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如何能如此强大?陈贤的陵墓透露了真相

明朝如何能如此强大?陈贤的陵墓透露了真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4/1/16 20:36:11

明朝人敖英在其《东谷赘言》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明朝:“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朝鲜、安南……奉法尤谨……呜呼,盛哉!”

虽有“王婆卖瓜”之嫌,却也是对明朝强盛的真实折射。过去我们将明朝的强盛常常归结于朱元璋朱棣这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和刘基杨士奇等名臣的倾力辅佐,今天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位底层武官讲起,通过小人物来见证那个伟大的时代。

2009年4月,江苏太仓一处建筑工地在施工时,意外挖出了一座距今600余年的明朝古墓,为夫妻合葬,随葬品简陋。根据墓志铭碑文显示,墓主是大明昭信校尉、太仓卫世袭百户陈贤。

明朝实行卫所制度,按照卫所编制,陈贤任职的太仓卫百户为千户所下属军官,管辖兵力112人,而昭信校尉则是明朝正六品武散官名。显然,墓主生前只是一位底层小官,而且尸骨无存,墓中仅有其夫人董氏的骸骨和墓主衣冠,至于原因,我下文会讲到。

陈贤的家世实在算不上显赫,其太仓百户这一武官身份也是世系其父陈福的。不过,碑文中记述的墓主生平却大有文章。

陈贤16岁时,正逢“中官奉使,将航海通西域”,也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太仓是郑和船队集结出发的地点,所以,明朝历来有从太仓卫所就近挑选随从出洋的惯例。

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船队的武职人员中有百户103人,显然,陈贤正是其中一位。郑和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时,陈贤刚刚13岁,所以,年满16岁后陈贤有幸赶上了第四到第六次远洋活动。

过去我们总习惯性的关注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的庞大、明朝国力的强盛,但却鲜有人关注此行的巨大凶险,除了未知的惊涛骇浪、南洋诸国的时叛时降,还有水土不服、疾疫肆虐等诸多危险因素。《殊域周咨录》就曾提到:“三宝下西洋,军民死者万计”。

所以,郑和第四次从太仓集结出发时,“时行伍士卒百方避”(想尽办法逃避),但16岁的陈贤却选择了主动应征出海,经占城、满剌加直达非洲东岸,行程数万里。在五下西洋的间歇期,22岁的陈贤迎娶了夫人董氏,并生下了儿子陈胜

可惜好景不长,六下西洋结束后,陈贤奉调交南(交趾南,也称安南,今越南),在宣德二年(1427年)一次夜袭行动中,年仅31岁的陈贤力战阵亡为国捐躯,埋尸异乡,这也是上文提到的其墓中尸骨无存仅有衣冠的原因。陈贤死后,与丈夫聚少离多的妻子董氏靠着辛勤纺织,独自一人艰辛地将9岁的儿子抚养成人。

一位正史中无传的底层小军官,在其15年的军人生涯中,将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这片国土,体现出了其英勇无私的伟大一面。

而明朝的强盛,正是无数个类似陈贤一样的默默无闻的家庭,靠着特有的那份忠贞和坚韧,撑起了一个伟大的王朝,这也是明朝得以强盛的底层原因。当然,关于陈贤从随船出海到调安南的原因,碑文中仅有四个字“交南不靖”。

其实,陈贤战死异乡,与明朝的未来战略布局有很大关联。

史书记载朱棣征安南与其内乱有关,但实际上,经略安南是下西洋的重要一环。因为占城是郑和船队出洋的必经补给点和中转港,“郡县安南”后,占城将成为明朝在南洋的前沿,这样即使未来郑和船队停航,明朝对南海甚至暹罗、真腊、苏门答刺依然保持着直接影响,正如朱棣自己所言:“南海之地廓然肃洁”。

