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自知自己走投无路,崇祯为什么不将儿子们送往南方避难?

自知自己走投无路,崇祯为什么不将儿子们送往南方避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34 更新时间:2024/1/20 12:28:21

崇祯的死,是历史上一个比较难解开的谜团,他还有很多机会,江山也并非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他选择了一个最决绝的做法。

南明之败,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都非崇祯皇帝之血脉。立福王要争,立鲁王要争,立唐王要争,立桂王要争。崇祯本有三个儿子,如果能有一个出现在南方,这些争论就会自然消失。

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把儿子遣送一个到南方,以免一筐鸡蛋一下子全被打碎?明朝也有南、北两京之制,留太子在南监国或分封儿子到南方,也是于礼、于法合宜的。

这还真得从崇祯帝朱由检的性格上说起。

朱由检继位伊始,大力清除阉党,一纸诏书,即贬掉权阉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随后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轻易间铲除魏忠贤集团,让他信心满满,自以为无所不能。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为人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宦官权力日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之中,他不断反省,六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崇祯十六年(1643年),崇祯皇帝派出的剿匪主力、陕西总督孙传庭部队在河南被李自成歼灭,预示首明朝末日的来临。随后,李自成追击至西安,分兵收西北。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大顺,改元永昌。正月初八,李自成率兵亲征。他兵分两路,北路主力由李自成、刘宗敏出太原、大同,经河北宣化攻居庸关;南路主力由刘芳亮过黄河,经河南、畿辅北上。兵分两路的战略目标是收降边军,并切断崇祯南逃及明军勤王北上的路线,以成瓮中之鳖之势。

李自成在讨伐诏书中指责崇祯皇帝:“公侯皆食肉纨绔,而恃为腹心;宦官悉龇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希望能劝降崇祯皇帝。

与此同时,崇祯也在做最后的挣扎,他派大学士李建泰“代朕亲征”,并在正阳门行遣将礼,亲自斟酒饯行,最后目送拼凑出的数千人缓缓离去。这次出征,可谓仪礼最隆,效果最差。李建泰的部队根本不敢出战,只在畿辅地区徘徊,最后与刘芳相遇,仓皇北窜,在保定投降农民军。

随后,崇祯帝想出一招险棋:放弃辽东。为对抗辽东满清军队,明朝一直在山海关外驻有精兵猛将。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指示大臣调吴三桂入关,但又不明说,而是让大臣们议定再奏。大学士、户、兵密商:“三桂兵精,诚可调以剿寇;而此兵一调,恐宁城士民不免惊疑或致溃散。近报奴营烽火已过松杏,万一乘虚突入,尤为可虑。”

次日朱批:“调三桂马兵助剿,余兵尚多。乘贼三边新安未定之时,此着似不可失。……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每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

一旦吴三桂入京,山海关外土地即会全失。即使救驾成功,依大臣们对崇祯皇帝的了解,他定会秋后算账,把丧师失地之责任全部推给大臣。所以首辅陈演老奸巨滑,面对皇帝的催促,再次“伏乞圣裁”。

无奈之下,崇祯只好于二十一日朱批:“移宁士马,收守关之效,成荡寇之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先生每即拟旨来行。”但崇祯又给自己留下一条尾巴:“如必须再议,先生每即刻会官密议妥确来奏,仍将各官议语各行亲书备览。”

最后廷议的结果是:“请行督抚镇再议宁远弃后关门作何守法,军民作何安顿,总欲完其不敢任之局也。”

时间拖到三月十三日吴三桂进入山海关,五日在永平府安置家眷,根本没有来得及勤王,就已经大势溃散。

与此同时,明朝本有两京之制,如果崇祯帝能够南迁,虽有可能落得隋炀帝,但也不无险中救胜的可能。因为这样一来,李自成的农民军、皇太极的满清军对明朝的两强相压之势,就有可能因为明朝的南迁,变成李自成的农民军、皇太极的满清军直接对抗的两强相争,他反而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但死到临头,崇祯仍是死要面子,他内心特别希望大臣能合辞恳请,以“御驾亲征”名言到南京视事;并留一批官员留守北京。

结果,根本没有大臣愿意提出这条意见,因为“帝欲大臣一言主之。大臣畏帝不敢言,虑驾行属其留守,或驾行后京师不能守,帝必罪主之者。遂无人决策。”谁要是提出,很可能就会让崇祯顺水推舟,自己去南方亲征,提出者就会被“委以重任”留在北京。

拖延之下,至三月时,大顺军合围已成,他已经根本走不了了,所以才有“朕不能守社稷,然能死社稷”之句。

亲征之外,还有别的办法。

崇祯有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炤、永王朱慈焕,当时都在宫中。不管是让皇太子南下监国,还是对其他两个儿子进行分封,都可以为崇祯和南明留下一条血脉。

当时有大臣建议,可让太子到南京监国,定王永王就藩(地点未定,但大多数主张是建藩南方)。这本是好意,但与崇祯“御驾亲征”的与本意相违,崇祯于是怒不可遏:“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讲战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三月十日,大顺军抵居庸关,总兵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投降。十六日,进占昌平。十七日,到达京师城下。崇祯:“仰天长号,绕殿环走,拊胸顿足,叹息通宵,大呼内外诸臣误我,误我!仓惶召对,人人战栗无策,噤不发声。”

