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她是西游记中唯一吃过唐僧肉的女人,最后从容自尽留下众多疑问

她是西游记中唯一吃过唐僧肉的女人,最后从容自尽留下众多疑问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46 更新时间:2024/1/9 18:20:27

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出世前,父亲被船夫推入水中,母亲哀痛欲绝,一对才子佳人惨遭厄运。令人惋惜。后来细看小说,却发现这一段故事扑朔迷离,离奇诡异,吓出一身冷汗来。而这一系列矛盾冲突的焦点则是唐僧母亲——殷温娇。

其实,《西游记》中的人物的殷温娇一点也不平凡。虽然在小说中是唐僧的母亲,但她在现实中的身份是雍州鄠县(今西安市鄠邑区)人,是当朝丞相殷开山的女儿,生得“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所谓“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位小姐还有个小名叫“满堂娇”,也就是济济一堂的人就属她娇美。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美女却跟土匪同居了18年,而且亲爹竟然还是当朝宰相,难道这不够蹊跷吗?当然疑点远不止这些,且看下

一殷温娇是个母性与妖性并存的女人

西遊記第九回:唐僧的父親陳光蕊是新科狀元,被宰相之女殷溫嬌拋中繡球,雙喜臨門回鄉接了老母壹同江州赴任。不料赴任途中被船夫打死推入江中。此時殷小姐已有身孕,生下玄奘後:“小姐暗思:此子若等賊人回來,性命休矣!不如及早拋至江中,聽其生死。倘若皇天見憐,他日還得相逢。”但恐難以識認,即咬破手指,寫下血書壹紙,將父母姓名、跟腳緣由,備細開載。又將此子左腳上壹個小趾,用口咬下,以為記驗。

拋至江中、寫血書這些情節常見於古代戲劇作品。但匪夷所思的是她壹口咬下嬰兒的腳趾頭,簡直太嚇人了。不過是為了留待日後相認,印象中最狠不過瓊瑤在嬰兒身上燙個梅花烙,還有這等殘忍的做法嗎,天下哪有這樣的母親?這分明就是妖的行為啊。這和電視劇中馬蘭扮演的溫婉嫻淑,美麗端莊的殷小姐,差距實在太大了。吳承恩只用壹回寫唐僧的身世,故事雖寥寥,詭秘的地方卻很多。

二唐僧父亲被害,可能是壹場精心策划的阴谋

殺害陳光蕊的是船夫,他叫劉洪。整個事件看起來十分可疑:

其壹、吳承恩這樣描寫劉洪第壹次出場:只見稍水劉洪、李彪二人,撐船到岸迎接。稍水就是撐船的人。可疑的是“迎接”二字。既是迎接,必是特別派來的或是相熟的。要不壹個普通的載客渡江的船夫只消說等候、雇用。沒有迎接的道理。

其二、劉洪起狼心緣於殷小姐的美貌。如果是壹個普通的船夫,殺人之後必然掠財奪女隱姓埋名遠走他鄉,怎還能堂而皇之冒名頂替。船夫和狀元僅僅是相貌差異嗎?學問、談吐、乃至氣度、舉止都不可能仿冒啊。

其三,丞相女遠嫁,江州州主上任,怎會無壹婢女跟隨,劉洪只殺了壹個書童就萬事大吉了?這狀元與千金壹幹仆眾等,若壹個船夫殺將開來,哪裏這麽省力。分明是挑個最主要的殺了了事,其他都不敢吱聲罷了。

其四、看劉洪打死了光蕊,把屍首推到水裏,壹把抱住殷小姐說:“妳若從我,萬事皆休。若不從時,壹刀兩斷。”聽這話,“萬事皆休”,好大的口氣,壹介船夫殺人如殺雞?可見劉洪背景不簡單。其次“壹刀兩斷”,若是初次見面,怎麽會說“壹刀兩斷”,這不是很明顯說明,倆人早就認識嗎,早有私情嗎。

其五、刘洪冒名十八年,人物言辞得当、行事果决,绝非一个普通的船夫所为。其次他对殷温娇也十分宠爱。殷温娇待他也是言语温和,不像是杀夫仇人那般痛苦不堪的样子。如此看来,两人也可能是旧相好,否则不可能如此应对自如,妇唱夫随。种种疑点,都让人觉得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吴承恩可能在最后定稿时隐去了不少细节。

三唐僧外公为何十八年隐忍不发?

