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对中国古人而言,需要好的睡眠前提是有好枕头

对中国古人而言,需要好的睡眠前提是有好枕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739 更新时间:2023/12/25 23:36:40

中国历史上枕头有着什么样的神奇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枕头是枕的一种,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之一。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草荐枕、木枕、玉枕、瓷枕、盐枕、琥珀枕、琉璃枕、藤枕、布枕等各种枕头。

据《说解字》解释,“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其中,“荐”意指草或草垫子。据记载,上古社会先民通常“逐水草而居,即席,便坐荐上。”草荐不仅用来供人坐、垫,也用于人们躺着时支撑头部,可见“草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枕头之一。

在历史上,人类时自觉地使用枕具,最早的枕具究竟是何种形态、何种材料已经不得而知。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草束、木棍、石块、土块或吃剩的动物皮、兽骨也许都曾被枕用过。只不过它们因为质地的原因,有的早已腐朽不存。

《诗经·唐风·葛生》中有: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这首诗是妇人悼念亡夫之作,女子目睹角枕、锦衾,念及夫妇旧日情深,不禁伤心,发为浩叹。但角枕到底为何形态,文中难以看出。

《礼记》中提到人起床后要将枕、席等物收起来,且长辈的枕、席、簟、衾等不能随便移动。《礼记·内则》,“鸡初鸣,成盥漱,衣服,敛枕簟”,“父母姑舅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

湖北黄冈螺蜘山遗址墓葬中发现两件石枕,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枕。其中一件在墓主头骨下平垫。黄沙石,质疏松。近长方体,四周和上部枕面经打制加工,枕面有刻划沟槽,不甚规整。长18厘米,宽约16厘米,厚4~5厘米。另一件石枕置于墓主人颅骨下,枕面和四周有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但这个时候的枕头是否专门为睡觉打造还不得而知。

湖北省江陵市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竹木枕

,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型枕头实物。在商朝时期,成型的枕头已经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相传商朝时就有玉石制作的虎头枕,这大概是最早的枕头的一种造型。当时,人们把虎作为氏族图腾或保护神,有祛邪避魔的作用。

东周时期,常年的战乱使得物质资料匮乏,因而此时的家用纺织品相对比较朴素。直到秦国实现大一统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纺织工艺的进步,家用纺织品逐渐丰富。

汉代,由于墓葬遗存较丰富,发现的枕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贵族墓葬中多见有玉枕,此外亦发现石枕、木枕、漆枕、草木枕、苫枕、锦枕、铜木合制枕、绢枕、鸡鸣枕等。

随着汉代生活水准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枕的制作、使用及其在文化上的功能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湖南省马堆西汉墓出土一件绢枕

,属于软质枕头,可见在早期我国枕头就有了软、硬之分。

汉代发现玉枕的墓葬较多,尤以徐州为最,玉枕一般是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玉片连接而成,表面光滑。

汉代的枕头形状各异,丝织枕的实物从形状看,多为长方形或者长条形,如新疆民丰北大沙漠1号东汉出土一件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制作的枕,造型为雄鸡形。这种两端起、中间凹的造型不仅符合人体工学,又蕴含了古人鸡鸣即起之意。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从枕的出土量和多样性看要大大逊于前朝。不过,像木枕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相当普遍,《北史》载:“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说的是北齐皇建年间郑州长史朗基为官清廉,不贪图享受,他居住的地方,连木枕都没有。这一资料显示,在南北朝时期,木枕已比较普遍,算不上贵重的东西。《新唐书》:“(阳城)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说明在唐代木枕已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生活品。

到了唐宋时,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人们对枕头的享受也开始讲究起来,尤其是瓷枕的出现。

第一件也是最早的瓷枕发现于河南安阳的张盛墓,出土墓志表明张盛死于隋开皇十四年(

594)安阳修仁乡,十五年(595)与夫人王氏葬于相州安阳城北五里白素乡。张盛墓的随葬器物比较丰富,共192件,其中在日用器物模型中就有一件瓷枕模型,不过,除了这件瓷枕模型外,隋代尚未有真正的生活用瓷枕出土。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瓷枕产生的最初动机是为随葬之用。

到唐代,瓷枕出土的比较多,说明这一时期瓷枕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方形枕和兽形枕两类。烧制瓷枕的窑口有长沙窑、铜川窑、巩县窑、邢窑、寿州窑等。采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绞胎、三彩、印花、釉下彩。

