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堂堂春秋时期的国君,却因为一件裘皮大衣丢了性命

堂堂春秋时期的国君,却因为一件裘皮大衣丢了性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97 更新时间:2024/1/19 4:08:4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大国之间的较量小国只能挨欺负,甚至一不小心得罪了大国,自己也有被灭国的风险。

在春秋时期,很多小国家为了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只好向周围的大国靠拢,来寻求对方的保护。不过这种依附别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你不知道哪天,因为点什么就把老大给得罪了,这引起的后果,可能就是自己承受不起的。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图)春秋列国地图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蔡国的国君,蔡昭侯。当时蔡国的靠山是楚国,蔡昭侯为了和人家拉好关系,也是费尽了心思。有那么一次,蔡昭侯去拜见楚昭王,随身还带了两件非常珍贵的裘皮大衣。到了楚国以后,蔡昭侯把一件裘皮大衣献给了楚昭王,另外一件那,就自己穿上了。

当时楚国的丞相叫子常,平时蔡昭侯去楚国的时候,也总是不忘孝敬子常一下,这次也没有例外,不过子常却偏偏看上了蔡昭侯身上的这件裘皮大衣。你说你看上就看上吧,你可以明着跟蔡昭侯要嘛,可子常没有这么做,他几次暗示以后,蔡昭侯都没有明白人家的意思。子常非常不高兴,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就在楚昭王面前说起了蔡昭侯的坏话。那楚昭王当然是听丞相的了,他就把蔡昭侯扣在了楚国。

蔡昭侯这个冤啊,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在楚国被软禁了三年,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原来是因为自己没有把裘皮大衣孝敬给子常。明白了事情的起因之后,蔡昭侯赶紧就把裘皮大衣给子常送了过去,子常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就在楚昭王面前为蔡昭侯说了几句好话,而后蔡昭侯才返回蔡国。

(图)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回到蔡国以后,蔡昭侯是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他既恨子常那么贪婪,也恨楚昭王不把自己当回事。当时有一个机会摆在蔡昭侯面前,吴国大将伍子胥,他的父亲和哥哥是被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害死的,伍子胥一直怂恿吴王阖闾攻打楚国。蔡昭侯就趁着这会,主动的向吴国靠拢,他先是把儿子送到吴国做人质,然后表示愿意出兵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反正这仗早晚要打,多个帮手也好,吴王阖闾(hélǘ)就接受了蔡昭侯的好意。

那一年冬天,阖闾派伍子胥和孙武为将,出兵攻打楚国,蔡国也派军队跟随出征。当时吴军的实力非常强大,一口气拿下楚国的很多城市,最后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yǐng)都,楚昭王只好逃到了其他国家避难。伍子胥把楚平王从坟墓里拉出来鞭尸泄了愤,蔡国的军队也趁机在楚国的地盘上扬眉吐气了一番,算是把蔡昭侯的面子给找回来了。

不过这并不是事情的结束,后来楚国的大臣申包胥去秦国求来了救兵,秦军出手赶跑了吴国和蔡国的联军,之后楚昭王又重新回到了楚国。对于吴国,楚昭王是不敢惹的,可对于曾经对自己低三下四的蔡国,他是下定决心要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听到楚国要出兵讨自己,蔡昭侯慌了,就赶紧向新认的老大吴王求救。看在当过盟友的份上,吴王答应了他的求情,不过他对蔡昭侯做了一番分析:你们蔡国的都城啊,距离吴国太远了,这样楚军兵临城下,我们去救援太费时间。不如这样,你把都城迁移到距离吴国近一点的地方,这样我们出兵也能及时赶到。蔡昭侯很认同吴王的分析,就准备迁移国都了。

(图)吴国地图

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大臣们不同意迁都,在吴军来援助自己的时候,蔡昭侯没有和大家打招呼,就跟着吴军把国都迁到了吴国边上的州来。这回蔡国的大臣们意见很大,他们觉得,国君这样做就太过分了,这保不齐以后把我们卖给吴国都不告诉我们。几年之后,蔡昭侯要去吴国朝拜吴王,大臣们一想,这家伙想干嘛,不会是又去谈迁都的事情吧,可不能让他胡闹下去了。他们在一起一商量,就决定先下手了,大家找来了一个叫利的强盗,谈好了价钱提供了蔡昭侯的详细情况之后,让利去除掉蔡昭侯。

