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苏武回国后结局怎么样,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苏武回国后结局怎么样,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24 更新时间:2023/12/31 20:32:50

苏武是西汉大臣,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苏武,是代郡太守,西汉名将苏建之子,因为是官二代,所以很小就有资格做官,因父荫以为郎,郎是什么,一种荣誉官衔,没有实际职务,等于进了中央后备人才储备库,只要一有机会,就能优先选拔做官。因父荫走上宦途,可以说苏武的运气还不差,不久就因表现卓越当了中厩监,替皇帝管理御马,然后一步步升上去,到了公元前100年,即因功提升为中郎将,品轶二千石,与郡太守平级,放在现在,也就少将一级的军官,40岁就成为少将,苏武的发达虽然不算很快,但应该也不慢,所以他应该对汉武帝充满感激,时刻寻找报效朝廷的机会。

不久之后,一个足以令他名垂千古的机会到了,什么机会?大家都知道,匈奴新单于继位,汉武帝为表示汉匈两国友好,派苏武为专使,带一百余人的外交使团出使匈奴,表示祝贺。本来一次很正常的外交往来,可就在苏武即将完成使命的时候,出事了。什么事?匈奴上层发生政变,旧单于被推翻,新单于上位后,对大汉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政策一边,匈奴与大汉本来那点很微妙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而苏武,这个汉朝的使节,自然就不能轻轻松松的放他回去。

于是,大单于千方百计设法劝降,威逼、利诱、饥饿、恐吓各种方法用了个遍,但苏武就是宁折不屈,大单于万般无奈,只好将苏武安置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并声称,如果你苏武能让公羊下崽,就放你回去。公羊下崽,这怎么可能的事,苏武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大单于以为将人至于绝境,思想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一会更是下了血本,派苏武的好友,投降的汉将,匈奴右校王李陵前来劝降。

李陵说的也很婉转:听说你走了以后,母亲也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只留下个孩子,现在生死未知,况且大汉皇帝如何对待功臣是有目共睹的。萧何怎么样,下狱问罪,差点被杀;韩信怎么样,还不是身死未央宫中;贾谊怎么样,拥有天大的才华,却被皇帝流放到长沙,远的不说就说我的父亲李广,他的功劳还不大了,匈奴人都闻风丧胆的飞将军,可最后呢,还不是一生未见提拔,落个拔剑自刎的结局,我,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草原,功劳立得也够大了,就由于奸人陷害,弹尽粮绝,之所以归降匈奴,本来还另有打算,可汉皇帝呢,却不念我们父子辈世世代代的功劳,将我全家斩尽杀绝。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是臣子对不起皇帝,而是皇帝对不起臣子啊。

人生在世,如草木一秋,死了就不会再活转过来,遗体抛弃在荒郊野外,这时候就是想做一只野狗没有可能,只能任由尸体一天天的腐朽,最终被风沙掩埋,被世人遗忘,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上。人生就是这样无常,我们为什么要为一个不值得效忠的皇帝葬送自己的性命呢。

李陵的话有没有道理姑且不论,他打算以亲情、无常以及皇帝的薄情寡义来劝说苏武投降。那么,苏武听了吗,没有。于是李陵大惭而退,哭着说:今生今世,再也没脸见苏武了。苏武的大节至此予以保全,然后就踏踏实实的放了19年羊,据说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时期,皇帝那天在上林苑打猎,不小心射下一只鸿雁,鸿雁腿上帮着苏武写给大汉朝廷,汇报当下情况的文书。

汉昭帝这才知道了苏武的消息,成语鸿雁传书就这么来了。朝廷上下都为苏武这么一个赤胆忠心的臣子感动。恰好这时候又有新单于上位,匈奴与大汉的关系又有所缓和。于是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苏武,这个大汉忠心耿耿,无论艰难困苦都没有改变气节的臣子,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回到了离开十九年,朝思暮想的长安了。

那一天,一定是整个儿大汉天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如果那时候有评比的话,称苏武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应该一点儿也不过分。苏武回到长安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还健健康康的活着。分别十九年,一家子终于得以团聚,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那苏武的人生应该相当圆满了。

可遗憾的是,李陵所说,大汉皇帝如何对待功臣的话宛如一个魔咒,不久就降临的苏武身上,苏武因此而下狱,罪名居然就是:谋反苏武谋反,你认为这是笑话吗,然而事实就这样发生了。苏武回国后坚持先去祭拜汉武帝,向当年派他出使匈奴的汉武皇帝复命,然后才接受朝廷的询问。