据考古发现,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的瓷窑遗址中均有作为枕头的瓷器,而且当时的瓷器品种已相当丰富,分别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褐绿彩、三彩、珍珠地划花、绞胎、黄釉、黑釉、青釉、青釉褐绿彩、青釉印花等花色品种;瓷枕的形状也已相当丰富,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各种动物、花卉的形状,如兔形枕等。

唐代张鷟《朝野笺载》和《旧唐书·五行志》中都有这样的记载:“韦庶人妹七姨,嫁将军冯太和,权倾人主,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这里说的“豹头枕”、“白泽枕”、“伏熊枕”

指的就是形状各异的瓷枕。

考古发现的唐代枕中,除了瓷枕外,还有石枕、滑石枕、布枕等,亦有以土坯作枕和以板瓦作枕者。这说明唐代枕的使用还是多元化的,不同形式的枕同时存在。唐代文人笔下的枕更是丰富多彩,见于文献的就有游仙枕、夜明枕、石枕、玉枕、琥珀枕、玛瑙枕、水晶枕、石膏枕、沉香枕、黄杨枕、白石枕、青盐枕、神鸡枕、药枕、书枕,数量品类颇多。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迅猛发展、成就最为杰出的时代,可以说是官窑林立,民窑竞起。这一时期,此时,瓷器真正成为大众产品,盘、盆、瓶、壶、罐、枕等各种生活用器在上层和民间都有较大需求。

瓷枕在宋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日常用器,其制作生产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甚至呈现出专门化的趋势。宋代瓷枕的生产有南北之分,北方地区以河北、河南、山西为中心,南方地区以江西为中心。

这一时期,瓷枕的数量和品种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印花、珍珠地划花、黑釉印花、黑釉划花、黑釉剔花、黄釉印花、三彩、酱彩、青釉印花、彩绘等品种;瓷枕的形状除了长方形、腰圆形等常见形状外,还出现了如意形、虎形、狮形、豹头形等不同式样。

这些瓷枕的枕面长、宽或径小者10cm,大者35cm,枕高14~20cm,呈前低后高、外高内陷的特征。一般,唐朝的瓷枕尺寸较小,枕面径约在10~

15cm之间,而后来烧制的瓷枕枕面尺寸较大,通常径可以达到29cm以上。

对于宋人来说,在炎热的夏季,瓷枕无疑是凉爽而舒适的,这从瓷枕上的诗文题字和文人对瓷枕的赞赏中可见一斑。如磁州窑瓷枕上的题诗:“夏日景偏长,遥天转暑光。如人会消遣,何处不清凉。”即是描写夏日景象的。

老百姓也会在瓷枕的造型和装饰上寄寓了自己的朴素理想——婚育祈子、辟邪纳祥、人生感怀等。这些精神性的内涵使得瓷枕超越物质形态,进入精神文化领域,成为民众乐于接受的生活必需品。

明代时,陶瓷枕虽仍有前代遗风,但总体走衰落,反倒多见丝织枕和布枕。另一方面,此时的丝织品织艺精湛,质地优美,棉纺织业成为普及的手工业,印染、刺绣、镶嵌等工艺日渐纯熟。因此,软质的丝织枕制作简单,并且更加舒适,瓷枕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到了清代,丝织枕进一步发展,瓷枕更多成了装饰。

明清的枕顶通常以“鸳鸯”图案为装饰,以绣花工艺为主例如扣绣等。虽然枕头从瓷枕变成了丝织枕,但人们在借由枕头表达美好愿望的风俗还是流传了下来,只不过丝织枕改成了刺绣。寓意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的“百子枕头”则是当时很多皇室贵族亲睐的软枕。

至清朝晚期,多见丝织和布质枕。上海《申报》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年末,刊登:海道宪制定的《惜字章程》:

“绣货京货店所售枕顶、手帕、肚兜、扇套、纱袋,各件草虫花鸟尽足娱目,何必刺绣诗句。况枕顶置之卧所,肚兜、手帕系妇女所用,以及束腰带、裤带等件,一经绣字秽亵尤甚。嗣后务须一律改用花样,如敢再绣字迹,定干提究。”从这段描述中可知,当时枕头上也会绣一些不正经的东西。

清代时尤其流行将中药、茶叶或者花瓣等物品放入枕头中,用以作为保健之途,有些也是为了可以促进睡眠,直到今日,有些人仍然会采用此方法养生。

区区枕头,从做法到用料,再到上面的图案,其实都是中国手工业发展史的缩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是有

更多文章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竟然是这样来的!你知道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是这样

