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治皇后红颜薄命

同治皇后红颜薄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3/12/16 4:06:21

同治皇后红颜薄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朝入关后,第一任皇后共有九位(宣统帝未计),在坤宁宫大婚的有康熙帝、同治帝和光绪帝三位。可以说,清朝所有第一任皇后,没有一位是好命的。我只选同治皇后一位,来看看她的悲剧故事。

同治帝6岁(虚岁)登极,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17岁的同治皇帝大婚。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她出身于相府门第,书香之家,祖父赛尚阿为大学士,父亲崇绮(qǐ)为状元。史称:“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获授修撰者,止崇绮一人,士论荣之。”(《清史稿·崇绮传》卷四百六十八)就是说清朝定鼎北京后的268年间,满洲、蒙古人以汉文参加科举考试而中状元的,只有崇绮一人,士人以此为荣。后迁侍讲、户部尚书、日讲起居注官等。义和团失败后,崇绮走保定,住莲池书院,自缢而死。母亲瓜尔佳氏,也是忠贞节烈的女子英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她先派人预掘深坑,率一子四孙及儿媳等,分别男女,入坑活埋,阖门死难。

皇后阿鲁特氏幼年,由父亲崇绮亲自授课,讲解经史,学习诗词,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她聪明贤惠,知书达理,性格刚烈,不善奉迎。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同治帝与皇后仅在坤宁宫居住两天,就搬到养心殿后殿的体顺堂居住。皇后遇斋戒期,居住在钟粹官。(《翁文恭公日记》)

皇后阿鲁特氏真是命薄,结婚两年零两个月,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同治帝的死,同下面一件事情有关。据说慈禧有“寡母心态”,嫉妒儿子同皇后亲热,不许儿子与皇后同房。慈禧太后不喜欢皇后阿鲁特氏,而喜欢慧妃,要儿子同治帝对慧妃好。同治帝不敢违抗,又不喜欢慧妃,只好赌气独宿养心殿,生活寂寞寡欢。因为慈禧太后处处刁难,皇后阿鲁特氏日子过得很不舒心。同治帝病重,皇后护侍,也遭到慈禧太后的呵责。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同治病重,皇后前去养心殿探视,二人说了些私房话,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太后怒不可遏,闯入暖阁,“牵后发以出,且痛x(chì,鞭笞)之”,并叫来太监预备大杖伺候。据说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话:“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给媳妇留点体面!”慈禧太后以侧居西宫为遗憾,也为咸丰帝临终前没有册立自己为皇后而不满。“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这句话,刺痛了慈禧太后的心。慈禧太后大发雷霆,同治帝被吓晕,病情愈加严重。慈禧太后见同治皇帝恐怖,才未对皇后动刑。同治帝之死,慈禧将责任栽到皇后头上。

同治皇帝之死,这对一位年轻皇后来说,简直是塌了天。皇后丧夫心情不好,慈禧丧子心情也不好。慈禧太后把气往皇后身上撒。“未亡人”皇后阿鲁特氏此时,大恸大悲,不思饮食,吞金自杀,获救得生。皇后之父崇绮,奏告慈禧皇太后。皇太后回答:“可随大行皇帝去罢!”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称大行皇帝,就是说可以随夫——同治帝殉死。崇绮将此话告诉女儿。而且慈禧太后不为同治帝立嗣,却让同治堂弟兼姨表弟的载(光绪)继承皇位,就是说光绪帝继承的不是同治帝,而是咸丰帝——这实际上是不为皇后留余地。皇后阿鲁特氏被逼无奈,只有自尽一条路可走。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同治帝死后74天,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才22岁,梓宫暂安于隆福寺。皇后阿鲁特氏之死,或云“绝食崩”,或云“吞金死”。(唐邦治《清皇室四谱·后妃》)野史记载:同治帝皇后怀孕,慈禧太后恐其生男孩,将来缵(zuǎn,继承)承大统,不能垂帘,故逼其死。有位御史潘敦俨,借天旱奏言:“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内,道路传闻,或称伤悲致疾,或云绝粒殒生,奇节不彰,何以慰在天之灵?何以副兆民之望?”慈禧太后斥其谬妄,夺其官职。

明朝曾有一位皇后,是她的母亲梦见圆月入怀而生下的。这个梦是真的还是编的,且不去管它。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像圆月般的幸福人生,但是身为皇后的都难以做到这一点,更何况普通百姓呢!嘉靖帝的陈皇后,人生失败,告诉人们:祸生于多贪,患生于多欲。以上这些皇后的不幸人生的历史示:人生如月,或圆或缺,坦然对待,自然轮回。