征调熟悉占城的前船队百户陈贤前往安南并非孤例,2013年南京一处明朝古墓中发现的另一位昭信校尉王英墓志证实,墓主父亲王青曾三下西洋、两征交阯,其结局也是战死异乡。可见,下西洋和征安南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明朝在南洋进行的这场未来布局如若成功,其直接影响就是改变当时乃至后世的国际秩序。只可惜,明朝的努力最终失败了。就在王青、陈贤战死的当年,宣德皇帝“弃置交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初年各地流寇作乱,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明太祖朱元璋拥有两幅面孔,这两面孔截然不同,可以说互为反面。一副是阴鸷枭狠,一副是慈眉善目,前者用来对待官员,后者用来面对百姓。朱元璋的阴骘枭狠,不必多说,为整治贪官污吏,朱元璋制定史上最惨无人道的酷刑,如剥皮揎草等等,让人不寒而栗。不仅对待贪官污吏,凡可能威胁其地位的权贵勋臣,乃至其亲属好友、门生

  • 淮南三叛是怎么回事,三次叛乱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三国后期的曹魏,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了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史称“淮南三叛”或“寿春三叛”。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

  • 此人与岳飞齐名 同样的十二道金牌 他却选择抗命并且死战不退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岳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他率领的岳家军所向披靡,一举将金朝部队,打到朱仙镇,胜利在望,结果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而历史上还有一人与岳飞齐名,同样的十二道金牌,他却选择抗命并且死战不退,这个人是谁呢?南宋一直以来有“中兴四将”的说法,分别指岳飞,韩世忠,张俊和刘光世,但是呢?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

  • 明朝开国将领蓝玉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朱元璋为什么要将他施以剥皮之刑呢?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明朝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一生中充满了传奇色彩,因为他切身体会过民间的疾苦才能为天下的百姓设身处地的着想,但仅凭这点也不能忽略他的手段,对敌和对待罪臣的时候他从来不会手软。朱元璋手下开国将领“蓝玉”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 水浒:宋江死后 小李广花荣为什么要在宋江坟前自尽?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熟知水浒的朋友都对一百零八好汉的结局比较熟悉,梁山的带头人宋江一死是宋江带着李逵一起死的,那么无用和花荣二人为何要在宋江坟前嚎啕大哭,然后纷纷自尽呢?是因为兄弟感情深吗?我们抛开吴用,单说花荣,在宋江死后,花荣为何要上吊自杀呢?其实真正的原因在这里。其一,花荣一直视宋江为自己的真心知己,心中偶像,宋

  • ​洪秀全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太平天国的,天平天国运动到底有多残忍?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先后攻占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嘉庆十九年(1814年),洪秀全出生在广东省花县的一个村庄里。在13岁那年,洪秀

  • 为什么古时候官员退休后九非要告老还乡?而不是像现在就地居住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在我们现如今的社会中,不管你是在单位什么职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买房买车在当地,退休之后,一般都会继续生活在工作的城市。但是你看电视里面,古时候那些当官的为什么退休之后,都要告老还乡呢?其实古代和现代都退休制度是不一样的,古代的官员对于退休年龄并没有限制,只要干得动,都可以继续,如果不想继续做官,告

  •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什么要囚禁自己的生母赵姬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秦始皇的一生,可谓传奇。他被后世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在其执政期间留下许多出色的功绩。秦始皇嬴政的生父到底是谁,也许永远都会处于争议之中,但是他的生母却是毋庸置疑的,她便是秦庄襄王夫人赵姬。那他为什么要囚禁自己的生母呢?幼年时期他跟随母亲赵姬在赵国备受冷遇,甚至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前251年

  • 历史上明君变成昏君的的确不少 但是此人却由昏君变成了明君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历史上明君变成昏君的的确不少,比如说被后世极力推崇的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也逃不过贪图享乐的命运,很多朝代不少当权者由一代明君变成了昏君,不过历史上有一人却是由昏君变成了明君,这人是谁呢?皇帝本身并不一定很有作为,当然了开国的那类皇帝就先被排除在外,毕竟能开国者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厉害之处,不然也不

  • 在古代爆发饥荒的时候为什么从来没听说有人以捕鱼打猎来维持生活,难道古人不吃鱼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直重视农业发展,不过在古代的时候可以说是靠天吃饭,那时候的生产力低下和现在完全没有办法比,再碰上天灾人祸的话就会爆发饥荒了。古代的科学技术落后,老百姓种地全靠自己,根本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设备,像化肥这样的提高产量的东西古代根本就没有,同样的土地古人的粮食的产量估计都达不到现在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