随后,襄城伯李国祯统京营兵携带火器,对李自成缴械投降。李自成设立沙河总部,让刘宗敏攻城,并派宣府投降太监杜勋劝降崇祯“逊位”。

崇祯想拖延时日等待勤王之师,但根本无师勤王。

十八日夜间无果,刘宗敏一举攻克外城。

崇祯带内官向朝阳、安定等门逃跑,均被起义军挡回。

随后,崇祯命周皇后自缢,亲手砍死、砍伤两公主,将太子、永王、定王交太监躲藏。自己则与太监王承恩到景山上吊。

十九日上午,起义军攻占内城,中午,李自成由德胜门入北京城。明朝灭亡。

直到死的那一刻,崇祯都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别人的错。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亲生父亲吕不韦被他逼死了,这是出于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嬴政的亲生父亲很可能是吕不韦,这一点在历史上是一个很著名的猜测,不过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点,而且嬴政很可能也不知道这一点,不然他也不会对吕不韦痛下杀手。在中国古代皇帝中,秦始皇虽然有着“千古一帝”的光辉。不过,如果根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的说法,嬴政的出身并非秦国王族,更偏向于是吕不韦的儿子。而

  • 越王勾践战败后在吴国过的是什么日子?奴隶都不如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越国不敌吴国,越王勾践被俘,卧薪尝胆十年,最终复仇成功,这是我们都知道的热血逆袭传奇,但是我们没有想过,这漫长的十年,勾践在吴国是如何度过的。越王勾践在吴国当奴隶。勾践夫妇和范蠡,被囚禁在吴王阖闾墓旁的一座石室里。勾践整日为吴王洗车养马,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三年,早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不知何日才是个尽头

  • 细数古代买东西都用什么货币进行支付,银子很少。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相比较于我们现代人的纸币和线上支付,古代没有纸币,如果要进行支付交易的话使用的是什么货币呢?是像影视作品中描写的那样用银子吗?古装剧武侠剧从来就不缺人气,尤其是金庸系列,七分虚构三分真。如果说有“三分真”的话,那就是少许的文史背景。观众们不会相信世间真有摧枯拉朽的“降龙十八掌”,更不会相信还有“欲练

  • 史称东方“玛雅”的占国与占族人的消失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美洲的玛雅文明消失是人类一大未解之谜,相对应的,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文明,他们也有着灿烂的文化,那他是怎么消失的呢?东汉末期,占族人区连起兵杀死汉朝日南郡象林县(郡属县中最南一县,故址今广南维川南茶轿地方)县令,从中国独立,公元192年建国。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顺化为界。中国史籍称为林邑

  • 如果穿越回宋朝,你要打工多久才能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土地和住房是我国老百姓的最基本需求,自古以来,盖房成家就是我国普通人民的人生目标,那么在宋朝,你要工作多久能买自己的一套房呢?大多数中国人都渴望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房子不仅是人们衣食住行中一项基本的生活需要,更是财富的象征。那么在宋朝,一个普通的打工者需要多久可以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呢?我们来算算看。在

  • 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除了他应该没有第二个了吧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明朝皇帝多宠幸宦官,有多名皇帝的命运都因为宦官而发生了很大改变,朱祁钰和朱祁镇两位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土木堡位于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境内,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

  • 当和尚还要花钱,北宋年间当和尚要花多少钱?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宋朝是一个富庶的朝代,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但是宋朝也是像现代一样的商品社会,如果你要穿越回去的话,可能会面临吃不上饭的窘境哦。近年据不完全调查,在如果穿越你最想回去什么时代的调查中,两宋已经成为了众屌丝们的不二选择。想到两宋,大家都觉得那是个天堂,文明在江南的烟雨、东京的繁华中显得如此璀璨。在这里夜狼

  • 历史上真实的杨素,隋朝权倾朝野的大臣最后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隋朝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是一个传奇人物,杨坚建立隋朝,他居功至伟,那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大臣,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杨素是被误读的一个历史人物,关于他的死倒是很明确,他就是病死的。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出身北朝士族,

  • 唐玄宗从多才少年变为风流才子的历程,当真风流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在白居易的诗中被一种凄美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殊不知,风流多情的唐玄宗除了杨玉环,还有很多挚爱,是一位多情浪漫的皇帝。作为大唐盛世的重要缔造者,相信大家都对唐玄宗这个皇帝不陌生,他的一生经历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有过辉煌,有过低谷。他构建的唐朝文化影响深远,甚至波及到现在,除去皇帝这个严

  • 这个国家是春秋最早的霸主,为什么衰败的如此之快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一个比较长期的混乱分裂局面,其中各大诸侯国互相称霸并吞并,其中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最为强大。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春秋战国的历史正式开启。在春秋时期,齐桓公被公认为春秋五霸之首。但是,严格来说,春秋争霸的先河,却是郑庄公开创的。在东周初期,郑庄公时代郑国肃清了内部不安定因素,外部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