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墓惊现两千多年前阳干鱼阳干鱼资料烹饪方法科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阳干鱼】12月25号上午11点多,在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战国楚墓。从中午到下午,短短几个小时,考古人员又有重大发现:木豆、陶罐、鹿角、丝绸等多达30余件随葬品出土。另外,考古人员在棺椁上发现已被风干的鱼和一只动物后肢,鱼的中间还撒有疑似稻米、谷粒类的东西,都保存完好,清晰可辨。下午,墓葬头厢又出土了近10条「阳干鱼」和不少动物骨头。
战国楚墓惊现两千多年前阳干鱼阳干鱼资料烹饪方法科普
这些干鱼的剖法以及风干程度,确实跟阳干鱼很相像,这充分印证了荆州地区鱼米之乡的称号,由此也可以推断当时储存食物的技术已经很成熟。
阳干鱼是传统的美食之一,而它的名字是这样的来的,人们先把鱼肚剖开,把肚子里面的脏东西掏出来,洗乾净,再用盐来腌,然后拿到外面晾晒,逐渐把鱼晒干,所以就叫阳干鱼。过去人们都没有冰箱,作咸阳干鱼以后,就可以长时间储存了,因为里面有盐,水份没有了,因此它就会象木乃伊一样,可以保存好长时间也不会坏。然而最近,考古人员却在荆州中学新址夏家台258号墓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阳干鱼,而且部分鱼肉还没有腐化。
本文来源: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