利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干净利索的就把蔡昭侯给干掉了,等他回来收钱的时候,大家就把他给抓起来杀掉了,然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利的身上。之后他们就把蔡昭侯的儿子朔立为国君,这就是蔡成侯。

蔡昭侯是可怜的,作为那样乱世之中的小国之主,为了保全国家子民需要找依靠,为了赢得尊严更需要找靠山,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却死在了被保护人的手中。

标签: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曾被下嫁给李鸿章?揭秘李鸿章出访国外惹出了哪些笑话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清政府闭关锁国期间,大清与外界联系少了很多,再加上中国与欧美各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根本上的不同,导致了中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方方面面的差异,这一点,在李鸿章作为外交大臣出使各国的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甚至还闹了不少笑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8年)的10月20日,美国最为著名的《纽约时报》所刊登的一则

  • 曾国藩为什么被赐予“曾文正公”?因为他有牛皮癣!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曾国藩是清朝著名大臣,他一生恪守心中的准则,奉公廉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尤其是他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曾家的后人延续至今,已经枝繁叶茂,其中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可谓满门才俊。传说,曾国藩是“癞龙”转世。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降临人世,有人说,在曾国藩降生的前一天夜间,曾

  • “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两部,《水浒》和《三国演义》都是男孩子们从小爱看的,里面豪情万丈的江湖和肆意驰骋的疆场简直就是为男性量身定做的,读起来畅快淋漓却又耐人寻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道路上,四大名著几乎是绕不过去的砍。对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施耐庵的《水浒传》,民间一直流传着“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 中国史上最奇葩父子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晋朝作为结束三国局面的统一朝代,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也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公元311年,晋怀帝被俘虏以后,西晋在长安又立秦王司马邺为帝,史称晋愍帝。但这时的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什么实力。建兴四年,刘聪的弟弟中山王刘曜攻入长安城,晋愍帝赤露肩背,口里含玉壁,乘

  • 历史上最美丽的王子–兰陵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三国和隋唐的历史我们可能多少了解一些,但是三国两晋时期和隋唐时期中间这一段被称为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确实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著名的兰陵王高长恭就诞生在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

  • 他的死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的著作却矗立起一块丰碑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我国历史上最为宝贵的两本史书,其一是《资治通鉴》,另一本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了,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以及很高的地位。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执掌天时星历,记录、搜集保存典籍文献的一个史官。史官无权无势,无名无利,他因罪得罪了汉武帝,在死刑和宫刑之间他选择了一个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

  • 他是最牛太监 给皇帝戴了绿帽子不说 还掌管皇帝生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宦官阉党专政必然造成朝廷的腐败,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教训,在唐朝末期就有这么一位太监,他托关系以未净之身进入宫里做了太监,还趁皇帝不注意淫乱后宫,最后还杀掉了皇帝。在古代能够坐上皇帝的位置,恐怕是全天下普通老百姓的梦想。但是在唐朝还真的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一点都不想当皇帝,登基前天天玩不务正事。当了皇帝

  • 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真的暴戾无情吗,其夺权的幕后推手又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武则天刚进宫的时候只是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女,如果说这个时期她就已经为自己以后做了打算,想要成为权力的巅峰,这样深的心机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在一个小姑娘的身上,日后一步步发展成为女皇好像更加让人信服。那么是谁把武则天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呢?说到武则天,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她的强势狠毒,暴戾无情。可是作为中国古代历

  • 他智谋才华丝毫不亚于卧龙,却在演义小说中沦为路人。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作为江东四英杰之一,鲁肃在演义小说中的表现好像当不起这个称号,但是真实的鲁肃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尊刘贬曹的总方针下,不仅曹操被黑的跳进黄河都洗不干净,连带着曾经和蜀汉作对的东吴,同样被罗老人家有意无意的抹黑。比如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在《三国演义》几乎碌碌无为。而笔者今天

  • 来围观一下,历史上通过装疯卖傻左上皇位的奇才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装疯卖傻在历史上大有人在,这是一个很多时候都非常实用的技能,甚至关键时刻还能救命,不过说用装疯卖傻来登上皇位,就有点魔幻了。历来登上皇位的无非是以下几种途径:自己是牛人,有一大堆猛人相助,硬生生的抢下这把椅子,如刘邦、朱元璋等开国雄主;不但会投胎,时机还选的好,许多靠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便属于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