朝廷对他的作为非常满意,当即就给加官进爵,这份恩宠享受了没多久,仅仅一年以后,传闻辅政大臣上官谋反,苏武与上官桀私交不错,儿子也和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元来往甚密,再加之当年回国时,上官桀很为苏武说了几句好话。于是,苏武便毫无疑问的成了上官桀一党,和儿子一起,被下狱治罪。最后呢,在朝内一些大臣的努力下,苏武因有功于汉室,被罢官免爵,贬斥在家,分别了十九年,见面没几天的儿子呢?则坐实了谋反的罪名,与上官元一起给杀了。

其时已六十来岁,白发苍苍的苏武,这是要感谢皇帝的恩德吗。六年之后,汉昭帝死掉,苏武这回紧跟形势,拥护汉宣帝上位,才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不但恢复了以前的待遇,还被赐爵为关内侯。据说就是为了酬谢他留胡十九年,大节永不亏的功劳。可这时候的苏武,的确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苏武从汉使到奴隶,在如此身份落差巨大的转变过程中,到底因为什么让作为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臣滞留匈奴十九年而不得归?这之中,又是什么原因支撑着苏武的信念顽强的生存下来了呢?

一,随员暗怀私心坏了大事。

当初苏武出使之前,朝廷文武百官无一人乐意前往。是大将军霍光向汉武帝推荐官职卑小的苏武之后,汉武帝拜苏武为中郎将后才任命为出使匈奴的使臣。张胜见苏武坐地升官,这时候才自告奋勇愿陪苏武一同出使。汉武帝也是坐地提拔张胜为副中郎将,同意张胜陪同苏武前往匈奴。但是张胜的心思不在出使匈奴本身这件重要的事情上,他是想借助这件事情来达到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再往深一层说,张胜就是想借此为跳板,争取立功机会为自己获得最大私利打开欲望的通道。后来发生的事件,足以证明张胜就是心怀鬼胎之人,而且是为达到私利而完全不顾大局的小人。

正当苏武将要与匈奴单于讨论国事之前,张胜竟然暗通匈奴军官,想以绑架单于母亲的卑鄙手段逼迫匈奴单于屈服汉朝。张胜的目的很明显,如果武力绑架成功,匈奴单于一旦慑于母亲危机而屈服于汉朝的话,那他张胜无疑就是降服匈奴的第一功臣。那么,回国邀功请赏,加官进爵应该不在话下了。

但是愚蠢的张胜做事不过脑子,他也不好好想想,还莫说此事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即使成功了,就这种方式的结果,真就能换来匈奴的屈服吗?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张胜投降匈奴,却把责任推到了苏武身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张胜不但做了汉奸,还让无辜的苏武受到莫须有的牵连。恐怕这是苏武被扣留的第一个原因。

二,单于劝降不成恼羞成怒。

苏武初到匈奴,单于开始还算客气。但是经过了解,认为汉朝已经无力打压匈奴,于是态度开始转为强硬。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匈奴单于不但拖延与苏武谈判的时间,而且还起了劝降苏武的念头。单于之所以要劝降苏武,一是单于认为苏武是个人才,留下来对于匈奴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另一方面,苏武投降可以向汉王室表达一种强烈对抗的信号儿,即为在任何时候,匈奴都是可以与大汉朝分庭抗礼的。通俗的意思,无非就是苏武归降可以让匈奴就此事向汉朝显示出一种自我强大的力量,让苏武成为匈奴向汉朝示威的一种不大不小的资本。

但是苏武两次自杀不屈服于匈奴的淫威,而且任匈奴使出多么卑劣的手段也无法动摇苏武的气节。而苏武越是大义凛然,单于越是从心里想得到苏武。在民族大义与威逼利诱面前,苏武只坚守心中的信念,丝毫不为单于的各种手段所屈服。即使被流放到贝加尔湖,投降匈奴的苏武好友李陵奉单于之命向苏武劝降,也是被苏武数落得痛哭流涕而无地自容。

在国家荣誉面前,苏武完全恪守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在大义面前,苏武选择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就因为这些,匈奴单于自己得不到苏武,但也绝不放其回国尽忠汉朝。所以,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这应该就是第二个原因。

虽然苏武当年出使匈奴表面上看没有完成与匈奴和解的任务,但是通过苏武在匈奴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过程来看,苏武所表现出的汉使气节却为国家、为民族争得了无上的尊严。基于这点,苏武出使匈奴的意义甚至要比当初所肩负的使命更为重大,因为,苏武弘扬的民族精神是任何一件具体事实都无法比拟的。

