则可解脱。佛祖说法之时,佛光普照之处,许多众生都见性成佛。可偏偏城中有一个老妇人,就是不信佛法。佛祖用智慧眼一看,这个老太太的果报成熟了,她该入我佛门了。于是带着弟子们去渡她。

可是这个老太太远比佛祖想象得固执,任你怎么说法,老太太堵起耳朵就是不听。没有办法,佛祖带着弟子们就走了。次日,他告诉弟子目犍连,你去度化她吧。目犍连有些疑惑,心说,老师度不了,弟子怎么有能力度他呢?佛祖说,你放心去吧。

目犍连就去了。结果呢,老太太跟目犍连非常投缘。在目犍连度化下,老太太也就修成了自己的正果。

老太太给目犍连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女子死了,许多人来来往往,没有理会。突然来了一个人,看了这个女子一眼,给她盖上一件衣服就走了。接着又来了一个人,把这个女子埋葬了。

老太太说,自己就是那个女子。佛祖是曾经给她盖上衣服的人。而目犍连,就是曾经埋葬自己的那个人。如今,目犍连化身金蝉子,转世唐僧西天取经,那个老太太化身女儿国国王偶遇唐僧,也算是前世因缘。

什么时候谁遇到谁,都是因缘;谁度化谁,都是因缘。因到了,果熟了,自然也就瓜熟蒂落。如果果子不熟,与佛祖对面也是无缘。这就是《西游记》中的“因命”。所以我们在《西游记》中,要先学习有一种智慧叫等待。

来来来,最后来一首偈子诗收尾:

济渡不造筏,漂沦为采花。善根今未种,何日见生芽。

出生三十年,当游千万里。行江青草合,入塞红尘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唐僧

更多文章

  • 慕容复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只能算一流高手不能算绝顶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功

    慕容复是金庸大师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人物。在小说中,慕容复风流倜傥,是典型的高富帅。慕容复不仅长得帅家境好,而且武功很高,江湖中有“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连天山童姥都称赞他武功出神入化。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慕容复和丐帮帮主乔峰齐名,又得到天山童姥的赞誉,但却屡次输给对手,被鸠摩智讥讽为“浪得虚名”

  • 李开先的传说故事,幼年神童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神童

    李开先(1502-1568年),自伯华,别号中麓、中麓子、中麓山人、中麓放客。章丘埠村镇东鹅村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曲家和书籍收藏家。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至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二十年(1541年),上疏自请罢归,家居近30年。平生喜爱藏书,词曲尤多,有“词山曲海”之称。文才卓异,以

  • 清朝最后的太监总管,晚年靠卖煎饼果子为生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煎饼

    太监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下的一个畸形产物,这一制度伴随着我国古代历史延续了几千年,成了古代皇室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清朝宫廷太监最多时能达到4000多人。其实、太监在古代社会已然成为一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正当职业,甚至对于很多家庭贫困的普通人家来说它成了出人头地的唯一渠道。当清朝统治走向

  • 唐僧念得紧箍咒一共就6个字,具体是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僧

    每到假期,陪伴我们的除了《还珠格格》以外,还有就是《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可以说是最“老少皆宜”的一部,孩童时代看《西游记》觉得孙悟空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一路上的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法眼,这一辈子也就在如来和观音的手里栽过。但最厉害的还是唐僧,他一念咒,任凭孙悟空通

  • 《聊斋志异》里你没听过的故事–诸城某甲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聊斋志异

    诸城某甲原文:学师孙景夏先生言:其邑中某甲者,值流寇乱,被杀,首坠胸前。寇退,家人得尸,将舁瘗之。闻其气缕缕然;审视之,咽不断者盈指。遂扶其头,荷之以归。经一昼夜始呻,以匕箸稍稍哺饮食,半年竟愈。又十馀年,与二三人聚谈,或作一解颐语,众为堂。甲亦鼓掌。一俯仰间,刀痕暴裂,头堕血流,共视之,气已绝矣。

  • 枭雄爱美人,曹操为什么不趁机占有貂蝉?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枭雄

    三国时期有一个大人物,这个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了。他是一个枭雄,一个众人为之丧胆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曹操,都说枭雄爱美人,曹操当然不例外了。可是三国中有名的美人貂蝉却是有了主的。吕布是喜欢貂蝉的,貂蝉同样也对他心生欢喜。他们两个可谓是天作之合。只是后来吕布死去了,竞争对手没了,曹操为什么没有趁机占有貂蝉呢

  • 朱棣问姚广孝:明朝能传几代?答:”万紫重孙”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重孙

    姚广孝是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僧人,精通三教。他一生中的最大成就就是帮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王位。在十几岁的时候,姚广孝就剃度出家做了和尚。随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姚广孝仔细的钻研佛法,学习了风水学,成为了民间的一位隐士。甚至被很多人看成了和诸葛亮、刘伯温齐名的仙人。当年,朱棣在做燕王的时候

  • 《封神演义》中太少老君是哪个教派的?阐教还是人教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老君

    在《封神演义》中,要说谁的实力最强,肯定要数鸿钧老祖。鸿钧老祖是超圣人修为的大佬,他有三个徒弟都是圣人修为的,分别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其中太上老君实力最强。而且在整个演义中,除了鸿钧老祖之外,太上老君是所有圣人当中最强的,远比西方二圣中的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要强,也比女娲娘娘的实力要强,当

  • 十九世纪科学家尝试复活尸体,成功让尸体动起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尸体

    人没有不怕死的,所以从古老的“跳大神”到建立在各未知角落的实验室中所进行的“生物实验”,都从未停止过对“死而复生”的研究。虽然到现在,这些半仙儿和科学家们也没整出个所以然来——但他们所做的一切却造就了现代医学繁荣……18世纪末19世纪初,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电疗法——用脉冲电流来刺激肌肉,Ure也是其

  • “房谋杜断”的真实来历,唐太宗李世民用人高明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明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谋臣,同时也是他的左右手,李对他们极为重视。在李还是秦王时,杜如晦经房玄龄推荐进去了秦王府做了参军,后来因为李世民屡次建功立业,声名在外,太子就特别的嫉妒,于是就唆使高祖皇帝将他的部下们都调到了别的地方,杜如晦被调到了陕州做长史。当时王府的幕僚很多都被迫调到了别的地方当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