唐僧的外公殷開山是當朝宰相,位高權重,卻不見他為女婿報仇,女兒改嫁他人也不加幹涉。難道他十八年不曾與女兒女婿見面,難道是木已成舟,難道是家醜不可外揚。直到十八年後,殷丞相奏明唐,王親自下令剿除賊寇,這才發兵江洲。只見他動用了禦林軍六萬,曉行夜宿,星落鳥飛。如此大軍壓進還不敢冒然進攻,先說服了江州同知、州判兩人提兵協助,方浩浩蕩蕩、金鼓齊鳴,深夜圍了劉洪衙門。這哪裏是殺個船夫,分明是在剿滅謀反者嗎。如按此推斷,劉洪有可能是唐王族成員之壹,或是江州的某壹霸王。

四唐僧报仇后,殷温娇为何要自尽?

殷溫嬌被劉洪霸占十八年,毫發無傷,婦唱夫隨。但她很會做戲,每次出場,都是聲淚俱下的尋死鬧劇。

第壹次在劉洪面前,見他打死了丈夫,便要將身赴水。被劉洪壹把抱住;

第二次十八年後父親領兵攻入劉府,殷小姐羞見父親,就要自縊。被眾人勸慰;

第三次,劉洪伏法,大仇已報,殷小姐江邊哭奠光蕊,又欲將身赴水。被玄奘扯住。眼淚自然不假,只是次次當著眾人面,尋死覓活的,不過是女人博得同情的小手腕罷了。

最後殷小姐的結局頗為諷刺。大團圓的背景中,陳光蕊隨朝理政,玄奘寺內修行,唯獨她,書中輕飄飄壹筆:後來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西游记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为什么宋江为什么一直提防武松?武松断臂后只说了四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松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其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载:“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看过《水浒传》的朋友,想必,

  • 吴王阖闾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为何最后却兵败身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王

    吴王阖闾又名阖庐,姓姬,名光,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著名军事家,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515年,因王位继承问题,公子光以庆贺吴王僚伐楚班师设宴招待。勇士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故事,公子

  • 《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在宋朝真的存在吗?他们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水浒传

    《水浒传》中有位梁山好汉名叫林冲,他为人仗义,武功高强,而且还有一段辉煌的工作履历,那就是林冲曾经做过北宋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然而,当年北宋威震华夏的八十万禁军,为何没有抵挡住金人南下呢?难道是《水浒传》中的禁军人数有误?一、禁军人数《水浒传》虽然是小说,但并没有记错北宋的禁军人数。《宋史兵志》记载:

  • 蜀汉武将职位最高的是五虎将吗?并非是五虎将而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汉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三国时期武将的职位等级划分: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四征/四镇将军——四安/四平将军——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司马赵云:刘备夺取荆南四郡之时任命赵云为偏将军,进位汉中王之时,民间流传的“五虎上将”中,马超,黄忠,关羽、张飞被任命为四方将军,唯独

  • 赵姬的身世是什么?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身世

    嫪毐这股新起的强大政治势力引起朝野多方瞩目,嫪毐得到帝太后的宠爱,在宫中骄奢淫逸,难免得意忘形。自称秦王“假父”。嫪毐有一次与宫中的侍臣们一起饮酒作乐,博弈游戏,发生了争吵。喝醉了酒的嫪毐睁圆了眼睛,大声呵叱对方说:“吾秦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子是秦王的继父,你这穷鬼

  • 皇帝故事:宋太祖赵匡胤与臣子的关系究竟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臣子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这个男人打响了人生的第一场战争,只为救20岁的妻子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只为

    他是留名青史的英雄,是奔驰在草原上的骏马,更是与她相爱相守一生的人。他和她出生于蒙古贵族家庭。他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开拓疆土的英雄。她是孛儿帖,成吉思汗的娇妻。他俩携手书写了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说起。当时的成吉思汗与孛儿帖还很年幼,这时,年幼的孛儿帖却已有婚约在身,结婚对象是蒙古贵

  • 皇帝故事:汉宣帝刘询,在死牢里长大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水浒传》中的美人那么多,到底谁才是第一美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水浒传

    自古美人就是热点话题,话说人们追求美的思想好像自古就没变过,当然关于美的标准从古至今已经变化很多,今天咱们来说说水浒里的美人。话说回来,美人也是分男女的,关于男人和女人里的美人,水浒标准自然有区别,咱们这里先说女人里的美人。翻开水浒传,你先想到的美人有哪位?反正笔者先想到的是李师师,貌似她出场不止一

  • 皇帝故事:后世究竟是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世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