苏武出使匈奴已经很遥远了,苏武牧羊的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后人对苏武的讴歌赞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了热情。相反,苏武宁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却在两千多年以来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并加以大力弘扬。苏武出使不辱,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人格的尊严。其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不但受到历代人民的景仰,他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也一定会永垂不朽。

标签:

更多文章

  • 赵奢一生只赢了一仗为什么就跻身战国名将之列,仅凭一战就被列为战国名将的赵奢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赵奢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与白起、李牧等战国名将相比,赵奢的战绩似乎有些不够看,但他凭借阏与之战打败战国后期逢战必胜的秦国,一举打破秦军的不灭神话,跻身战国一流名将之列。战国历史,纷书并作,众说纷纭。几千年前的历史,几乎没有人能确切地说个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掌权者能开创朝

  • 三国时期的抗胡名将田豫 本是刘备的手下 却最终投降曹操 田豫为什么会离开刘备,最终为什么又选择了曹操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田豫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前来投奔刘备的,史书说当时的田豫年纪还小,可是根据历史记载,刘备是在讨

  • 这个皇帝太无耻,竟然给太监戴绿帽,最终亡国殒命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历史上荒淫无度的皇帝有非常多,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大色鬼,有许多还有特殊癖好,比如喜欢霸占他人的妻子,不过说起强抢民女霸占妻子,还是下面这位技高一筹,他竟然连太监的妻子都不放过。太监娶妻,自古有之。东汉时,太监已广泛娶妻纳妾,唐朝时更是蔚然成风。五代十国时,此风不仅行于北方,也行于南方。前蜀,这个割据

  • 曹操与儿媳妇之间不得不说的事儿,如果曹丕不抢先一步会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甄姬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美女,她最初是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后来又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有意思的是,曹操一开始也看中了这位国色天香的美人,但是自己的儿子先开口说要娶她,自己怎么好意思再开口呢。我们都知道《洛神赋》这篇文章和《洛神赋图》,所写所画的主角都是三国时的甄氏,甄氏,名甄洛,又名甄宓,生于公元182

  • 长河东流电视剧免费观看,电视剧《长河东流》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流

    长河东流电视剧免费观看,电视剧《长河东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永历被吴三桂杀,太子临死前掉包,李定国伤发病卒,马吉翔等遭吴杀,王坤太监吞毒死,夏良璞杀吴未遂顺治下诏跟永历议和那一刻停了,就当那个世界里真的明清划江而治了吧。后面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所谓“一战而荆楚失……”,逼死坡,李定国屠缅甸。

  • 为何明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厚照,朱常洛天不予寿?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不

    为何明朱高炽,朱瞻基,朱祐樘,朱厚照,朱常洛天不予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大明王朝立国将近300年有16个皇帝,但这16个皇帝除了极少数皇帝之外,大部分寿命都不怎么长。明朝的皇帝与满清相比,平均寿命确实要短不少。整个大明王朝中最长寿的恐怕就是第1个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了,他40岁的时候当上皇

  • 张居正改革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居正

    明世宗死后,由他的儿子朱载继位,改年号为隆庆,这就是历史上的明穆宗。这一次皇帝的更替和以前皇帝的更替一样,又给下面的大臣有一个革除弊政的机会。张居正就利用这种机会,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张居正很早就走上了宦途。一开始,他在翰林院任编修,当时正是严嵩当权的时候,他看到天下群盗涌起,贪风不止的局面,感到国

  • 盘点三国时代最优秀的三位统帅,魏蜀吴三国各佔一个,魏国的最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盤點三國時代最優秀

    盘点三国时代最优秀的三位统帅,魏蜀吴三国各佔一个,魏国的最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帅者,以统率制戎麾,统率万军杀伐决断。所谓帅才,必须要有威望、有野心。胜而不傲、败而不馁,勇往直前,是谓征服。俗话说「能领兵者,谓之将也」,将才更多要求能领兵作战,善于指挥、实战,攻城克池,重在执行任务,组织一队

  • 我是怎样学好历史的(演讲稿)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我是

    我是怎样学好历史的(演讲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

  • 揭秘:刘秀到底算不算是平民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算不算

    揭秘:刘秀到底算不算是平民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出现了很多平民皇帝,比如朱元璋,比如刘邦,比如刘秀。古代等级化的身份划定,限定了个人未来的发展,要想完成身份的转化,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比如