明清28位皇帝的第一任皇后,虽居于天下女性之至高、至尊、至富、至贵的地位,但没有一位是在泰安、泰宁、泰和、泰顺中度过一生的。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她们“全须全尾”、无怨无憾度过一生的,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其实,人生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我们老百姓生活中遇到一点磕碰、挫折、坎坷、困厄,都应坦然面对,淡定处之。

皇后

标签: 红颜薄命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姓“朱”与“猪”谐音,那古人是如何避开“朱”、“猪”这个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

    古人对于名字看的很重,所以名字中往往包含一个家族的辈分,是要载入族谱的。所以什么时候叫名,什么时候叫字也是很有讲究。如果当皇帝跟动物谐音之时,必须得避开。否则你过年了说“杀猪了”,那么就是说“杀朱了”,在明朝时期,这是要造反的节奏了。那么明朝时期,古人如何避开“朱”、“猪”这个词勒?根据文献记载,特

  • 美国为何那么喜欢发动战争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美國為

    美国为何那么喜欢发动战争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世界历史来看,人类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益融合的命运共同体,所以只有各国,各民族的长期融合,和平发展,世界才会越来越好,整个人类才会越来越繁荣。基于此,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希望世界和平,最少战争的。这也是我国坚持长期和平,坚决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

  • 鲜卑人,从哪里来?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鮮卑人

    鲜卑人,从哪里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作者:那日苏製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养乐多中国历史上的北方少数民族,基本可以按照地缘分为两个大系。一是以肃慎、挹娄为祖源,操通古斯语系语言的东北亚民族。随着历史的推进,他们逐渐经历了扶余—靺鞨—高句丽—女真主体民族的演化,到

  • 雍正晚年痴迷丹药 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体内丹毒太多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结。皇帝比普通人更害怕死亡,因为他们拥有太多东西不愿意失去。清朝的雍正皇帝就是如此。虽然雍正是个勤政爱民、认真工作的皇帝,但是他对于死亡还是看不开,渴望长生不老。而雍正皇帝谋求长生不老的手段就是炼制丹药,吃丹药。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

  • 文物保护亟须加大科普力度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2014年11月,一则“陕西乾陵千年石刻遭洗白”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承担乾陵石刻保护项目的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立即召开媒体见面会,由专家出面答疑解惑予以澄清,随即风平浪静。今年五一刚过,部分网络媒体陆续转发《胡武功怒了唐陵石人石马被“洗澡”》一文,又一次在各路媒体掀起轩然大波,报纸、电视台、网站、,

  • 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7人)中

  • 还记得《大唐双龙传》的李秀宁吗?她是中国第一位统帅兵马的公主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大唐双龙传》想必是很多人的回忆,仲少和陵少的长生诀,他们的武功,他们的感情都是全剧的重要焦点。由于追求志向不同,陵少的红颜都是江湖女子,而仲少接触的秀宁和玉致都有官家背景,尤其是秀宁,她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经常为李家天下东奔西走。历史上的唐高祖李渊第三个女儿,其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被封为平阳公

  • 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竟是后周皇帝自愿让位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有人云,宋朝天下得自后周小皇帝周恭帝,最终却以小皇帝宋恭帝投降蒙古、更小的皇帝被陆秀夫背着投水而死而终结,乃是一种报应。这自然是马后炮。但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一说,却是长久流传,成为公案。赵匡胤真的想欺负他们吗?记得咱当年所学的历史教科书,对于陈桥兵变一节,是采用了他们早有预谋之说法的。读来,明明白白

  • 犹太人流离失所千余年为什么能够延续至今呢,犹太民族的智慧观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不知有多少文明湮灭在历史中。在历史上一直自称是上帝选民的犹太族头脑非常的清醒、能干,曾经包揽了欧洲的绝大部分的财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但也因为信仰的关系,遭到了大部分民族的排斥。而历经了三次大流散的犹太人,为何能够延续至今呢?犹太人的祖先原本就生活在西亚地中海东岸一带,曾

  • 这个人为了获利坚决不认自己的发明有毒,结果晚年被自己的发明坑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作为一个发明家,受人爱戴的原因是他发明了很多让人民受欢迎的东西。但是这个发明家,他的发明分明有缺陷,可是为了获利他竟然不承认,最后或许是老天有眼,他竟然死在自己的发明里。故事的主角叫做托马斯·米基利,一位化学家,他在世之时因为自己的发明而广受赞誉,如今却被称之为“地球历史上对大气影响最大的个体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