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中国人民的法定节假日。粽子、龙舟、艾草,每个中国人记忆中的端午印象。然而端午节却很早被韩国申遗了,除此之外孔子、活字印刷、本草纲目等更多中国国粹也成了韩国国宝。
2015年12月12号,韩国申遗又成功了。拔河这项在中国已经有2400年历史的活动,成为了韩国的荣耀。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成为韩国文化遗产的中国国粹。
2001年,韩国宫廷宗庙祭祀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项活动出自中国经典古训中的敬祖孝宗思想。在祖先灵魂安息的处所,为之祈求永恒平安。孔子去世第二年,中国开启了祭孔活动。在历代皇室的带动下,成为了国之大典。而这项活动于公元372年传到了韩国,延续至今,坚持严格采用古礼的韩国人基本保留了中国周代雅乐的规范。而这项典礼,在很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不再举行了。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祭祀活动。近年来,韩国开展了一连串的文化争夺的活动。他们向联合国申报活字印刷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意了。论证孔子是韩国人,美女西施、神医李时珍也早已经被他们划入了韩国籍,连中医都被说成是韩国发明的,顺便把《本草纲目》、人参、针灸一起收到了他们的囊中。他们还急匆匆地向联合国提交了汉服的申遗书,甚至指称汉字都是由韩国人发明的。照这个速度下去,中国人去韩国认祖宗的那天已经不远了。
看看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传统文化基本流失海外,真要感谢日本和韩国。没有他们,中华文化又靠谁来传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