    这句话是表达一种敬天知命的意思,即:天意如此,是人力无法挽回的。说起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流传至今: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朱耀宗的书生,一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为了让他不受委屈,就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养大,后来,送到一位叫做张中举的老师那里,去读书。在张老师的严格教导下,朱耀宗学业有成。他十

  • 如果范增不死,楚汉争霸的结局会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不死

    为什么项羽成为楚汉争霸最后的失败者,排除外在因素,个人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项羽本身的弱点导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跟项羽的眼界有关。项羽的眼界不高,可以说是鼠目寸光,看问题看事情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实质,这个最主要体现在误封天下,没有论功行赏上。比如说对田荣的误封,对彭越的失封,

  • 是什么导致了岳不群的失败?归根究底是没有自己的团队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自己的

    日常中,人们时常提到伪君子这个词,而《笑傲江湖》里面的君子剑岳不群则堪称是伪君子的典型。岳不群,其人阴险狡诈,道貌岸然,表面上风度翩翩,一副饱读诗书的君子模样,实际上却是个阴险无比的伪君子。岳不群生平有两大得意之作,一是成功的阴到了林平之,用岳灵珊作为诱饵,把林平之招为了女婿,然后一步步套取了林平之

  • 作为玄武门之变的失败者,李建成竟被黑得惨不忍睹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失败者

    作为玄武门之变的失败者,李建成被黑得惨不忍睹,说李建成祸祸后宫,是个完全无能的昏庸之徒,在李渊耳边不干好事,吹吹风,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这话,就算是不相干的人看来,也是缺少最基本的公正,李建成也很委屈。李建成还是有能力有贡献的。太原起兵之时,李渊作为主导者,拉拢了一干亲信谋臣,共图大事,他把自己

  • 家喻户晓的杨门女将,只有一个人是真的,名字还被叫错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将

    杨门女将的故事流传千古,只有一个人是真的,名字还被叫错。家喻户晓的杨门女将,竟然是场蒙人五百余年的骗局。在民间,北宋初年杨家将抗辽保国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而杨门女将的传奇人生,更是令人津津乐道。比如,“十二寡妇破阵”、“穆桂英挂帅”、“佘太君点将”等等,将一群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展现给世人。其实,除

  • 海外男子捡一石头回家收藏35年,裂开后竟发现价值不菲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石头

    英国男子在35年前捡到一个普通的石头带回家收藏,但是从没觉得这个石头有什么特别,35年后当他劈开石头时发现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石头。英国45岁的男子SyDonne十岁外出游玩时发现一块外观奇特的石头,好奇之下把石头带回家收藏。多年来他对于这个石头并没有留意,直至近日他发现这个石头是有1.8亿年历史的古

  • 绝食三天才能离婚,盘点世界奇葩离婚规定!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奇葩

    全球各地拥有着不同的婚礼形式,因此结婚习俗也不尽相同,例如离婚3次的人不能再嫁、枕头下放槟榔即是离婚等等各种奇怪有趣的世界婚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大开眼界!1.厄瓜多尔安第斯山区:夫妻反目离婚,皆要绝食三天。到第四天早晨,到该地一位年长者处接受检验,是否真的有气无力,如果真的,分手也是真的;如果是假的

  • 春秋人物介绍:晋国六卿之一赵衰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国

    赵衰,即赵成子,字子金,亦称成季、孟子余。春秋时期晋国之卿。生年不详,卒于晋襄公六年(前622年)。赵氏于晋文侯时迁至晋国,六世而至赵衰。其父赵夙,已进入晋国的统治阶层,在晋献公时为将,曾率军伐霍。赵衰早年即有贤士的名声,与少年时期的晋文公重耳相友善。重耳因骊姬之乱出奔,流亡在外19年,赵哀一直相随

  • 那些关于宋仁宗受乾隆佩服的传言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

    不少网文都煞有介事地说:“自称十全老人的清乾隆皇帝弘历,自视甚高,很少有人能入其法眼。但他承认,有三个帝王,却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在这个版本中,乾隆最佩服的三个帝王是唐太宗、宋仁宗、康熙。还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乾隆心中合格的皇上有三位:汉文帝、唐太

  • 唐伯虎写了一副春联,内容粗俗不堪地主超喜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联

    春节将近,各家各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扫尘、送灶王爷、购置新衣,当然,最必不可少的还是贴春联和福字,从数种春联中仔细挑选,只为讨一个好彩头,讲求个新年新气象。说起春联,不得不想起古人在酒席间常玩的“对对子”。花前月下,邀上三两好友,斟上一壶好酒,吟诗作对,好不快活,写对联这种事,对这些文人才子来说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