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反目成仇,两个人的恩怨情仇,两个国的你死我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是同根生
孙膑、庞涓二人都是「古今第一奇人」鬼谷子的徒弟,庞涓是师兄,孙膑是师弟。
照理说,二人本应是兄弟情深哥俩好。可谁也没料到,师兄弟最后却成了生死仇敌。
老大庞涓先毕业,应聘做了魏国的将军。没过几年,老二孙膑也该步入职场了;恰巧这时候庞涓也因为能力出众业绩优异得以步步高升把将军前面加了个「大」字。庞涓邀请小师弟到自家公司发展,孙膑也想找个有熟人的岗位,哥俩当即一拍即合。
单纯的小师弟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师兄是心比锅底还黑的存在。
这一切都是嫉妒心惹的祸。原来早在学生时代,庞涓就在心里暗暗地恨上了这位小师弟。
师兄弟相比,孙膑智商更胜一筹,成绩也比师兄更加优秀;再加上拥有年龄这个天然的优势,理所当然的更受老师的喜爱。
看来不仅女人有了嫉妒心会变得可怕,男人也是一样。
庞涓这个「心机boy」藏得很深,一直到毕业也没有被鬼谷子老爷子看出来。当然,也有可能老爷子看出来,但他
是看透不说透。
庞涓(剧照)
这一点老爷子有待提高呀!
毕竟他们这一派总出这种事,动不动就是好兄弟演化为你死我活的仇敌。着名的就像苏秦和张仪、李斯和韩非。
所以说呀,这当老师的,不能只教本领,那思想品德也得过关啊!要不然的话本应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最后却成了你死我活留一人。
入社会现原形
庞涓(剧照)
在学校的时候,庞涓只能把嫉妒和怨恨埋藏在内心深处。可步入社会后,他就露出了自己的真正面目。
庞涓:「在学校我没法收拾你,现在来了我的地盘,怎么拿捏还不是我说了算!」
孙膑进了魏国,就如同进了狼窝的小绵羊。庞涓这只灰太狼开始对他下手了。
魏惠王(剧照)
庞涓并没有直接下手,再怎么说脸面还是不能不要滴。他借了魏惠王的刀:庞涓暗中向魏惠王检举孙膑私通当时与魏国有竞争关係的齐国。
魏惠王听了顿时怒不可遏:吃里扒外的家伙,我给你发工资、发房子(老婆发没发老李不知道),你竟敢向齐国泄露我们的商业秘密。
一怒之下,魏王命人挖了孙膑的膝盖骨,还在他原来帅气的脸上写了几个艺术字。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靠着装疯卖傻,孙膑成功逃过一劫,还趁机逃到了齐国。
再交锋孙膑胜
听说被魏王开除的孙膑到了自己家门口,齐威王高兴坏了。见识过孙膑的才能后,礼贤下士的齐王让孙膑做了自己的老师。
后来魏国派庞涓统兵8万围了赵国的邯郸,赵国一看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急忙向齐国求援。
孙膑(剧照)
齐威王决定让田忌和孙膑率8万军队救援赵国,随便给孙膑找回场子。
孙膑没有被仇恨沖昏头脑,他没有跟庞涓硬碰硬,而是直接围了魏国的大梁。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围魏救赵」。但是呢,这一次两人间的恩怨并没有彻底了结。
又一次的交锋很快到来,那是公元前342年的一个春天。
魏国这个实实在在的大个子这次又欺负起了韩国,韩国也扛不住,只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再次派一个顶俩的孙膑出马,孙膑庞涓这命中注定的生死冤家又怼起来了。
这一次的战役史称马陵之战。
战争初期,庞涓急于与齐军交战。孙膑却不肯出击,还装作胆小怯战的模样。看来昔日的绵羊也成了狡猾的狐狸!
孙膑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四个字——减锅之计!
第一天,埋10万人的饭灶;第二天,埋5万人的饭灶;第三天,就只剩下3万人的饭灶。给魏军一种齐军将士因畏惧纷纷逃亡的假象。
没有一丝丝防备的庞涓理所当然的中计了。他只率轻骑追击齐军,他已经迫不及待要看小师弟惊慌失措、跪地求饶的场面了。
可惜的是,他想多了。
当庞涓的骑兵追到马陵道的时候,士兵报告前方道路被堵。当庞涓前去查看的时候,他发现堵着路的树榦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恰在此时,箭如雨下,魏军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兵败之势已是不可阻挡,注定成为败军之将的庞涓挥剑自刎。
或许他是不能忍受战败的耻辱,或许他是不愿看到孙膑胜利的笑容;也有可能他是悔不该当初。
老李有话说
在老李看来,孙膑、庞涓之间的争斗从孙膑进入魏国面见魏王之时便已经不可避免了。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魏国容不了两个同样出众的军事人才,庞涓也容不了挡了他的路的小师弟。
小时候,庞涓恨孙膑,是嫉妒他比自己优秀。
长大后,庞涓恨孙膑,是他挡了自己的路。
这件事,或许本就没有谁对谁错。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老李笑谈古今事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路,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繫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